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1.(2024六上·正定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我们播种豌豆,收获的可能是豌豆,也可能是绿豆
B.豌豆的亲代之间相比较,高矮、花色等方面完全相同
C.豌豆的后代之间相比较,高矮、花色等方面完全相同
D.豌豆的亲代与后代在高矮、花色等方面非常相似,但也有一些细微的不同
2.(2024六上·正定期末)我们可以根据霸王龙的( )化石数据及资料,推测霸王龙的食性为肉食。
A.足印化石 B.后腿骨化石 C.牙齿化石 D.蛋化石
3.(2024六上·正定期末)能决定我们身体各个部分如何生长的是( )
A.遗传 B.细胞 C.基因 D.外在环境
4.(2024六上·正定期末)化石可以保存生物的( )
A.骨骼 B.肌肉 C.内脏 D.皮肤
5.(2024六上·正定期末)下列特征中,不能被遗传的是( )。
A.乌黑的头发 B.晒黑的皮肤 C.有耳垂 D.大眼睛
6.(2024六上·正定期末)如下图所示,射出的第一箭射到了如图所示位置,为了第二箭射中靶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更大的力拉弓弦,使弓的形变更大
B.用稍小的力拉弓弦,使弓的形变比第一次稍小
C.使弓具有更大的能量,可以使弓箭射的更远
7.(2024六上·正定期末)在生物演变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古代生物种类全部生存至今
B.从5000万年前的始祖马到现代马,马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C.动物的演变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
D.动物的演变过程是有陆生到水生
8.(2024六上·正定期末)连接如图所示装置,会发生的现象是 ( )
A.平板倾斜时电铃响
B.平板水平放置时电铃响
C.电铃始终响
9.(2024六上·正定期末)人类在草原上大量过度放牧造成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
A.会造成牧草的匮乏,草原荒漠化
B.会对草原上草食性植物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
C.对灰狼等肉食性动物的生存没有什么关系
D.会影响整个草原生态平衡,破坏草原生物资源
10.(2024六上·正定期末)关于角马的迁移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几只角马为了躲避狮群的追赶在草原上奔跑了几公里
B.角马的迁移时间是灵活的,随生存条件变化随时进行迁移
C.角马的迁移路线是多变的,每次迁移路线都不同
D.角马的迁移是对气候、食物、空气、水源等环境变化的适应行为
11.(2024六上·正定期末)关于海洋资源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洋中生物资源的数量巨大,但种类较少
B.人类现在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已经非常充分
C.海洋能源中除了石油和天然气能源,还有大量的潮汐能等能源
D.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矿产资源量较少
12.(2024六上·正定期末)关于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资源储量丰富,不存在枯竭的现象
B.铁矿石、风、树等都是可再生资源
C.过度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可能会导致一些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最终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生活
D.保护自然资源是国家和集体行为,跟个人日常活动没有关系
13.(2024六上·正定期末)不可回收的资源有( )
A.啤酒瓶、矿泉水瓶、易拉罐 B.报纸、纸箱、一次性纸杯
C.水果皮、蔬菜叶子、鸡蛋壳 D.旧衣服、家电、手机
14.(2024六上·正定期末)一个人把白发染成了黑发,这属于变异现象。------------------( )
15.(2024六上·正定期末)父母的特征都能遗传给子女。--------------------------------( )
16.(2024六上·正定期末)动物有遗传现象,植物没有。--------------------------------( )
17.(2024六上·正定期末)在动物的演变历史中,鸟、哺乳类动物比爬行动物出现的时间要晚。 ( )
18.(2024六上·正定期末)汽车运行需要能量,机器生产需要能量,骑自行车就不需要能量了。( )
19.(2024六上·正定期末)开关是一种能量控制装置。---------------------------------( )
20.(2024六上·正定期末)我们可以通过深埋生物残骸的方式很快再造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
21.(2024六上·正定期末)我国现在利用规模最大的能源是各种新能源。------------------( )
22.(2024六上·正定期末)动物进行各种活动需要的能量是从食物中来的。---------------( )
23.(2024六上·正定期末)我国很早就开发利用沼气了,所以不属于新能源。-------------( )
24.(2024六上·正定期末)右图小狗的妈妈为图 ,我们判断的依据是幼犬与母犬在 、 等方面特征一致。
25.(2024六上·正定期末)能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我们可以观察到它产生的效果. 能量可以使物体 或 。
26.(2024六上·正定期末)接通电源,电灯泡把 能转化为了 能; 我们制作的走马灯在转动的时候把 能转化为了 能。
27.(2024六上·正定期末)绿色植物的叶和根吸收外界的 和 ,并通过吸收 ,在绿叶中制造其生存所需要的养分,同时放出 ,这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分析,光合作用把 能转化为了生物质能。
28.(2024六上·正定期末)根据食物关系,可以把一些动植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像一条由很多链环组成的锁链一样,人们把动植物之间的这种关系叫做 。在这个联系锁链中, 和 在不断地流动着。
29.(2024六上·正定期末)像池塘这样的栖息地,由水草、鱼、虾和各种细菌等 以及水、空气、阳光、温度、土壤等 共同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被称为 。
30.(2024六上·正定期末)电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能源之一,电能从哪里来呢 请把下面四种发电厂与其利用的能源连线,并把能源与类型连线。
太阳能
