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随堂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是17世纪的荷兰画家维米尔的《军官与面带笑容的女子》。图中军官戴的时髦帽子是用海狸毛皮制成的,当时的海狸皮是欧洲探险家和亡命徒用欧洲的火绳枪、南美的银子甚至中国的茶叶从美洲印第安人手里换来的。这反映出( )
A.全球贸易的逐步开展 B.荷兰主导了海外贸易
C.奢侈品的需求量增加 D.荷兰在美洲殖民扩张
2.16世纪末17世纪初,墨西哥的一些印第安人、黑人、穷人也能穿上中国丝绸做的衣服,甚至制成了流行至今、融合中国纺织品艺术风格的墨西哥民族服装。这说明( )
A.海路贸易带来商品世界性流动 B.全球物种大交换影响社会生活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葡萄牙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发展
3.17—18世纪,以中国商品为代表的亚洲奢侈品涌入欧洲,很多欧洲贵族和富裕家庭以使用中国产品和效仿中国生活习俗为时尚。面对消费者的新需求,英国制造商充分借鉴其设计、多样性和美学特性,再结合英国消费者的品味和时尚,终于成功开发出本国生产的“新奢侈品”。材料反映出( )
A.中国奢侈品不再受到消费群体的喜爱
B.企业已成为英国技术创新的主体
C.商品的流通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D.亚洲奢侈品被挤出英国国内市场
4.某班同学正在筹备以“运河”为主题的课堂展示活动,以下内容中与C地运河相匹配的是( )
①是西欧和南亚、东亚之间最近、最直接的水上通道
②是埃及的经济生命线,历史上曾被英国控制
③推动环球交通网络初步形成
④加强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②④
5.如图为凡尔赛宫与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藏的“中国风”茶具(局部),该茶具由18世纪的法国瓷器工场生产,包括托盘、三脚奶壶、茶壶、带盖糖罐、单柄杯和配套的茶碟。据此可知在当时法国( )
A.饮茶成为流行风尚 B.机器生产尚未普及
C.形成了本国特色的茶文化 D.启蒙运动解放了民众思想
6.15世纪以后,海上贸易繁荣。位居首位的是大西洋贸易,它在地域上包括西欧和西北欧、南北美洲、非洲的西部以及大西洋上的岛屿,云集了世界上大部分商船。此外,还有东西方之间的海上贸易、波罗的海贸易、地中海贸易等。这说明( )
A.资本主义生产不断加速 B.蒸汽机船逐渐取代了帆船
C.亚欧之间贸易网络初显 D.世界性商品流通局面形成
7.15世纪之前的世界贸易,主要局限于各洲内部和亚欧大陆之间。近代以来,随着世界各洲之间贸易的扩大,全球贸易网逐渐形成。工业革命后,丰富的工业产品更快地输送到世界各地,世界贸易额迅速增长。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冷战也使贸易受到极大影响。但二战后签署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以及围绕贸易的谈判仍推动着世界贸易的发展。21世纪,世界贸易突飞猛进。以上材料说明( )
A. 全球贸易网的发展掌握在少数国家手中 B. 全球贸易在曲折中不断发展
C. 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占据主导 D. 生产的国际分工向深度发展
8.17世纪,欧洲的贸易公司从印度购买棉纺织品,一部分棉纺织品被运回欧洲,供欧洲人消费。还有一部分被运往非洲用来购买双隶,然后再将奴隶送到美洲的种植园中去劳动。据此可知,当时( )
A.亚洲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B.商品的世界性流动加强
C.殖民国家贸易竞争加剧 D.跨太平洋贸易发展迅速
9.17世纪,画家维米尔创作的部分油画展现了市民家中挂着的地图或者摆放的地球仪。画作中的市民无不以拥有来自中国的瓷器、丝绸,来自美洲的海狸皮、白银,来自非洲的黑奴和来自荷兰的地图和地球仪为耀。这些画作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A.“市民群体与全球化贸易” B.“宗教改革与印刷业革命”
C.“新航路开辟与价格革命” D.“文艺复兴与思想的启蒙”
10.茶是中国传统文明的代表符号之一。公元4至7世纪,茶陆续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并内化为其民族文化的一部分。18世纪,中国茶传入英国,却一直伴随着关于饮茶合适与否的争论,焦点集中于经济、社会甚至健康等方面。以上对待中国茶的不同态度说明了( )
A.异域文明之间的交流碰撞
B.同一物种接受度的地域差异
C.东亚文明的开放性与欧洲文明的保守性
D.交通便利性在文明传播中的特殊地位
11.如表是史学研究员陈慈玉女士在其著作《近代中国茶叶的发展与世界市场》中提供的一组统计数据。如表数据可以反映出当时( )
表1860年—1920年中国、印度、锡兰和日本出口英国的茶叶数量表(单位:千磅)
国家年份 中国 印度 锡兰 日本
