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子疑邻》教学设计(1)

文档属性

名称 《智子疑邻》教学设计(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2-24 15:45: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智子疑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背诵课文,积累文言。
2、学习复述情节,揣摩人物心理。
3、了解韩非生活经历,感悟寓言寓意。
教学重点:
揣摩人物心理,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结合韩非生活经历,领悟寓言寓意。
1、 导入
诸子百家中,我们之前已享受了《论语》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仁义”的熏陶,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再感受另一本巨著《韩非子》的文学魅力,一起学习一篇短文《智子疑邻》。
2、 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 学生自由朗读,再请一位学生朗读
(朗读后请其他学生评价,字音是否完全朗读正确。)
2、 让学生利用课后词语注解和其他工具书,疏通字义。
多媒体展示重要字词:雨、亡、甚、智、疑
3、 提出疑问,教师帮助解答。
3、 再读课文,体会感情。
1、 学生齐读课文。
2、 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故事,要求详细表述人物心理。
讲述后有感情地朗读短文中相应的句子。(师生一同探讨)
(1) 详细描绘儿子对父亲讲话时的语气。
必——体现出儿子语气的肯定
(2)想象并用语言表现邻人之父劝告富人时的语气。
亦——体现出邻人之父的善意
(3)描述钱物被盗时的情形。
果——体现出富人对家中钱物被盗的意外之感,也表现了事情发展的必然性。
(4)具体描述富人对儿子和邻人之父的不同态度。
甚——体现出富人对儿子当初的预料表示赞同,并且还觉得非常得意。
疑——富人对邻人之父的怀疑,并且有憎恨的意味。
3、学生再齐读课文,要求重读前面强调的字词,读出它们饱含其中的感情。
4、猜想:邻人之父知道自己被怀疑之后的心情。
哀伤
四、三读课文,领悟寓意。
1、富人为什么会对儿子和邻人之父有不同的态度?
亲疏关系。
2、严井文先生曾说:“寓言就是一个魔袋,袋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那么在今天这个短小的故事中,你领悟出一个什么道理?这个魔袋里有哪些东西,你取出来了?
学生发言。
3、刚才同学们的感悟都很有见解,《智子疑邻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疑是一种心理活动,是个人所特有的,别人却无法知道的,那作者韩非子作为编者,他是怎么知道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韩非的经历吧,这篇短文是写在韩非向韩王进言之后。
多媒体展示韩非的遭遇
韩国是最弱的一个国家,韩非 ( http: / / www.21cnjy.com )眼看韩国日趋衰弱,多次上书向韩王进谏,希望韩王安能变法图强,但都未被采用。但到了危急的时刻,韩王派遣韩非出使秦国。秦始皇见了韩非,大为高兴,但未加以信任和重用。韩非曾上书劝秦始皇先伐赵缓伐韩,由此遭到李斯和姚贾的谗害: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李斯
4、 面临这样的遭遇,请学生谈谈韩非此时的心情!
被怀疑的痛心,悲愤,感慨“向君主进说是何等的困难啊!”
5、 韩非的遭遇就如文中的邻人之父,邻人之父对富人的劝说换来的是被怀疑,而韩非的命运结局呢?同学们猜想。
多媒体展示“厚者为戮,薄者见疑”
此时,同学们再猜想邻人之父知道自己被怀疑后的感想。
他开始思考,除了哀伤,还有什么?
6、 面对作者的遭遇,谈谈感受。
为韩非进言却被怀疑,甚至招来杀身之祸表示惋惜,痛惜,抱不平,同时值得我们的反思,如何在利用合适的机会进言,进行劝谏他人。
7、 请学生再思考这篇寓言带给我们的启示,从魔袋中还能掏出什么东西?
学生自己交流发言。(可以引导结合劝言、进言的困难)
五、小结全文。
短文虽短,留给我们后人更多的是深思。小小的一个家尚且如此,那么面临一个大国呢?又该如何?
邻人之父和韩非两个人都明白事理,可为何 ( http: / / www.21cnjy.com )还有如此结局,看来,困难的不是明白事理,而是明白事理之后如何正确处理。请同学们再从寓言“魔袋”中掏一掏启示,也许还有更多的启示呢!21教育网
板书设计:

难 !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