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随堂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随堂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6 10:13: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随堂练习
一、单选题
1.印第安人培植了100多种植物,与整个欧亚大陆所培植的植物一样多,这确是一个非凡的成就。如今,美国50%以上的农产品都来自由印第安人培育的各种作物。以下食品与饮品中,与印第安人无关的是( )
A.玉米棒 B.土豆条 C.番茄酱 D.乌龙茶
2.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集团,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集团的经验。一个社会集团所获得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集团,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由此判断,印第安文化消失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孤立发展 B.交流互鉴 C.疾病传播 D.殖民入侵
3.它被称为“钉头文字”,多为图像符号,公元前500年左右,这种文字成了西亚大部分地区通用的商业交往媒介,推动了研究中东古代史的学科——亚述学的发展。这种“图像符号”是( )
A.象形文字 B.印章文字 C.楔形文字 D.玛雅文字
4.下图建筑群被称作柬埔寨国宝,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类建筑。该建筑可用以研究( )
A.希腊化时代的宗教融合 B.蒙古西征对区域文化的重构
C.南亚文化对东南亚的影响 D.儒家文化对东南亚的影响
5.美国学者伯恩斯、拉尔夫在所著《世界文明史》第3卷中说道:“在白人踏上美洲几个世纪前,危地马拉、墨西哥和安第斯高地的印第安人已经拥有几乎具有一切文明特征的较高的文化。”该学者意在说明古代美洲( )
A.玛雅历史对西方影响深远 B.文字无法被释读
C.拥有发达的奴隶制文明 D.文化水平比较高
6.在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初创之时,仅是一种记账的工具,朴素而简陋。其后,两河流域的居民用楔形文字来辅助记忆。接着,楔形文字成为记录口头的体系。最后,楔形文字则成为表达和沟通思想的工具。这表明( )
A.文字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B.文字的功能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C.文字产生之后就不具备完善功能 D.文字的书写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的演变
7.有学者指出:“在白人踏上美洲几个世纪前,危地马拉、墨西哥和安第斯高地的印第安人已经拥有几乎具有一切文明特征的较高的文化。假如不是被征服的话,……这一文化可以同任何其他洲的文化相媲美。”下列选项中,属于危地马拉的印第安人“较高的文化”是( )
A.发明了“零”的概念 B.创制了独特的文字
C.建造著名的桑奇大塔 D.发明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
8.据记载,美洲印第安人采取集约式农业耕作方式,发明了适合于山地高原地形的梯田和水渠,还充分利用土地,将玉米和豆类植物套种,首创了植物间作技术。这些做法( )
A.提高了生产力的水平 B.推动了文明之间的交流
C.密切了各地区的联系 D.满足了民众的物质需求
9.15世纪末之前,美洲社会历史的发展一直远远落后于亚欧大陆。当时,印第安人诸部落大都处于原始公社制的不同发展阶段,只有居住在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印第安人形成了古代文明国家。15世纪末之前美洲大陆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B.与世界文明发达地区隔绝
C.环境恶劣隔断了各地联系 D.西方殖民者尚未踏足美洲
10.根据日本作家丸山清子《源氏物语与白氏文集》统计,《源氏物语》中引用中国古典文学典籍185处。其主要原因是( )
A.日本人民虚心好学 B.中国文化的先进性
C.中日关系交往密切 D.疆域临近交通便利
11.观察下列三幅图片,下列符合其传达的信息的是( )
A.甲骨文的出土,有力证明了我国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
B.罗塞塔石碑碑文有楔形文字,是研究古埃及历史的珍贵资料
C.《汉谟拉比法典》的出现,说明印度河流域进入了文明时代
D.不同区域出土了不同的文物,充分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12.有学者指出,古代菲律宾使用过一种名为“巴伊巴音”的文字,和东南亚多种文字一样,是由南印度婆罗米字母演化而来的;越南北部发现了改编后的《罗摩衍那》的口头文本,把安南(今越南)变成了十车王的阿耶陀国(中印度古国)。该学者意在说明( )
A.东南亚难以创造出独特的文明形态 B.古印度文明体现出开放包容的特性
C.印度文化对东南亚具有重要的影响 D.古印度文明推动东南亚的人口迁移
13.10世纪时,庄园在日本遍布全国。庄园主大多为中央贵族、地方豪门和大寺院,他们委派代理人——庄官管理庄园。庄园出现之初尚须向政府交纳租税,但自9世纪中叶以后,有权势的庄园主获得“不输不入”的特权,从而使庄园摆脱了政府的财政控制。地方中、小贵族为逃避国家赋税和徭役,纷纷把自己的土地寄进给中央权贵,自己则变成庄官。这些现象的出现( )
A.稳定了国家财政收入 B.减轻了农民人身控制
C.削弱了中央集权体制 D.抑制了地方豪强势力
二、材料题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六七世纪时,日本处在奴隶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民,权势很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政局十分混乱。
材料二 大唐国者,法式(法度,法则)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1)归纳材料所说的是日本什么事件。
(2)此事件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3)日本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有何可取之处?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人类学家博厄斯认为:“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群体,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群体的经验。一个社会群体所获得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群体;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大体上,文化最原始的部落也就是那些长期与世隔绝的部落,因而,它们不能从邻近部落所取得的文化成就中获得好处。”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阅读以上材料,联系美洲印第安文化的特点,谈谈你对文化交流重要性的认识。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乌龙茶是中国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因此D符合题意;ABC均与印第安人有关,不符合题意。故选D。
2.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今(世界)。根据材料“一个社会集团,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集团的经验。一个社会集团所获得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集团,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可知,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能够有机的吸取临近社会集团的经验,彼此之间的交流越多,进步越快,所以印第安文化消失的原因最有可能是孤立发展,A项正确;交流互鉴与材料主旨相悖,排除B项;疾病传播不是印第安文化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排除C项;殖民入侵不是材料所要表达的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西亚文明成就。选择C:根据材料“钉头文字”“西亚大部分地区通用”“研究……亚述学”等信息得出该文字是西亚地区的楔形文字。排除A:地处北非的古代埃及人使用象形文字,中国古代的甲骨文也是象形文字。排除B:根据所学知识,印章文字主要出现在印度河流域,属于印度早期文化,与题意不符。排除D:玛雅文字是美洲印第安人文明,与题意不符。
