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收官模拟新课标Ⅰ卷
分值: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材料一:
逻辑不仅是一门独特的科学,还是一门奇异的艺术。科学在知的方面使理性臻于完善,艺术在行的方面使理性臻于完善。从这一意义上讲,逻辑的目的就是艺术的目的,然而,除非逻辑既是一门艺术同时又是一门科学,否则这一目的是不能达到的。人类理智的本性就是要成为理性。对于人来说,理智生活是一种发展着的东西。理性并非意味着不会犯错。人类理性的活动是推演性的,而推演活动又是一种生产性的或构造性的,理性并不保证它在生产或构造或构成中不会出错,相反,它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定义或划分,推理会出现瑕疵,思想会产生混乱。自在的理性需要一种逻辑的力量来克服它的这种先天的不确定性,从而使理性的德行日臻完善。从这种意义上说,逻辑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逻辑不仅是科学,是艺术,还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如驱使人们将人类的思维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并尽其所能地去探求和确立已经确立的知识的最深刻和最完美的内涵。公理化的逻辑体系表达出人类对臻至完善的理论所应当具有的形态的认识和向往。其中,逻辑公理的选择体现出人们对理论本身的最深思熟虑的判断和洞察力。逻辑规则和定义体现出人们为追求无可置疑的结论而对推论施加的严苛条件,推理链条的环环相扣反映出人们对思维编织的精细严密的要求。从公理出发,一些简单的定理立刻就能得到证明,这些定理进而成为那些更深奥的定理的基石。这样,一座精美的大厦就严密地建立起来了。可以想象,如果一个理论将其中所有的论证一一抽出,那么这一理论就会因只剩下一堆描述性语句而坍塌,理论的结构性力量和活力由此丧失殆尽。而一个确立了逻辑有效性的理论则意味着它获得了一种逻辑的品行。它因逻辑而变得简洁、精美、严格、强大,内部和谐,外部精巧,经久耐用。
逻辑能力是存在于人的大脑中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由于这种能力是通过对世界的领悟内化而成的潜在逻辑,因此它具有某种“自然习得”甚至“与生俱来”的性质。但它同时也具有模糊性、直觉性和不确定性,要使这种潜在的逻辑发展成为一种具有深刻性、确定性、批判性和反思性,在语言表达上具有清晰性、规范性、一致性和相干性的显逻辑,就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强化逻辑训练。
(摘编自朱建平《逻辑:一种文化和精神》)
材料二:
语言和逻辑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运用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逻辑的制约。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语言运用的艺术,在某些情况下,又是可以突破逻辑规律的框框的,这不仅无碍于语言运用的正确,而且反而使得语言运用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这就是“无理而妙”。
早在梁朝,刘勰在谈到“夸张”的时候,就明确指出其“无理而妙”的效果:“辞虽已甚,其义无害。”宋人严羽云:“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这些都说明在某种场合,“不合逻辑”的语言有时比合于逻辑的语言更有力量,而诗人的语言往往是新鲜奇特的,不能用常理来衡量。鲁迅说:“诗歌不能凭仗了哲学和智力来认识,所以感情已经冰结的思想家,即对于诗人往往有谬误的判断和隔膜的揶揄”。
值得注意的是,“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同样得到了逻辑学界的认可和重视。“无理而妙”是反逻辑的;而创造、赏析它,却又离不开正确运用逻辑思维的智慧和能力。《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折写道: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从事理上说,“晓来谁染霜林醉”问得稀奇,“总是离人泪”答得更是不近情理。然而,从艺术上说,这一问一答,是最近乎情,是最合乎理的。因为它把人情移用于事物,形象逼真地表达了主人公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这段文字,堪称“无理而妙”的上品。不过,我们细想一下,这“无理”之中,也仍然有“有理”之处。“眼泪”是液体,故可用之“染”物;“霜林”是“红”的,故是被“染”的。假如无此二者,这里要表现的离情别绪,恐怕也就失去了必要的依托,或者竟一变而为“无理而不妙”了。可见“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归根到底是有其深邃的逻辑基础的,只不过是在逻辑的基础上加上感情的色彩、想象的因素,离开了这种深邃的逻辑基础,人们创造、赏识“无理而妙”的智慧和能力,也就无从发挥了。
(摘编自张炼强《修辞艺术探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某种意义上讲,逻辑的目的就是艺术的目的,必须在逻辑同时是科学和艺术时,这一目的才能实现。
B.理性是人类的本性之一,人类理性的推演活动具有生产性或构造性,这一活动过程可能作出错误的定义或划分,使推理出现瑕疵,思想产生混乱。
C.在证明定理的过程中,可以从公理出发,先证明一些简单的定理,再以这些简单的定理作为那些更深奥的定理的基石。
D.逻辑有效性理论的确立因逻辑而变得简洁、精美、严格、强大,具备了逻辑品行,也会因为加入一些描述性语句而丧失理论的结构性力量和活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的人语言表达清晰且规范,是因为逻辑能力“与生俱来”存在他的大脑中,具有“自然习得”的性质。
B.语言和逻辑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语言运用的艺术,虽受到逻辑的制约,但有时又可以突破逻辑的局限。
C.只运用逻辑的理性去认识诗人的语言,那么我们对于诗人和诗歌,往往会产生错误的判断和隔膜的揶揄。
D.人们要发挥出创造、赏识“无理而妙”的智慧和能力,需要在逻辑的基础上加上感情的色彩、想象的因素。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材料一中“无理而妙”效果的一项是( )(3分)
A.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B.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汉乐府·上邪》)
C.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声声慢》)
D.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
4.对于人类活动中产生的一些突破逻辑的现象,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有何异同?(4分)
5.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结合文本进行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您好,老师!
