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溜索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7 溜索 课件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16 09:10: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溜 索 阿 城
人教部编版 九年级语文 下册
目录
01. 新课引入
02.新课讲解
03.归纳小结
04.强化训练
第一部分
新课引入
同学们,云南怒江大峡谷被称为“东方大峡谷”,是世界三大峡谷之一。峡谷东面是碧罗雪山,西面是高黎贡山,谷底是奔腾咆哮的怒江。怒江上惊涛骇浪,小船无法横渡,两岸居民以前都是靠“溜索”过江。那么什么是溜索呢?今天,我们就通过这篇文章,一起体会一下这种惊心动魄的过桥方式。
一、新课引入
第二部分
新课讲解
二、新课讲解
作者简介
阿城,原名钟阿城,1949年出生于北京市,祖籍重庆市江津区,作家、编剧。1984年,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棋王》,获第3届中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代表作品还有《树王》《孩子王》《小城之春》等。1986年,凭借电影《芙蓉镇》入围第7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
阿城的文章文笔洗练,有古意,自成高格。偶发的白描笔法生动至极,浑然天成,看起来糙,实则精致已极。他的小说短小精悍而不失思想的深度,语句简洁明快,短句刚健,独具特色。
二、新课讲解 扫清字词障碍
(zī zhū)
锱铢
盘桓:
顷刻:
千钧之力:
战战兢兢:
锱、铢,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锱铢用来比喻极微小的数量。
回环旋绕
 片刻;表示行动或事情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
一钧为三十斤,千钧即为三万斤。常用来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
战战:恐惧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huán)
(qǐng)
(jūn)
(jīng)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依照课文内容和查找的资料说说你了解的怒江、马帮和溜索。
怒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拍格。进入云南境内以后,怒江奔流在碧罗雪山与高黎贡山之间,西岸高黎贡山的峡谷高差达5000米,东岸碧罗雪山的峡谷高差达4000多米,平均高差3000多米,山谷幽深,危崖耸立,水流在谷底咆哮怒吼,故称“怒江”。
资料分享
马帮,就是按民间约定俗成的方式组织起来的一群赶马人及其骡马队的称呼。马帮是大西南地区特有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它也是茶马古道主要的运载手段,面对险恶而随时变化的环境、生死与共特殊的生存方式形成马帮自己严格的组织和帮规、有自己帮内的习俗禁忌和行话。
二、新课讲解
二、新课讲解
溜索,是一种渡河工具,中国古代称为撞,它以一条钢索或粗绳,连接山谷两侧,一头高,一头低,人可由高向低溜过河谷。可分为平溜和陡溜等。常见于山地,如中国的横断山脉。除渡人外,亦可渡货物、牲畜等。
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故事内容
小说的情节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吗?
开端:马帮抵达怒江边,等待溜索过江。
发展:马帮汉子们将牛和驮子通过溜索运过江去。
高潮:在首领的指导下,胆战心惊地溜索。
结局:全队顺利过江,再次上路。
二、新课讲解
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特点
文章人物众多,有马帮首领、首先溜索的精瘦短小的汉子及其他马帮汉子们。哪个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描写他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品一品,体会人物的特点和作者洗练新颖的语言艺术。
二、新课讲解
首领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那马平时并不觉雄壮,此时却静立如伟人,晃一晃头,鬃飘起来。首领眼睛细成一道缝,先望望天,满脸冷光一闪,又俯身看峡,腮上绷出筋来。
“稳稳”“笑一笑”体现了马帮首领面对险境从容不迫,胸有成竹,没有无数次风雨的历练,难以走到今天,不愧是马帮首领!
认识马帮首领
这一敲,是在检查索是否安全,体现了马帮首领认真、细心、负责的性格特点。
首领缓缓移下马,拐着腿走到索前,举手敲一敲那索,索一动不动。
首领敲一敲那索的用意何在?
认识马帮首领
马帮首领吼出的这句话简洁明了,一语中的,合情合境,体现了他的粗犷豪迈但又粗中有细,对别人的关爱和非凡的溜索能力。
我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
认识马帮首领
“尖”“飞”“跃”“拐”“弹”等词语的运用,将马帮首领溜索、下索的麻利动作和气定神闲的气度刻画得如在目前。表现出他非凡的身手,粗犷的性情,举手投足间,尽显英雄本色。
猛听得空中一声唿哨,尖得直入脑髓,腰背颤一下。回身却见首领早已飞到索头,抽身跃下,拐着腿弹一弹,走到汉子们跟前。
认识马帮首领
只有一个精瘦短小的汉子站起来,向峡下弹出一截纸烟,飘飘悠悠,不见去向。瘦小汉子迈着一双细腿,走到索前,从索头扯出一个竹子折的角框,只一跃,腿已入套。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地一下小过去,却发现他腰上还牵一根绳,一端在索头,另一端如带一缕黑烟,弯弯划过峡谷。
……再看时,瘦小汉子已到索子向上弯的地方,悄没声地反着手倒手拔索,横在索下的绳也一抖抖地长出去。
入情入境地朗读,体会动词的妙处。
这个马帮汉子也不简单!
