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塘坊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下)第八章压强导学案(无答案,7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重庆市万州区塘坊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下)第八章压强导学案(无答案,7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2-24 18:09:37

文档简介

重庆市万州区塘坊初级中学八(下)《8.1压力的作用效果》导学案(第2课时,沪科版)
年级:八年级(下) 学科:物理 编号:8-1(2)
主备人:代 审核(签字): 审批(签字):
课题:压强 课型:新授课 时间:2015.3.18
班级: 姓名:
复习回忆:
1.什么叫压力
2.压力的作用效果用哪个物理量来描述
3.什么叫压强 计算公式 单位
4.完成P146交流与讨论。
合作探究 : 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
增大压强的方法:(学生分析说明)
减小压强的方法: (学生分析说明)
观察思考:(学生观察并回答)
下列事例是以哪种方法来增大或减小压强的
展示课件(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图片)
交流讨论:
1.如何自救?
一小孩在冰面上行走时,突然发现冰面将要破裂,这时他应该如何自救呢?请你们一起帮他想想办法。
2.请你运用压强知识,解释汽车严重超载加快路面损坏的原因?假如你是汽车制造商、国家公路局负责人、个体运输商,请你谈谈预防措施?
3. 为什么书包带要用扁而宽的带,而不用细绳?
4.你还能举出生活中有哪些增大或减小压强的例子
巩固练习:
1.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右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所示,现用一水平推力F向右慢慢推木板,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在此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和压强P的变化情况是( )
A.F不变,P减小 B.F不变,P增大
C.F减小,P不变 D.F增大,P不变
2.质量均匀的长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将长方体竖直方向切掉一半,如右图,则它的密度ρ 、它对桌面的压力F 、压强P将如何变化?
谈收获:
课堂作业:
1.将—个质量为2kg、底面积为o. 05m2的长方体平放在某一水平桌面中央,水平桌面的面积为0.8m2,则长方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取g=10N/kg) ( )
A.2.5Pa B.25Pa C.40Pa D.400Pa
2.图4—11—9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一种工具——铁锨。铁锨的锨刃做得薄而尖,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脚踏的部位却做成垂直锨面的踏面.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 。
3.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4×105Pa,一汽车的质量为2t,,轮胎与地面的接触总面积为0.4m2,要让汽车能安全通过冰面,最大能装多少吨货物?
4.动物保护组织在我国西南边陲云南寻找国家重点保护动物野牛时,采集到了野牛在水平沙地上站立时留下的脚印石蜡模型。经测量该石蜡模型的平均厚度为2 cm,质量为450g;对该沙地进行抗压实验,发现使沙地达到相同深度的压强为2×105 Pa。已知石蜡的密度ρ蜡=0.9×103 kg/m3,取g=10 N/kg,试求:
(1)这头野牛在水平沙地上站立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2)这头野牛在水平沙地上站立时对沙地的压力;
(3)这头野牛的质量。
F
-----
------------重庆市万州区塘坊初级中学八(下)《8.1压力的作用效果》导学案(第1课时,沪科版)
年级:八年级(下) 学科:物理 编号:8-1
主备人:戴兆义 审核(签字): 审批(签字):
课题:压力的作用效果 课型:新授课 时间:2015.3.16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认识压力,压力与重力的关系。
2.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从而建立压强的概念。进一步熟悉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3.知道什么是压强及压强的公式和单位。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视频:2个体重相近的运动员中雪地上行走和滑雪
问题:雪地下陷程度为什么不同?
2、学生实验:两手指捏住铅笔(一端削尖)
问题:为什么两个手指的感受不同?
二、新课教学:
(一)压力 自主学习P142第1-3自然段内容,并回答
1、压力的概念:物理学中,将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2、压力的方向:垂直于受力面,并指向受力物体
3、压力的作用点:在被压物体的表面
4、压力与物体重力的关系:(自主学习P143“交流与讨论”内容)
练 习:
下列各图中物体的重力G=5N, F1 =8N,试判断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F的大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
小结: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有时候可能与重力无关,只有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才等于重力
过渡:课前视频中两个运动员对雪地的压力相近,为什么产生的效果却明显不同?
