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随堂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随堂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6 10:17: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随堂练习
一、单选题
1.当你漫步法国罗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根黑色的石柱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该法典诞生在( )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黄河流域
2.某同学上网查找关于苏美尔人的相关资料时,发现该资料中主要成就一栏丢失,请你帮忙寻找正确答案( )
本名 苏美尔人
别称 苏默
主要生活区域 两河流域
主要成就
①《汉谟拉比法典》
②楔形文字
③农耕文明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3.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间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的金字塔,见证了古埃及文明的灿烂与辉煌。下列关于古埃及文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古埃及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B.亚历山大帝国和拜占庭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
C.古埃及文明延续了近3000年
D.月亮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4.建筑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对下列建筑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欧洲近代“中国热”的见证 B.典型的西欧中古时期的教堂风格
C.古希腊建筑艺术的代表 D.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5.当你漫步卢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请你判断,此文物应产生于何处,该法典用哪种文字记载?( )
A.尼罗河流域,象形文字 B.两河流域,拉丁字母
C.印度河流域,甲骨文 D.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6.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那么下列关于埃及文明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古埃及科学和文化成就较高,突出成就之一是太阳历
②金字塔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③古埃及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④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是因为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10世纪,中国的造纸术传至埃及后,便逐渐取代了埃及传统的、原料单一的莎草纸造纸术。这表明埃及莎草纸造纸术失传的主要原因是( )
A.埃及纸莎草短缺且靠进口 B.中国和埃及商贸联系加强
C.中国造纸术造纸成本低廉 D.纸莎草造纸工序未见记载
8.古代西亚的居民创造了大量文学作品,《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以下关于《吉尔伽美什》的叙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该史诗大约诞生于公元前三千纪后期
B.主人公吉尔伽美什是乌鲁克王国国王
C.其描写了半神半人的国王的冒险经历
D.是美索不达米亚地区著名的英雄史诗
9.《吉尔伽美什》史诗中有一则记载:乌鲁克贵族对于国王吉尔伽美什招募年轻人修筑城墙等扩大自己权力的行为极为不满,因此他们乞求天上诸神惩罚吉尔伽美什。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
A.国王仍然受神庙的控制 B.国家内部阶级矛盾尖锐
C.王权与贵族权力间有矛盾 D.国王权力出现集中的趋势
10.象形文字由图画文字演化而来,几乎与楔形文字一样古老,该文化成就产生的地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学习、充实、传承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阿拉伯文化在整个中世纪是一个强势文化,对东西方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特别是“阿拉伯人点燃了文明之火,照亮了欧洲黑暗的走廊”。材料重点表明( )
A.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化传播的使者 B.阿拉伯文化对文艺复兴有推动作用
C.文化传播实现于国家统治范围内 D.欧洲文明源自阿拉伯及东方国家
12.《萨比天文历表》由阿拉伯天文学家白塔尼所著,他对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一些错误理论进行了纠正,吸取了托勒密在希腊天文学理论的合理部分,并根据新的观测资料和实践经验写成该天文历表。这可以用来说明( )
A.阿拉伯天文学成就世界领先 B.阿拉伯人善于吸收外来文化
C.阿拉伯文化对世界影响深远 D.阿拉伯人是文化交流的桥梁
13.据考古发现,约公元前1700年左右以苏美尔语书写的泥板历书(共109行)是目前所知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农人历书。就其内容(从灌溉、耕耘到收获)而言,是一部小自耕农的农业手册。汉谟拉比时代还开凿了运河并有管理严格的灌溉网。这表明( )
A.古代巴比伦比较重视农业发展 B.楔形文字的形成与农业发展有关
C.古代苏美尔人是农业的创始人 D.古代巴比伦是农业最发达的国家
二、材料题
14.埃及有句谚语:“世人怕时间,时间怕金字塔。”这是对埃及金字塔历经数千年风雨而岿然不倒的旷世奇迹的生动写照。金字塔是古埃及的国王--法老的陵墓,因其四边方锥的外形酷似汉字的“金”字,故汉译为“金字塔”。作为古埃及文明的象征,现存于埃及的孟斐斯和从吉萨到代赫舒尔的墓地金字塔”,承载着古代埃及人民的智慧和历史。它不仅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古埃及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穆罕默德就注重提高阿拉伯人的文化……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比较注重先进文化的摄取……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另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逐渐融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化。
——摘编自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
