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1
天文、历法和医学
2
甲骨文与青铜器
3
《诗经》与“楚辞”
1.了解先秦时期我国的天文、历法成就。通过《黄帝内经》和名医扁鹊,了解这一时期的医学成就。
2.知道甲骨文是已知的最早的文字;了解甲骨文、青铜铭文、其他文献记载和典型器物。了解先秦时期的文学代表——《诗经》和“楚辞”,了解诗经和《楚辞》的作用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3.通过学习先秦时代的科技文化成就,能够正确看待悠久辉煌的中华文明,认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强大生命力,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归属感。
学习目标
一、天文、历法和医学
问题一:归纳先秦时期我国的天文、历法成就。
1、天文、历法
时期 成果
夏朝 相传有了历法
商朝 有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立法逐渐完备,一年分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
甲骨文中已经开始出现干支纪年。
春秋 《春秋》记载公元613年,彗星扫过北斗,是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最早的记录
战国 人们测定出一年二十四节气
问题二:为什么先民要研究并总结天文历法?
指导农业生产
公元前776年9月6日发生日食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日食是人们最为关注的异常天象。夏代,我国已经很重视天象的观察。据《尚书·夏书》记载,夏代仲康时期,负责观测天象的官员羲和失职,没能及时预告日食,以致当这次日食现象出现时,人们不知发生了什么怪异的事变,惊慌失措,乱成一团。
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
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
——摘自《诗经·十月之交》
哈雷彗星,是第一颗被人类记录的周期彗星,是猎户座流星雨的母彗星,每76.1年环绕太阳一周。因英国物理学家爱德蒙·哈雷首先测定其轨道数据并成功预言回归时间而得名。古代中国称其为“扫帚星”中国人对哈雷彗星的记载,最早可上溯到殷商时代。更为确切的记录是公元前613年《春秋左传·鲁文公十四年》中的记载,也是世界第一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
哈雷彗星
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
——《左传·鲁文公十四年》
比西方要早670余年
中国历法是历史上由中国先民自己创制出来的推算年、月、日的长度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制订时间顺序的各种法则,对中国国家经济、文化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历法中包含节气,用于指导农事活动,体现了中国古代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礼记》记载:“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东汉人郑玄作注,称:“得夏四时之书也,其书存者有《小正》。”
在《史记》中,司马迁也写道:“太史公曰:孔子正夏时,学者多传《夏小正》云。”
意义:人们能够准确地知道何时进行农作物的种植、 收获, 合理安排生活。
根据课本,自主归纳先秦医学发展概况
神农尝百草
已经掌握一定的医药知识和治疗技术
战国名医扁鹊
望闻问切诊断法,为中医沿用
战国《黄帝内经》
重要的中医理论著作
相传,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
他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四诊法)
2、医学
扁鹊本姓姬,战国时期名医。扁鹊本是一种称号,人们认为喜鹊的到来就代表会有好的事情发生,古人习惯把那些医术高明的医生称为扁鹊。历史上的扁鹊善于运用四诊:望、闻、问、切,尤其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名闻天下。与华佗、张仲景、李时珍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医。他本人享有华夏医祖的称号。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讲述了人体内脏部位和血脉循行情况,介绍了针灸、按摩等治疗方法。该书成书于战国时期,在东汉至隋唐时期仍继续修订和补充,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对后世中医学理论的奠定有深远的影响。
一片甲骨惊天下
1899年秋天,清代国子监祭酒王懿荣犯疟疾,请太医诊治,太医给他开了一张处方,其中一味药是“龙骨”。药拿回家后,王懿荣无意间发现上面刻有非常古朴的文字,王懿荣对金石学颇有造诣,经过认真研究,他初步断定这些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商代的文字。
举世闻名的甲骨文就因这一纯属偶然的机会
重见天日,王懿荣也因此被誉为“甲骨文之父”。
甲骨文与青铜器
1、含义: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商朝时期,人们常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进行占卜,把占卜情况用文字形式刻在甲骨上。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二、甲骨文与青铜器
2、内容: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3、影响:
4、地位:
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成熟文字。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今天我们所了解的甲骨文,多出土于河南安阳的殷墟遗址。据统计,目前出土的带字的甲骨已有16万多片,所见单字有4500个左右,已经识别的有1500多字,甲骨文已经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科。
甲骨文 反映内容 贞王勿乎妇好往伐土方。——《库方二氏所藏甲骨卜辞》237 释义:商王不命令妇好去伐土方吗?