煤、天然气、石油等 可再生能源
风能 不可再生能源
水能
31.(2024六上·正定期末)按照吃与被吃的关系,将下列动植物连成食物链。
草→ → → → 。
32.(2024六上·正定期末)有如下实验器材:电池4节(含电池盒) 、导线、较大铁钉两个、较小铁钉两个、漆包铜线长度若干、大头针、开关等,请选择合适的器材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是否有关。
①选择实验器材,在需要的实验器材下划横线。
电池4节( 含电池盒) 、导线、较大铁钉两个、较小铁钉两个、漆包铜线长若干、大头针、开关
②设计实验:
该实验为对比实验,请写出详细实验步骤,画出实验设计图。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 豌豆的亲代与后代在高矮、花色等方面非常相似,但也有一些细微的不同。 豌豆的亲代与后代在植株高矮、花色等方面表现出很高的相似性,这是遗传的结果。然而,后代与亲代之间也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异,这是变异的表现 。选项D正确。
2.【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食物
【解析】【分析】 我们可以根据霸王龙的牙齿化石数据及资料,推测霸王龙的食性为肉食。 霸王龙的牙齿呈圆锥状,适合压碎骨头,这种牙齿结构表明霸王龙是肉食性动物 。
3.【答案】C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生物在形态和生理上的特性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由父母传递给我们的,基因能决定我们身体各个部分如何生长。
4.【答案】A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几百万年以前死亡生物的残骸或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等,化石不能保存生物的肌肉和内脏,它们很容易就腐烂了。
5.【答案】B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亲子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存在相似性,表明性状可以从亲代传递给子代,这种现象称为遗传。给出的人体特征中属于能够遗传的是乌黑的头发、有耳垂属于遗传;被晒黑的皮肤是受到太阳影响,与遗传无关。
6.【答案】B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用弓射箭时,要用较大的力拉弓,才能够让箭射的远。
7.【答案】C
【知识点】进化论
【解析】【分析】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正是由于生物在不断地演变,使我们看到了现在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古生物的化石是生物进化演变以及人类的起源最可靠的证据。
8.【答案】A
【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连接如图所示装置,平板就相当于电磁铁的铁芯,平板倾斜时电铃响。
9.【答案】C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分析】 过度放牧是指草地放牧牲畜密度过大,超出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行为。这种行为会导致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最终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 。
10.【答案】D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 角马的迁移是对气候、食物、空气、水源等环境变化的适应行为。 角马通过迁移来适应环境的变化,寻找充足的食物和水源,以确保种群的生存和繁衍 。
11.【答案】C
【知识点】海洋资源
【解析】【分析】 海洋能源中除了石油和天然气能源,还有大量的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和海水盐差能。 这些能源都是可再生的,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被视为具有巨大潜力的新能源。
12.【答案】C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 过度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会导致生态环境破坏,进而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例如,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和矿业工作的不规范开展,会引起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 。此外,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也都是由于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所导致的 。
13.【答案】C
【知识点】垃圾分类与回收
【解析】【分析】水果皮、蔬菜叶子、鸡蛋壳属于厨余垃圾,不可回收。选项C正确。
14.【答案】错误
【知识点】变异
【解析】【分析】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一个人白黑头发染成了黑色,不属于变异,这属于后天改变。
15.【答案】错误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亲子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存在相似性,表明性状可以从亲代传递给子代,这种现象称为遗传。酒窝、双眼皮、肤色都属于父母遗传给子女的特征,但是一些特征遗传过程中会发生变异,并不是所有特征都会遗传给子女。
16.【答案】错误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 动物和植物都有遗传现象。 遗传是生物的普遍现象,不仅存在于动物,植物也有遗传现象。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7.【答案】正确
【知识点】进化论
【解析】【分析】在动物的进化历程中,爬行动物出现在古生代石炭纪末期,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鸟类起源于中生代侏罗纪的爬行动物,是由爬行动物中的一支进化而来的,大约在 1.5 亿年前出现。 哺乳类动物起源于中生代三叠纪末期的似哺乳爬行动物,大约在 2 亿年前出现,比爬行动物出现的时间晚。