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1)压力的大小 2)受力面的大小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小组实验 2)找一个小组小结实验操作步骤及现象
3)展示图片:
分析与论证:
( http: / / www.21cnjy.com )
当S相同时,F越大,F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当F相同时,S越小,F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比一比:谁的作用效果明显
1、A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是10N,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5m2;B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是5N,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5m2
2、A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是10N,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5m2;B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是10N,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3m2
3、A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是10N,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5m2;B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是9N,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3m2
师:可见比较F的作用效果有两种方法,在物理学中是以第一种方法来比较的,并用“压强”来表示
(二)压强 请大家自主学习P144内容,然后思考并回答:
1、物理意义: (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2、压强的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受到的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叫做压强)
3、公式:( P=F/S )
4、单位:( N/m2 帕斯卡 (Pa) )
(师): 1 Pa很小,相当于把3粒芝麻压成粉,均匀地分布在1cm2的面积上所产生的压强。
5、1 Pa的物理意义:(生):每1 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N。
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全班分为2个大组,每个组推选一名同学到黑板上做,其余同学做在作业本上,根据完成情况教师点评)
1、一辆质量为50t的坦克在水平地面上,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1.5m2,求坦克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一颗图钉尖的面积是0.05mm2,手指对钉帽的压力是20牛,求图钉尖对墙面的压强是多少
练习:(生)一个重为500N的小孩,他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0.08 m2,他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行走时呢
大胆地谈你的想法:
1.解题要注意什么
2.通过刚才的计算对你有什么启发
三、小结:(学生谈收获)
四、练习:重庆市万州区塘坊初级中学八(下)《8.2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导学案(第2课时,沪科版)
年级:八年级(下) 学科:物理 编号:8-2(2)
主备人: 审核(签字): 审批(签字):
课题: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2) 课型:新授课 时间:2015.03.22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巩固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和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2.知道液体压强的应用、常见的连通器
3.知道帕斯卡原理和液压机的工作过程。
学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
1.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是: 。
2.液体压强计算公式 ,式中各符号的意义和单位各是 。
3.已知一湖深30m,潜水员在水下测得源水压强为9.8×104Pa,求潜水员还需潜入多深才能到湖底。
二、新知学习
(一)、液体压强的应用——连通器
活动1:观察课本P152图8-22、8-23,回答:
1. 连通器的特点:静止在连通器内的 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是保持在 。
2.连通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3.列举生活中连通器的例子:
(二)液体压强的传递
活动2:阅读课本P154 的内容,并观察课本P152图8-28,思考:
1、帕斯卡定律:加在 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 地被液体向 传递。
2、液压机的工作原理:
试一试:一台液压机大小活塞半径之比R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 :R小 = 10 :1,要在大活塞上产生2×104牛的力,那么加在小活塞上的压力应该是( )
A、2×103N B、2×102 N C、1×103 N D、1×102 N
三、小结:
四、反馈练习:
1.“坎儿井”是吐鲁番地区的一种灌溉工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山坡上到田地里挖成一连串的井,再把井底彼此挖通,连成暗沟,将山上融化的雪水和地下水引来浇灌田地,“坎儿井”利用了___ ____原理。
2.下列器具中不属于连通器的是 ( )
A.量杯 B.茶壶 C.锅炉水位计 D.乳牛自动喂水器
3.一台液压机小活塞与大活塞的面积之比为1∶20如果在小活塞上加15N的力,则在大活塞上可以产生 N的力。
4.如图所示三个容器,底面积相等,若都装入相同质量的酒精,则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
A.一样大 B.A最大
C.B最大 D.C最大
5.有一个底面积是200cm2,高10cm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柱型容器,顶部有一个面积是40cm2的小孔,孔上装有一根竖直管子(如图所示).从顶端小孔灌水至顶部以上h1=20cm处.
求:(1)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大?
