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分析】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初三学生各方面的发育飞速发展,在对人、对事的态度、情绪情感的表达方式以及行为的内容和方向等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逻辑思维能力、认识和理解问题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对事物认识需要逐渐由感性向理性转化,由定性向定量转化,因此,对于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的学习,应促使学生从本质上、从微观层面上去认识化学反应中各物质、各微粒之间的质量关系,认识相对质量和实际质量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数学比例模型,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与化学反应中的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本节教学内容的核心问题和基本任务,因为将来学生能否正确解决与化学反应有关的定量问题,关键是看学生能否真正理解这类问题的化学意义、并找到比例关系,即能否找到化学反应中的相关物质,以及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
同时也可以看出,化学方程式的学习也是基础,特别是反应中各物质的相对质量的计算。只有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才能够系统的完成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临淄一中的学生经过两节课的学习,对《化学反应的表示》有了比较扎实的基础,学习的重点放到微观与宏观的沟通与比例模型的建立上。
【效果分析】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积极主动的完成任务,很多同学完成的很轻松,以至于有较多的时间讨论、板演。每组后1位同学在解题中存在的问题较多,能够得到需要的帮助。
学生在测试中,有8位同学难以完成,12位同学较慢时间完成。4位同学计算错误。有丢单位、化学方程式书写不规范等现象。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所学内容。
【教学设计】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图片展示
同学们,图片中是那种天气现象?污染物的来源是什么?
氢能源是一种清洁的、很有发展前景的车用替代燃料,可以减少雾霾的产生。1辆功率50kW的氢能源汽车,行驶100km大约需要1kg氢气。18kg水分解产生的氢气,可供氢能源汽车跑多少km?
?【温故知新】
分子个数之比、相对质量之比、 实际质量之比
N个水分子分子 36g水 明确分子相对质量比与物质质量比之间的关系
【自主学习】自学课本P111、112,理清解题思路,学习规范的解题格式。
18kg水分解产生的氢气,可供氢能源汽车跑多少km?
你还有其他解决方法吗?解题的一般思路是什么?解题的步骤有哪些?
学生回答,投影归纳
这里有一位同学的答案,请同学们判断:这个同学的解题中,有哪些错误?
投影展示明辨,学生抢答。
【合作探究】:依据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的解题思路与步骤,完成课本P112电解法制取铝的问题,请写出计算过程。( Al:27 O:16 )
合作探究发现方法
学生板演,自我纠错
投影:正确解法,进一步规范解题步骤
从错误中学习到的正确,是最牢固的。你愿意和同学们分享一下你的错误吗?
【学以致用】:液氢可做火箭燃料。火箭升空至少需要携带100kg液氢,才能提供足够的动力。如果你是火箭推进器设计师,你会在火箭助燃仓中填充多少液态O2,来满足这些液态H2的燃烧?( 2H2 + O2 2H2O )
学生板演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需要同学们理清解题思路,规范解题步骤。你掌握了多少?
引导学生?归纳小结??投影问题引导寻找方法?
【作业】:有同学用质量分数来解决18kg水分解产生多少氢气的问题,请同学们课后反思,是不是所有的计算都可以使用质量分数解决?为什么?哪些可以用质量分数解决?
?
?
?
?
??????
?????????????????????????
课件11张PPT。 1辆功率50kW的氢能源汽车,行驶100km大约需要1kg氢气。 第3节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学习目标 进一步认识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并应用 理顺解题思路,规范解题步骤 能解决化学反应中的简单的定量问题温故知新 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分子个数比相对质量比物质质量比n个分子2 : 2 : 12×18 : 2 ×2 : 1×3236g水4g32g36 : 4 : 3218kg水分解,能产生多少kg氢气?审问找准化学反应,
写对化学方程式
求出已知量
未知量
质量关系
列好比例式求解解题步骤解题思路慎思设未知量
写方程式
找质量关系
已知量
未知量
列比例式
查对,写出答案18kg水分解,能产生多少g氢气?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明辨解:设产生氢气的质量为xkg2 1818X kg18182X kg2×18=x=18=2kg18kg水分解产生多少氢气?×××××××204x1081.08kg204×1.08kg108通电解题步骤:
⑴设未知量
⑵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⑶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
⑷列比例式求解
⑸写出简明答案
⑹回顾检查笃行 液氢可做火箭燃料。火箭升空至少需要携带100kg液氢,才能提供足够的动力。如果你是火箭推进器设计师,你会在火箭助燃仓中填充多少液态O2,来满足这些液态H2的燃烧?学以致用审对:化学反应
审出:未知量、已知量代准数据
规范格式找准化学反应,
写对化学方程式
求出已知量
未知量
质量关系
列好比例式求解解题步骤解题思路设未知量
写方程式
找质量关系
已知量
未知量
列比例式
查对,写出答案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收获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笃行之。
——《礼记·中庸》谢谢你们的努力!【教材分析】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是鲁教版五四学制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第三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之后学习的内容,知道了化学方程式能够表示化学变化,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跟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但学生还不知道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之间,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在质量方面存在怎样的定量关系和普遍规律。本节的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从定量角度认识化学反应及化学方程式,明确化学反应中有关计算的依据、基本思路和计算方法。同时,本节课是化学中定量研究的真正体现和具体应用,也是化学计算的重要组成和基础,并且为后面有关含杂质等计算做好准备。因此,学好本节内容知识极为重要。
《化学变化中的定量计算》在教材中如此重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已有的基础,结合教材和课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可以如下定位:
知识与技能目标:本节课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的步骤和方法;其前提是,学生必须明确能够展开计算的基础,就是相关“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的恒定的质量比”。因此,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是:进一步认识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并应用,初步掌握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本节课不仅要求学生能够会写出化学反应中的计算步骤,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的恒定的质量比所反映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与量的关系,来设计并确定相关计算的步骤,从而在知识的表现形式与知识的本质内涵两方面都能够让学生明确掌握。因此,本节课的能力目标就是: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的质量比,初步理解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和量的关系;通过对具体例题的分析演练计算,培养学生进行化学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化学计算问题的分析与步骤书写,在掌握计算步骤与培养计算能力的同时,结合学生的亲身体会,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敢于实践、追求简而美的科学精神。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认识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
2、初步学会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理清解题思路,规范解题步骤。
过程与方法:
3、通过对具体例题的计算,培养学生进行化学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认识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意义。??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科学精神。?3.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方法;?