1860 101,708 2,707 -- 1,600
1870 184,087 13,046 -- 16,419
1880 279,546 45,531 163 40,437
1890 222,002 100,685 45,800 49,667
1900 184,530 192,310 149,265 42,987
1910 208,055 256,439 182,070 43,929
1920 40,846 287,525 184,873 26,438
A.英国逐渐退出中国茶市 B.中国茶国际竞争力下降
C.华茶种植范围日渐扩大 D.英国茶利分配日益均衡
二、材料题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1662年葡萄牙凯瑟琳公主嫁给英王查理二世时带去饮茶风尚开始,品饮中国茶成为宫廷的时尚,达官、贵妇和千金小姐争相效仿。18世纪中后期以来,普通民众的劳动强度增大,如果没有下午茶的能量补充,传统的一日三餐制是难以维持的,正因为有了下午茶的存在,英国传统的一日三餐制得以维持至今。在茶成为英国的民族饮料之前,英国的饮食结构基本上是热食冷饮,牛奶是传统的饮料。英国人往茶中加入牛奶和糖,使茶变成了香浓味醇、营养丰富的生活必需品。在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年),妇女们是茶会的主角。围绕饮茶活动所形成的服饰、行为、仪式等都充满着女性的温柔与优雅,因此有人把英国茶文化称之为“淑女茶文化”。茶会上用中国茶和中国的茶具来招待客人成为女主人炫富的方式。中国茶在英国人心目中地位极高。起初,上层社会的妇女只推崇喝中国的绿茶或武夷茶,但随着英属殖民地印度和斯里兰卡红茶的大量输入,她们逐渐接受了价格相对来说更实惠的茶类。
——摘编自盛敏《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推动饮茶之风在近代英国传播的因素。
(2)根据材料,概述近代英国茶消费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具有英国特色的茶文化的表现。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彩瓷一般分为釉上彩和釉下彩两大类。明代最著名的彩瓷属于釉下彩,清代出现了粉彩珐琅彩等新型的釉上彩彩瓷。珐琅器制作技术约在元代从西亚传入,明清时期的珐琅器在制作过程中吸收了中国青铜器、瓷器工艺的一些制作特点,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工艺品。清代出现了画珐琅、錾胎珐琅等新型产品,不少还绘有西方神话故事。到了18世纪,通过日益频繁的中外贸易,中国商品尤其是工艺品被不断输往欧洲。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材料二:17-18世纪,以中国商品为代表的亚洲奢侈品涌入欧洲,很多欧洲贵族和富裕家庭以使用中国产品和效仿中国生活习俗为时尚。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英国的制造商和工匠们积极寻求仿制东方奢侈品的方法,他们对来自亚洲的商品进行研究,吸收其特点并加以改造,进而制造出了全新的、为市场所追捧的、具有英国风格的产品,白棉布印花工、制陶工和油漆匠是其中最具活力的创新群体。这类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以至于新消费品已然成为不列颠的代名词。从18世纪后半期开始,一股“盎格鲁热”出现了,这是一波针对英国新式商品的热潮。
——摘编自【英】马克辛.伯格《奢侈与逸乐:18世纪英国的物质世界》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珐琅彩瓷生产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后半期英国“新式商品”的形成过程,并分析“盎格鲁热”的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世界近代史上东西方文明交往的现象,谈谈你的认知。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图中军官戴的时髦帽子是用海狸毛皮制成的,当时的海狸皮是欧洲探险家和亡命徒用欧洲的火绳枪、南美的银子甚至中国的茶叶从美洲印第安人手里换来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幅画中军官戴的海狸毛皮帽子,以及海狸皮的来源,反映出的是早期全球贸易的开展。在17世纪,欧洲探险家和商人通过与美洲印第安人的交易获取海狸皮,这显示了不同大陆之间的商品和资源交换,这种交换是全球贸易网络形成的一部分A项正确;荷兰在17世纪是一个重要的海上贸易国家,但这段描述并没有特别指出荷兰主导了海外贸易,排除B项;段描述更侧重于全球贸易的开展,而不是奢侈品需求的增加,排除C项;材料反映荷兰参与全球贸易的情况,没有涉及荷兰在美洲殖民扩张,排除D项。故选A项。