(2)容器顶部受到水的压力是多大?重庆市万州区塘坊初级中学八(下)《8.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导学案(沪科版)
年级:八年级(下) 学科:物理 编号:8-4
主备人:付易文 审核(签字): 审批(签字):
课题: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课型:新授课 时间:2015.04.8.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了解生活中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相关现象和应用。
2.了解飞机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学习过程
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合作探究:请同学们利用下述器材进行实验:乒乓球、玻璃管、筷子、小纸船、纸、水盆、矿泉瓶、注射器。
a.象课本图8-50那样往两乒乓球中间吹气,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b.将两纸片的上端提起,让纸片自由下垂,当向纸片中间用力吹气时,会发生的现象是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c.象课本图8-51那样将事先折好的两只小船,放入水盆内,然后用注射器(或矿泉瓶)当作水管向船中间的水域冲水,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是什么 “力量”促使上述现象的发生?液体与气体的压强与流速有什么关系?
结论: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 ,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 。
2、交流与讨论:
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开,乒乓球会掉下来吗?为什么?
二、飞机升力的产生
生活中流体压强与流速最重要的应用之一是飞机,请阅读教材P164的内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飞机的机翼有什么特点?
2.飞机飞行时升力是如何产生的?
分析论证
飞机在跑道上滑行时,相同时间内,机翼上方的空气流过的距离长,流动速度 ,压强 (填“大”、“小”);机翼下方的空气流过的距离短,流动速度 ,压强
(填“大”、“小”),所以机翼的上下方压力差形成向 的升力。
三、学以致用
1、在火车站或地铁站的站台上,离站台边缘1m左右的地方标有一条安全线,乘客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地方候车,这是为什么呢?
2、为什么狂风会将屋顶掀起?
反馈练习
1.飞机产生升力的原因是:( )
A.气体流速越大,气压越小; B.气体流速越大,气压越大;
C.气体流速不影响气压;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在火车站或地铁站的站台上,离站 ( http: / / www.21cnjy.com )台边缘1米左右的地方标有一条安全线,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位置上候车,关于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离车越近,车的吸引力越大; B.防止车上掉下物品砸伤行人;
C.火车驶过时,空气流速较大,气压会减小,安全线外气压大于线内气压,大气压力会把人推向火车,容易发生事故; D.以上说法都有道理。
3.一场大雪过后,在公路雪地上行驶的小汽车,车后部常常会有雪附着在上面,对于这种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汽车与空气摩擦而吸住雪; B.司机为了保持车体干净而故意做的;
C.车上原来有雪;
D.汽车行驶时车体两边的空气流速较大,是气压差的把雪掀起附着在上面的。
4.诗人杜甫在其著名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若屋外气压急剧下降到9×104Pa,当时门窗紧闭,屋内气压是标准大气压约 1×105Pa,屋顶面积是100m2,这时屋顶所受到的内外压力差可达多大?重庆市万州区塘坊初级中学八(下)《8.3空气的“力量”》导学案(第1课时,沪科版)
年级:八年级(下) 学科:物理 编号:8-3
主备人: 审核(签字): 审批(签字):
课题:空气的“力量” 课型:新授课 时间:2015.04.01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知道大气压的产生原因。
2.通过实验,认识大气压确实存在,了解利用大气压强的生活实例,会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3. 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方法和结果,记住1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了解测量大气压的工具。
4. 了解大气压的变化,知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学时安排
本节用2学时,第一学时感知大气压的存在和测量大气压的大小,第二学时了解气压计,认识大气压的变化规律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第一学时
知识回顾
(1)如右图所示,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是否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强?
(2)液体压强有哪些规律?
(3)液体内部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合作探究
一、认识大气压强
活动1:由于液体受重力作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对放入其中的物体有压强。虽然我们平时感觉不到自己会被空气所压,但实际上,1m3的空气有1.29kg的质量。试计算充满你教室的空气质量。( 教室长 ;宽 ;高 ;ρ空气=1.29kg/m3) )
那么大气对浸它里面的物体是否有压强呢?
活动2:感知大气压
1、将一平口玻璃杯装满水,用硬纸片盖往玻璃 ( http: / / www.21cnjy.com )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轻轻放手,看到什么现象?再慢慢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又看什么现象?思考: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冷水浇加热后的铁皮罐实验
(1)没有加盖时:
(2)加盖密封时:
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请交流
3、马德堡半球实验
(1)操作者是
(2)该实验说明了:
4、生活还有哪些现象是由于大气压而产生或利用大气压?
