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教学设计(2)(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2)(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2-24 16:36:31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讲读第10—15自然段;明确本文的写作特点;以《我的老师》(或《我的××》)为题口头作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检查复习:
指名回答并讨论“思考和练习二”。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确:第三自然段写蔡老师举起教鞭好象要打人,但却“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而且随着大伙的笑声,“她也笑了”。这些举动神情的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蔡老师对学生的爱。对于学生的淘气,她似乎发怒了,但是“轻轻地敲”表明她怒是假,爱是真,于是师生都发出了会心的笑。两个“笑”字,把师生的感情融化在一起了。“我”的神态,在课文中也写到多处。如:“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我默默地站在她身边,看着她……”,以及在睡梦中“迷迷糊糊地往外走”、“模模糊糊地回答”去找蔡老师。这几处神态的描写,充分表现“我”天真调皮但又非常重感情、非常爱蔡老师的性格特征。21cnjy.com
二 讲读第七个生活片断:
(一)指名朗读课文,读后讨论:作者是如何写出对蔡老师的依恋和思念的?
明确:“我们就更不愿意离开她”,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更”字,既照应上文,又写出此刻心情。“默默”、“站”、“看”这几个词语生动地表达了“我”对蔡老师的依恋。接着,作者又描绘了一幅睡梦中找蔡老师的动人情景,突出地表现了对蔡老师的思念。2·1·c·n·j·y
(二)辨析句中带点的词语,说说它们能否互换位置:①我急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走。
②“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明确:不能互换位置。“迷迷糊糊”是“迷 ( http: / / www.21cnjy.com )糊”的重迭,它的反义词是“清醒”,句①说明行动不清醒;“模模糊糊”是“模糊”的重迭,它的反义词是“清晰”,句②说明说话含糊不清。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请学生辨析两句句子:①什么时候,我能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②我多么想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呀。
明确:句①感情深沉含蓄,句②感情热烈外露,在课里联系前后的语气和感情,用句①表达效果更好。
三 教师范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提示:结尾一句话交代了与蔡老师分别的原因,这样使文章的结构更完整。
四 巩固总结:
(一)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仔细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读前提示: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些材料?
讨论明确:课文中写的虽然是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些“小事”,但都是作者感受最深的,他记忆中最美的、最难忘的,曾激动过他心灵的事,因而也最能表现蔡老师爱学生、学生也爱蔡老师这一中心。21教育网
(二)课堂讨论:行文至第9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然段,中心已经明确。作者回忆了与蔡老师相处时的六个生活片断,赞美了蔡老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和真诚的帮助,同时抒发了作者对蔡老师热爱、尊敬、感激的思想感情。那么,第七个生活片断是否可以不写呢?为什么?21·cn·jy·com
明确:不写当然也是可以的,但写了能更有力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现中心,也能使文章更感人。第七个生活片断写我对蔡老师的依恋和思念,说明了蔡老师已是孩子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人。这样就把学生对蔡老师的爱提到了更高的境界。用学生对老师的依恋和思念来衬托老师对学生的爱,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三)这篇文章在写法上还有什么特点值得学习?
明确:作者用第一人称,写出了其童心的特有的感受,语言朴素,感情真挚。
五 课堂练习:
以《我的老师》(或《我的××》)为题口头作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指导:可以模仿和借鉴范文的写法,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来写老师(亲属或同学等),不要讲套话、空话。(先列提纲,后口述、评议)www.21-cn-jy.com
六 布置作业
1.以《我的××》为题书面作文(课外或作文课做)。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辨析、推敲课文的语言,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精读,圈点批注,找出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理清情感线索。
(二)学生质疑、讨论,教师点拨,辨析、推敲课文的语言,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
(四)学生再默读,补正已有圈点的批注。
(五)学生交流圈点批注的内容。
教学要点
简介作者;熟悉课文内容,理清结构;讲读课文1—9自然段。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简介作者:
魏巍,原名鸿杰,笔名红杨树,当代著名作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九二○年出生在河南郑州一个贫民家庭。一九三七年抗战爆发后,他走上革命道路,参加了八路军。此后,一直生活在部队里。他的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www-2-1-cnjy-com
二 教师范读课文,读后理清课文脉络:
读前提示:①作者选取了哪几个生活片断来回忆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的老师?哪些片断是详写的?哪些是略写的?②这几个片断从第几自然段写到第几自然段?它们在课文中占什么地位?2-1-c-n-j-y
讨论,明确:作者写了七个生活片段,前五个片 ( http: / / www.21cnjy.com )断是略写,后两个片断是详写。这些生活片断从第三自然段写到倒数第二自然段,在文中占重要地位。课文除了开头两个自然段总写蔡老师留给作者的印象,最后一个自然段交代与蔡老师分别的原因外,文章的主体部分就是对儿时生活的回忆。课文表达了蔡老师热爱学生、学生热爱蔡老师的真挚感情。  21*cnjy*com
三 研读第一、第二自然段:
(一) 指名朗读一、二自然段,辨析一组句子:①最使我难忘的是我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来源:21cnj*y.co*m】
②蔡芸芝先生是我最难忘的女教师。
明确:这两句意思相同,但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达效果不同。句①强调了“最难忘”。“难忘”这个词很重要,它是贯穿全文的,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写蔡老师对“我”的教育培养和帮助令人难忘;二是表达“我”对蔡老师的感情十分深厚、真挚,难以忘怀。【出处:21教育名师】
(二)第二自然段里,作者是怎样写出对蔡老师的总的印象的?