18.【答案】错误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 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和运动有关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动能。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储存的能量叫做化学能。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自行车运动也需要能量。
19.【答案】正确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能量控制装置不仅可以控制能量的时间,还可以控制能量的大小,人们在生活中,为了更好地发挥能量的作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通过一定装置来实现对能量的时间长短和大小进行控制。开关是一种能量控制装置,它可以有效地控制能量转换的大小和时间。
20.【答案】错误
【知识点】化石燃料
【解析】【分析】在漫长的地质史中形成的礁体厚度巨大,它们死亡后,被沉积物覆盖并埋藏在地层深部,在长期的地质作用下,逐渐成为石油和天然气形成的物质基础。
21.【答案】错误
【知识点】新能源;化石燃料
【解析】【分析】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但是目前新能源利用规模不大,传统能源仍然是人类利用规模最大的能源。
22.【答案】正确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 动物进行各种活动需要的能量是从食物中来的。 动物在进行各种活动时,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来自于食物,因为动物不能制造有机物,也不能直接利用非生物环境中的能量 。
23.【答案】错误
【知识点】新能源
【解析】【分析】 我国很早就开发利用沼气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沼气不属于新能源。 沼气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虽然历史悠久,但在现代能源分类中仍然被视为新能源。
24.【答案】甲;毛色;外形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观察图片可知,右图小狗的妈妈为图甲,我们判断的依据是幼犬与母犬在毛色、外形等方面特征一致。
25.【答案】运动;发热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能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我们可以观察到它产生的效果。能量可以使物体运动或是发生变化。如发光、发热、产生爆炸等。
26.【答案】电;光;热;机械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生活中有各式各样的能量,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量。接通电源,电灯泡把电能转化为了光能;我们制作的走马灯在转动的时候把热能转化为了机械能。
27.【答案】二氧化碳;水;阳光;氧气;光
【知识点】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利用叶绿素吸收阳光、分解水而释放出氧气,合成植物需要的养分。它的叶吸收二氧化碳、根吸收水分,利用阳光,在叶片的叶绿素中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植物生存需要的养分,同时放出氧气。
28.【答案】食物链;物质;能量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能量的转化;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动物与植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在生态系统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生产者,一般都是绿色植物。食物链的源头在植物,终点是凶猛的肉食动物。
29.【答案】生物;非生物;生态系统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生物与非生物
【解析】【分析】生物具有生命,非生物没生命,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像池塘一样由水草、鱼、虾和各种细菌等生物及水、空气、阳光、温度、土壤等非生物共同构成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被称为生态系统。
30.【答案】太阳能 - 可再生能源
煤、天然气、石油等 - 不可再生能源
风能 - 可再生能源
水能 - 可再生能源
【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
【解析】【分析】根据能源是否能够短时间内再生,我们将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属于可再生能源,煤、天然气、石油等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31.【答案】蝗虫;青蛙;蛇;鹰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在生态系统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生产者,一般都是绿色植物;直接或者间接消费生产者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食物链的源头在植物,终点是凶猛的食肉动物,所以食物链可以是草→蝗虫→青蛙→鹰;草→蝗虫→青蛙→蛇→鹰;松树→松毛虫→山雀→鹰;松树→山雀→鹰。
32.【答案】①电池4节(含电池盒)、导线、较大铁钉两个、漆包铜线长度若干、大头针、开关
②实验步骤:
1. 将漆包铜线在一个较大铁钉上缠绕一定的匝数,如20匝,制作成一个电磁铁。
2. 将电池、开关、电磁铁通过导线连接成一个电路,闭合开关,吸引大头针,并记录吸引大头针的数量。
3. 保持电池、开关等其他条件不变,将漆包铜线在另一个较大铁钉上缠绕更多的匝数,如40匝,制作成另一个电磁铁。
4. 再次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吸引大头针,并记录吸引大头针的数量。
5. 比较两次实验中吸引大头针的数量,判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
实验设计图:(简单画出电路连接图,包括电池、开关、两个电磁铁和大头针即可)
【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电磁铁的磁性与电流强度和线圈匝数有关。根据对比实验要求,进行合理实验设计即可。