红柯
通往草原的路是漫长的,大地太辽阔了,大地在汽车轮子底下越伸越远,后来换成马车,大地就更遥远了。老师一辈子都没走过这么远的路,马车跟一枚小石子一样在大地上滚动,就像往坡底下滚,一直把老师滚到灰蓝色草原的大房子里。老师美美地睡了一觉,好像睡了一千年一万年,然后在一个寂静的早晨种子发芽一样慢慢地苏醒了。
①孩子们一个一个从地平线上冒出来,很快就挤满了教室。草原的孩子好奇心太强了,老师说的每一句话孩子们都要惊讶好半天。老师不知不觉中就偏离了教学大纲,偏离了课本;老师给孩子们讲火车,老师在黑板上画出火车的样子,孩子们不但写了字写了拼音,还要火车站起来。孩子们没法不嚷嚷呀,火车长那么多腿,爬着跑都这么厉害,它要是站起来怎么得了?孩子们的想象到了极限,眼睛里火花四射,老师把这个重大的问题放在明天。
老师熬到半夜,老师带来了好多书,这些书解决不了孩子们的问题。远方有狼嗥有马吃夜草的刷刷声,那首草原古歌就是这时候传过来的。这是一首哈萨克民歌,伴着冬不拉的曲子,断断续续,磕磕绊绊,在空旷的草原上走啊走啊,唱啊唱啊。草原上的人们把黑夜叫做天地的缝隙。老师太累了,老师就想躺在天地的缝隙里睡一觉,老师吹那燃烧的羊蜡,羊蜡有胳膊那么粗,简直就是一个火把,越吹越狂,把铁桶扣在上边,火灭了,大团大团的羊油烟味儿升腾而起。校工是个哈萨克老妈妈,住在隔壁。老师在睡梦里反复提醒自己,明天一定要问明白那首古歌唱的是什么内容?等到天亮,古歌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孩子们三三两两出现在学校里。老师哪有心思吃饭,老妈妈问她:“煮的奶茶不好?烤的馕不香?你的身体不舒服?不舒服嘛就睡觉去,巴郎子嘛回家去。”
“老妈妈你见过火车吗?”“火车是什么东西?”
“比马跑得快。”
“噢哟,大地上出现了比马快的东西,你要用马换火车吗?”
“我想让火车站起来。”
“你头疼的是这个呀,那太容易啦,马是我们哈萨克的翅膀,你给火车按上翅膀呀。”
老师的眼睛闪出许多星星,老师都跳起来了,跟一匹儿马一样,在老人跟前撒欢,撒够了,去见孩子们,到教室里已经是一个满脸严肃的老师了。孩子们起立喊老师好,老师望着孩子们望了很久,才还礼让孩子们坐下。老师手捏一根彩色粉笔,刷刷刷几下就让火车站起来了,老师给长了翅膀的火车另起一个名字:飞机。②老师在黑板上写飞机两个字的时候就不那么自信了,手微微发抖。孩子们的反应太重要了。好多年后老师想起这一天都感到害怕,这是她教学生涯中最惊险的一幕。她笑眯眯地问孩子们,“火车为什么要变成飞机?”教室里静了那么片刻,再静一会儿老师就受不了啦。先是一个大个男孩子喊起来,“我的青聪马秋天会变成大灰马。”
有马的孩子全都站起来,一个比一个嗓门大。
“我的枣红马会变成栗色马。”
“我的大白马会变成雪青马。”
老师松了一口气,让大家一个一个来,不要着急。孩子们越讲越详细,马出生在什么地方,马喜欢吃什么草,马喜欢哪一条河里的水,连马打滚撒欢的地方孩子们都记得清清楚楚,有些孩子甚至把马跑过的路都说出来了。老师觉得有点太离谱了。老师的怀疑引起孩子们强烈的不满。马在高草、浅草、沙地、石滩上的声音是不一样的,最绝妙的是马上坡下坡和穿越平地的声音,遇到鲜花盛开的地方马就会腾空而起一跃而过。
“马有翅膀,马会飞起来。”
孩子们有过这种奇妙的经历。火车站起来能飞,马肯定能飞,这是孩子们亲身经历的,草原上最好的马不叫快马叫飞马,黑乎乎的火车要飞起来就会变成银灰色的飞机,孩子们期待着老师,孩子们一定要老师说出飞机在天上走过的路。③语文课变成了地理课,老师讲天上的星星,讲太阳系,那是航天飞机的路线,老师赶快往地球上靠,这下子又回到了语文课。老师讲到了天上的云,老师实际上是在背诵一篇描写云的散文,在那篇散文里,云变成了火,变成狮子、骏马、骆驼和群山。在天上奔驰的钢铁骏马应该有这么一番经历。这完全符合孩子们的想象。等孩子们离开学校时,老师差不多也成了一个大孩子。④老师跑到哈萨克老妈妈眼前,连蹦带跳跟一头鹿一样。
“老妈妈,火车飞起来了。”
“那是你给火车安上了翅膀。”
“我今天太高兴了。”
“孩子们比你高兴,他们会把草原闹翻天。”
老妈妈知道今天会有高兴的事情,特意做了手抓羊肉。老妈妈不停地劝老师多吃点,老师跟前的羊骨头堆了一大堆,老妈妈还往她手里塞肉骨头。老师从来没有这么放肆地啃过骨头,腮帮子上都粘满了油和肉沫子,咯吱咯吱地嚼着,呜儿呜儿地咽着,就像一头豹子。老妈妈畅快地笑着,用羊骨头敲着桌子唱出一曲《黄膘马》:
黄膘马扬起四蹄哟
快快跑吧
赶马人赛马的盛会你快快去参加
前边的怎会是杂色马不是纯色马
黄膘马若没跌倒
波力巴哟波力巴哟波力巴哟
你可在哪啊?
