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与《茶馆》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老舍与《茶馆》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2-24 16:08: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人教版 选修]第八单元老舍与《茶馆》学案
【学习目标】
1、鉴赏剧本通过丰富多彩而又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来展开情节、表现人物与时代的矛盾冲突的方法。
2、了解剧本独特的、被人称为“卷轴画式”的结构及人物形象。
3、了解旧社会国弱民贫、政治黑暗的现实;认识人民与时代息息相关的道理。
【学习重点】
1、了解剧本独特的、被人称为“卷轴画式”的结构及人物形象。
2、了解旧社会国弱民贫、政治黑暗的现实;认识人民与时代息息相关的道理。
【学习难点】
鉴赏剧本通过丰富多彩而又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来展开情节、表现人物与时代的矛盾冲突的方法。
【学法指导】
1、从概括主要场景入手,了解本文“卷轴画式”的平面结构的特点。
2、弄清剧本的主要矛盾冲突,了解课文反映的社会现实。
【学习过程】
一、走近作者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舍予,满族人。1917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曾任小学校长、中学语文教员等职。“五四”运动后开始文学创作。1924年赴英国,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中文讲师。1930年回国任齐鲁大学、山东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底回国。解放后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1951年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他的创作成就是多方面的,作品数量也很多。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二马》、《骆驼样子》、《离婚》、《四世同堂》等;短篇小说《月牙儿》等。话剧有《龙须沟》、《方珍珠》、《茶馆》等。他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著名作家。1957年发表并演出的《茶馆》,代表了老舍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
二、初读文本,把握主要内容
提示:在满清王朝即将灭亡的年代,北京的裕泰 ( http: / / www.21cnjy.com )茶馆却依然一派“繁荣”景象:提笼架鸟、算命卜卦、卖古玩玉器、玩蝈蝈蟋蟀者无所不有。年轻精明的掌柜王利发,各方照顾,左右逢源。然而,在这个“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整个社会令人窒息的衰亡:洋货充斥市场、农村破产、太监买老婆、爱国者遭逮捕。到了民国初年,连年不断的内战使百姓深受苦难,北京城里的大茶馆都关了门,唯有王掌柜改良经营,把茶馆后院辟成租给大学生的公寓,正厅里摆上了留声机。尽管如此,社会上的动乱仍波及茶馆:逃难的百姓堵在门口,大兵抢夺掌柜的钱,侦缉队员不时前来敲诈。又过了三十年,已是风烛残年的王掌柜,仍在拼命支撑着茶馆。
日本投降了,但国民党和美帝国主义又使人民陷 ( http: / / www.21cnjy.com )入了内战的灾难。吉普车横冲直撞,爱国人士惨遭镇压,流氓特务要霸占王掌柜苦心经营了一辈子的茶馆。王利发绝望了。
这时,恰巧来了两位五十年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交的朋友,一位是曾被清廷逮捕过的正人君子常四爷,一位是办了半辈子实业结果彻底垮了台的秦二爷。三位老人撒着捡来的纸钱,凄惨地叫着、笑着。最后只剩下王利发一人,他拿起腰带,步入内室,仰望屋顶,寻找安然了结一生的地方。
茶馆,在中国极为常见,但却是一个很特殊的地方。茶馆几乎浓缩了整个社会的各种形态,并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同步地演出着一幕幕的人间活剧。
解读:《茶馆》是一部非常著名的话剧。剧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者老舍 (1899—1966年),原名舒庆春, 字舍予。老舍是他的笔名。满族,北京人。中国著名的现代文学家。老舍的《茶馆》创作于1956年,他以独特的艺术手法,把三个历史时期的中国社会变迁状况,装进了不足5万字的《茶馆》里, 以话剧的形式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这出三幕话剧中,共有70多个人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中50个是有姓名或绰号的,这些人物的身份差异特大,有曾经做过国会议员的,有宪兵司令部里的处长,有清朝遗老,有地方恶势力的头头,也有说评书的艺人、看相算命及农民乡妇等等,形形色色的人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层次。
《茶馆》的创作意图是十分清楚的,它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过“裕泰”的茶馆陈设由古朴→新式→简陋的变化,昭示了茶馆在各个特定历史时期中的时代特征和文化特征。开始时,茶客的弄鸟、吃茶、玩虫,虽有些略带古风的声色,但由于“侦缉”的出现及“莫谈国事”的纸条,一动一静,均产生着一种压抑的气氛。第二幕中,“裕泰”的生存,及茶馆设施的更新与场面的收缩,无疑暗示着茶馆在这个矛盾不断加剧的社会中所作的抗争。茶馆中的“洋气”以及那张越写越大的“莫谈国事”纸条,则预示着更大的危机。到了第三幕,不仅“莫谈国事”的纸条写得更大,数目更多,而且旁边还有一张纸条:“茶钱先付”。 这表明了茶馆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而“茶钱先付”“莫谈国事”显然反映了一种因果联系。
