江苏省启东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启东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2-24 11:21: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2016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寒假作业测试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积累与运用(共46分)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标示的汉字写在括号内。(8分)
你的价值,决定于你在多大程度上解放你自己,开tuó( )你自己,你是平平淡淡,抑或轰轰烈烈,只在于你是如何去选择;你是停zhì( )沉寂,还是奔téng( )呼啸,只在于你怎样去拼bò( )。
2.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3分)
A.老师慈爱的笑容和亲切的话语时时浮现在他的眼前。
B.只有不断学习,努力钻研,我们的学习成绩就会提高。
C.经过反复推敲,他终于找到了解决和发现问题的好办法。
D.这句话里面,包含了多少关怀和祝福啊!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3分)
A.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灯红酒绿。(形容繁华热闹的夜生活)
B.我是个生长在都市,从来不曾享受过田园生活的俗子。(朴素之人)
C.等到他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我喜爱他们又甚于那些老鸟。(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
D.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
4.下列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 (3分)
A.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B.天上的云,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
C.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D.大海中,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
5.根据语境,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这些书,或鸿篇巨制,或 ;或下里巴人,或阳春白雪;或像 ,气势磅礴;或像 ,曲径通幽……正是从这些书中,我读懂了生活,辨出了是非曲直,悟出了做人的哲理。
A.名山大川 雕虫小技 古园深院 B.名山大川 古园深院 雕虫小技
C.雕虫小技 名山大川 古园深院 D.古园深院 雕虫小技 名山大川
6.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语句,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4分)
给我一次困难,让我懂得克服; ,让我经受磨练;给我一次失败,
;给我一次耻辱,让我学会振作。我感谢每一次带我走向成功的经历。
7.名著阅读(6分)
《汤姆 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和蓓姬在洞中历险时遇到了哪位恶人?(请写出他的名字)汤姆认为此人不抓自己,反而逃跑的原因是什么?此人的下场是怎样的?



8.填空默写。(16分)
①东风不与周郎便, 。
② ,草色遥看近却无。
③稻花香里说丰年, 。
④ ,便引诗情到碧霄。
⑤我寄愁心与明月, 。
⑥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表现诗人思念故乡的句子是: ,

⑦《论语》的“三人行, ”启示我们虚心取人之长。
二、阅读理解(共54分)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第1-2题。(8分)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起舞弄清影”中的“弄”字用得好在哪里?(4分)


2.说说你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两句的理解。(4分)


阅读短文,完成3-6题。(14分)
【甲】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乙】 尝过西山,见儿童取松间大蚁,剪去头上双须,彼此斗咬,至死不休。问之,则曰:“蚁以须为眼,凡行动之时,先以须左右审视,然后疾趋①。一抉其须,即不能行。既愤不见,因以死斗。”试之良②然。余谓蚁以须视,古未前闻,且蚁未尝无目,必持须而行,亦异事也。识之以俟③博物者④。
(选自《袁中郎随笔》)
【注释】 ①趋:快走。②良:确定,的确。③俟:等待。④博物者:见多识广的人。
3.指出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故/时有/物外之趣 B.拔山/倒树而来
C.乃/以瓦/布之 D.土人/谓之/“傍不肯”
4.翻译句子。(3分)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5.比较甲乙两文中的小孩形象有什么异同。(4分)


6.乙文作者赞同“蚁以须为眼”的观点吗?为什么?(4分)