1 / 1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1.(2024六上·正定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我们播种豌豆,收获的可能是豌豆,也可能是绿豆
B.豌豆的亲代之间相比较,高矮、花色等方面完全相同
C.豌豆的后代之间相比较,高矮、花色等方面完全相同
D.豌豆的亲代与后代在高矮、花色等方面非常相似,但也有一些细微的不同
【答案】D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 豌豆的亲代与后代在高矮、花色等方面非常相似,但也有一些细微的不同。 豌豆的亲代与后代在植株高矮、花色等方面表现出很高的相似性,这是遗传的结果。然而,后代与亲代之间也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异,这是变异的表现 。选项D正确。
2.(2024六上·正定期末)我们可以根据霸王龙的( )化石数据及资料,推测霸王龙的食性为肉食。
A.足印化石 B.后腿骨化石 C.牙齿化石 D.蛋化石
【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食物
【解析】【分析】 我们可以根据霸王龙的牙齿化石数据及资料,推测霸王龙的食性为肉食。 霸王龙的牙齿呈圆锥状,适合压碎骨头,这种牙齿结构表明霸王龙是肉食性动物 。
3.(2024六上·正定期末)能决定我们身体各个部分如何生长的是( )
A.遗传 B.细胞 C.基因 D.外在环境
【答案】C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生物在形态和生理上的特性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由父母传递给我们的,基因能决定我们身体各个部分如何生长。
4.(2024六上·正定期末)化石可以保存生物的( )
A.骨骼 B.肌肉 C.内脏 D.皮肤
【答案】A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几百万年以前死亡生物的残骸或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等,化石不能保存生物的肌肉和内脏,它们很容易就腐烂了。
5.(2024六上·正定期末)下列特征中,不能被遗传的是( )。
A.乌黑的头发 B.晒黑的皮肤 C.有耳垂 D.大眼睛
【答案】B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亲子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存在相似性,表明性状可以从亲代传递给子代,这种现象称为遗传。给出的人体特征中属于能够遗传的是乌黑的头发、有耳垂属于遗传;被晒黑的皮肤是受到太阳影响,与遗传无关。
6.(2024六上·正定期末)如下图所示,射出的第一箭射到了如图所示位置,为了第二箭射中靶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更大的力拉弓弦,使弓的形变更大
B.用稍小的力拉弓弦,使弓的形变比第一次稍小
C.使弓具有更大的能量,可以使弓箭射的更远
【答案】B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用弓射箭时,要用较大的力拉弓,才能够让箭射的远。
7.(2024六上·正定期末)在生物演变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古代生物种类全部生存至今
B.从5000万年前的始祖马到现代马,马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C.动物的演变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
D.动物的演变过程是有陆生到水生
【答案】C
【知识点】进化论
【解析】【分析】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正是由于生物在不断地演变,使我们看到了现在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古生物的化石是生物进化演变以及人类的起源最可靠的证据。
8.(2024六上·正定期末)连接如图所示装置,会发生的现象是 ( )
A.平板倾斜时电铃响
B.平板水平放置时电铃响
C.电铃始终响
【答案】A
【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连接如图所示装置,平板就相当于电磁铁的铁芯,平板倾斜时电铃响。
9.(2024六上·正定期末)人类在草原上大量过度放牧造成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
A.会造成牧草的匮乏,草原荒漠化
B.会对草原上草食性植物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
C.对灰狼等肉食性动物的生存没有什么关系
D.会影响整个草原生态平衡,破坏草原生物资源
【答案】C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分析】 过度放牧是指草地放牧牲畜密度过大,超出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行为。这种行为会导致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最终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 。
10.(2024六上·正定期末)关于角马的迁移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几只角马为了躲避狮群的追赶在草原上奔跑了几公里
B.角马的迁移时间是灵活的,随生存条件变化随时进行迁移
C.角马的迁移路线是多变的,每次迁移路线都不同
D.角马的迁移是对气候、食物、空气、水源等环境变化的适应行为
【答案】D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 角马的迁移是对气候、食物、空气、水源等环境变化的适应行为。 角马通过迁移来适应环境的变化,寻找充足的食物和水源,以确保种群的生存和繁衍 。
11.(2024六上·正定期末)关于海洋资源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洋中生物资源的数量巨大,但种类较少
B.人类现在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已经非常充分
C.海洋能源中除了石油和天然气能源,还有大量的潮汐能等能源
D.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矿产资源量较少
【答案】C
【知识点】海洋资源
【解析】【分析】 海洋能源中除了石油和天然气能源,还有大量的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和海水盐差能。 这些能源都是可再生的,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被视为具有巨大潜力的新能源。