你总是在赛马时哟
旗开得胜
部落人常常因为你喜气盈盈
你常为阿吾勒争得光荣
长腿细脖的黄膘马
波力巴哟波力巴哟波力巴哟
四蹄快如风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老师像种子发芽一样苏醒,既写出老师休息之后恢复了体力,也暗示老师即将开启一段新的人生。
B.老师熬夜查阅书籍,却无法解决孩子们奇思妙想的问题,这表明其掌握的知识脱离实际难有效用。
C.老妈妈告诉老师,马是哈萨克民族的翅膀,孩子们在课堂上谈马时的种种表现也正验证了她的话。
D.小说以老妈妈唱的一曲《黄膘马》收尾,展示出独特的西部风情,彰显了深刻的民族文化和记忆。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句子①中“冒”表现草原的空旷,“挤”突出孩子们对外面的世界也充满了好奇心。
B.句子②中的细节描写,表明老师担忧自己接下来的表达难以解决孩子们提出的问题。
C.句子③中老师给孩子们讲解各种地理知识,这是为了给接下来的语文课内容做铺垫。
D.句子④中用比喻手法写老师课后的喜悦,体现了作为成人的老师受到孩子们的感染。
8.本文与《哦,香雪》中都出现了“火车”意象,请分析其异同。(5分)
9.红柯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群儿童形象,请根据本文分析作者这样写的意图。(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材料一:
孔子使宰予使于楚,楚昭王以安车象饰,因宰予以遗孔子焉。宰予曰:“夫子无以此为也。”王曰:“何故?”对曰:“臣以其用,思其所在观之,有以知其然。”王曰:“言之。”宰予对曰:“自臣侍从夫子以来,窃见其言不离道,动不违仁。贵义尚德,清素好俭。仕而有禄不以为积。不合则去,退无吝心。妻不服彩,妾不衣帛,车器不雕,马不食粟。道行则乐其治,不行则乐其身,此所以为夫子也。若夫观目之丽靡,窈窕之淫音,夫子过之弗之视,遇之弗之听也。故臣知夫子之无用此车也。”王曰:“然则夫子何欲而可?”对曰:“方今天下道德寝息,其志欲兴而行之。天下诚有欲治之君能行其道,则夫子虽徒步以朝,固犹为之,何必远辱君之重贶①乎?”王曰:“乃今而后知孔子之德也大矣。”宰予归,以告孔子。孔子曰:“二三子以予之言何如?”子贡对曰:“未尽夫子之美也。夫子德高则配天深则配海若予之言行事之实也。”子曰:“夫言贵实,使人信之,舍实何称乎?是赐之华不若予之实也。”
(节选自《孔丛子·记义》)
材料二:
颍川太守髡②陈仲弓③客有问元方④:“府君何如?”元方曰:“高明之君也。”“足下家君何如?”曰:“忠臣孝子也。”客曰:“《易》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何有高明之君,而刑忠臣孝子者乎?”元方曰:“足下言何其谬也!故不相答。”客曰:“足下但因伛为恭,而不能答。”元方曰:“昔高宗放孝子孝已,尹吉甫放孝子伯奇,董仲舒放孝子符起。唯此三君,高明之君;唯此三子,忠臣孝子。”客惭而退。
(节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注]①贶:赏赐。②髡(kūn):古代一种剃去男子头发的刑罚。③陈仲弓,陈寔,字仲弓,东汉人。④元方:陈纪,陈寔之子。
10.材料一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3分)
夫子A德高B则配天C深D则配海E若予之F言G行H事之实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因,指凭借,和《过秦论》中“蒙故业,因遗策”的“因”意义相同。
B.乐,以……为乐,意动用法,和《谏太宗十思疏》“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的“乐”用法相同。
C.辱,指辜负,与《苏武传》中“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的“辱”意义相同。
D.放,指驱逐、流放,和《屈原列传》中“是以见放”的“放”意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楚昭王要送给孔子用象牙装饰的车子,宰予先以孔子不会使用这辆车为由婉拒,然后借助孔子的日常用度和言行举止等表现做出说明。
B.在宰予看来,孔子有志于重振道德礼义,但如今没有君主愿意推行孔子的政治主张,不然的话也不必让他出使楚国而且遭到这番羞辱。
C.元方对施加刑罚的太守和遭受处罚的父亲都给出了积极的评价,客引用《易经》中的言论,是想指出元方的回答存在自相矛盾的问题。
D.客的设问步步推进,他最后用驼背之人弯着腰表示恭敬来诘难元方的不回答其实是不能答,在元方举出三个事例后无言以对,羞愧退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宰予归,以告孔子。孔子曰:“二三子以予之言何如?”