阅读短文,完成7-10题。(18分)
动物世界中的左撇子
①在美国的倒数前7任总统中,有4位都是左撇子——福特、老布什、克林顿和奥巴马。左撇子并非生理缺陷,而是正常的遗传现象,科学家称它为“偏侧优势”。
②动物世界中也有偏侧优势的现象吗?有,没准你家的猫咪就是常喜欢用左前爪的左撇子呢。来自英国的研究人员以42只家猫为研究对象,让它们完成一项复杂的取食任务——从一个窄口罐子中取出金枪鱼肉。结果发现,在十几次的取食测试中,21只母猫有20只都使用右爪。而21只公猫中有20只习惯用左爪……研究人员说,家猫对左右爪的使用偏好只有在完成一些较复杂的任务时才十分明显。这就好比对人来说,打开一扇门用左右手都可以轻松搞定,但涉及用筷子或写字这样的复杂行为时,就开始体现出左手或右手使用偏好。
③按照上面的实验结论,猫咪们是“男左女右”的坚定执行者,宠物狗们则没有这么统一。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兽医学院的保罗·麦克里维(Paul McGreevy)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对270只种类不同的狗进行长期观测后发现,15%的狗是右撇子,15%的狗则是“左撇子”,剩下70%的 狗没有明显的使用偏好。麦克里维认为,左撇子或右撇子的狗更容易被训练成为适合特定工作的狗,比如导盲犬或警犬。那些对左爪或右爪缺乏使用偏好的狗更容易 对声音产生恐惧。他说:“如果一只狗被打雷声或鞭炮声吓得半死,显然它不适合做缉毒犬或导盲犬。”推广麦克里维博士的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在训练特种狗和挑 选优秀的宠物狗时,节约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④如何判断你家的宠物狗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麦克里维和他的研究小组准备了一种圆筒状的容器,里面盛好狗食。接受测验的狗要吃容器里的食物,就必须用一只爪子按住容器,使之静止不动。每只狗接受100次这样的测验,然后研究人员根据这100次内这只狗使用左爪和右爪的偏好,判断这只狗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有时候,仅判断一只狗的偏侧性就需要花费4小时左右时间。如果你的时间充裕,不妨在家中试试看? 家里养的宠物鹦鹉的同学们!如何来检测你家的鹦鹉是哪侧优势呢?可以准备一些水果给它,看它最经常用哪只爪子来抓。科学家们的研究指出,大部分鹦鹉都是左 撇子。想一想,在田径场上跑步时,你喜欢逆时针还是顺时针跑?大部分人及正规的竞赛都选择逆时针方向奔跑,这是因为我们人类的心脏在身体的左侧,相对右侧 更沉,逆时针绕圈更稳定。因此,右腿比左腿迈的步子更大的“左腿主导马”(左撇子 马),因左拐时更具优势而更受到骑手们的青睐。有些驯马者还会采用遮住马的左眼,鼓励马儿更大幅度地去迈右腿的方式来调整那些“右腿主导马”(右撇子 马),以便它们能更好地竞赛。软体动物蜗牛,好像没有明显的肢体来表决自己对于左还是右更青睐,但通过它们硬壳上的清晰螺纹,科学家发现,在已知的70000种蜗牛中只有大约10%是左旋的(左撇子),右旋的(右撇子)占了绝大多数。
⑤2009年一篇来自著名科学杂志Nature的文章指出,决定蜗牛的壳左右旋转的是一个名叫Nodal的基因。该基因在蜗牛受精卵分裂成4个细胞时开始起作用,如果将这个基因掩盖住,不让它作用,蜗牛的壳的螺旋现象就消失了。
7.文章第①节写到美国总统有何作用?(4分)


8.从文中找出两种不同的说明方法及相应的例句填写在下列横线上。(6分)
说明方法 例句:
说明方法 例句:
9.文中第⑤节加点词语“大约”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10.生活中,也许“左撇子”会遭遇一些尴尬和痛苦,请结合文章内容对“左撇子”说几句理解和鼓励的话。(4分)