12.(2024六上·正定期末)关于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资源储量丰富,不存在枯竭的现象
B.铁矿石、风、树等都是可再生资源
C.过度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可能会导致一些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最终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生活
D.保护自然资源是国家和集体行为,跟个人日常活动没有关系
【答案】C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 过度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会导致生态环境破坏,进而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例如,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和矿业工作的不规范开展,会引起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 。此外,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也都是由于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所导致的 。
13.(2024六上·正定期末)不可回收的资源有( )
A.啤酒瓶、矿泉水瓶、易拉罐 B.报纸、纸箱、一次性纸杯
C.水果皮、蔬菜叶子、鸡蛋壳 D.旧衣服、家电、手机
【答案】C
【知识点】垃圾分类与回收
【解析】【分析】水果皮、蔬菜叶子、鸡蛋壳属于厨余垃圾,不可回收。选项C正确。
14.(2024六上·正定期末)一个人把白发染成了黑发,这属于变异现象。------------------(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变异
【解析】【分析】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一个人白黑头发染成了黑色,不属于变异,这属于后天改变。
15.(2024六上·正定期末)父母的特征都能遗传给子女。--------------------------------(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亲子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存在相似性,表明性状可以从亲代传递给子代,这种现象称为遗传。酒窝、双眼皮、肤色都属于父母遗传给子女的特征,但是一些特征遗传过程中会发生变异,并不是所有特征都会遗传给子女。
16.(2024六上·正定期末)动物有遗传现象,植物没有。--------------------------------( )
【答案】错误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 动物和植物都有遗传现象。 遗传是生物的普遍现象,不仅存在于动物,植物也有遗传现象。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7.(2024六上·正定期末)在动物的演变历史中,鸟、哺乳类动物比爬行动物出现的时间要晚。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进化论
【解析】【分析】在动物的进化历程中,爬行动物出现在古生代石炭纪末期,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鸟类起源于中生代侏罗纪的爬行动物,是由爬行动物中的一支进化而来的,大约在 1.5 亿年前出现。 哺乳类动物起源于中生代三叠纪末期的似哺乳爬行动物,大约在 2 亿年前出现,比爬行动物出现的时间晚。
18.(2024六上·正定期末)汽车运行需要能量,机器生产需要能量,骑自行车就不需要能量了。(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 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和运动有关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动能。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储存的能量叫做化学能。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自行车运动也需要能量。
19.(2024六上·正定期末)开关是一种能量控制装置。---------------------------------(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能量控制装置不仅可以控制能量的时间,还可以控制能量的大小,人们在生活中,为了更好地发挥能量的作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通过一定装置来实现对能量的时间长短和大小进行控制。开关是一种能量控制装置,它可以有效地控制能量转换的大小和时间。
20.(2024六上·正定期末)我们可以通过深埋生物残骸的方式很快再造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化石燃料
【解析】【分析】在漫长的地质史中形成的礁体厚度巨大,它们死亡后,被沉积物覆盖并埋藏在地层深部,在长期的地质作用下,逐渐成为石油和天然气形成的物质基础。
21.(2024六上·正定期末)我国现在利用规模最大的能源是各种新能源。------------------(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新能源;化石燃料
【解析】【分析】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但是目前新能源利用规模不大,传统能源仍然是人类利用规模最大的能源。
22.(2024六上·正定期末)动物进行各种活动需要的能量是从食物中来的。---------------(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 动物进行各种活动需要的能量是从食物中来的。 动物在进行各种活动时,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来自于食物,因为动物不能制造有机物,也不能直接利用非生物环境中的能量 。
23.(2024六上·正定期末)我国很早就开发利用沼气了,所以不属于新能源。-------------(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新能源
【解析】【分析】 我国很早就开发利用沼气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沼气不属于新能源。 沼气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虽然历史悠久,但在现代能源分类中仍然被视为新能源。
