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高中历史选修一:7.1 《19世纪中叶的俄国》课件(共41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高中历史选修一:7.1 《19世纪中叶的俄国》课件(共41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2-25 13:33: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1张PPT。第1课 19世纪中叶的俄国1.识记俄国农奴的生活状况;俄国资本主义缓慢发展的情况;识记俄国俄国新思潮的涌动;识记克里米亚战争。
2.理解:农奴制的存在在导致阶级矛盾激化、资本主义的缓慢发展、新思潮的涌动、对外战争的失败,而这些正是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3.分析农奴制的发展情况,探究19世纪中叶的俄国在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等方面的困难来寻求可能的解决途径以及农奴制对俄国生产力发展的阻碍作用。本课以圣彼得堡滴血大教堂和亚历山大二两幅图片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导入本单元主题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我们可以把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历史浓缩为三天,改革的前一天,那一天和后一天,(改革的背景,内容,影响),本课就是了解改革的前一天即改革的背景,为了弄清楚改革背景来龙去脉,我们分成了4组,分别以不同的角色,去体验和感受改革前的社会生活。(第一组:农奴;第二组:资产阶级;第三组:爱国的进步青年军官和知识分子;第四组:以亚历山大为代表的统治阶级)
本课的重点是俄国的农奴制。通过阅读教材和教师的讲解了解农 奴制的概念及形成过程,展示农奴生活的困境,引导学生分析农奴制这种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已成为俄国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难点是俄国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制度的腐朽性,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农奴与农奴主的生活图片对比,以及材料展示沙皇专制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外战争的失败认识农奴制阻碍了俄国社会的发展。 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如果在圣彼得堡住上两天,你会觉得自己知道了很多东西,如果住上两个星期,你会觉得自己知道的并不多,若是住上两年,你会发现,原来你什么也不知道…… “没到过圣彼得堡就不算真正去过俄罗斯”。很显然,圣彼得堡是一个迷人的地方,而要去圣彼得堡就一定要去参观一个地方------圣彼得堡滴血大教堂。这是一个美丽伤情的地方。之所以美丽是因为这座教堂风格特异,被称为世界上最奇异的建筑之一;同时这也是一个令人忧伤的地方。该地是为了纪念亚历山大二世遇刺而建。至于人们为什么要纪念亚历山大二世?压力山大二世为何又遭遇暗杀?下面我们就共同翻开历史的那一页。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我们可以把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历史浓缩为三天,改革的前一天,那一天和后一天(即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那我们今天就先去看看改革的前一天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改革的背景19世纪中叶的俄国
学生:第一组代表:农奴讲述……1.形成过程: 俄国的农奴制①开始形成:15世纪末16世纪初,俄罗斯建立。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农奴制开始形成。
②确立:17世纪中期俄国《法律大全》的颁布,农奴制正式确立。
③发展:18世纪中后期,农奴制扩展到新吞并的乌克兰、波兰等地。19世纪中叶,俄国90% 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村人口一半以上是农奴。2.含义: 农奴制是在以劳役制为主要剥削方式的地主庄园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经济、法律制度。农民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处于社会最低层,实际上是农奴。农奴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特定阶级,尤其在欧洲。农奴依附于封建主,租种农奴主的土地(称为份地),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农奴要向封建主服役并交纳租税。封建主可以买卖或转赠。俄国农奴生活俄国农奴生活富裕的农奴主家庭《乡村》-----普希金然而,在这里有一种可怕的念头令我不安:
在这绿油油的田野和群山中间,
人类的朋友会不免有些伤感的发现----
那令人沉痛的蒙昧落后的现象到处可见。
在这里,野蛮的贵族老爷
----命中注定要给人们带来死难,
他们丧失情感,无视法律,看不到眼泪,
听不到抱怨,只知挥舞强制的皮鞭,
掠夺农奴的劳动,财富和时间。
这里,羸弱的农奴躬着背扶别人的耕犁,
沿着黑心肠的地主的犁沟蠕蠕而动,屈服于皮鞭。
在这里,所有的人一辈子拖着重轭,
心里不敢萌生任何希望和欲念,
在这里,妙龄的少女如花绽放,
却供恶霸无情的蹂躏和摧残。
日渐衰老的父亲们心疼的命根子,
那年轻力壮的儿子,那劳动的伙伴,
自然,要去替补农奴主家的受折磨的奴仆,丢开自己的家园。思考:当时俄国农奴制下农奴处境怎么样?这种制度会带来怎样的危机?受剥削,生活贫困不堪。受压迫,没有人身自由;政治:经济: “农奴制是国家脚下的火药库,尤其是因为军队也是农民编成的,便是更加危险了。”
——时任全国警察局长给沙皇的报告19世纪上半期农民骚动政治上:俄国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 俄国的农奴制认识 学生:第二组代表:资级产阶讲述…… 俄国的工业发展 英国的轮船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19世纪三四十年代,俄国开始工业革命,俄国的棉纺织业、印花业、造纸业等出现机器工厂。工业革命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不久,伏尔加河出现汽船航线,1851年莫斯科与圣彼得堡之间的600多公里的铁路建成。同时期的外贸也比19世纪初期增加了3倍多。
1804年,俄国拥有16名以上工人的手工工场1200家,50年代后期增加到2800家。工人也增加了,1804年为22.5万人,1860年达到86万人。在这同时,农奴制工人在1804年占工人总数的48%,1825年为54%,1860年达到87%。
