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高中历史选修一:6.2《阿里改革的内容》课件(共21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高中历史选修一:6.2《阿里改革的内容》课件(共21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2-25 13:28: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第2课
阿里改革的内容
一、 改革目的
二、 主要内容
1.经济方面
2.政治方面
3.文化方面
4.军事方面第二课时 阿里改革的内容1.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
2.结合背景分析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必然性及目的。
3.学会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养成论从史出的学科品质。
本课用回顾前课的“英雄”导入新课,利用总结方式启发后课,体现本课在本单元承上启下的地位。教学设计中既注意穆罕默德?阿改革内容的梳理,又注重用材料分析结论,培养学生信息提取和分析能力及历史感知。
? 本课重点是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内容,教学中以 表格方式,引导自主归纳教材内容,并分析其作用,帮助学生理解掌握。难点是改革的性质及特点,这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阶级史观和现代化史观进行分析。? 时势造英雄,资本主义冲击下的埃及产生了一位卓越的领导人。
——穆罕默德·阿里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
结合前课所学,穆罕默德?阿里上台后统治面临哪些问题?其出路何在? 面对内忧外患的窘境,只有通过改革,实现富国强兵,才能消除统治危机。

一、改革目的 真正的独立需要有一支能够抵抗西方入侵的 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以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
——穆罕默德·阿里
结合材料分析阿里改革的目的。直接目的:根本目的: 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富国强兵二、主要内容
(一)经济方面
结合教材归纳19世纪上半叶,欧洲国家工业革命发展迅速,纺织工业对棉花等原料的需求猛增。阿里抓住这一时机、组织力量培植优质长纤维棉花。这就是著名的长绒棉。1821年,长绒棉进入英国纺织工厂,受到广泛欢迎。此后3年内.长绒棉迅速在埃及推广,埃及棉花出口增加了200倍。直至今日,长绒棉仍然是埃及农业的骄傲。思考:阿里培植和推广长绒棉的有利因素是什么?体现当时怎样的趋势?答:欧洲纺织业发展对棉花的需求激增:
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的趋势。1834年,法国元帅马尔蒙参观了亚历山大造船厂,他在访问记中写道:“这个厂建立不到六年,就造了十艘主力舰。每艘备有百门大炮,其中七艘已在海上游弋,另外三艘即将下水……埃及是一个没有木材、铁矿和铜矿的国家,是一个缺乏训练有素的工人和水手的国家。正是在这个国家里,建成了造船厂,并在短期内把海军扩展到如此惊人的地步。” 思考:埃及军事工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答:政府扶持;引进技术设备人才;
历史上战乱频仍,战争的促进。(二)政治方面 1811年,阿里邀请开罗附近的马木鲁克大小头领及其随从470人前往萨拉丁城堡出席宴会。平素骄横惯了的马木鲁克头领根本不会想到阿里敢把他们怎么样,因此他们只带了少数随从,肆无忌惮地前来赴宴。宴会结束后,早有准备的阿里立即对疏于防范的马木鲁克首领发动突然袭击。通向大门有一段石头垒成的高墙,前面是狭窄的下坡石阶小道,当马木鲁克们经过此处时,阿里军队突然从高墙上推下无数块大石头,把他们砸得抱头鼠窜,与此同时,密集的子弹又毫不留情地雨点般飞过来,结果只有一人漏网,其余的全部被歼。紧接着,阿里在全国展开大搜捕,一共消灭了1000多人,残余分子或仓皇逃窜各地,或就地宣誓效忠阿里。至此,统治埃及达500年之久的马木鲁克作为一股政治势力不复存在。阿里的“鸿门宴”1.歼灭了残余的马木鲁克。撒拉丁城堡大屠杀2.削弱了宗教长老阶层的势力,巩固了国家政权为改革奠定了基础
3.确立高度的中央集权(设立中央机构国务会议和咨议会,建立省县乡村各级行政机构)作用:结束了埃及长期的分裂和割据局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实质是为了维护其封建专制集权。 1.创办学校
2.外聘专家
3.选派留学生
4.出版翻译学术著作和普通读物
5.创办了阿拉伯文的报纸作用:推动了埃及文化事业的发展,为自己培养了各类人才,传播了西方科技文化。(三)文化方面 1.实行征兵制
2.加强训练军队
3.建军校培养军官
4.装备先进武器
5.建立船队作用:使得埃及的军事实力空前提高,为对外扩张奠定了基础。阿里建立了兵工厂、造船厂等(四)军事分析阿里改革的特点和性质。材料一 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
——穆罕默德·阿里 材料二 阿里发展工业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庞大的军事帝国,因此工厂的产品大多用于对外战争,没有带来任何利润,从而使工厂得不到扩大再生产的资金。而厂长大多是一些现役或退役军官,对组织生产一窍不通,对贪污和剥削工人却颇为在行。此外,外国商人利用埃及人不懂技术,将一些老式的、使用过的或完全报废的机器高价卖给埃及政府。这一切造成工厂产量下降,亏损巨大,难以维持下去。性质是有利于埃及近代化发展的封建改革(未能对生产关系和政治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造)特点是向西方学习阿里改革措施中的近代化因素:(1)工业方面:引进西方技术,购买设备,聘请专家,建立一批近代化的工厂;重点扶持的军事工业的产品量直追欧洲各国;民族工业初具规模。
(2)军事方面:改变旧军队,用新式武器和西式方法装备、训练军队。
(3)文化教育:依照西方教育制度,建立一些世俗学校和专科学校,培养建设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近代西方的先进思想文化;兴建采用西方教学组织形式和教材的普通中小学,提高教育普及的程度;选派赴欧留学生,邀请各国专家来埃及讲学;创办近代报纸。 材料一 拿破仑除了将解释古代象形文字的科学家和制定把地中海和红海连接起来的计划的工程师带到埃及外,还给埃及带来了第一台印刷机。
材料二 穆罕默德?阿里的历史意义在于他是第一个意识到西方技术的意义并有效
地利用西方技术来为自己的目的服务的中东的统治者。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给埃及带来了第一台印刷机”?这对埃及产生了什么影响?(7分)
?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穆罕默德?阿里是怎样“有效地利用西方技术”?有什么局限性?(8分)(1)理解:给埃及带来了先进的文明和技术。(4分)影响:冲击了落后的埃及社会;有利于埃及社会的近代化。(3分)
(2)利用:发展机器工业,创办近代工厂;发展军事力量,创办近代军队。
局限:没有进行全面改革;发展工业方面面临资金匮乏、管理不善问题;发展军事是为了侵略扩张。(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