24.(2024六上·正定期末)右图小狗的妈妈为图 ,我们判断的依据是幼犬与母犬在 、 等方面特征一致。
【答案】甲;毛色;外形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观察图片可知,右图小狗的妈妈为图甲,我们判断的依据是幼犬与母犬在毛色、外形等方面特征一致。
25.(2024六上·正定期末)能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我们可以观察到它产生的效果. 能量可以使物体 或 。
【答案】运动;发热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能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我们可以观察到它产生的效果。能量可以使物体运动或是发生变化。如发光、发热、产生爆炸等。
26.(2024六上·正定期末)接通电源,电灯泡把 能转化为了 能; 我们制作的走马灯在转动的时候把 能转化为了 能。
【答案】电;光;热;机械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生活中有各式各样的能量,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量。接通电源,电灯泡把电能转化为了光能;我们制作的走马灯在转动的时候把热能转化为了机械能。
27.(2024六上·正定期末)绿色植物的叶和根吸收外界的 和 ,并通过吸收 ,在绿叶中制造其生存所需要的养分,同时放出 ,这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分析,光合作用把 能转化为了生物质能。
【答案】二氧化碳;水;阳光;氧气;光
【知识点】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利用叶绿素吸收阳光、分解水而释放出氧气,合成植物需要的养分。它的叶吸收二氧化碳、根吸收水分,利用阳光,在叶片的叶绿素中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植物生存需要的养分,同时放出氧气。
28.(2024六上·正定期末)根据食物关系,可以把一些动植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像一条由很多链环组成的锁链一样,人们把动植物之间的这种关系叫做 。在这个联系锁链中, 和 在不断地流动着。
【答案】食物链;物质;能量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能量的转化;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动物与植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在生态系统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生产者,一般都是绿色植物。食物链的源头在植物,终点是凶猛的肉食动物。
29.(2024六上·正定期末)像池塘这样的栖息地,由水草、鱼、虾和各种细菌等 以及水、空气、阳光、温度、土壤等 共同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被称为 。
【答案】生物;非生物;生态系统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生物与非生物
【解析】【分析】生物具有生命,非生物没生命,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像池塘一样由水草、鱼、虾和各种细菌等生物及水、空气、阳光、温度、土壤等非生物共同构成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被称为生态系统。
30.(2024六上·正定期末)电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能源之一,电能从哪里来呢 请把下面四种发电厂与其利用的能源连线,并把能源与类型连线。
太阳能
煤、天然气、石油等 可再生能源
风能 不可再生能源
水能
【答案】太阳能 - 可再生能源
煤、天然气、石油等 - 不可再生能源
风能 - 可再生能源
水能 - 可再生能源
【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
【解析】【分析】根据能源是否能够短时间内再生,我们将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属于可再生能源,煤、天然气、石油等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31.(2024六上·正定期末)按照吃与被吃的关系,将下列动植物连成食物链。
草→ → → → 。
【答案】蝗虫;青蛙;蛇;鹰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在生态系统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生产者,一般都是绿色植物;直接或者间接消费生产者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食物链的源头在植物,终点是凶猛的食肉动物,所以食物链可以是草→蝗虫→青蛙→鹰;草→蝗虫→青蛙→蛇→鹰;松树→松毛虫→山雀→鹰;松树→山雀→鹰。
32.(2024六上·正定期末)有如下实验器材:电池4节(含电池盒) 、导线、较大铁钉两个、较小铁钉两个、漆包铜线长度若干、大头针、开关等,请选择合适的器材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是否有关。
①选择实验器材,在需要的实验器材下划横线。
电池4节( 含电池盒) 、导线、较大铁钉两个、较小铁钉两个、漆包铜线长若干、大头针、开关
②设计实验:
该实验为对比实验,请写出详细实验步骤,画出实验设计图。
【答案】①电池4节(含电池盒)、导线、较大铁钉两个、漆包铜线长度若干、大头针、开关
②实验步骤:
1. 将漆包铜线在一个较大铁钉上缠绕一定的匝数,如20匝,制作成一个电磁铁。
2. 将电池、开关、电磁铁通过导线连接成一个电路,闭合开关,吸引大头针,并记录吸引大头针的数量。
3. 保持电池、开关等其他条件不变,将漆包铜线在另一个较大铁钉上缠绕更多的匝数,如40匝,制作成另一个电磁铁。
4. 再次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吸引大头针,并记录吸引大头针的数量。
5. 比较两次实验中吸引大头针的数量,判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
实验设计图:(简单画出电路连接图,包括电池、开关、两个电磁铁和大头针即可)
【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电磁铁的磁性与电流强度和线圈匝数有关。根据对比实验要求,进行合理实验设计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