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随堂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随堂测试(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6 09:41: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随堂测试
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变化是( )
A.内燃机的创制 B.垄断组织出现 C.工厂制度建立 D.电力广泛应用
2.公元九到十三、十四世纪,欧洲大陆上早餐并非必须也没有固定时间。但从十四、十五世纪起,新的经济形态带来固定的营业时间,人类作息也开始逐渐有了共同的机械标准尺度。之后的几个世纪,学校、办公室、商业中心乃至工厂的出现,遵循着统一的每日开门时间,早餐逐渐成为“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并形成固定时间。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
A.机械式钟表的发明与推广 B.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示范
C.社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 D.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3.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阶级逐步萎缩,也使新的阶级和阶层形成并壮大起来。这里逐步萎缩的“落后生产方式的阶级”是( )
A.农业工人阶层 B.工业资产阶级 C.自耕农阶层 D.工业无产阶级
4.近代上海“计时之器,仅有日晷仪,用者亦不多,购买外洋钟表者尤为稀少;自轮船、火车通行,往来有一定时刻,钟表始盛行。”这说明( )
A.外洋钟表彻底取代了传统的计时工具 B.交通的发展缩短了人们的通行时间
C.新式交通工具强化了人们的时间观念 D.交通的改进加强了各地之间的沟通
5.在19世纪20年代的英国,由于钟表售价较贵,许多城镇都出现了一种不寻常的职业敲窗人。敲窗人的工作是每天早上手持一根长长的木杆和一盏灯沿街挨家挨户敲窗户,以叫醒那些必须准时早起的人。这反映出( )
A.工业革命后社会生活的变化 B.英国已成为世界工厂
C.英国的城市化进程日益受阻 D.英国工人越来越贫困
6.18世纪晚期,英国出现一种在星期日授课的学校,除了教授儿童阅读圣经以外,学校还开设有文化和技艺的课程。星期日学校得到了各教派和工厂主的普遍支持和捐资,至19世纪初已遍布英国各地。这( )
A.仍属于传统宗教教育 B.是英国教育的主要形式
C.注重儿童的全面发展 D.适应了工厂生产的需要
7.如图为17—19世纪英国城市和农村人口比重示意图。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
A.城乡差距逐步缩小 B.农村人口迅速减少
C.城市化的进程加快 D.工业革命正在开展
8.下表中是关于钟表的演变历程,这说明( )
古代 日晷被称为“最早的钟表”,是古代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
中世纪末期 机械钟在西欧流行,最初的机械钟只有时和刻。
近代早期 在伽利略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游丝,钟的精确度提高,制造出怀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钟表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
1850年前后 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拥有了钟表。
20世纪初 原为女性装饰品的手表逐渐为男性所接受,在户外运动、驾驶汽车时都可佩戴。
A.科技进步得益于政策的支持 B.钟表的发展改变了社会生活
C.工业革命推动了钟表的普及 D.钟表发展提高了女性的地位
9.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1816年说:“在我的新拉纳克的工厂里,大约由2000人管理机械动力和操作……现在完成的工作量,在60年前需要由苏格兰的全部工业人口来完成。”他意在阐明( )
A.技术进步的威力 B.社会主义运动的必要性
C.社会平等很重要 D.工人阶级强大的改造力
10.英国约克郡一名老工人回忆其在19世纪30年代的生活时说:“远离自己的家乡仅有两种可供消闲的去处,教堂、小礼拜堂抑或是酒馆。前者很少开放,后者很少关闭;前者毫无吸引力,后者极具吸引力。”这说明的是( )
A.宗教改革摧毁了教会束缚 B.工业革命损害了民众健康
C.自由主义推动了经济发展 D.工业社会带来了褙神困境
11.某同学在讲述工业化进程时采用简图示意。以下排序准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
12.1833年,英国议会通过《工厂法》,规定不准使用九岁以下的童工。1848年通过《公共卫生法》,要求把污水和废弃物集中处理。在19世纪80年代还相继出台《工人阶级住房法》等,进一步解决工人的住房问题。英国此举旨在( )
A.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B.保护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C.提高工人阶级的政治地位 D.加强对工厂的科学化管理
13.在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和爱尔兰,需要早起上班的人,会雇用“敲窗人”来叫醒自己(如右图),每周只需付大概6便士。从事这份工作的人会按约定好的时间,在早上拿着长竹竿、软锤等工具敲打客户的窗户。这反映出( )
A.工厂制有严格的规章纪律 B.钟表发明增强了时间观念
C.人们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 D.工作时间过长使矛盾激化
二、材料题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预言电的伟大革命力量,认为“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19世纪后期,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登上了历史舞台。