壬戍卜,□,贞妇好□不往于妣庚。——《殷契粹编》1232 释义:妇好不去祭祀她的老祖母妣庚么? 庚寅卜,翌日辛,王嚣省鱼。——屯南,637 释义:王嚣巡查渔业。 辛巳日……太阳有食……报告给父丁。——第33710号甲骨 释义:辛巳日发生日食报告给父丁。 战争
祭祀
农牧
天文
甲骨文献的内容丰富,涉及当时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内容
会意
指事
形声
象形
造字方法与特点:
一言九鼎、人声鼎沸、三足鼎立
大名鼎鼎、问鼎中原、鼎足之势
“鼎”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很多成语都与鼎有关:
金文: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称为“钟鼎文”、“铭文”。青铜器不仅可以作为礼器,而且,它还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是我们探寻历史、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
青铜器——由铜、锡、铅的合金铸造的器具,因颜色呈青灰色,所以叫青铜器。
食器
酒器
兵器
乐器
尊
爵
斧
簋
鼎
编钟
青铜器的特点:
种类丰富、用途广泛
后母戊(wù)鼎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832.84千克
典型代表
后母戊鼎通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达832.84千克。据研究,制作必须二三百人同时投入工作才能完成这一杰作。
——《中国通史·商代文明》
食器
在西周,天子和贵族的饮食礼仪做出了如下规定: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
鼎
簋
礼器
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池。
——《公羊传· 桓公二年》
西周列鼎列簋制度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rong)”
——《左传》
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典型代表
四 羊 方 尊 中国国家博物馆
青铜
商代
羊角是事先铸成后配置在羊头的陶范内,再合范浇铸的,如果没有高超的合范技术,很难达到整器浑然—体的效果。四羊方尊集线雕、浮雕、圆雕于一器,把平面图像和立体雕塑结合起来,把器皿和动物形状结合起来,以异常高超的铸造工艺制成,真是匠心独运,恰到好处。
——《国宝档案·四羊方尊》
商代 四羊方尊(局部)
商代 四羊方尊(局部)
工艺高超
西周时期,青铜器上文字的数量明显增加。金文内容丰富,涉及祭祀典礼、军事行动、法律诉讼等方面。
西周的毛公鼎,铸有文字497个(一说499个),是目前所见青铜器中铭文数量最多的一件。
何尊是西周周成王时的青铜器,铭文中有“宅兹中国”的记载。这是目前所见“中国”一次最早的实物见证。
长江上游地区的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了数以千计的珍贵文物
青铜神树
青铜立人像
青铜人头像
青铜大鸟头
古蜀文明丰富多彩
青铜玉璋
玉璋是我国古代祭祀用的礼器。这件玉璋与我国夏商时期其他地区玉璋的形制大体一致。
三星堆遗址与中原王朝具有密切关系
四羊方尊
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
青铜人像
1986年出土于四川广汉
材料 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从东北到广东,从西藏到东海渔岛,都发现有青铜器。晋北、陕北及内蒙古河套地区的青铜器以羊首、马首、鹿首之类的动物头像为装饰,三星堆青铜器怪异的人头像则凸显出了古蜀国的风韵。
动物造型青铜杖首
出土于鄂尔多斯高原
这体现了青铜文化的什么特点?
多样性与民族性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阅读教材P48,归纳《诗经》和“楚辞”相关知识。
三、《诗经》和“楚辞”
诗经
1.组成部分:
2.地位:
3.历史价值:
楚辞
1.时期:
2.代表作:
3.思想:
“风”“雅”“颂”
我国现存第一部诗歌总集
保存了丰富的先秦史料
屈原的《离骚》
战国
充分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诗经》和“楚辞”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
先秦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天文、历法和医学
诗经
历法
天文
原始社会末期已有观察和记录;
商周时期日食、月食记载。
甲骨文与青铜器
《诗经》和“楚辞”
医学
楚辞
不断完备
已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术;
战国扁鹊、《黄帝内经》
甲骨文
青铜器
含义、发现、内容、地位
发展情况、功能、文字、遗址
地位
意义
代表人物、概念
意义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