小结:
和液体一样,由于空气也受到 的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和具有 性,所以空气内部 方向都存在压强。这种压强称为____________,简称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实验是最早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
二、测量大气压的大小
活动3:托里拆利实验
1、请阅读教材第158页内容,明确所需实验器材和实验过程。
2、反思实验:
(1)在玻璃管中装满水银的目的是什么?
(2)将玻璃管倒立在水银槽中,松开手后管内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银柱为什么下降?下降到一定高度后水银柱不再下降,这时管内水银面上方的空间处于什么状态?水银柱能保持一定高度不再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3)我们是利用大气压等于 的压强,从而测得大气压的大小。
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____ = = Pa,
(4)实验中的玻璃管倾斜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理由是什么?
若实验用的玻璃管换用粗一些的,会有影响吗?
小结:
⑴_____________实验是最早测量出大气压强数值的实验,测量出的大气压相当于
_____mm高汞柱产生的压强。 1标准大气压= Pa。
⑵如果用水来做这个实验,1标准大气压相当于____ m水柱底部的压强。
3、还有测量大气压的方法吗?说说你的想法,想想你的方法较托里拆利实验的优缺点。
三、收获与疑惑
四、反馈练习
1.在物理学史上是哪位科学家做了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 )
A.马德堡 B. 奥托·格里克 C. 托里拆利 D. 帕斯卡
2.如右图所示在用吸管吸饮料时饮料能上升到口中,这是由于:( )
A.嘴的吸力的作用 B.大气压的作用
C.液体压强的作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A.医生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人体 B.钢笔吸墨水
C.人体进行呼吸 D.茶壶盖上开有小孔
4.在冬天,载有一定量水的热水瓶过了一段时间后,软木塞不易拨出,这主要是由于
A.瓶内气压大于大气压 B.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C.瓶塞遇冷收缩 D.塞子与瓶口间的摩擦力增大
5.下列哪一事例可以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
A用吸管吸牛奶; B棒冰熔化; C手握橡皮圈发生形变; D水往低处流
6.明明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出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为74cm,而当时实际的大气压是1atm,其原因可能是:( )
A.水银槽内的水银太多 B.玻璃管内进入了空气
C.玻璃管太粗了 D.玻璃管放倾斜了
7. 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玻璃管内水银柱稳定后,在玻璃管顶部穿一小孔,那么管内的水银面将:( )
A保持不变; B逐渐下降,最终与管外液面相平;
C逐渐上升,最终从小孔中流出来; D稍微下降一些
8.如图所示,下列实验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重庆市万州区塘坊初级中学八(下)《8.2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导学案(第1课时,沪科版)
年级:八年级(下) 学科:物理 编号:8-2(1)
主备人: 审核(签字): 审批(签字):
课题: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1) 课型:新授课 时间:2015.03.22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过程;
2.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知道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培养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复习回忆
⑴什么叫压强 压强的意义?
⑵压强的计算公式是:p= ,其中F表示 ,S表示 。
新知学习
一、认识液体的压强
活动1:观察下图中的实验,讨论:你认为液体可以产生压强吗?液体的压强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结论:
液体由于受重力作用,对容器底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 (填“有”或“无”)压强;液体由于流动性,对阻碍液体散开的容器侧壁 (填“有”或“无”)压强。
活动2:液体内部是否也有压强呢?请举例说明。
二、科学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
1、提出问题: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2、猜 想:
3、实验探究:
(1)阅读课本P149-150的相关内容。讨论:
a\怎样比较液体压强的大小?
b\要研究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你所猜想的因素是否有关,应采用什么研究方法?具体如何探究?