讨论后明确:这一段三句话,第一句写年龄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明蔡老师那时很年轻;第二句写出了蔡老师明显的面部特征;第三句是对蔡老师总的评价,说明她品格上的特点,“美丽”不只是指外表,更主要的是指心地纯洁美好。这是总写老师的品格。21·cn·jy·com
四 集体朗读前五个生活片断。读后讨论:
(一)在第一个生活片断里,“狡猾”这个词怎么理解?这样用词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狡猾”原是贬义词,现在作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它前面加了限制成分“儿童的”,这样贬义词就没有贬义了,在这里是“调皮”“淘气”的意思。作者这样用词,形象地写出了“我”天真调皮的神态,反映了“我”与蔡教师非常亲近的心理状态。【版权所有:21教育】
(二)在第三个生活片断里,作者为什 ( http: / / www.21cnjy.com )么不写“看蜜蜂”,而写“观察蜜蜂”;不用“看到了蜂王”,而用“认识了蜂王”,不说“第一次吃了蜂蜜”,而说“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为什么这样用词?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明确:用“观察”,说明不是一般地看,而是仔细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看;用“认识”,表明不仅看到了,而且了解了有关的知识;说“平生第一次”,强调了有生以来没吃过蜂蜜。作者这样用词,突出了难忘。21·世纪*教育网
(三)在第四个生活片断的描写中,哪些词句写出了老师对他的影响之深?
明确:“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21cnjy.com
(四)辨析两个句子:① 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② 急于模仿她握铅笔的姿势            
明确:句②只写出学生模仿蔡 ( http: / / www.21cnjy.com )老师握铅笔的姿势;句①表明连握铅笔的姿势这么细小的动作都急于模仿,那么,模仿和学习蔡老师的其他言行举止就更不用说了。21教育网
(五)这五个生活片断,作者是怎样组织安排的?
明确:作者从课内写到课外,从课外写到校外,既写了儿时有趣的生活,又写了老师对自己的良好影响。组材的顺序也体现了作者步步加深的感情。
(六)表情朗读第3—第8自然段。教师指导朗读时注意各个生活片断之间的间隔和衔接,突出有表现力的词语,要读得深情。www.21-cn-jy.com
五 讲读“占据过我的心灵”的一件小事:
(一)指名朗读第9自然段(读后讨论)。
(二)“占据”这个词在这里怎么理解?作者这样用词,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占据”原义是强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占有,课文中表明这件事在孩子心中占有的分量太重了。这样用词,写出了作者当时心里充满了对蔡老师的感激之情,也意味着至今仍铭记在心。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这件小事为什么会占据孩子的心灵呢?
明确:当年作者的父亲生死不明,母亲非常 ( http: / / www.21cnjy.com )焦急、忧伤,而不懂事的小朋友却还要以此来取笑他。这不能不使他也感到痛苦、悲伤。在这样的困境中,蔡老师援助了他,不但批评了那些“反对派”,还写信劝慰他,说他是“心清如水的学生”。慈母般的关怀温暖了他的心,这事自然便占据了他的心灵,久久不能忘怀。2·1·c·n·j·y
(四)作者热情地赞颂他的蔡老师,连用了三个形容词:“慈爱”、“公平”、“伟大”。这三个词用得好不好?【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明确:这三个词真实地反映了他当时的心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蔡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纠纷这件小事来说,“慈爱”、“公平”是容易理解的,“伟大”似乎大词小用了,但前面有个状语——“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这样说就不过分了。
六 布置作业:
1.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2.用下面的词语和句式造句(当堂交流):
①默默地 ②从来不……仅仅有一次…… ③即使……连……都……
3.课后复习:(1)按照“思考和练习二”的要求:把描写神态的语句划出来,结合课文谈谈自己的体会;(2)准备口头回答“思考和练习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