老舍以茶馆为载体,以小见大,反映社会的变革,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吃茶”使各种人物、各个社会阶层和各类社会活动聚合在一起,如果没有“吃茶”一事,则茶馆中任何事情都将不复存在。正因为如此,老舍在剧中对北京茶馆文化也花费了不少的笔墨。如早先的茶馆里,除了喝茶,还有点心“烂肉面”可吃,一边喝茶,一边还可以做不少与茶无涉的事情;北京的茶馆也和江南茶馆一样,是个“吃讲茶”的地方;茶馆的老顾客是可以赊帐的,茶客也可以自己带茶叶来居坐;茶馆也是听书的好地方,说书人可以在此谋得一份生活的来源……
这类细节,给《茶馆》所要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的主题,增添了一种真切的氛围。除了为表现主题服务之外,也展示了中国茶馆文化之一斑。《茶馆》的艺术价值不仅在于通过一个茶馆反映了一段历史时期的社会变革,同时也在于反映了社会变革对茶馆经济和茶馆文化的影响。
三、人物形象分析
1、分析王利发的形象
明确:裕泰茶馆的掌柜,贯穿全剧的主要人物。精明、干练、自私、圆滑、善于应酬。对不同人取不同态度:
对逃难的饥民:强硬、少怜悯(自私)
对大兵警察特务:讨好、巧应付、怕得罪(圆滑、世故)
对唐铁嘴之流:厌恶仍笑脸相迎(精于处世)
这样一个多说好话、到处作揖的小商人,最终仍落个家业破落、悬梁自尽的下场。
2、分析常四爷的形象
明确:旗人。对清王朝不满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洋人痛恨。坐过清朝的牢,出狱后参加义和团。卖菜为生,敢作敢为,有正义感,最后仍穷困潦倒,代表了不甘受奴役的中国人。
3、分析松二爷的形象
明确:旗人。胆小怕事,懒散无能。游手好闲,喝茶玩鸟,不愿自食其力,最终饿死。4、分析刘麻子和唐铁嘴的形象。——地痞无赖,拐卖人口。
明确:刘麻子——地痞无赖,拐卖人口。
唐铁嘴——麻衣相士,算命骗人。
四、《茶馆》的艺术特色
1.人物语言个性化是本剧的一大特色。戏剧中每一句台词都是人物的语言,表达人物的思想,显示人物的性格。
2.语言的幽默风格。作品写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作者把对黑暗社会的批判、讽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与对祖国的热爱联系起来,在微笑中蕴含着严肃和悲哀,形成自己独特的幽默风格。
【资料链接】
一、老舍先生简历
生于1899年,逝于1966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曾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1913年考入师范学校。毕业后,曾先后任北京第十七小学校长、天津市南开中学语文教员等。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同时进行文学创作。有长篇讽刺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1930年回国后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创作有: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另出版有:《老舍幽默诗文集》及论文集《老牛破车》。1937年,其代表作优秀长篇小说《骆驼样子》问世。抗日战争爆发后,开始写作剧本,主要作品有:《国家至上》(与宋之的合作)、《面子问题》、《桃李春风》(与赵清阁合作)、《张自忠》、《大地龙蛇》、《谁先到重庆》及《归去来兮》等。另创作有长篇小说《火葬》,出版有短篇小说集《火车集》、《贫血集》、《东海巴山集》和通俗文艺集《三四一》。1944年开始创作以沦陷了的北平为题材的长篇巨著《四世同堂》。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称号。创作了话剧《方珍珠》、《龙须沟》、《茶馆》、《春华秋实》、《西望长安》、《女店员》、《红大院》、《全家福》、《神拳》等。
二、《茶馆》第一、三幕剧情简介
第一幕:1898年,戊戌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失败。一个初秋的上午,裕泰茶馆开始营业,掌柜王利发兴致勃勃地坐在柜台上。三三两两的旗人,遛够了鸟儿,走进茶馆来歇腿、喝茶。有两位茶客唱着京戏,另外几个围着桌子观赏瓦罐中的蟋蟀。茶馆中到处贴着“莫谈国事”的纸条。可是年轻力壮、为人正直的常四爷偏要谈谈国事。他说他痛恨洋人,痛恨那些吃洋饭、讲洋话的人,也看不起二德子之流在营里当差的。他因一句“大清国要完”,被两个特务吴恩子和宋祥子抓去,送进了监狱。相面骗人的唐铁嘴来讨碗茶喝,说媒拉纤的刘麻子也来了,要把康六15岁的女儿康顺子卖给70多岁的庞太监当老婆。主张实业救国的秦仲义走进来,说什么要办工厂,搞维新。顽固派的代表庞太监则杀气腾腾地说:“圣旨下来,谭嗣同问斩!告诉您,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这表明了当时政治的黑暗。
第三幕:抗日战争胜利,国民党特务和美国兵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北京横行。这时的裕泰茶馆更加破败,只有“莫谈国事”的纸条写得更多,字也写得更大。这一幕中,几个主要人物都已老态龙钟并且有了子孙;老地痞流氓不见了,代替他们的是他们的下一代。这些小辈干起坏事来,比他们的父辈更加无耻。幕启,康妈妈正在商量去西山找康大力,由小刘麻子介绍来当女招待的小丁宝,也走进茶馆与老掌柜的攀谈。这个时候,黑暗势力更加猖獗,百姓生活更加困苦。小刘麻子向小唐铁嘴炫耀着他那一套拐骗妇女的缺德计划,被国民党党部雇用的打手小二德子跑到茶馆来抓人,庞四奶奶则来恐吓王利发,让他交出康顺子。普通百姓呢,包办满汉全席的有名厨师被迫到监狱去蒸窝头,出名的评书艺人一次挣不上三个杂合面饼子钱,常四爷的生活更加艰苦,秦仲义的工厂被抢走,王利发的茶馆也将被人霸占。对此,王利发已失去生活的信心,他让儿子、儿媳、孙女都跟着康妈妈到西山去逃命。这时,常四爷、秦仲义相继来到茶馆,找阔别多年的老掌柜谈心。他们互诉不幸,含着眼泪为自己撒起了纸钱。这时,茶馆里的灯光渐渐暗下去了,而大街上的阳光却渐渐明亮起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