——摘编自人教版、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Ⅲ
材料中的“蒸汽大王”与“电力的火花”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了哪两个时代?与此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15.生产流水线是美国工业生产组织形式的一种创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亨利·福特的创新是发明了现代化的生产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公司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使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到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
材料二:流水作业法的普遍采用推动了汽车时代的到来,从而引起了居住方面的革命……汽车的普及推动了一场社会革命,遏制了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从而使人口得以从饱和的城市向郊区扩散。
——摘编自李庆余等《美国现代化道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发展的角度,指出福特“创新”产生的原因,并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工业革命以来汽车普及前后的人口移动趋势。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出现了工厂,建立了工厂制度,C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创制了内燃机,出现了垄断组织,电力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典型标志,排除ABD项。故选C项。
2.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背景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9至14、15世纪。十四、十五世纪开始,伴随着新的经济形态出现,社会生产组织形式发生变革,人类的作息时间逐渐固定,面临固定的每日开始时间和高强度的工作学习,早餐的必要性逐渐提升并形成了固定的时间,C项正确;钟表的发明只是因素之一,并非主要因素,排除A项;早餐制度的受众群体有工人、学生、商人等广泛的社会群体,并非资产阶级独有的生活方式,排除B项;城市化的进程是诱因,并非主要因素,排除D项。故选C项。
3.答案:C
解析:工业革命促进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工业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得到壮大,而且农业工人阶层也得到了发展,但自耕农阶层因此消失,C项正确,排除A、B、D三项。
4.答案:C
解析:自轮船、火车的通行使得钟表在近代上海开始盛行,这说明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强化了人们的时间观念,故C项正确。
“彻底取代”的说法过于夸张绝对,排除A项;
材料反映的是人们时间观念的强化,并没有说明缩短了通行时间,排除B项;
材料中仅有上海地区,“各地之间的沟通”没有体现,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考查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解题的关键信息是“自轮船、火车通行,往来有一定时刻,钟表始盛行”。
本题考查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答案:A
解析:敲窗人的大量出现是因为工业革命后大量工人要准时去工厂上班,这反映出工业革命后社会生活的变化,A项正确;工业革命完成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英国的城市化进程是加快不是受阻,排除C项;工业革命后英国工人的生活水平是提高的,排除D项。
6.答案:D
解析: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初,即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教授儿童圣经、文化和技艺的星期日学校,得到“工厂主的普遍支持”,发展到全国各地,适应了工厂生产的需要,D项正确;仍属于传统宗教教育与“开设有文化和技艺的课程”,得到“工厂主的普遍支持”等不符,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星期日学校是英国教育的主要形式,排除B项;只有课程内容的丰富不能说明星期日学校注重儿童的全面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
7.答案:C
解析:依据图示可以看出,17-19世纪英国农村人口比重在下降,城市人口比重在上升以及城市人口百分比在上升,城市人口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体现了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C项正确;图示反映的是城乡差距逐渐地扩大,排除A项;“迅速”表述错误,有一个减少的过程,排除B项;工业革命是18世纪60 年代开始,不能解释17世纪的状况,排除D项。故选C项。
8.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至现代世界。根据材料可知,从古至今,钟表的精确度提高,功能更加多样,使用携带更加方便,成为人们广泛使用、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对经济活动、社会观念等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可见钟表的发展改变了社会生活,B项正确;钟表的演变历程反映科技进步,但看不出钟表发展得益于政策支持,排除A项;“工业革命推动了钟表的普及”只是钟表发展的一个阶段,材料要求从整个钟表演变的历程中得出结论,“工业革命推动了钟表的普及”不能完整概括题干信息,排除C项;材料提及钟表在女性群体中较早使用,这与钟表作为女性装饰品的特殊性有关,非体现妇女地位高,排除D项。故选B项。