(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14.结合材料一的信息来看,你认为孔子是否会认可元方回答问题的言辞?请做出判断并简述你的依据。(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秋雨夜眠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②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注】①这首诗约创作于大和六年(832)秋,是白居易任河南尹时所作。诗人已六十多岁,官务清闲。②瓶:烤火用的烘瓶。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用“三秋”点明时序,用气候环境给人的“凉冷”之感来形容深秋之夜。
B.颔联写雨声淅沥中,老翁仍能安然“睡美”,体现他心无所虑,闲散无事。
C.取暖的燃料已化为灰烬,老翁又“香添暖被笼”,与“睡美”形成了照应。
D.尾联与首句遥相呼应,直抒胸臆,突出秋霜的冷酷,表达孤寂冷清的心境。
16.本诗中老翁的形象与《琵琶行》中江州司马的形象有何不同?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巧用叠字来描摹琵琶乐音和旋律的变化,使人如闻其声,有余韵不绝之妙。
(2)《师说》中,韩愈认为郯子、苌弘等人虽是贤者,但与孔子相比“_________”,而孔子以他们为师,其原因是人们懂得道理有先后,“_________”,如此罢了。
(3)“参互成文,合而见义。”互文是由上下文意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常见,如“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类仅仅依靠触觉、视觉等感官粗略地感知温度。最常见的是用自己的体温判别周围物体的冷热程度。当然,这个判别结果因人而异,但由于正常人的体温基本相同,A_________。其实,在很早以前,古人已经意识到人的体温是最恒定的“温度计”,并用这种特殊的“温度计”感知气温、家人有没有发烧等,还把这种感知方式用在制作工艺中,比如制作奶酪、豆豉和茶叶加工工艺等。
①除了用体温感知物体温度,②古人还通过观察火候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③特别是在金属冶炼或陶瓷烧制过程中,④古代工匠已经根据火焰颜色来判别炉温的技巧。⑤历代冶铸和陶瓷工匠沿用了火焰观察法,⑥并且这种方法被炼丹术士与药物学家发明。据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记载,这个时期的匠人们已经能通过火焰颜色的变化判定青铜冶炼的进程了。
当然,人们感知温度的方法多种多样,(a),这里仅列举常见的一些。比如先秦时期,人们还通过观察水是否结冰来推知环境温度的升降。具体来说,就是在瓶子里灌上水,如果瓶子里的水结冰了,则表明气温很低,进入寒冬;如果瓶子里的冰融化,则意味着气温回升。这种瓶子被称为“冰瓶”或“水瓶”,称得上是中国最原始的温度计,被视为现代温度计的雏形。
后来,一种被叫作“火照”的神秘物品出现在陶瓷烧制中,成为烧制陶器时的“神器”。上端打孔、通常为片状的烧制陶瓷时与坯料共同放入窑中的用来判断窑火温度的泥坯样品的火照也被称为“试火片”“照子”。在陶瓷烧制过程中,窑工可以用铁钩从观火孔中取出火照,以观察其烧结程度,这样做就能对窑内温度的变化情况(b)。每烧一窑,窑工都要验火照数次,每验一次,即需钩出一个火照。
B_________?原来,在东汉末期和三国时期,火照被称为“铜镜”,据说到了宋代,为避宋太祖祖父赵敬的名讳,人们将“镜”字改为“照”或“鉴”,故称铜镜为“铜鉴”。后来,人们多称之为“照子”,并被广泛应用于各地的瓷器制作中,人们在不少遗留至今的窑址里都发现过“照子”。自“照子”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伴随着中国陶瓷烧制工艺走到了今天。
18.请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19.请在文中A、B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分)
20.文中第二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1.文中画框句是个长句,请改成四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2.请分析文段中加粗的“一”字的效果。(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人生如长跑,有的人是领跑者,敢为人先;有的人是追赶者,紧随其后;当然,领跑者,荣耀的背后是担当的压力;跟随者,看似轻松也需甘居落后的心态……
上述说法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材料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1)综合材料大意,自选角度,自拟标题;(2)抒发真情实感,表达真知灼见,不得抄袭和套作;(3)书写规范,字数不少于800字。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D.“也会因为加入一些描述性语句而丧失理论的结构性力量和活力”错误。由“可以想象,如果一个理论将其中所有的论证一一抽出,那么这一理论就会因只剩下一堆描述性语句而坍塌,理论的结构性力量和活力由此丧失殆尽”可知,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D。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是因为逻辑能力‘与生俱来’存在他的大脑中”错误。由材料一最后一段“逻辑能力是存在于人的大脑中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可知,逻辑能力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并非与生俱来。
故选A。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诗句写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是描绘田园之景,符合农村生活景象,并没有“无理”的内容,不能体现材料一中“无理而妙”效果。
故选D。
4.答案:①异:材料一强调理性中的不确定性需要逻辑的力量来克服;材料二强调对逻辑的突破无碍于语言运用的正确,会收到“无理而妙”的效果。
②同:两则材料都强调要提升正确运用逻辑思维的智慧和能力。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不同点:
由材料一“自在的理性需要一种逻辑的力量来克服它的这种先天的不确定性,从而使理性的德行日臻完善”可知,材料一强调理性中的不确定性需要逻辑的力量来克服。
由材料二“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语言运用的艺术,在某些情况下,又是可以突破逻辑规律的框框的,这不仅无碍于语言运用的正确,而且反而使得语言运用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这就是‘无理而妙’”可知,材料二作者赞成突破逻辑的做法,强调对逻辑的突破不仅无碍于语言运用的正确,而且反而使得语言运用收到“无理之妙”的效果。
相同点:
由材料一“逻辑不仅是科学,是艺术,还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精神”“要使这种潜在的逻辑发展成为一种具有深刻性、确定性、批判性和反思性,在语言表达上具有清晰性、规范性、一致性和相干性的显逻辑,就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强化逻辑训练”和材料二“可见‘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归根到底是有其深邃的逻辑基础的,只不过是在逻辑的基础上加上感情的色彩、想象的因素,离开了这种深邃的逻辑基础,人们创造、赏识‘无理而妙’的智慧和能力,也就无从发挥了”可知,两则材料都强调要提升正确运用逻辑思维的智慧和能力。
5.答案:①比喻论证:将“定理”比喻成“基石”,将“有效逻辑理论”的建立比喻为“精美的大厦”的建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②引用论证:引用刘勰的话论证“夸张”的“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引用严羽的言论论证“不合逻辑”的语言有时比合于逻辑的语言更有力量;引用鲁迅的话从反面论证单靠逻辑和理性不能正确有效地品读鉴赏诗歌的语言,这些引言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③举例论证:《西厢记》中的语句论证“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生动具体。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
(1)用了比喻论证方法。材料一,由“从公理出发,一些简单的定理立刻就能得到证明,这些定理进而成为那些更深奥的定理的基石。这样,一座精美的大厦就严密地建立起来了”可知,作者在此用了两个比喻,一是把得到证明的“这些定理”比喻成“基石”,二是把“这些定理进而成为那些更深奥的定理的基石”说成“一座精美的大厦就严密地建立起来了”,是将“有效逻辑理论”的建立比喻为“精美的大厦”的建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2)用了引用论证方法。材料二,“早在梁朝,刘勰在谈到‘夸张’的时候,就明确指出其‘无理而妙’的效果:‘辞虽已甚,其义无害。’”这里引用刘勰的话论证“夸张”的“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宋人严羽云:‘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这里也是引用,用来说明:在某种场合,“不合逻辑”的语言有时比合于逻辑的语言更有力量。“鲁迅说:‘诗歌不能凭仗了哲学和智力来认识,所以感情已经冰结的思想家,即对于诗人往往有谬误的判断和隔膜的揶揄’。”这里引用鲁迅的话从反面论证单靠逻辑和理性不能正确有效地品读鉴赏诗歌的语言。有了这些引言都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3)用了举例论证方法。由“《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折写道: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从事理上说……从艺术上说……假如无此二者……”可知,这是举例论证,说明“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生动具体。
6.答案:B
解析:B.“这表明其掌握的知识脱离实际难有效用”错,老师熬夜查阅书籍,无法解决孩子们的问题,并不是因为其掌握的知识脱离实际,而是因为孩子们的想象力超出了常规知识的范畴。故选B。
7.答案:C
解析:C.“这是为了给接下来的语文课内容做铺垫”错,句子③中老师给孩子们讲解各种地理知识,是因为孩子们的想象力和问题涉及到了地理知识,为了回应孩子们对火车变成飞机的想象,老师顺势讲解相关内容是顺应孩子们的思维方式。故选C。
8.答案:相同点:两篇文章中“火车”意象都象征着对外面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不同点:在《哦,香雪》中,火车象征着现代文明和外界的诱惑,香雪通过火车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激发了她对新生活的向往,侧重现实;而在本文中,火车则是老师与孩子们之间沟通的桥梁,通过火车的想象体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老师引导孩子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求知欲,侧重想象。
解析:相同点:《哦,香雪》中那趟在台儿沟短暂停留的火车,打破了台儿沟的封闭和落后,带来了外界的新鲜事物和信息,使得台儿沟的居民开始接触到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本文中孩子们对火车充满了想象力,甚至“还要火车站起来”。两篇文章中“火车”意象都象征着对外面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不同点:《哦,香雪》中,火车让台儿沟的居民开始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追求,他们的生活也因此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觉醒和成长,体现了现代文明对个体精神的启发和激励。“火车”象征着现代文明,代表着人们对新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由“火车长那么多腿,爬着跑都这么厉害,它要是站起来怎么得了”等可知,本文中的“火车”则更多地体现了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老师由火车引发孩子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求知欲,火车是老师与孩子们之间沟通的桥梁。
