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第3课 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1.识记庇西特拉图僭主政治的建立,梭伦改革局限性的表现。
2.理解梭伦改革后雅典走上僭主政治的原因,梭伦改革的影响。
3.探究为什么说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改革和改革评价的标准。
本节课主要探讨了梭伦改革对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与前两课的内容关系非常密切,因此本课以梭伦改革内容连接,以梭伦改革后各阶层态度的小故事导入,通过探讨梭伦改革的特点及其结果,导出雅典在梭伦改革后面临的新问题引入僭主政治的确立。在分析庇西特拉图在确立僭主政治期间非但没有废除梭伦改革的内容,反而将民主政治推向深入引入梭伦改革的影响及局限性,并分析梭伦改革局限性的原因及评价。
本课的重难点是梭伦改革奠定雅典民主基础及其局限性的问题。由于学生在必修课中已经了解到相关知识,因此本课主要以史料形式呈现,锻炼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在探究梭伦改革局限性时,要让学生了解到局限性即是梭伦本身阶级局限性的限制,也是历史局限性的限制,从而对改革的评价问题具有更深刻的了解。平民:哦,我和我的妻子终于回到了雅典,我们还拿回了
当初抵押给大人的田产,太美妙了。今年我还打算
参加公民大会,当然什么时候能当选司库官就好了。
工商业者:我出海刚回来,今年橄榄油收成不错,大赚了
一笔,感谢梭伦大人。不过今年也是太乱了,如果
有个强有力的政府就好了。
贵族:不,今年损失惨重,梭伦太胡闹了,不能继续下去
了,回去!回去!公元前565年的雅典一家小酒馆里思考:梭伦改革后雅典各方的态度如何?结果会怎么样?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
——梭伦特点:“调停者”,中庸、折中色彩浓厚梭伦改革的特点是什么?其结果如何?一、梭伦出走与僭主政治的建立 平原派
(贵族寡头政治) 山地派
(激进民主政治) 海岸派
(温和改革) 反对贵族专权,要求改革 当梭伦完成……宪法时,人民常来找他,并且为着他的法律而使他感到烦恼,批评这些,问问那些;他既然不愿更变法律条文,又不愿居留而受谤,所以旅行埃及……僭主政治的建立改革没有消除贵族、平民的根本矛盾(根本原因)梭伦本人困境下出走结果:梭伦出走!公元前560年,庇西特拉图武力夺权建立什么是僭主政治?僭主政治是不是对梭伦改革的背叛? “僭主”指不合法的篡夺者。僭主政治指用武力夺取政权而建立的个人独裁统治。庇西特拉图在位期间的主要作为修筑神庙道路,组织节日庆典,组织文化活动。庇西特拉图将民主政治推向了深入政治上:奉行梭伦宪政,且较之梭伦更为激进。经济上:扶持小农,发展手工业、商业,促进外贸。司法上:设立巡回法庭,削弱地方贵族司法专断。文化上: 庇西特拉图建立僭主政治后,非但没有废除梭伦改革的内容,反而将雅典民主政治推向了深入,梭伦改革到底给雅典带来了什么?站在历史角度,我们应该怎样评价梭伦和梭伦改革?二、雅典民主的奠基石 “我想有财富,但用不正当的方法取得它,我不愿意,正当的方法虽然慢,可是稳当。”
——贝尔克《梭伦诗拾零》 “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但是,我们不愿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
——贝尔克《梭伦诗拾零》出身贵族,支持合法的财富创造,对平民抱有深刻的同情平原派支持海岸派支持山地派支持 梭伦主持改革是雅典改革的现实需要和梭伦个人魅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主要目的就是调和雅典日益突出的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梭伦其人:具有强烈的道德感和爱国热情 “如果我保全我的故国,不在僧主政治和无情的暴力中插手,玷辱我的嘉名,我就是无愧的;我这样做,只会使我的声名,凌驾一切其他的人们。”
——普鲁塔克《梭伦传》 当改革遇到困境时,梭伦忠诚于自己的民主理想,不为权力所动,最终通过制定百年不动摇之宪法,以十年出走为雅典民主的继续发展留得生机。 “用僭主的力量希冀成功,我所不乐。”
——普鲁塔克《梭伦传》 不久雅典就成了希腊世界第一个工商业城邦。梭伦所奠定的雅典的经济发展路线……是保持了人力资源于国内,使纵横不过百里的一个小区域发展成为……大工商业城市,……这无疑是很大的成功。
——顾准《希腊城邦制度》促进雅典经济的发展——为雅典社会繁荣奠定经济基础梭伦改革给雅典带来了什么影响? (解负令)抚平了长期以来妻离子散带给雅典平民家庭的创伤,使城邦的基本构成单位家庭得以稳固,免除了因债务原因而遭遇毁灭的威胁,弥合了城邦支离破碎的社会基础的裂痕。
