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研究:初三化学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高青双语学校 张爱香
现代教学设计理论认为,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为学习者设计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可以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对初中生来说,定量研究化学反应这个单元既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学生第一次从定量的角度来认识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是继元素符号和化学式后,要掌握的第三种化学用语,是认识物质的化学性质及化学反应规律的基本方式,是表征化学变化的基本工具,是解决化学反应中定量问题的依据。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物质的微观构成(分子、原子等)有了较深的认识,初步建立了微粒观;对化学反应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判断出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知道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是不发生变化的,但是没有从定量的角度认识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也没有把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不变跟物质的总质量也不变联系起来。因此,从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量和质量不变,认识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也不发生变化,是质量守恒定律的起点。
第二节化学反应的表示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有了一些用文字、图形、符号表示微观粒子、宏观物质以及化学反应的经验,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及其表示的意义,但是还不会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
这节课是对本单元的复习,学生已经对本单元三节内容有了最基本的理解和掌握,但是个别细节和微观实质方面还欠妥。
学生当堂学习效果评测结果及分析
高青双语学校 张爱香
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认识和理解只是在浅层方面,缺乏微观实质的把握。特别是关于对化学反应方程式中质量的计算部分同学不明确相对分子质量(即化学式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而导致出现计算出错。
活动一中三个小题学生掌握较好,基本没有出错的。而活动二中的第6小题是易出错的题型,突破关键四让学生明确相对分子质量(即化学式量)就是一个分子的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个原子的质量。再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即可。学生对课件上主要题型的做题依据回答不够准确到位,要让学生明确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对于课件中设计的例题学生会做,但依据部分同学描述还不够规范和完整。有待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和掌握。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解题思路和方法,将知识融会贯通,做到举一反三的能力。对于设计的达标反馈部分,基础性强,难度不大,只要审题认真,要求到位,大部分同学均能过关。
初三化学定量研究化学反应课堂实录
高青双语学校 张爱香
所需物品:1、课本 2、导学案3、u盘 4、投影笔 5、表
教学过程
一、明确课标要求
(老师):我们这节课复习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并板演)请同学们用1分钟时间明确课程标准对本单元的解读
(学生)自己读出目标明确
二、学习单反馈
(老师):请同学们按照要求用7分钟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反馈学习单学习情况(课件展示要求)
(学生)同桌互相批阅学案中的方程式和计算题过程
8、9组4号板演方程式,每人4个。10、11组4号板演计算题过程,待接近做完时2号同学进行批阅,并将问题告知改正
教师巡视解决组内出现的疑难问题
(老师)还有不明确的问题?若有,其他组解决;没有的话教师抽查两名同学
(问题1)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实质?
(学生甲)
(问题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学生乙)
三、活动一及课件题型展示
(老师)请同学们按要求完成
(学生)自己做;订正答案
(老师)课件展示考点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学生回答)选B
(老师)该题考查了哪些知识点?
(学生)六个不变;两个改变;两个可能改变
(老师)课件展示考点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学生回答)②⑥,物质中不含氧元素
(老师)该题的依据也可以怎么说?
(学生)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老师)只要是推断物质组成的题目都是这个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仅不变,而且元素的质量也不变
(学生)思考,通过计算,选D
(老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还可以确定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类型
课件展示题型
(学生)选A
四、活动二及课件题型展示
(老师)请同学们按要求完成
(学生)自己做;订正答案
(老师)课件展示考点二:化学方程式
(学生)思考回答,CaCO3,+4
(老师)能说出你的做题依据吗?
(学生)
(老师)注意答题规范,使用化学用语要到位。咱们来看道计算题
(课件展示)
(学生)3分钟完成
(老师)谁来展示你的做法?
(学生甲)用化学方程式来解
(学生乙)用化学式来解
(老师)用化学式进行解题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老师总结)若是分解反应,当反应物中某种元素全部转化到某一种生成物中时,就可采用化学式来解
(老师)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是相辅相成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和计算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而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化学方程式这一化学用语来体现。
(老师)请同学们按照要求完成达标反馈
(学生)订正答案,赋分
课件13张PPT。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课前准备课本、配套、学案、梳理本、黑笔、红笔学习单反馈7分钟要求:
1、组内通过交流学习内容必须达到人人明确记住并牢固掌握,组长监督
2、同桌互相批阅学案中的方程式和计算题过程
8、9组4号板演方程式,每人4个。10、11组4号板演计算题过程,待接近做完时2号同学进行批阅,并将问题告知改正
3、1、2号抽查3号、4号对问题的掌握2010淄博市中考
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将金属汞放在密闭的容器里煅烧,煅烧后的立刻打开容器盖进行称量,得出的结论是物质的质量增加了。假设波义耳用铜代替金属汞以同样的方法进行实验,反应后容器内固体物质的质量增加了1g,计算有多少克铜参加了反应?由题意分析可知,增加的质量即为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明确复习目标1分钟活动一4分钟要求:
1、自己用3分钟独立完成
2、同桌或组内反馈1分钟,解决自己的错例本质问题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氢分子 氧分子 水分子(2013.淄博市)下图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观点不符合事实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D、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没有发生变化B×考点一质量守恒定律1分钟六不变
两变
两可能改变(2012.淄博市)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首先要选择反应物,明确如何控制反应条件,然后确定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还要考虑装置是否符合环保、安全等要求.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下列物质不能直接作为原料的是 _________ (填序号),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___ .