9.答案:①展现了草原孩子们天真烂漫、富有创造力的特点,反映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世界的探索精神。
②孩子们的形象使得故事更加生动有趣,也突出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③这些儿童形象也衬托出老师在教育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成长,表现了教育的互动性和启发性。
④这些儿童形象也突显了草原生活的独特魅力和文化背景,增强了小说的地域色彩和民族特色。
解析:分析作者塑造儿童形象的意图时,需结合文本内容,指出作者通过这些形象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和情感,体现草原文化的独特性和教育的意义。
红柯通过塑造一群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儿童形象,通过描写草原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展现了草原孩子们天真、纯朴、热爱生活的特点,反映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也反映了教育在启发孩子们思维和想象力方面的重要性。
在这一群孩子的映衬下,老师的角色更显立体而丰满。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心灵的引路人,面对孩子们层出不穷的问题与奇思妙想,老师们经历了从困惑到启迪,再到共同成长的蜕变过程,生动诠释了教育的双向互动与深刻启发性。
同时,这些儿童形象不仅丰富了小说的内容,也让故事更加鲜活生动,更赋予了作品深厚的地域情感与鲜明的民族印记,突显了草原生活的独特魅力和文化背景,增强了小说的地域色彩和民族特色。
10.答案:CEG
解析:断句:夫子德高则配天,深则配海。若予之言,行事之实也。“夫子德高则配天”指“夫子的道德就像天一样高”,“高则配天”和“深则配海”句式结构相同,故从中断开;“深则配海”指“(夫子的道德)就像海一样深”,与前一分句共用主语,语义到此完结,之后另提它事,故断开;“若予之言”中的“予”是指宰予,“若予之言”指“像宰予所说的那些话”(呼应上文“宰予归,以告孔子”的内容),“行事之实也”指宰予所说的那些话是“是(孔子)所行的事实”,后句评述对象是孔子,故断开。
11.答案:A
解析:A《过秦论》中的“因”是“遵循、沿袭”的意思。
12.答案:B
解析:B“遭到羞辱”曲解文意,楚昭王给孔子送象牙装饰的车子是为了表达对他的敬重。
13.答案:(1)宰予回来,把这些话告诉孔子。孔子说:“你们认为宰予的话怎么样?”
(2)两个人同一条心,就像锋利的刀刃能斩断金属;同一心意的话语,它的气味就像兰花一样芳香。
解析:(1)“以告孔子”是“以之告孔子”的省略,要译出省略的部分;“二三子以予之言何如”的“以”,认为;“何如”,怎么样。(2)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锋利的刀刃。断:截断、斩断。臭:气味。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孔子派宰予出使楚国,楚昭王用象牙装饰安车,想通过宰予赠送给孔子。宰予说:“夫子他老人家是不会坐这车的。”楚昭王问:“为什么?”宰予回答说:“我通过老师的日常用度,考虑老师的心思所在来判断,所以知道他不会用这辆车。”楚昭王说:“说说看。”宰予回答说:“自从我侍候夫子以来,私下里见他言语不离大道,行动不违背仁。重视义崇尚德,清正廉洁喜好节俭。出仕享有俸禄,但是却不用来积累财富。不合于道义则离去,辞官的时候没有留恋之心。妻子不穿华丽的衣服,妾也不穿丝制的衣裳,车马器皿都不雕刻华丽的花纹,不把谷物等粮食喂给马吃。如果道能够施行则以治理国家为乐,道不能施行则以修身为乐,这就是夫子成为夫子的原因。如果是看起来外观华丽的东西,听起来淫邪的妖冶女子的歌声,夫子经过的时候不会去看它,遇到的时候也不会去听它。所以,我知道夫子不会使用这辆华丽的安车。”楚昭王说:“既然这样,夫子的意愿是什么呢?”宰予回答说:“现在天下道德被搁置,夫子的志向就是想重兴礼义道德并推行它。果真有想治理天下的君主能推行夫子之道,夫子即使是走路去上朝,也一定会乐意去,何必在远方辜负了您这厚重的赏赐呢?”楚昭王说:“从今以后就知道夫子的道德是多么伟大了!”宰予回来,把这些告诉孔子。孔子说:“你们认为宰予的话怎么样?”子贡说:“没有说尽老师道德的高美。夫子的道德与天一样高,与海一样深。像宰予所说的那些话,不过是老师的一些实在事情罢了。”孔子说:“言语贵在真实,才能使人相信,舍弃了真实还有什么可称赞的呢?所以,子贡的浮华比不上宰予的真实。”
材料二:
颍川太守把陈仲弓判了髡刑。有位客人问陈仲弓的儿子元方说:“太守这个人怎么样?”元方说:“是个高尚明智的人。”又问:“您父亲怎么样?”元方说:“是个忠臣孝子。”客人说:“《易经》上说:‘两个人同一条心,就像锋利的刀刃能斩断金属;同一心意的话语,它的气味就像兰花一样芳香。’那么,怎么会有高尚明智的人惩罚忠臣孝子的事呢?”元方说:“您的话怎么这样荒谬啊!因此我不回答你。”客人说:“您不过是拿驼背当做恭敬,其实是不能回答。”元方说:“从前高宗放逐了孝子孝己,尹吉甫放逐了孝子伯奇,董仲舒放逐了孝子符起。这三个做父亲的,恰恰都是高尚明智的人;这三个做儿子的,恰恰都是忠臣孝子。”客人羞愧地退去了。
14.答案:孔子应当会认可元方的言辞。孔子主张“言贵实”,而元方有一说一,不作浮夸之言,所以应当会得到孔子的认可。
解析:结合原文“子曰:‘夫言贵实,使人信之,舍实何称乎?是赐之华不若予之实也’”可知,孔子主张“言贵实”,他认为舍弃了真实便无足称道,端木赐(子贡)的浮华比不上宰予的真实。另结合原文元方的回答可知,元方秉持中正之心,有一说一,言辞不施藻饰,不作浮夸之言,他的回答表现合乎孔子的主张,故应当会得到孔子的认可。
1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直抒胸臆“表达孤寂冷清的心境”错误。尾联“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写风雨过后,深秋的气候更加寒冷,“寒”字交代了老翁“未起”的原因。“霜叶满阶红”,夜来风雨加深了“寒”意,不久前还红似二月花的树叶,一夜之间就被秋风秋雨无情地扫得飘零满阶,运用反衬的手法,表现了大自然的冷酷无情。从树木移情到人,从自然想到社会,令诗人深有感触。然而“老翁”却“晓晴寒未起”,对它漫不经心,突出了老翁的心境清静淡泊。可见诗人并未直抒胸臆,而是通过“寒未起”和“霜叶满阶红”,暗示了天气的寒冷和环境的清寂,间接地表达了诗人秋雨后的闲适与安详。
故选D。
16.答案:“老翁”恬淡清静、安然闲适。颔联写窗外秋雨淅沥,屋内“老翁”却安然“睡美”,颈联写夜已经过去,按理说老翁应该起床了,还“香添暖被笼”,打算继续躺着,说明他心无所虑,闲适恬淡。
