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 教学设计(表格式,共两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 教学设计(表格式,共两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16 10:0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课《一支铅笔的梦想》 课时 一、二
教材分析 《一支铅笔的梦想》作为写作教学的主题,其教材设计旨在通过富有想象力和创意的情境,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探索不同角度的写作思路。教材以“铅笔的梦想”为切入点,巧妙地融合了想象作文与叙事作文的元素,鼓励学生从日常物品出发,构建出富有故事性和情感色彩的文章。通过分阶段的教学设计,如初步构建写作框架、细化情节发展、同伴互评与自我修改等,教材不仅注重写作技能的培养,还强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的提升。此外,教材还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通过作品展示等环节,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和成就感,为后续的写作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 针对《一支铅笔的梦想》这一写作主题,学生的学情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学生对于想象类作文普遍具有较高的兴趣和好奇心,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构思和创作。然而,由于年龄和经验的限制,学生在情节构思、人物塑造和语言表达等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其次,学生在同伴互评和自我修改方面可能缺乏足够的经验和技巧,容易忽略文章中的问题和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最后,学生对即将到来的作品展示环节充满期待,这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我、提升自信心的平台。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通过积极的鼓励和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做好充分准备,以最佳状态展示自己的作品。
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理解并想象“一支铅笔的梦想”。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能够围绕主题清晰、生动地讲述铅笔的梦想。 为后续书面写作奠定基础,鼓励学生收集素材,构思故事情节。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理解并想象“一支铅笔的梦想”。 难点: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能够围绕主题清晰、生动地讲述铅笔的梦想。 为后续书面写作奠定基础,鼓励学生收集素材,构思故事情节。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练习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PPT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 教师行为: 手持一支铅笔,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吸引学生注意。 提问:“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学生回答:铅笔) “是的,这是一支普通的铅笔,但它和我们一样,也有自己的梦想。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索《一支铅笔的梦想》。”(板书课题) 学生行为: 观察老师手中的铅笔,认真听讲,积极回应老师的提问。 师生示例对话:
师:“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铅笔会说话,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梦想呢?”
生:“它可能想成为画家手中的神奇画笔,画出最美的风景。” 二、启发想象(约10分钟) 教师行为: 播放一段轻柔的背景音乐,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深呼吸,想象自己就是一支铅笔,开始一段奇妙的旅程。 “现在,让我们跟随铅笔的脚步,一起去看看它的梦想吧。它可能想去哪里?会遇到谁?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学生行为: 闭上眼睛,跟随老师的引导进行想象。 思考并构思铅笔的梦想故事。 师生示例对话:
师:“铅笔的梦想之旅开始了,它首先来到了哪里?”
生:“它飞到了彩虹上,用它的笔尖在彩虹上画出了彩色的梦。” 三、分享交流(约15分钟) 教师行为: 邀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想象内容,给予积极反馈和鼓励。 引导学生注意倾听他人的分享,并尝试从他人的故事中获取灵感。 适时引导学生丰富想象内容,如增加细节描写、情感表达等。 学生行为: 举手示意,积极分享自己的想象故事。 认真倾听同学的分享,思考并吸收他人的优点。 师生示例对话:
师:“小明,你来说说铅笔的梦想吧。”
生:“铅笔梦想着变成一艘小船,在大海上航行,遇见了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还救了一只迷路的小海豚。”
师:“哇,这个梦想太精彩了!你可以再想象一下,小海豚对铅笔说了什么?铅笔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四、写作技巧指导(约10分钟) 教师行为: 结合学生的分享,简要介绍写作的基本技巧,如如何开头、如何展开故事情节、如何结尾等。 强调细节描写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场景和人物。 学生行为: 认真听讲,记录老师讲述的写作技巧。 思考如何将这些技巧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师生示例对话:
师:“在写作时,我们要注意开头要吸引人,可以描述一下铅笔的日常生活,然后突然引出它的梦想。展开部分要详细描写铅笔实现梦想的过程,可以加入一些有趣的对话和动作。结尾部分可以总结铅笔的感受,或者给读者留下一些思考的空间。” 五、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约5分钟) 教师行为: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表扬学生的积极参与和精彩分享。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今天的想象内容,写一篇题为《一支铅笔的梦想》的短文,注意运用所学到的写作技巧。 学生行为: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感受学习的收获。 认真记录作业要求,准备课后完成。 师生示例对话: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探索了《一支铅笔的梦想》,你们的想象力真是太丰富了!希望大家回家后能继续发挥想象,写出一篇精彩的短文。记得,要用心去感受铅笔的梦想,用文字去描绘它的奇妙旅程哦!” 六、创意写作引导(约10分钟) 教师行为: 情境创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写作状态,教师可以继续构建一个情境,如:“现在,让我们把教室想象成一个魔法工坊,每位同学都是一位小小魔法师,你们的任务就是用文字这根魔法棒,把铅笔的梦想变成现实。” 思维导图:引导学生使用简单的思维导图来整理他们的写作思路。在黑板上示范,画一个中心圆圈写上“铅笔的梦想”,然后从中心延伸出几条线,每条线上写上不同的部分,如“梦想起源”、“冒险过程”、“遇到的挑战”、“解决方法”、“实现梦想的瞬间”和“梦想成真后的感受”。 引导写作开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大家可以先从铅笔的日常生活写起,比如它躺在文具盒里的感受,或者某天晚上,它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从此踏上了追梦之旅。” 学生行为: 学生跟随教师的引导,尝试在脑海中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 思考并写下自己文章的开头部分,尽量让开头吸引人,为后续内容做铺垫。 师生示例对话:
师:“想象一下,铅笔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地从文具盒里溜出来,望着窗外的星空,心里默默地许下了一个愿望……”
生:“对!我的铅笔梦想着能飞上天空,和星星对话,于是它决定利用自己的笔尖作为火箭,开始了一场星空之旅。” 七、小组合作与互评(约10分钟) 教师行为: 分组: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鼓励他们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初步写作思路或已完成的开头部分。 互评指导:教授学生如何进行积极的同伴评价,如“我喜欢你的这个创意,因为它很新颖。”或“我觉得这里可以再加一些细节,比如铅笔的心情变化。” 学生行为: 在小组内轮流分享,听取同伴的意见和建议。 认真记录同伴的反馈,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作品。 八、自主写作与指导(约15分钟) 教师行为: 独立写作时间: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根据之前的思考和同伴的反馈,开始自主写作。 巡回指导: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对遇到写作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 学生行为: 专注地写作,努力将自己的想象和创意转化为文字。 遇到难题时,主动举手向老师求助或参考同伴的建议。 九、课堂总结与预告(约5分钟) 教师行为: 总结本课:回顾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强调想象力的重要性和写作技巧的应用。 预告下节课:“下节课,我们将进行作品的交流与展示,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在全班面前朗读自己的作品。希望大家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完善自己的文章,让铅笔的梦想更加生动、精彩。” 学生行为: 认真聆听教师的总结,明确下节课的学习任务。 对即将到来的作品展示充满期待,决心利用课余时间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与导入(约5分钟) 教师行为: 微笑走进教室,手持几篇上节课的优秀开头示例,简单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探索了铅笔的梦想,并初步构建了我们的写作框架。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几位同学的精彩开头,一起感受他们的创意吧。”(展示并朗读优秀开头) 学生行为: 认真聆听老师的回顾和优秀开头的朗读,思考自己的文章如何进一步完善。 师生示例对话:
师:“小明同学,你的开头让老师印象深刻,铅笔偷偷溜出文具盒的场景真是太有趣了!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写呢?”
生:“谢谢老师,我打算让铅笔在星空中遇到一群会说话的星星,它们告诉铅笔一个关于勇气的秘密。” 二、深入写作指导(约15分钟) 教师行为: 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中段和结尾部分,强调情节发展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现在,让我们来细化我们的文章。大家可以思考,铅笔在追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战?它是如何克服的?实现梦想的那一刻,它又有何感受?” 在黑板上补充思维导图的细节部分,如“挑战一”、“解决方法一”等,并给出示例。 学生行为: 参考教师的指导,结合自己的想象,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和写作提纲。 尝试在草稿纸上写下中段和结尾的初步构思。 师生示例对话:
师:“小红,你提到铅笔想成为一座桥,连接两个孤岛。那么,在建造桥的过程中,它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呢?”
生:“嗯,我想可能是材料不足,还有海浪的冲击。但是铅笔可以召集其他文具一起帮忙,用它们的身体作为桥的一部分。” 三、小组合作与深入互评(约15分钟) 教师行为: 重新分组或保持原组,鼓励学生交换草稿,进行深入的同伴互评。 提供具体的互评指导,如“指出同伴文章中的亮点”、“提出至少一个改进建议”等。 巡回指导,参与小组讨论,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建议。 学生行为: 仔细阅读同伴的草稿,认真记录亮点和改进建议。 与同伴讨论,解释自己的评价和建议,并听取同伴的反馈。 师生示例对话:
师:“小刚,你觉得小李的文章中哪里写得特别好?”