①水(H2O) ②氯化钠(NaCl) ③氯酸钾(KClO3)④高锰酸钾(KMnO4)⑤过氧化氢(H2O2)
⑥甲烷(CH4)
② 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考点一质量守恒定律2分钟推断物质的组成复习单第1题考点一质量守恒定律2分钟将4.6g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g CO2和5.4g水,则该物质的组成中( )
A.只含C、H B.可能含O
C.一定含O D.一定含有C、H、OD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2012.宜宾市)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产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X、Z是反应物,Y、W是生成物 B.a=15
C.反应中Y、W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22︰9
D.Z为化合物A考点一质量守恒定律3分钟推断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类型活动二4分钟要求:
1、自己用3分钟独立完成
2、同桌或组内反馈1分钟,解决自己的错例本质问题(2011.淄博市)17、资料显示,当空气受SO2污染严重时,可通过飞机喷洒X粉末,以降低SO2的污染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X+2SO2+O2=2CaSO4+2CO2,由此推断X的化学式是 ,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 。CaCO3+4化学方程式确定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考点二化学方程式2分钟达标反馈6分钟要求:
1、自己用5分钟独立完成
2、同桌交换批阅反馈1分钟
每空10分,每个方程式10分,每个反应类型5分,共100分
教材内容的研究:初三化学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高青双语学校 张爱香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这个单元从定量角度认识化学变化,从符号表征的角度学习如何表示化学变化的规律。
本单元的重点一是质量守恒定律,二是如何用化学方程式描述化学反应的规律。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科学中为数不多的基本定律之一,是定量认识化学反应的理论基础。化学方程式是继元素符号和化学式之后,要掌握的第三种化学用语,是认识物质的化学性质及化学反应规律的基本方式,是表征化学变化的基本工具,是解决化学反应中定量问题的依据。
质量守恒定律的教育价值,一是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变化中这一基本的、普遍的自然规律;二是通过从微观和定量角度认识化学变化,使学生进一步形成变化观和元素观;三是使学生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四是可以使学生感受科学发现的过程,学习科学家敢于质疑、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化学方程式,既属于知识和技能领域的学习内容,又属于过程与方法领域的内容,但主要属于过程与方法领域的内容。化学方程式作为一种科学界专用的符号与语言,是人类从认识化学变化规律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也是人类认识物质的化学变化成果的集中体现。
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变化的一幅美丽而又神秘色彩的图画,不是一堆枯燥的字母。教学中要让学生体验到科学符号的价值,体会到科学语言的美,初步形成符号感。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因为如果机械地记忆、反复地背诵,也可能写出化学方程式,但不一定会用化学方程式这一工具解释化学变化、理解化学变化的规律。在学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变化时,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书写的步骤、原则和技能,还要让学生理解所表示的化学变化的规律,包括反应物的性质、反应的实质、反应类型、反应所需的外界条件等等。
观课评课记录:初三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高青双语学校 张爱香
董静老师:
1、教师语言精练,不拖泥带水,整节课没有废话。功底强。
2、学生活动积极,教师给学生培养的学习习惯很好。小组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3、课堂设计既照顾了中下游学生,注重了基础知识的复习和跟踪练习的巩固,又拔高了上游学生的水平。
4、对于题型的解法可多让几位同学说说其不同的解法。
张红梅老师:
1、学生自主学习,要求非常明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
2、一题多变,典例分析,每环节要求明确,注重对错题的改错和整理,而且拓展内容较多,及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标检测在课堂过程中贯穿,边学边练。
学生当堂学习效果评测结果及分析
高青双语学校 张爱香
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认识和理解只是在浅层方面,缺乏微观实质的把握。特别是关于对化学反应方程式中质量的计算部分同学不明确相对分子质量(即化学式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而导致出现计算出错。
活动一中三个小题学生掌握较好,基本没有出错的。而活动二中的第6小题是易出错的题型,突破关键四让学生明确相对分子质量(即化学式量)就是一个分子的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个原子的质量。再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即可。学生对课件上主要题型的做题依据回答不够准确到位,要让学生明确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对于课件中设计的例题学生会做,但依据部分同学描述还不够规范和完整。有待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和掌握。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解题思路和方法,将知识融会贯通,做到举一反三的能力。对于设计的达标反馈部分,基础性强,难度不大,只要审题认真,要求到位,大部分同学均能过关。
课后自我反思:初三化学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高青双语学校 张爱香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这个单元复习,主要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方式,通过小组内成员互帮互助、相互借鉴的学习方式,对本单元两个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进行复习。运用知识回顾----题型分析-----针对训练-----达标反馈四个环节贯穿课堂。文段采取逐个突破的教学策略,向学生呈现不同的阅读任务和方法,加深对文段的记忆和理解,上课时总体教学效果还不错,老师们的评价也很高。但我觉得阅读文段比较长,学生在一节课里面还没有完全消化。其次,这是一个很好评论性文章的范本,同时让学生模仿写影评,书评,以及对明星,球队,乐队等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但写作部分没有来得及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学生仿写的内容和结构还不太熟悉,老师对学生的写作水平和状态缺少真正意义上的了解,因此还有待加强写作的练习,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真正去应用,从而实现任务型教学的用中学和学了就用.
对课标的研究:初三化学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高青双语学校 张爱香
在本课的学习和教学设计前,我又一次认真研读了课程标准,注意遵循了以下原则: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标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3、能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1、实验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
2、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做出解释
本部分我营造了民主和谐的氛围,教学上体现了“巧妙激趣,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观念,突出“以学生为主”的思路,通过营造愉悦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大胆参与,我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各环节引导学生带着问题与任务进行学习突破的方式。使学生在亲身的实践探究中和小组的合作互动中理解化学知识,提高运用化学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