“江州司马”抑郁不得志,凄凉悲伤。“我从去年辞帝京”起以下十二句,写地势荒僻,环境恶劣,“江州司马”耳闻目睹的一切,无不使人感到悲哀。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本诗中“老翁”的是安闲清静、闲散无事的形象。“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卧迟”写出老翁的特性。老年人瞌睡少,宁可闲坐闭目养神,不喜早上床,免得到夜间睡不着,老翁若不是“卧迟”,恐亦难于雨声中“睡美”。以“灯灭后”三字说明“卧迟”时间,耐人玩味。窗外秋雨淅沥,屋内“老翁”安然“睡美”正说明他心无所虚,具有闲淡的情怀。尾联老翁“晓晴”时仍未起,漫不经心地看满阶红霜叶,突出了老翁的闲散无事。
《琵琶行》中塑造的“江州司马”是被贬谪在偏远的地方,感觉孤独而委屈,内心凄凉、郁闷、悲伤的形象。“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听难为听。”地势荒僻,环境恶劣,举目伤怀,一点开心解闷的东西都没有。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诗人自己的苦闷移情的结果,诗人的悲哀苦闷完全是由于他政治上受打击造成,他只能感慨地说他也是“天涯沦落人”,是“谪居卧病”于此,而其他断肠裂肺的伤痛就全压到自己心底。这就是他耳闻目睹一切无不使人悲哀的缘由。
17.答案:(1)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或: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2)其贤不及孔子 术业有专攻
(3)示例一: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示例二: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示例三: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示例四: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示例五: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示例六: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示例七: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示例八:枝枝相覆盖 叶叶相交通
示例九: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示例十: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18.答案:a不一而足 b了如指掌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处:文中提到人们感知温度的方法有很多,如用体温感知、观察火候、通过水是否结冰、使用火照等,可填写“数不胜数”。数不胜数:形容数量极多。
b处:窑工通过取出火照观察其烧结程度,从而能清楚地了解窑内温度的变化情况,可填写“一目了然”。一目了然:指一眼就能看得很清楚。
19.答案:A所以判别温度的偏差不会很大;B为什么叫“照子”呢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A处:前面提到正常人的体温基本相同,后面说古人意识到人的体温差别不大,所以此处可填入“所以判别偏差不会很大”,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B处:后面的内容是对“火照为啥叫‘照子’”的解释,所以此处可填入“为什么叫“照子”呢”,引起读者的疑问和下文的解答。
20.答案:④改为:古代工匠已经掌握根据火焰颜色来判别炉温的技巧(或:古代工匠已经能根据火焰颜色来判别炉温);⑥改为:并且这种方法被炼丹术士与药物学家发展(改进、完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④处原句“古代工匠已经根据火焰颜色来判别炉温的技巧”中,“判别技巧”搭配不当,应改为“掌握技巧”,即“古代工匠已经掌握根据火焰颜色来判别炉温的技巧”。
⑥处原句“并且这种方法被炼丹术士与药物学家发明”中,“方法被发明”搭配不当,应改为“方法被采用”,即“并且这种方法被炼丹术士与药物学家采用”。
21.答案:①火照也被称为“试火片”“照子”,②火照是用来判断窑火温度的泥坯样品,③火照通常为上端打孔的片状物,④烧制陶瓷时会与坯料共同放入窑中。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
“烧制陶瓷时有一种泥坯样品”对应长句中的“烧制陶瓷时与坯料共同放入窑中的用来判断窑火温度的泥坯样品”的主体部分。
“这种泥坯样品上端打孔,通常为片状”提取了长句中对泥坯样品外观的描述。
“它在烧制陶瓷时与坯料共同放入窑中”明确了泥坯样品的使用场景。
“它用来判断窑火温度,也被称为‘试火片’‘照子’”涵盖了泥坯样品的作用和名称。
22.答案:句中的“一”字强调了烧制过程的每一个单独环节。“每烧一窑”突出每次烧制的独立性;“每验一次”强调每次检验的谨慎。这些“一”字使窑工的操作更具规范性和严谨性,凸显了古代陶瓷烧制工艺对细节的重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每烧一窑”中的“一”确实突出了每次烧制的独立性。在陶瓷烧制中,每一次烧制都是一个独立的过程,从准备坯料、放入窑中到控制火候等环节,都需要精心操作。正如原文中所说,“每烧一窑,窑工都要验火照数次”,这里的“一窑”强调了每一次烧制的完整性和独特性。
“每验一次”中的“一”强调了每次检验的谨慎。窑工在烧制过程中,需要通过火照来判断窑火温度,每一次检验都是对烧制情况的一次重要判断。从原文“每验一次,即需钩出一个火照”可以看出,窑工们对每次检验都非常重视,不敢有丝毫马虎,这体现了古代陶瓷烧制工艺对细节的高度关注。
这些“一”字的使用,使窑工的操作更具规范性和严谨性。在古代陶瓷烧制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一”字的反复出现,强化了这种规范性。同时,也凸显了古代陶瓷烧制工艺对细节的重视,因为只有对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控,才能烧制出高质量的陶瓷作品。
23.答案:
敢为人先,做领跑者
敢为人先,做领跑者,才能活出生命的精彩,才能感受到独一无二的高度。一味追随,甘居他人背后,便找不到真正的自己。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每个人都是一片树叶,世间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模仿与追随他人,活在他人华丽的光彩之下,你怎能辨别出这千万缕的光芒究竟哪一缕属于自己?
