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第一周周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第一周周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5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0-16 08:38: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灵石县第一中学2024年高二10月份周考考试
地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40°N,94.7°E),是丝绸之路上沙漠奇景,被称为沙漠第一泉。读月牙泉景区某月公布连续5天观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据此,完成1~2题。
1 2 3 4 5
日出时间 6:12 6:12 6:11 6:11 6:12
日落时间 21:10 21:11 21:11 21:12 21:12
1.月牙泉公布观日出日落时间表的月份可能是(  )
A.4月  B.5月
C.6月  D.7月
2.月牙泉与北京在同一纬度,细心的游客发现同一天月牙泉的昼长比北京长,其原因是月牙泉(  )
A.在京西 B.地势高
C.地势低 D.在京东
2022年 11 月29日23时08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成功将3名航天员送入天和核心舱,与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顺利会师。完成下面小题。
3. 决定我国火箭向东发射的主要原因是 ( )
A. 地势地形 B. 地球自转 C. 海陆位置 D. 大气环流
4. 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相比,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是( )
A. 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 B. 交通发达,便于运输大型设备器材
C. 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 D. 发射后残骸不易降落在人口密集区
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口至尼洋河口长约480km的河段,河型河势变化较大,时而游荡,时而窄深,大致可分为游荡型、宽谷型和峡谷型河道。下图为某一游荡型河段河滩、河岸分布及变化示意图(2007~2014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游荡型河道处于不断的演变过程中,但该河段河道并未出现明显的展宽或收缩。该岸线基本稳定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板块交界处,碰撞挤压
B.气候高寒,两岸冻土发育
C.地势落差大,径流速度快
D.两岸山地高耸,地形制约
6.2007~2014年该河段( )
A.总体上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B.流水侵蚀作用有所增强
C.内力作用影响超过外力作用 D.径流量和输沙量明显减小
下图中,①②③④表示岩层的新老关系是由老到新。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图中,P处属于( )
A.断层 B.海岭 C.背斜 D.向斜
8.图中,M处属于( )
A.冲积平原 B.冲积扇 C.角峰 D.背斜谷
我国新疆、浙江等地先后引进了“智能太阳花”技术,安装了可以昼开夜合和智能追光,并具备自动清洗、远程操控等功能的太阳能路灯。图为某智能太阳花路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与固定式光伏发电技术相比,“智能太阳花”可以( )
①提高发电效率 ②降低投资成本 ③方便维护运营 ④实现清洁发电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10.与浙江相比,新疆的“智能太阳花”在一天内( )
A.垂直转动角度较大 B.垂直转动角度较小
C.水平转动角度较大 D.水平转动角度较小
11.春分日,当浙江的“智能太阳花”路灯柱影子最短时,新疆的“智能太阳花”( )
A.“花朵”朝向西南 B.“花朵”朝向东南
C.影子朝向正北 D.影子将会变长
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一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如下图所示),视太阳从春分点出发,在黄道上每前进15°为一个节气。下面左图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右图为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下列相邻的节气间,地球公转速度最慢的是( )
A.春分到清明 B.夏至到小暑 C.秋分到寒露 D.冬至到小寒
13.夏至到小暑、雨水到春分、立冬到冬至、清明到立夏等节气间对应的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分别是( )
A.a、b、c、d B.b、a、c、d C.b、d、c、a D.a、b、d、c
地层产状是指地层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一般由倾角、走向和倾向构成。图为某地水平方向地质构造图,图中字母代表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地层产状中长线表示地层走向,短线表示地层倾斜方向。完成下面小题。
14.该区域内力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
A.岩浆入侵—挤压褶皱—变质作用—岩层断裂
B.变质作用—岩层断裂—岩浆入侵—挤压褶皱
C.挤压褶皱—岩浆入侵—变质作用—岩层断裂
D.挤压褶皱—岩层断裂—岩浆入侵—变质作用
15.该区域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O、C、P、K B.P、C、O、K C.K、O、C、P D.O、C、K、P
16.推断图中断层西南、东北两侧地层的位移方向和该水平构造面上、下花岗岩体的宽窄变化( )
A.断层东北侧地层相对抬升,水平构造面上部花岗岩体窄
B.断层东北侧地层相对下降,水平构造面下部花岗岩体宽