阅读短文,完成11-13题。(14分)
槐抱柳
袁省梅
(1)你见过这样的树吗?
(2)本是棵槐树,扭曲的躯干,黑铁般的外表,龟裂的表皮,半腰里却被谁挖走了般,凹陷成一个马槽般的大坑。偏偏就在那大坑里长出了一棵柳树,枝条越长越大,夹在槐树横横竖竖的枝条间。风沙把村里村外的树都击打得枯死了,却在槐抱柳跟前没了奈何。
(3)槐抱柳活着,也有一部分死了,死了的是槐树的一半,长在槐树怀里的柳树却活的好好的。这棵树是五里柳最老也是唯一的一棵树。没有谁不知道这棵树多少岁了,就像不知道王长信老人多少岁一样。
(4)人们都很忙,忙着搬家。人们说,五里柳不能住了,风沙要把人都给埋了。王长信老人说他不走,他说那些空荡荡的院子房子不让他走,五里柳不让他走。老人说,我走了,谁管这棵槐抱柳呢?
(5)王长信老人每天从很远的地方担水,给自己喝,给槐抱柳喝。
(6)都走了,就剩咱俩了。王长信老人给树浇着水,咯咯笑,五里柳就剩咱俩个活物了。老人把这棵树当成人了。王长信老人浇完树,又去挑水了。村里,地里,老人种了好多棵树苗。老人说,我就不信风沙能跑过咱。老人叨叨着,五里柳不能只有你和我啊。咱得把风沙撵走,得让房子是房子院子是院子,得让鸡飞狗跳鸟叫人闹。
(7)【A】一场风沙过后,五里柳又是死寂一片,树苗东倒西歪的,有的连影子也吹刮到很远的地方看不见了。【B】村口的槐抱柳就担心,戚戚地把满身的结疤都瞪成了大大小小的眼睛寻找老人。槐抱柳担心风沙把老人也吹刮得歪倒了。沙梁上老人给给地笑,我的命硬着哩,不怕。
(8)老人在沙梁上,挖了更深的树坑,把一棵棵倒了的树苗扶起来,压实,浇水。老人说,我就不信撵不走沙,不信这树活不了。
(9)恣肆的阳光里,老人提着铁锹,担着水桶,晃晃悠悠,晃晃悠悠地在沙梁上忙碌。
(10)槐抱柳安心了,安安静静地没有一丝声息。老人再给老树浇水时,老树就对老人说,您也是一棵树,会走的树。老人咯咯咯咯笑得开心,粗糙的手抚着老树,说,我是树,咱都是树,五里柳要有好多的树。槐抱柳满枝头的叶子就哗哗哗哗响了起来。
(11)然而有一天,老人没有来。太阳在天上肆无忌惮地滚着,从东滚到西,老树都没看见老人,老树的每个枝条都耷拉的没了精神。老树开始担心起来。没有老人,五里柳就真的完了。老树忧愁地想着。
(12)夕阳给五里柳罩了一件金线银丝般的外衣时,老树看见了老人。老人晃晃悠悠地担着水,说,不服老不行了,得叫他们都回来,回来栽树。老树看着老人,满树的枝条都担心地揪扭成了一团。
(13)第二天,老人果然唤来了四五个人。老人和这几个人回到村里。老人摘下一把猩红晶亮的大枣给这几个人吃。那是老人栽种的沙枣树上结的大枣。
(14)老人说,好吃吧?老人说,不能白吃,你们得帮我栽树。吃一颗枣,栽一棵树。
(15)那些人看着沙梁上的树,说,栽树栽树。我们都栽树。把五里柳的人都唤回来栽树。
(16)老树看见老人脸上狡黠的笑,一层一层地堆积。老人悄悄地给老树说,不急,他们会回来的。五里柳还是五里柳,你信吗?
(17)果然,更多的人来到了五里柳。人们栽树累了,就坐在老树下,望着槐抱柳说,树老成精哩,有槐抱柳护佑着五里柳,五里柳就不会被黄沙埋了。
(18)老树说,老人才是精哩,他是五里柳的精魂。
(19)老人给给给给地笑着,靠着老树的槽坐了下去。
(20)老树看见老人慢慢慢慢地坐在了它的怀里。
(21)老树用它糙糙的却温暖的“马槽”像抱柳树一样,抱住了老人。
11.指出第6段人物描写方法及其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7段划线句A、B两句各有什么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材料链接:
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社戏》)
说说这一处描写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语文寒假作业测试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拓 滞 腾 搏 (8分)
2.D (3分)
3.B (3分)
4.A (3分)
5.C (3分)
6.给我一次苦难 让我变的坚强。(4分)
7.汤姆在洞中历险时遇到的恶人是印第安人乔。汤姆认为是回声使声音无法辨清,所以对方逃跑了。汤姆脱险后,洞口封了起来,印第安人就被困死在洞中。(6分)
8.略
二、阅读理解
1.“弄”是“做出”的意思,表明舞姿的不断变化,使人联想到舞姿的曼妙。(4分)
2.唯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意近即可)(4分)
3.B (3分)
4.略
5. 甲文告诉我们要善于观察,并要善于想象,善于思考,让童年的乐趣,重返其中。同时,要热爱大自然,善于发现大自然中的美。(2分)乙文虽也是写“物外之趣”,但还有更深层的意义,即通过“物外之趣”记录生活的疑惑(2分)
6. 我认为作者是持不赞同观点的,因为作者认为“蚁以须视”证据不够确凿,一是“古未前闻”,而是“蚁未尝无目”。(4分)
7. 引出本文说明对象、内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4分)
8.列数字(作比较)(2分),结果发现,在十几次的取食测试中,21只母猫有20只都使用右爪。而21只公猫中有20只习惯用左爪……(1分)
举例子(2分),在美国的倒数前7任总统中,有4位都是左撇子……(1分)
9.不能删去(1分),“大约” 是概数,表示估计,句意表达非常清楚;如果删去则绝对化了,与事实不符;用“大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分)
10朋友,“左撇子”并非生理缺陷,而是正常的遗传现象;只要根据自身特点,充分发挥偏侧优势,就可以获得更大的成功。(有称谓,意对即可)(4分)
11刻画了王长信老人坚守、执着、信念坚定;乐观;勤劳;爱国家,能担当的形象。(答出一点给1分)
12 A句:【角度】修辞(比喻,拟人),词语(如戚戚,瞪,寻找等)(1分);【表达效果】描写生动(或形象,准确)【表现形象或表达情感】表现老树找不到老人时的焦虑(或担忧,关切等形象或情感)(2分)。? B句:【角度】修辞(拟人),词语(如揪,扭等)(1分);【表达效果】描写生动(或形象,准确)【表现形象或表达情感】表现老树对老人的担忧之情(2分)。
13从侧面衬托出了小伙伴撑船的本领之高和速度之快(2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小伙伴欢快的心情。(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