做第一流的花,做第一流的人,才能让生命充满色彩。当一件件多姿多彩的古物被人发现,一件件仿制品也开始鱼贯市场,或许仿制品的做工比真品还要精良,质地也更莹润,但仿制品仍会被打上两个字——“陨品”。领先与创新让作品价值连城,灌注了心血与汗水的果实自然香甜。伴着香甜的果实,登上高峰,品味着“一览众山小"的豪壮气概,这是领跑者所拥有的乐趣;而追随者,将成功复制,妄为自己所用,终将化为一场空。三星模仿追随苹果公司,正当三星贪婪地享受着“成功”的喜悦时,苹果一纸诉状将三星告上法庭,三星顿成众矢之的。盗窃他人的成功,虽得一时之快,但到最后也会落到别人的白眼之中。然而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跟随者永远只能吃残羹冷炙,甚至乞讨度日,如此还需看人脸色,指不定哪天就没有吃的东西,被人一脚踢开。做跟随者,看似轻松,实则被人拿住了命门。
有人说了,安逸舒适地获得成功有何不可?可是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樵风乍起,残月孤云,雨意薄冻,没有经寒风冷雨打磨过的成功,不过是成功的“半成品”。荆棘和苦难由领跑者砍去,追随着的人就去欣赏荆棘之后的陌上花开,因为每一个领跑者都敢于正视自己,正确定位自己。不是吗?畎亩之中,舜见发;版筑之间,傅说举。直面苦难,成功之花更加艳丽;享受安逸的成功,似光鲜美满,鲜花盛开,实则暗潮汹涌,潜藏着随时堤溃的危险。
当盲目追随成为主流,人们将丧失另辟蹊径的能力。人是一根有生命的苇草,当盲目追随让行动的齿轮被动转动时,思考的齿轮将失去它的作用,一点点被风化锈蚀,此时,人与机器有什么两样?不过是按照固定的程序,一日日周而复始地忙碌,最终当全世界思考的齿轮都被锈死,领先者不在,追随者还能去模仿谁?
披荆斩棘,大道争先,做一个领跑者,享受成功喜悦,创造生命的精彩!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材料把人生比作长跑,把人分成“领跑者”和“跟随者”,他们各自有自己的特点。领跑者是一群勇于创新、有强烈进取心的人,他们敢于挑战常规,把自己推到最前沿。他们总是有新的想法,并且勇于将这些想法付诸实践,不断探索前进的道路。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往往会带来积极的影响,引导社会发展的方向。
当然,“领跑者”也要承担担当的压力。而跟随者他们观察领跑者的行动,并根据领跑者的成功经验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追随者往往更加谨慎,他们会等待领跑者的成功后再跟进。这种观望的态度有时会让追随者错过机会,但同时也可以避免风险。不过,如果总是做跟随者,看似轻松也需甘居落后的心态。
还应注意,领跑者和跟随者是可以互换位置的。跟随者,如果拥有成为领跑者的梦想,就可以在跟随跑的过程中辨明方向,汲取经验,积蓄力量,在时机成熟时完成超越,成为领跑者。现实生活中,领跑者只有一个,可能随时被替换,梦想成为拥有优势的领跑者,就意味着拼搏奋进,敢为人先,不断向前,引领潮流的进取之心。
要注意写作任务和写作情境。勇敢做领跑者,可以联系时代特点写出青年风采,比如在科技、国防、教育领域,在国家实现富强复兴的征途上,就要有争当领跑者的梦想。如果暂时落后,做了跟随者,也不能满足千轻松跟跑,要继续积蓄力量,积累经验,随着超越对方做领跑者。
参考立意:
(1)领跑的姿态,是最美的青春姿态。
(2)独领风骚,展现青春风采。
(3)不甘做跟随者,要敢做领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