本段运用一系列动词,传神的写出了这个精瘦短小的马帮汉子身手敏捷矫健,溜索技术纯熟,让人叹为观止。他是所有马帮汉子的一个缩影。
这个马帮汉子也不简单!
文章为了塑造马帮汉子们的朴实无畏,从容不迫,沉着干练的特点,除了对他们进行了正面描写之外,还运用了什么方法?
衬托和对比
环境衬托
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驮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俯望怒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
以壁顶为观察点,变换视角,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出怒江峡谷壁顶孤悬,高峻险恶的特点 ,使人如临其境。而马帮汉子们面临如此险境却能够谈笑自如,镇定自若,环境描写对塑造马帮汉子群像起到了衬托的作用。
鹰的衬托
文章中几次写到鹰?找出来读一读,说说各自有什么作用?
1.一只大鹰旋了半圈,忽然一歪身,扎进山那侧的声音里
一个“扎”字写尽了鹰飞的急速迅猛的特点。扎进声音里,又侧面衬托出怒江的奔腾咆哮气势。
鹰的衬托
2.那只大鹰在瘦小汉子身下十余丈处移来移去,翅膀尖上几根羽毛被风吹得抖。
写大鹰在汉子身下移来移去侧面衬托那瘦小汉子溜索时距离岸边又高又远,表现溜索的艰险,反衬汉子的英勇无畏。
鹰的衬托
3.那鹰斜移着,忽然一栽身,射到壁上,顷刻又飞起来,翅膀一鼓一鼓地扇动。
此处是写马帮汉子们远远地看到鹰在峭壁上抓蛇的过程,含蓄表达着汉子们对鹰的赞美与崇敬,也暗示着作者的情感倾向——做人,就要像鹰一样,搏击长空,英勇无畏,战胜一切!
写牛的卧倒、哀叫、流泪、发抖、屎尿撒泄表现了溜索前牛们的惊恐万状,烘托出峡谷的险恶,反衬出马帮汉子们的沉着果断。
牛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眨。两个汉子拽起一条牛,骂着赶到索头。那牛软下去,淌出两滴泪,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汉子们缚了它的四蹄,挂在角框上,又将绳扣住框,发一声喊,猛力一推。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
牛的反衬
我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领队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猛一送,只觉耳边生风,僵着脖颈盯住天,倒像俯身看海。自觉慢了一下,急忙伸手在索上向身后拔去。这索由十几股竹皮扭绞而成,磨得赛刀。手划出血来,黏黏的反而抓得紧。手一松开,撕得钻心一疼,不及多想,赶紧倒上去抓住。……慎慎地下来,腿子抖得站不住,脚倒像生下来第一遭知道世界上还有土地,亲亲热热跺几下。
人的对比
有感情地读一读,体会红色字体词语的表现力。
“我”溜索时的恐惧和手忙脚乱与马帮汉子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力的突出了马帮汉子们的身手矫健,沉着从容,勇敢无畏。
人的对比
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探究小说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和情感。
写骏马、雄鹰、高山峡谷是对雄奇险峻崇高的自然之美的赞叹;
写牛的恐惧是表现对平庸、畏难的人生态度的厌弃;
写马帮汉子们是表达对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的赞美;张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
……

第三部分
归纳小结
三、归纳小结
小组合作,尝试归纳本文写作特色。
一、衬托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二、语言的干净、洗练,精妙传神。
第四部分
强化训练
四、强化训练
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尝试赏析下列句子的语言特点:
不信这声音就是怒江。首领也不多说,用小腿磕了一下马。马却更觉迟疑,牛们也慢下来。
这里的一个“磕”字,准确表现了马帮与马的关系。不用“打”“抽”等词,而用“磕”,写出了首领与马的默契关系。唯有“磕”字能表现马帮首领对马的熟练驾驭和埋在心底的怜爱。
四、强化训练
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马帮原来就在这壁顶上。转了多半日,总觉山低风冷,却不料一直是在万丈之处盘桓。
“绝壁”本是静止不动,但在马帮的汉子们眼里,却是“飞快地垂下去”的。这里作者化静为动,赋予绝壁以动态感,有力地表现了峡谷的深邃陡峭的特点,让人触目惊心,为后文写牛马的胆怯做了有力的铺垫。
首领哑声说道:“可还歇?”余下的汉子们漫声道:“不消。”
多么简洁的对白!汉子们之间的默契,尽在不言中。每句对话,惜墨如金,又鲜明地突出了马帮汉子们彪悍而朴讷的性格特点。文笔洗练,语言简洁明快正是阿城作品的语言风格。
四、强化训练
五、拓展延伸
阿城的小说,构思精巧,处处通过我的观察和感受来写,但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一个“我”字。好像每位读者都是这个“我”,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小说语言简洁凝练,选词练字颇为考究。他的另一篇小说《棋王》写得也很有意思,希望同学们能够读一读,体会阿城作品的魅力。
学习运用本文对比衬托的写法,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物,注意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六、布置作业
课程结束
人教部编版 九年级语文 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