小刚:“我觉得小李描写铅笔变成小船在海上航行的部分很生动,用了很多形象的比喻。”
师:“很好,那你有什么建议可以让他的文章更加完善吗?”
小刚:“我觉得可以再加一些铅笔和其他海洋生物互动的细节,这样故事就更丰富了。” 四、自我修改与润色(约15分钟) 教师行为: 引导学生根据同伴的反馈,结合自己的思考,进行文章的自我修改和润色。 强调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鼓励学生使用丰富的词汇和形象的描写。 学生行为: 认真阅读同伴的反馈,思考如何将其融入自己的文章中。 仔细修改文章,注意语句的通顺、逻辑的连贯以及细节的丰富性。 师生示例对话(假设为个别指导):
师:“小华,老师看到你加了很多细节,比如铅笔变成小船时的心情变化,很棒!不过这里有个地方可以稍微调整一下,你看……”(指出具体建议)
小华:“哦,我明白了,谢谢老师!” 五、课堂总结与预告(约5分钟) 教师行为: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自我修改和同伴互评的重要性。 预告下节课的作品展示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准备,展示最好的自己。 布置课后作业:继续完善文章,准备参加下节课的作品展示。 学生行为: 认真聆听教师的总结,感受学习的收获。 对即将到来的作品展示充满期待,决心利用课余时间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 师生示例对话: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让铅笔的梦想更加生动,也学会了如何通过同伴的反馈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下节课,我们将迎来激动人心的作品展示,老师相信你们都能展现出最好的自己!加油!”
生:“谢谢老师,我们会努力的!” 六、优秀作品片段分享(约10分钟) 教师行为: 在学生自我修改与润色的基础上,挑选几篇在情节构思、语言表达或创意上表现突出的片段,准备进行分享。 “同学们,经过大家的努力,我看到了许多精彩的片段。现在,让我们一起欣赏几位同学的作品,看看他们是如何将铅笔的梦想编织成一个个动人故事的。”(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片段) 朗读片段时,适时点评,强调其亮点,如创意的独特性、细节的丰富性、情感的表达等。 学生行为: 认真聆听同学的作品片段,从中学习他人的优点,同时思考自己文章中还可以改进的地方。 对于被分享的同学,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被认可,增强写作自信心。 师生示例对话:
师:“接下来,我们来听听小丽的这段,她笔下的铅笔在追寻梦想的路上,遇到了一位智慧的老树。看,她是这样写的……”(朗读片段)
生(其他学生):“哇,她用了好多生动的比喻,感觉老树就像个智者一样,给铅笔指引方向。”
师:“没错,小丽的想象力真的很丰富,而且她的语言表达也很流畅。大家都可以向她学习,多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让我们的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七、创意写作小挑战(约10分钟) 教师行为: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设计一个小挑战:“现在,让我们来个小挑战,每位同学尝试为铅笔的梦想增添一个新的、意想不到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可以是铅笔遇到了一个特别的角色,或者它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总之要让读者意想不到。”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不拘泥于常规思维,可以在草稿纸上快速记录下自己的想法。 学生行为: 积极响应教师的挑战,开动脑筋,尝试为铅笔的梦想故事添加新的元素和转折。 与同桌或小组成员交流自己的创意,互相启发。 师生示例对话:
师:“大家想象一下,如果铅笔在追梦的路上,突然发现自己拥有了变色的能力,这会给它的旅程带来怎样的变化呢?”
生:“哇,那它就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变换颜色,伪装自己,避免被困难发现!”
师:“很棒的创意!这样的转折点既新颖又有趣,相信你的文章会因为这个创意而更加吸引人。” 八、课堂总结与情感升华(约5分钟) 教师行为: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强调创意写作的乐趣和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这次写作,你学到了什么?铅笔的梦想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 鼓励学生保持对写作的热爱,相信自己的创意和潜力。 学生行为: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思考并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感受到写作带来的成就感和快乐,对未来的写作之路充满期待。 师生示例对话:
师:“同学们,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完成了《一支铅笔的梦想》这篇作文,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如何用文字去编织梦想,去表达内心的情感。铅笔虽小,但它的梦想却无限大。希望大家也能像铅笔一样,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无论遇到多少困难都不放弃。”
生:“谢谢老师,我们会记住的。写作真的很有趣,以后我们还要写更多有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