4.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柬埔寨)。结合图片,可知这是吴哥窟,佛教和印度教的特征在吴哥窟中都有体现。窟中很多浮雕的题材以《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中的神话故事为蓝本,反映了印度文化对东南亚的影响,C项正确;希腊化时代指的是从亚历山大远征到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间大约300年,而被称为“希腊化时代”。12世纪吴哥王朝兴建的规模宏大的石窟寺庙建筑,被后人称为“吴哥窟”,排除A项;这与蒙古西征没有关系,柬埔寨在东南亚,排除B项;庙宇建筑与儒家文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5.答案:D
解析:材料说明欧洲白人入侵美洲之前,美洲“已经拥有几乎具有一切文明特征的较高的文化”—文化水平较高,故选D项;材料不涉及玛雅历和美洲古文字的释读,排除A、B两项;“拥有几乎具有一切文明特征的较高的文化”不等于奴隶制文明发达,排除C项。
6.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楔形文字由单纯的记账工具到辅助记忆,再到记录口语,最后成为表达和沟通思想的工具,这表明文字的功能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B项正确;“文字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文字产生之后就不具备完善功能”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文字的功能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而非“文字的书写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的演变”,排除D项。故选B项。
7.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危地马拉的印第安人是指玛雅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玛雅人创制了独特的文字,B项正确;发明“零”的概念的是古代印度人,排除A项;桑奇大塔是印度人建造的,排除C项;发明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的是古埃及,排除D项。故选B项。
8.答案:A
解析:
9.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世纪(美洲)。据材料“15世纪末之前,美洲社会历史的发展一直远远落后于亚欧大陆”“印第安人诸部落大都处于原始公社制的不同发展阶段,只有居住在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印第安人形成了古代文明国家”及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期美洲文明相对独立于其他文明之外,与同时期其他文明相比,相对落后,这反映了美洲与世界文明发达地区的隔绝不利于美洲大陆的发展,B项正确;虽然美洲也存在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但美洲大陆普遍落后,即便美洲发达的地区也只是形成了文明国家,所以美洲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不是美洲整体落后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美洲大陆内部文明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并非完全隔断,排除C项;西方殖民者踏足美洲后加速了美洲文明的衰落及落后,排除D项。故选B项。
10.答案:B
解析:A、材料中没有涉及虚心好学这一知识点,故排除;B、《源氏物语与白氏文集》之所以会如此多的引用中国古代典籍,是因为中国文化具有先进性,因此才会大量引用中国典籍,故正确;C、材料中从侧面反映了中日交往密切,但是中国文化如果不先进的话,是不会出现题干描述的结果,故错误;D、交通便利不是本题的叙述的重点,故排除;故选B。
1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三个文明的特征。选择D:题干中三幅图片分别出土于世界不同的区域,代表了不同的区域文化,因而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排除A:甲骨文的发现,证明了我国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排除B:楔形文字是古代两河流域南部苏美尔人创造的文字。排除C:《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是古代两河流域的文物。
12.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古代(印度)。据材料“古代菲律宾……由南印度婆罗米字母演化而来”“越南北部发现了改编后的《罗摩衍那》”可知,无论是古代的菲律宾还是越南,其文化均受到印度文明的影响。这说明印度文化对东南亚具有重要的影响,C项正确;虽然东南亚地区受到印度文化影响,但并不能据此认为“东南亚难以创造出独特的文明形态”,此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文明的开放包容主要表现为不断吸收其他文明优秀因素,材料只涉及印度文明对东南亚的影响,没有涉及印度文明对其他优秀文明的吸收,不能体现出“开放包容的特性”,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菲律宾文字和越南的文学受到印度文化影响,没有关于东南亚的人口迁移的描述,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3.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日本。根据材料“庄园摆脱了政府的财政控制……自己则变成庄官”可知,庄园不向政府交税,且土地寄进给中央权贵不利于政府管理,大贵族势力更加庞大,削弱了中央集权体制,C项正确;庄园摆脱政府财政控制体现了国家财政收入减少,“稳定”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纷纷把自己的土地寄进给中央权贵”表明中、小地主受中央权贵控制,人身控制加强而非减弱,排除B项;地方中、小贵族与中央权贵勾结,并不利于抑制地方豪强势力,排除D项。故选C项。
14.答案:(1)大化改新。
(2)大化改新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3)日本人善于学习他人的先进文化和技术,并将这一特性加以发挥,创造出自己的文明
解析:
15.答案:本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可以找一个切入点,例如:中国与朝鲜、日本的文化交流;佛教传入中国;西亚、北非字母文字的传播;冶铁技术的传播等。谈谈自己的认识,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题,没有固定的答案。依据材料“一个社会群体,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群体的经验。一个社会群体所获得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群体;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大体上,文化最原始的部落也就是那些长期与世隔绝的部落,因而,它们不能从邻近部落所取得的文化成就中获得好处”可以得出认识是文化交流中相互学习借鉴,有利于世界文明发展、进步。然后结合所学可例举中国与朝鲜、日本的文化交流;佛教传入中国;西亚、北非字母文字的传播;冶铁技术的传播等史实及其影响进行分析说明。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