难点:深刻领悟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理清解题思路
【观评记录】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是在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式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对化学知识进行定量分析。
知识本身并不难,关键是使学生自己思考、探索由定性到定量的这一途径,并使之了解化学计算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计算过程中,对解题格式、步骤严格要求,培养他们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好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学习,产生兴趣,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可达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本节课所采用的教法是: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教师的引导点拨为辅,让学生在对例题进行自我解答,经过讨论、对比、辨析、交流和小结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自己不知不觉地获取了新的知识和掌握了新的技能,并且利用多媒体展示出具体的真实情景素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改变了?“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的状态,符合新课改理念和要求,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
课堂引入:用雾霾图片,渗透环保意识,创设问题情境,带着问题,复习旧知,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温故知新:努力将微粒与实际物质联系起来,让学生意识到,无数个微小的分子聚集,能够成为具有实际质量的物质,n个分子的相对质量比,等于物质的实际质量比。
自主学习:能由学生学会的知识,由学生自己完成。
合作探究:体现学生讨论思路,然后完成学习内容的思路
学以致用:用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用于生活。体现化学来自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思想。
问题:学生的板演很乱,板演后没有很好的分析。
习题的学习方式、回答问题的方式不够灵活,形式单一。
总之,本节课是是将基础知识与技能初步转向定量分析运用的启蒙教学。由此看来,这是学习的又一个重大转折,教学设计更注重延续性、可拓展性。教学必须从学生已有的化学反应基础知识出发,与实际实验、生活、生产情境结合,进行顺其自然的引导。训练学生思维分析与计算技能,提倡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同时又是一节熟悉并巩固化学方程式书写技能的训练课;还是加深对化学方程式理解的过渡课?
【检测】:(Zn:65 H:1 S:32 O:16)
已知锌和稀硫酸(H2SO4)反应生成硫酸锌(ZnSO4)和氢气。要制取2kg氢气,需要锌的质量是多少?【反应方程式:Zn + H2SO4 = Zn SO4 + H2↑】(板演)
【拓展】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气。68g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可以生成多少g氧气?能用质量分数计算吗?【 2H2O2 2H2O + O2 ↑ 】
【课后反思】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课顺利完成了,但有很多不如意之处。
1、语言表达不够简练,对学生的问题的点拨不太到位。
2、对解题思路的分析不够。
3、学生板演后,对题目的分析不够,应该让学生讲解他的解题方法及思路、步骤。
4、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是化学方程式知识的具体应用,它能使学生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本节课的内容是将基础知识与技能初步转向定量分析运用的启蒙教学。从学生已有的化学反应基础知识出发,从整理和分析化学方程式入手,将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含义中定量分析的内容,与实际实验、生活、生产情境结合,进行顺其自然的引导。教学过程中,还需巩固化学方程式书写技能的训练,加深对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质量比的理解。如果学生对化学方程式还很生疏,甚至于不能书写,或者化学式量的计算有问题,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则变为空中楼阁。
【课标分析】第3节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课程标准评价建议中指出:
编制联系实际的化学计算试题时,不要超越学生的知识基础。例如,对“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学习目标的评价,只要求学生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由一种物质的质量求算另一种物质的质量,如“通过电解水制得纯净的氢气可用于电子工业上制备高纯度硅。现有3.6 kg水被电解,理论上能制得多少千克氢气?”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宜出下列类型的计算题:①反应物不纯与原料损耗并存的化学反应计算;②需要进行反应物过量判断的化学反应计算;③几种反应并存的化学反应计算。
按照新课标要求,在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常用的计算有两类:一是用一定量的反应物最多可得到多少生成物;二是要制取一定量的生成物最少需要多少反应物。
初涉计算,关键在学习中理清计算题解题思路。确立本节课任务:进一步认识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并应用,能解决化学反应中的简单的定量问题,理顺解题思路,规范解题步骤。不涉及过量计算和含杂物质的计算。
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放在让学生学会书写化学反应中的计算步骤,其前提就是让学生必须明确相应的思路;两者中最为关键、最为困难的就是第二方面。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的思路和步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就是:让学生明确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的思路——化学方程式中物质之间质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