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4.5平行教案(鲁教版六年级上)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4.5平行教案(鲁教版六年级上)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9-10-22 15:1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4.5 平行
课 题 4.5 平 行 课 型 新 授 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了解两直线平行的关系,掌握有关符号的表示。2.会用三角板、量角器、方格纸画平行线,积累操作活动的经验。3.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了解平行线的有关性质。情感与态度:1.创设现实情景,丰富数学活动阅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平行线的概念、画法及表示法、性质。
教学难点 平行线的多种画法,及从画法中体会发现平行线的有关性质。
教学方法 教学互动,学生通过操作,自主探究。
教学手段 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看一看 1. 多媒体演示生活中的一些图片(如自动扶梯的左右扶手、双杠、铁轨等),请同学们找出它们的共同之处,从而引出课题。2. 请同学们回忆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并通过展示立交桥等图片,强调定义中的前提条件不可少。 观察、思考。回忆、思考、质疑。 教师运用多媒体演示多种有关平行的生活事例,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了解两条直线平行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引导学生提出质疑,并通过一些生活图片,让学生思考、释疑,准确地把握定义。
想一想 展示一组图片,请同学们找出其中的平行线。 请同学们在教室里找平行线。3. 就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引导学生讨论:自动扶梯的左右扶手之间的宽度如果不相等会出现什么情况?铁路的铁轨之间的宽度如果不相等,又会出现什么情况?我们的早操队伍不整齐又怎样? 对照知识点,找出身边更多的平行的实例,感受“平行”无处不在。讨论、交流。 通过平行实例,进一步理解定义。使学生进一步的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生活。
做一做 你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平行线吗?有几种画法?(横、竖、斜三种画法,可借助于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画法。) 你能借助三角尺画出平行线吗?(请学生上台演示画法) 根据“斜画法”,引出平行线的表示方法。通常,我们用“∥”表示平行。如图,直线AB与直线CD平行,记作AB∥CD。如果用l、m表示这两条直线,那么l与m平行记作l∥m。 回忆、操作、思考、交流、展示。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巩固小学里所学的有关画图的知识。并在画图的过程中进一步的体会平行的含义,
议一议 1、 如图,直线AB外有两点P、Q,你能过点P画一条直线与直线AB平行吗?(必要时教师将画图的四个步、靠、推、画,演示给学生看。)这样的直线还能画吗? 再过点Q画一条直线与直线AB平行,它与前面所画的直线平行吗 通过画图,你发现了什么? 由此,得到平行线的两条性质:性质1: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性质2: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回忆、操作。表达思考、质疑。操作、思考。讨论、交流。理解、体会、记忆。 学生以前学习过通过平移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教师应在此引导学生加以回顾。学生在画图过程中将进一步体会平行的含义,为将来学习平行线的判定积累经验。在画图过程中,探索并了解平行线的有关性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性质1强调存在性和惟一性。性质2强调平行线的传递性。
小结 指导学生小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回顾、思考。
作业 习题4.5 :1-4.2. 利用所学的平行知识,设计一幅优美的图案,并配上恰当的说明词。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