9.答案:A
解析:据材料“1816年”“工厂”“机械动力和操作”“现在完成的工作量,在60年前需要由苏格兰的全部工业人口来完成”并结合所学可知,在欧文的工厂里,机械化生产提升了生产效率,使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大大减少,故选A项;虽然材料中提到欧文是空想社会主义者,但材料主旨与社会主义运动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社会关系,且工业革命后社会不平等逐渐加剧,排除C项;工人阶级的改造力极强,但材料中仅涉及工人生产效率的提升,没有提到其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等活动中的具体投入与结果,排除D项。
10.答案:D
解析:据“老工人”“可供消闲的去处”可知,材料讲述的是工人阶级的精神需求,有两种途径:教堂、小礼拜堂,酒馆。前者很少开放且毫无吸引力,说明工人们缺乏信仰,酒馆极具吸引力,说明工人们生活单调乏味,泡在酒馆里消磨时间。综合可知,这反映出工业社会带来了精神困境,D项正确。摧毁教会束缚与“(酒馆)很少关闭”且“极具吸引力”等无关,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工业革命对民众精神生活的影响,并非身体健康,排除B项:自由主义主要体现在经济生活方面,与民众精神生活关系不大,排除C项。
1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图示信息和所学可知,①体现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蒸汽动力;②体现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流水线生产;③体现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的芯片控制;④体现的是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智能化控制。结合上述分析可知,正确排序是①②③④,故A项正确;其他排序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CD项。故选:A。
12.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据材料信息可知英国通过立法照顾工人阶级的利益、维护生态环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工人阶级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恶劣,引起工人阶级的不满,并引发工人运动,为了缓和阶级矛盾英国通过了一系列法律,在一定程度上照顾了工人阶级的利益,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缓解阶级矛盾,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A项正确;“不准使用九岁以下的童工”与保护生态环境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改善工人阶级的工作、生活环境,没有涉及工人阶级的政治地位,排除C项;“改善工人的住房问题”与加强工厂的科学化管理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13.答案:A
解析: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和爱尔兰需要早起上班的人,会雇用“敲窗人”来叫醒自己说明当时人们的时间观念较强,而人们严格的上班时间又体现了工厂制有严格的规章纪律,不允许人们上班迟到,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让“敲窗人”来叫醒自己,体现不出钟表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人们较强的时间观念而非文化素质排除C项;从材料中不能看出工作时间比较长,排除D项,故选:A。
14.答案:时代: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电力时代);历史事件: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析:“蒸汽大王”与“电力的火花”分别指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分别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15.答案:(1)原因: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需要。
影响:劳动生产率提高,成本降低;产量增加,更多人使用汽车;有助于垄断组织的产生。
(2)普及前:由农村向城市移动(向煤铁生产地区移动)。
阁普及后:由城市向郊区移动。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享利·福特的创新是发明了现代化的生产流水线”“到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得出福特“创新”产生的原因为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需要。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得出,福特的创新使劳动生产率提高,成本降低;根据材料一“在以后的十年中使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得出,福特的创新使产量增加,更多人使用汽车;根据材料一“1914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得出福特的创新有助于垄断组织的产生。
(2)根据材料二中“遏制了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汽车普及前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移动(向煤铁生产地区移动),根据材料二“使人口得以从饱和的城市向郊区扩散”得出汽车普及后人口由城市向郊区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