与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农业中资本主义的关系也得到了发展。主要是在南俄黑海沿岸及伏尔加河下游地区。19世纪以来,由于这里靠近国外市场,在农业方面开始采用雇佣劳动和资本主义技术,广泛种植为出口所需要的谷物和甜菜。俄国工业革命发展的表现: 工业发展需要大量的自由的雇佣劳动力,而农奴制却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40%是农奴,在工厂做工的大多是缴纳代役租的农奴,地主在农忙季节随时召回他们,而工厂主还须付给地主部分利润;由于农奴的政治、经济地位低,生产积极性不高,妨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农奴制下,地主对农民剥削沉重,农业生产落后,影响了工业革命的原料;农民贫穷,购买力低,国内市场狭小;工业、商业、铁路、水运落后于西欧,如1861年俄国的铁路总长度只有德国的六分之一英国的十分之一。(1)劳动生产率低。
(2)自由劳动力短缺。
(3)国内市场受到限制。
(4)贵族地主加重剥削,缺少工业投资。封建农奴制阻碍俄国工业发展表现:19世纪中期俄国与西方经济比较俄国经济远远落后于西欧其它国家制 度封建农奴制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资产阶级共和制
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俄国的工业发展认识学生:第三组:代表爱国的进步的青年军官和知识分子讲述……普希金《致西伯利亚的囚徒》在西伯利亚矿坑的深处,
望你们坚持着高傲的忍耐的榜样,
你们的悲痛的工作和思想的崇高志向,
决不会就那样徒然消亡。
灾难的忠实的姊妹——希望, 
正在阴暗的地底潜藏,
她会唤起你们的勇气和欢乐,
大家期望的时辰不久将会光降;
爱情和友谊会穿过阴暗的牢门来到你们的身旁,
正像我的自由的歌声会传进你们苦役的洞窟一样。
沉重的枷锁会掉下,
黑暗的牢狱会覆亡, 
——自由会在门口欢欣地迎接你们,
弟兄们会把利剑送到你们手上。  新思潮的涌动1.背景: 青年军官受西欧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2.新思潮的内涵 :3.表现:反对沙皇专制,废除农奴制。(1)“十二月党人起义”(1825年)(2)平民知识分子对国家现状和未来发展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由于受启蒙思想的影响,1825年12月(俄历),俄国一些进步的贵族青年军官发动了起义,起义者因此被称为“十二月党人”。他们主张废除农奴制,推翻沙皇的封建专制。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号召俄国一切进步力量为农民解放和实现民主而斗争农民革命是获得解放的唯一途径,也就是要推翻农奴制和沙皇专制 这些平民知识分子,革命民主主义者,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主张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废除农奴制度。虽然没有成功,但给沙皇和贵族地主敲响了丧钟。他们的这种主张在当时是一种很先进的新思潮。 新思潮的涌动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认识学生:第四组代表:沙皇尼古拉一世立遗书 克里米亚战争克里米亚战争1.原因:
2.经过:
3.结果:
4.性质:
5.影响:
俄国与英法都是正义的侵略战争1853-1856,俄国与英法联军 克里米亚战争俄为了扩大势力范围,攫取更多的土地及转移国内矛盾。俄国战败,订立合约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当时英、法的大部分军队都已使用新式步枪---有线膛枪,俄国95℅的士兵仍然使用射程只有300步的拿破仑时代的旧式火枪—滑膛燧发枪。英、法和土耳其共有作战用的蒸汽舰281艘,俄国黑海舰队多数为帆船,蒸汽舰只有24艘。英、法向前线运送物资,在海上使用的是蒸汽机驱动的轮船,俄国使用的是木牛和木制帆船。俄国的铁路还未修到南部,俄国军队在国内调动的时间比英、法军队从本国调往战场所需的时间还要长。
“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民族进行的绝望的搏斗。”
--------恩格斯原因:
直接:军事装备落后、蒸汽动力少、交通运输落后。
根本:落后的农奴制
影响:战争的失败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也加剧了国内的社会危机,农民起义不断。沙皇统治面临严重危机。 克里米亚战争俄国失败的原因和影响? 克里米亚战争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的惨败,导致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国内矛盾激化。认识农奴制阶级矛盾激化克里米亚战争失败 新思潮涌动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军事政治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经济思想亚历山大二世沙皇的抉择 “与其等农奴自下而上的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奴。”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1.下列表述不符合19世纪中叶俄国农奴状况的是( )
A.占全国人口的45%以上
B.承担很重的赋税并要服兵役
C.大都生活贫困不堪
D.可以随意离开自己的主人
学以致用D 2.俄国工业发展步履维艰的根本原因是( )
A.农奴制度的阻碍
B.缺乏自由劳动力
C.缺少工业投资
D.缺乏必要的国内市场
A 3.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工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
①导致国内市场狭小②导致自由劳动力缺乏③不利于工业资本的积累④暴力斗争不断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C 4.对右图所反映的俄国社会发展状况,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农奴生活悲惨
B.农奴制的落后
C.没有蒸汽动力
D.工业发展落后
B  材料一 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力量。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的经济形态。如克里木(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下面推翻要好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从材一中归纳指出俄国实行农奴制改革的原因是什么。(不得抄录材料原文)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农奴的反抗斗争。(2)材料二中“我们与文明的斗争”指的是什么?什么历史事件验证了材料的预测?
(3)材料二中“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政治目的?落后的封建农奴制的俄国将与工业高度发达的西欧国家发生冲突。克里米亚战争。只有废除农奴制度,尽快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才是俄国的出路。 材料二:“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我们不能以我们所有广阔的领土和无数的人口来对付这场斗争。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
—D.M华莱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