2.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世界。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海路贸易带来商品世界性流动,西班牙经营跨太平洋的贸易开通了马尼拉大帆船航线,主要在菲律宾和墨西哥之间进行,因此出现材料中的状况,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全球物种大交换对墨西哥人生活的影响,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排除C项;经营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是西班牙人而非葡萄牙人,排除D项。故选A项。
3.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7至18世纪的世界。根据材料可知,17-18世纪中国奢侈品以及生活习俗在英国流行,而英国商人结合英国消费者的品位和时尚,开发出本国生产的“奢侈品”,这说明商品的流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C项正确;“中国奢侈品不再受到消费群体喜爱”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技术创新的相关信息,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英国开发出本国奢侈品不等于亚洲奢侈品被挤出英国国内市场,表述不准确,排除D项。故选C项。
4.答案:D
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现代的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C是苏伊士运河,其沟通地中海,红海等海域,是西欧和南亚、东亚之间最近、最直接的水上通道,①正确;苏伊士运河是埃及的经济生命线,历史上曾被英国控制,②正确;苏伊士运河加强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④正确;新航路开辟后,推动环球交通网络初步形成,③错误。由此可知,①②④正确,故选D项。
5.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法国)。据本题材料图片信息可知,法国对“中国风”茶具进行改造,以适应自身的审美和生活需求,形成了本国特色的茶文化,C项正确; 只是一套茶具不能证明饮茶成为流行风尚,排除A 项;材料体现了法国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同时形成了本国特色的茶文化,与是否机器生产无关,排除B项; 材料未体现民众思想的变化,排除D项。 故选C项。
6.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15世纪后海上贸易繁荣,云集了世界上大部分的商船,说明当时的世界性商品流通局面形成,D项正确;材料和资本主义生产无关,排除A 项;蒸汽机取代帆船是在工业革命时期,排除B 项;材料不仅是强调亚欧之间的贸易,而是世界性贸易,排除C项。故选D项。
7.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5至21世纪的世界。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5世纪以前,贸易主要局限于各洲内部和亚欧大陆之间。新航路开辟时期,国际流通中的商品种类与数量大大增加。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贸易额迅速增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20世纪上半期以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因冷战的发生,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受到极大影响。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签署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以及各国围绕贸易、关税的谈判,仍推动着世界贸易的发展。由此可见,15至21世纪以来全球贸易在曲折中呈现出不断发展的特征,B项正确;全球贸易网的发展并不是掌握在少数国家手中,表述有误,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冷战的结束以及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世界贸易突飞猛进,生产的国际分工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一些产品往往由众多国家的公司合作完成,排除D项。故选B项。
8.答案:B
解析:
9.答案:A
解析:
10.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茶陆续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并内化为其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中国茶传入英国,却一直伴随着关于饮茶合适与否的争论”中可以看出,朝鲜、日本和英国对中国茶有不同的态度,其主要原因朝鲜日本与中国都属于东亚文明;而英国属于欧洲文明,中国茶传入英国属于异域文明的交流和碰撞。所以答案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文明交流碰撞·文明交流碰撞
11.答案:B
解析:由图表可知1860年—1920年中国茶叶一直出口英国,排除A项;
1860年—1920年中国、印度、锡兰和日本出口英国的茶叶数量表可以得出:1860年—1890年中国出口英国的茶叶数量一直最多,1900年之后,印度出口英国的茶叶超过了中国,到1920年中国出口到英国的茶叶远远落后于印度出口英国的茶叶数量,说明中国的茶叶国际竞争力下降,B项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种植范围,排除C项;
从1920年各国出口英国的茶叶数量可知,差距较大,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解读图表中的数据信息,再结合选项逐一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2.答案:(1)因素:上层人士的倡导;交际活动的开展;工业革命的推进,民众补充体力的需要;世界市场的发展,殖民地茶叶种植的兴盛;茶叶贸易的扩大。
(2)变化:饮茶方式日益本土化;从宫廷时尚转变为平民消费(茶叶消费对象扩大);茶叶消费种类扩充。
表现:下午茶;在茶中加入奶和糖。
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英国饮茶之风在近代英国传播的因素根据“从1662年葡萄牙凯瑟琳公主嫁给英王查理二世时带去饮茶风尚开始,品饮中国茶成为宫廷的时尚,达官、贵妇和千金小姐争相效仿”得出上层人士的倡导;交际活动的开展;根据“18世纪中后期以来,普通民众的劳动强度增大,如果没有下午茶的能量补充,传统的日三餐制是难以维持的,正因为有了下午茶的存在,英国传统的一日三餐制得以维持至今”得出工业革命的推进,民众补充体力的需要;根据“起初,上层社会的妇女只推崇喝中国的绿茶或武夷茶,但随着英属殖民地印度和斯里兰卡红茶的大量输入,她们逐渐接受了价格相对来说更实惠的茶类”得出世界市场的发展,殖民地茶叶种植的兴盛;茶叶贸易的扩大。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近代英国茶消费的变化根据“英国人往茶中加入生奶和糖,使茶变成了香浓味醇、营养丰富的生活必需品。在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年),妇女们是茶会的主角。围绕饮茶活动所形成的服饰、行为、仪式等都充满着女性的温柔与优雅”得出是饮茶方式日益本土化;从宫廷时尚转变为平民消费;根据“ 随着英属殖民地印度和斯里兰卡红茶的大量输她们逐渐接受了价格相对来说更实惠的茶类”得入,出茶叶消费种类扩充。具有英国特色的茶文化的表现主要是形成了下午茶,在茶中加入奶和糖。
13.答案:(1)注重技术的传承与创新;产品风格与品种丰富多样;适应海外市场需求。
(2)过程:从仿制、改造以中国奢侈品为代表的亚洲商品到实现创新,制造出英国的新式商品。
影响:带动了英国的产业技术创新,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创造了条件;推动世界市场(世界体系)的形成;客观上助推了英国的殖民扩张。
(3)文明交流是相互作用的过程,东西方文明都对彼此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文明交往应该在平等基础上互学互鉴。
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明清时期的珐琅器在制作过程中吸收了中国青铜器、瓷器工艺的一些制作特点”可归纳出注重技术的传承与创新;根据材料“清代出现了画珐琅、錾胎珐琅等新型产品,不少还绘有西方神话故事”可归纳出产品风格与品种丰富多样;根据材料“通过日益频繁的中外贸易,中国商品尤其是工艺品被不断输往欧洲”可归纳出适应海外市场需求。
(2)过程:根据材料“英国的制造商和工匠们积极寻求仿制东方奢侈品的方法”“进而制造出了全新的、为市场所追捧的、具有英国风格的产品”可归纳出从仿制、改造以中国奢侈品为代表的亚洲商品到实现创新,制造出英国的新式商品。影响:结合上述分析的过程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助推英国工业革命发展、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及英国殖民扩张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3)认知: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如文明交流是相互作用的过程,东西方文明都对彼此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文明交往应该在平等基础上互动互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