材料二 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家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被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促进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统治者在文化领域采取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阿拉伯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故ACD排除。故选:B。
2.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人的成就,而非苏美尔人,有①的选项排除;②③是苏美尔人的成就。故选B项。
3.答案:C
解析:关于古埃及文明的说法,正确的是古埃及文明延续了近3000年。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之后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和新王国时代三个时代。在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版图向北延伸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和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此后,古埃及又几度分裂,并不断遭到外族入侵。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古埃及近3000年的文明没有延续下去。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故选:C。
4.答案:A
解析:
5.答案:D
解析:《汉谟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地区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最早的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D符合题意。
6.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埃及人使用的象形文字;楔形文字是由苏美尔人所创,演变自象形文字,故排除③;①②④均是古代埃及文明成就。故选:C。
7.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发明的造纸术,原料易得,成本低廉,10世纪传至埃及后,导致原料单一的莎草纸造纸术失传,C项正确;莎草是尼罗河的特产植物,A项排除;该造纸术的失传与中埃双方的商业贸易加强无关,B项排除;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8.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历史评价是指把所评价的人或事放在较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看其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大趋势,是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重在考察其较深远的影响和意义。由此分析可知,D项是对《吉尔伽美什》的历史评价,正确。A项是对《吉尔伽美什》诞生时间的描述,排除;B、C两项是对《吉尔伽美什》内容的描述,排除。
9.答案:C
解析:“乌鲁克贵族对于国王吉尔伽美什……扩大自己权力的行为极为不满”,体现了贵族与国王之间的矛盾,即反映了王权与贵族权力之间存在矛盾,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神庙控制国王的信息,A项排除;材料内容主要反映了乌鲁克王权与贵族权力之间存在矛盾,没有体现城邦内部阶级矛盾尖锐,也没有体现国王权力出现集中的趋势,B、D两项排除。
10.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象形文字产生的地区是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图中①位于尼罗河流域,A项正确。图中②位于两河流域,两河流域的古文字是楔形文字,B项排除;图中③位于古印度地区,印度河流域的古文字是印章文字,C项排除:图中④位于中国,中国的古文字是甲骨文,D项排除。
11.答案:B
解析:材料重点强调“阿拉伯人点燃了文明之火,照亮了欧洲黑暗的走廊”,结合所学可知,中世纪的西欧被认为是黑暗的时代,阿拉伯文化中的古希腊、罗马文化成分推动了欧洲的文艺复兴,B正确;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化传播的使者在材料中有所涉及,但是材料重点强调“阿拉伯人点燃了文明之火,照亮了欧洲黑暗的走廊”,排除A;由阿拉伯文化对东西方的影响可知“文化传播实现于国家统治范围内”的观点错误,排除C;欧洲文明不是源于阿拉伯及东方国家,排除D。
12.答案:B
解析:根据“他对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一些错误理论进行了纠正,吸取了托勒密在希腊天文学理论的合理部分,并根据新的观测资料和实践经验写成该天文历表”可得出阿拉伯人善于吸收外来文明,并进行融合创新,B项正确;材料没有比较,不能得出领先世界,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其影响,排除C项;材料强调阿拉伯文化的特征,而不是其沟通东西方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B。
13.答案:A
解析:A.编撰历书、开凿运河和管理灌溉都是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这说明古代巴比伦比较重视农业发展,故A正确。B.材料没有涉及楔形文字的形成,故不选B。C原始农业是古代各地先民共同创造的,不是苏美尔人始创,故不选C。D.材料没有比较古代各地的农业发展情况,无法得出古代巴比伦是农业最发达的国家的结论,故不选D。故选:A。
14.答案:地位: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文字的发源地之一;创造了古文明,金字塔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木乃伊是世界之谜,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解析:
15.答案:(1)重视人才;翻译、研究、吸收东西方文化;整合东西方文化。
(2)阿拉伯人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影响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保存了被中世纪湮没的古代希腊文化成果并将其重新传回欧洲,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将中国的四大发明传播到欧洲,促进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崩溃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1)根据材料一“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可得出,重视人才;根据材料一“另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得出,翻译、研究、吸收东西方文化;根据材料一“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逐渐融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化”可得出,整合东西方文化。
(2)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可从对欧洲近代自然科学、文艺复兴和社会转型等角度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