C.断层西南侧地层相对抬升,水平构造面上部花岗岩体宽
D.断层西南侧地层相对下降,水平构造面下部花岗岩体窄
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计52分)
17.下图为某日的太阳光照图和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
图1 图2
(1)图1为 极点(北/南)俯视图,弧AB为 (晨或昏)线,弧BC为 (晨或昏)线。(3分)
(2)图1反映的节气为 ,日期是 月 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是 。(4分)
(3)图1中A、D、E三点处,自转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   。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关系是     。(4分)
(4)图1中,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为 ;C点的地方时为 时;此时,北京时间为 时。(3分)
(5)图1所示节气对应图2中地球公转所在的位置是 (填字母),2023年国庆节到2024年元旦期间,地球所在位置是图2中 到 之间(填字母),期间地球公转速度 (变快或变慢)。(4分)
(6)图1中A、B、D四点中,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昼长由短到长的顺序是 。 A点的昼长为 小时;C点的日出时间为 (4分)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青居江心洲(下图)位于嘉陵江青居曲流处,整体呈现三角形,从洲头到洲尾沉积物粒径不断减小。青居曲流颈部建有青居水电站,拦水大坝距青居江心洲洲头15 km,发电尾水排放位置正对洲尾。青居水电站运行后,青居江心洲面积逐渐萎缩,其中洲尾处大幅萎缩,洲头处小幅增长。
(1)简述青居江心洲的形成过程。(4分)
(2)与江尾相比,江心洲洲头沉积物粒径较大,简析其原因。(6分)
(3)分析青居水电站运行后青居江心洲形态演化的机制。(8分)
19.(12分)鄱阳湖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围绕其形成、特点、作用等问题,地理小组的同学们展开了深入地探究。一亿多年以来的地质作用,让我国东部大地地层错动,地形起伏,最终形成了11000平方千米的鄱阳湖盆地。图为鄱阳湖及周边区域地质构造示意图。结合资料及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图示区域中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并指出判断依据。(4分)
(2)说明图中甲处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4分)
(3)庐山北枕滔滔长江,东望浩浩鄱阳,为中国十大名山之一。请从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视角,推测庐山的组成物质在未来漫长的时期内将走过的“生命历程”。 (4分)
参考答案:
第1题,结合表格信息可知,第一日月牙泉的昼长=21:10-6:12=14小时58分,第二日的昼长=21:11-6:12=14小时59分;结合两日的昼长可知,该地昼长大于12小时,太阳直射北半球;而且昼长在逐渐的增长,因此直射点向北移动。该日的昼长接近15小时,结合昼长的分布规律,该日应该接近夏至日。故选C。
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月牙泉位于敦煌地区,位于北京以西,但是纬度基本相同,经度差异不会影响昼长,A、D错。月牙泉位于第二阶梯,北京位于第三阶梯,月牙泉的海拔高,光照时间自然较长,B正确,C错。故选B。
B 4.A
5. 板块交界位于喜马拉雅山南侧,该河道不位于板块交界,A错误。高原上,河谷地势较低,冻土发育比海拔较高的高原表面差,不同季节冻土厚度不同、是变化的,冻土不是主要原因,B错误。游荡型河流大都处于强烈淤积状态,地势落差大,径流速度快,会导致下切侵蚀加剧,C错误。受两岸高耸山峰制约,其河床变迁被局限在两岸山脉的山麓之间,因此该岸线基本稳定,D正确。故选D。
6.该河段广布河滩,总体上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但2007-2014年河滩总体萎缩或破碎,说明流水侵蚀作用增强;流域背景基本稳定,内力作用不会变化太大,径流量和输沙量不会有明显变化。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D 8.D
7.读图可知,P处岩层向下弯曲,且岩层中间新、两侧老,可知P为向斜构造,C错、D对。图中岩层没有发生断裂,A错。海岭是海底板块张裂形成的,B错。故选D。
8.读图可知,M处中间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构造,从地貌来看,M较两侧低,为谷地,所以,M为背斜谷,D对。冲积平原和冲积扇是由流水沉积形成的,属于外力作用,AB错。角峰是冰川侵蚀形成的,也属于外力作用,C错。故选D。
9.A 10. B 11. B 12. B 13.C 14. C 15. D 16.A
17.(1)北 昏 晨 (3分)
(2)夏至 6 22 23°26 N(北回归线)(4分)
(3)A=B=E A>D>E;(4分)
(4)90°W 6:00 8:00(3分)
(5)B C D 变快(4分)
(6)D>A>B A>D>B 12 6:00(4分)
18.(1)该河段因河道拓宽和山体阻挡,流速骤降(2分);河流携带的泥沙大量沉积,在河底形成心滩,心滩进一步发育形成江心洲(2分)。(4分)
(2)与洲尾相比,洲头位于上游(2分),河道窄,流速快(2分),搬运能力较强,沉积物颗粒大(2分)。(6分)
(3)大坝拦沙导致河水含沙量减少(2分);集中泄水时对下游底床的冲刷作用强,洲岸侵蚀加剧导致江心洲面积萎缩(2分);曲流颈部上、下游落差大,尾水流速大,且尾水排放口正对洲尾,使该处严重萎缩(2分);大坝距离青居江心洲位置近,将较大颗粒砂石搬运至洲头处堆积,使该处小幅增长(2分)。(8分)
19.(1)地壳运动——岩层发生了变形,岩层错动。
岩浆活动——花岗岩为岩浆冷却凝固形成。
变质作用——元古宙变质岩层。(4分)
(2)岩层受挤压(内力作用),向上拱起为背斜,形成山岭;背斜顶部受张力产生裂隙,再被侵蚀(外力作用)成台地。(4分)
(3)庐山的组成物质逐渐被风化、侵蚀成碎屑——河水等外力搬离原地——于湖盆、平原或滨海等低地沉积——固结成新的岩石(合理即可)。(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