——李云俊杰《公元前594—510年雅典城邦发展研究》保护雅典平民家庭——扩大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公民基础梭伦改革——“解负令” “这样,在宪法中便加入了一个全新的因素——私人所有制。国家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按他们土地财产多寡来规定的,有产阶级既开始获得了势力,于是旧的血缘亲族关系的集团就开始被排斥了,氏族制度又遭受新的失败。”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财产等级成为参与政治的标准,血亲贵族政治被打破梭伦改革——财产等级制 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改革以后,贵族阶级固然还是当政的阶级,然而……从前实际上并无公民权利的平民,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
——顾准《希腊城邦制度》贵族垄断政治话语权现象被打破——推动民主政治到来 梭伦改革为雅典发展指明了方向,适应了雅典社会奴隶制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在梭伦以前的时代盛行的农村高利贷,以及地产的无限制的集中,都受到了节制。商业以及靠奴隶劳动日益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和工艺,都成了流行的职业……由货币、奴隶以及商船构成的财富日益增加,但是,这些财富已经不是仅仅用来购置地产,它已经变成了人们所追求的目的本身了。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以折中为手段的改革必然带有妥协性,但能否认为梭伦改革不彻底?局限性
妥协性下层公民受财产限制,没有充分参政议政权;梭伦改革结果的局限性没有根本解决贵族和平民之间矛盾;保留氏族制残余,没有彻底消除贵族政治势力; 公元前7世纪,阿提卡仍然由宗教和社会传统维系,家族因素占支配地位……前599年,三百名陪审官作出的放逐阿克密尔尼德家族成员的判决,正是非常强烈的家族责任感所导致的。
——哈蒙德
梭伦时代,氏族、胞族和部落依然生气勃勃的存在着,不过在权能方面减少了一些而已,但它们仍然是“公认的政权的源泉”。
——摩尔根 梭伦时代,贵族政治仍然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彻底废除不符合现实需要。 城邦时期,改革家的历史任务是维护城邦的正常秩序,从而推动城邦社会继续前进。
——日知《城邦史研究》 城邦的正常秩序主要建立在政治权利合理分配的基础上,即以人们对于构成城邦各要素的贡献的大小为依据。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城邦的职司本来是名位(荣誉)……无薪的公职是义务、权利、荣誉的三位一体……即使是富裕阶层的公民都不可能人人趋之若鹜,对广大收入微薄的平民来说,更不会是有利可图的最佳选择。
——邹益《梭伦改革不彻底质疑》 梭伦时代,维持公职的财产限制符合时代经济发展水平和稳固城邦秩序需要。 梭伦改革在内容上打击了雅典的血缘贵族统治,推动了雅典经济发展,从而为雅典社会进一步摆脱“血族关系”走向“区域国家”,建立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一位西方史学家在评价梭伦改革时说:“不应看它没能做到什么,而应看它做到了什么。”梭伦改革的评价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僭主政治的建立背景改革没有消除贵族和平民的根本矛盾梭伦出走过程雅典社会动荡平原派、海岸派、山地派争夺权力庇西特拉图建立僭主政治结果:庇西特拉图以独裁形式进一
步推进民主进程对梭伦改革的评价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梭伦改革的积极意义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梭伦改革的历史局限下层公民没有充分的政治权利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1.梭伦改革虽推动了雅典社会的发展,但他不得不出走他乡,原因有( )
①僭主政治的建立 ②梭伦成为平民和贵族矛盾的焦点 ③工商业奴隶主的反对 ④贵族对梭伦改革不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D 2.僭主政治的建立( )
A.使贵族权益失而复得
B.贵族政治得到加强
C.削弱了平民的经济地位
D.促进了雅典工商业的发展D3.财产等级制度之所以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关键是( )
A.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利
B.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
C.以财产资格来取代血缘资格确定公民权利
D.废除了债务奴隶制C4.梭伦改革改变了贵族政治的权利分配原则,主要是指( )
A.财产等级制度的确立
B.债务奴隶制的废除
C.创立“四百人会议”
D.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A5.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 )
A.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B.奴隶主民主政治
C.贵族专制政治
D.平民民主政治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