(2)根据以上思路,设计实验。
器材:压强计、烧杯、水、盐水、刻度尺 ------
(3)按照自己的设计分组进行实验。
序号 液体 深度/cm 橡皮膜方向 压强计液面高度差/mm
1 水 3 向上
2 6 向上
3 9 向上
4 9 向侧面
5 9 向下
6 盐水 9 向下
另:液体压强的大小跟容器的形状、底面积是否有关? 请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
3、通过以上活动,你得到的结论是:
⑴液体内部向 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 ;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的各处、各个方向的压强都 。不同液体在同一深度的压强还跟它的 有关, 增大,压强 。
⑵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P= ,其中ρ指的是 ,单位 ;h指的是 ,单位 。
三、理论推导:
设水柱的高度h,为截面积为S,其上表面与水面相平,计算这段水柱产生的压强。
水柱的体积:V=
水柱的质量:m=
水柱对其底面积的压力:F=G=mg=
水柱对其底面积的压强:P=F/S=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液体的压强与 和 有关。
小结:
牛刀小试
1.关于液体压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液体压强是由液体重力产生的,所以液体越重,产生的压强越大
B.因为P=F/S,所以液体压强与容器底面积大小有关
C.由于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因而液体内部只有向下的压强
D.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2.一个密封的啤酒瓶内装有一定质量的水,若把它倒置,则水对啤酒瓶口的作用情况是( )
A.压力增大 B.压强增大 C.压强不变 D.压力不变
3.人在海水或河水中下潜时,在下潜相同的深度时,受到的压强较大的是( )
A.在河水中 B.在海水中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
4.容器内装满水,在它的侧壁的不同深度开三个小孔,水从孔中射出。试判断图中水从孔中喷射正确的画法:( )
5.一个水池的深度为2米,池底有一个面积为10厘米2的孔,用塞子塞住,塞子所受水的压强大小为 ________ 帕,塞子所受水的压力大小为 ________牛.(取g=10N/kg)重庆市万州区塘坊初级中学八(下)《8.3空气的“力量”》导学案(第2课时,沪科版)
年级:八年级(下) 学科:物理 编号:8-3
主备人: 审核(签字): 审批(签字):
课题:空气的“力量” 课型:新授课 时间:2015.04.01
班级: 姓名:
第二学时
知识回顾
1、大气压产生的原因?
2、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是什么?该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3、第一次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是什么?该实验测出的大气压值为多少
合作学习
三、气压计
活动4:阅读课本P160——P161第一段,思考:
(1)测量大气压的工具是什么?
(2)这些工具可以分成几类,原理分别是什么?
四、大气压的变化
阅读课本P161“大气压的变化”,讨论以下问题:
大气压与海拔高度的关系是什么?
利用它们的关系,我们可以根据测量的某地的 估计当地高度。
2.什么是标准大气压?其数值是多少?
补充: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液体表面上的气压 ,液体的沸点越________。
思考:高山上为什么要用高压锅?
3.根据本节所学知识说说宇航服保障宇航员生命安全的道理。
五、大气压的应用
1、活塞式抽水机
2、离心式水泵
3、人们用吸管吸饮料
反馈练习
1.你观察如图所示的现象,从中可知北京当时的大气压值__________
一个标准大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这个现象可以间
接说明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想一想: 把装满水的量筒口朝下浸入水中,然后照图那样抓住筒底向上提。请问:在筒口离开水面以前,量筒露出水面的部分将是下列情形中的哪一种?为什么?
(1)空的; (2)有水,但不满; (3)充满水.
3.小强在用水银气压计测量大气压的数值时,不慎混入了少量的空气,则他测得的气压值比实际气压值要:( )
A. 相等 B. 偏大 C. 偏小 D. 无法判断
4.盛夏时分,“小问号”王欣同学在打开冰箱取饮料时,突然脑海里浮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每次冰箱门都比较费力?通过仔细观察他发现打开冰箱门时,冰箱里的冷空气出来,外面的热空气进去,当冰箱门从新关上后,就将这部分热空气也关在了里面,箱内热空气冷却收缩,压强减小。王欣判断这应该是开冰箱门费力的一个原因。若冰箱门长0.6m,宽0.5m,冰箱外的气压为1x105Pa,设冰箱内部与外部的气压相差1/1000,求:(1)冰箱内气体压强多少?(2)冰箱内、外气体对门的压力各是多少?(3)冰箱门受到的内外压力差相当于质量为多少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g=10N/kg)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