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高中历史选修一:9.2《维新运动的兴起》课件(共3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高中历史选修一:9.2《维新运动的兴起》课件(共36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2-25 13:49:1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课件36张PPT。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封建自然经济进一步的瓦解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客观的条件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阶级基础)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社会背景)列强资本输出掀起瓜分狂潮甲午战败甲午战败赔款 清政府放宽对
民间设厂的限制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经济基础)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1.简述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以及维新变法活动。 2.了解公车上书和组织强学会等维新派的主要活动及其影响。 3.感受维新派救亡图存的爱国情操。 本课以谭嗣同就义前的一首诗为切入点,激起学生对为改革中国而献身的近代爱国志士们的无限的敬仰与缅怀,从而导入本课主题维新运动的兴起。本课内容主要是介绍戊戌变法过程的第一阶段——准备阶段,通过引入材料,教师讲解,帮助学生提升认识:维新派为戊戌变法作了思想和运动两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本课的重点是康梁的维新思想和维新变法活动。通过材料,帮助学生理清维新思想的发展以及主要的政治活动。早期改良思潮是对林则徐魏源等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康梁等人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进行了实践活动。难点是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通过截取康有为著作里面的观点,分析康有为思想的特点。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是近代伟大的维新志士、“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在戊戌变法的失败后,就义前夕所写的一首题壁诗,语调激昂,情怀壮烈,近一百年来激励着每一个怀有爱国热情的中华儿女,激起人们对为改革中国而献身的爱国志士们的无限的敬仰与缅怀,也促使人们对中国近代改革的艰难进行深入的思考。

谭嗣同是维新四杰之一,和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一起共同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兴起。
一、维新变法思想的兴起
1.早期改良思想 郑观应 结合课本及所学知识,归纳早期改良思潮产生的时间、背景及代表人物。王韬1.早期的改良思想时间:19世纪70年代背景: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经济、阶级)2.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影响(思想)3.洋务运动的弊端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材料一 “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初则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君主者权偏于上,民主者权偏于下,君民共主者劝得其平。”“欲行公均,莫要于张国是;欲张国是,莫要于得民心;欲得民心,莫要于通下情;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
——郑观应(1)材料中的“商务”是指什么?“与外人商战”是什么意思? “商务”是指新兴的资本主义;“与外人商战”是指发展资本主义,与外国资本主义在市场上进行竞争,抵制外来经济侵略。2.思想主张材料二 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火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持哉。
——郑观应 郑观应主张既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又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教育制度。(2)材料体现什么主张? 早期维新思想的主张 主张:
1.提倡西方的文化科学知识;
2.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同外国人“商战”。
3.学习西方先进制度;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作用:
积极: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资产阶级 维新运动做了理论准备,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局限: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 。核心主张 二、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 天赋定理人人得之,人人皆可平等自立。
----康有为《孟子微》康有为 (1858~1927),中国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广东佛山市南海人,人称康南海或南海先生。他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从小接受传统教育,信奉孔子的儒家学说,1879年他游历香港,初步接触近代资本主义文明,产生出了解西方文化的要求,并致力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1888年,他在北京参加乡试,第一次上书光绪帝,陈述变法图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主张“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 。上书虽然失败,但在具有爱国思想的人士中广为传播,产生一定影响。1.康有为生平简介材料一 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伏乞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代内阁学士阔普通武作)
材料二 康有为认为“变”是“天道”,是“物之理”,提倡“托古改制”,他将公羊“三世”之说和《礼运》“大同”思想结合,推演为“据乱世”、“升平世”(小康)、“太平世”(大同),并认为只有变法,才能使中国富强,最后达到“大同”的境界。阅读材料分析康有为的主张有哪些?2.主要著作和思想(1)思想主张:《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1)人类社会进化过程要经过“据乱世”“升平世(小康)”和“太平世(大同)”。
据乱世:君主专制时代;
升平世:君主立宪时代;
太平世:民主共和时代; (“三世说”与进化论相结合)(2)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
(3)救亡图存。(2)代表作: ——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为变法制造社会舆论。 康有为认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尊崇的“古文”经典,都是西汉末年刘歆等人为了帮助王莽篡夺西汉的政权而伪造的,是“伪经”。因此是新莽一朝之学,只能称之为“新学”。 ——利用孔子的权威为变法活动制造历史根据。 此书称儒家尊奉的诗、书、易、礼、乐、春秋等“六经”均为孔子假托古圣先王的言行所作,将孔子塑造成为托古改制的“素王”。材料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1.结合“历史纵横”,康有为的维新思想有什么特点?既体现了康有为高超的政治智慧,又暴露了康有为等维新派的软弱性。2.康有为借儒家学说宣传维新主张有何利弊得失?“托古改制”:把传统的儒家学说与维新思想相结合。3.结合本课测评,说说康有为为什么要改造传统儒学思想为变法活动服务?环境:封建主义正统思想即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策略:借孔子的权威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减少改革阻力。
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康有为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蒙上了一层儒学的外纱,从而使其思想具有“儒表西里”和“托古改制”的特点。 老一辈革命家吴玉章回忆说:“当我读到康、梁的痛快淋漓的议论以后,我很快就成了他们信徒,一心要做变法维新的志士,对于习八股、考功名,便没有多大兴趣了。” 4.想一想:维新思想在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强烈地冲击了传统思想,使一部分人开始接受维新思想。
  “思想界之大飓风 ”“火山大喷火 ”。康有为从事的维新活动有哪些实践?①办学堂讲学:在万木草堂讲学,宣传维新思想。
②著书立说: 《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
③政治活动——公车上书
——标志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
治运动。
④宣传活动——创办报刊:《中外纪闻》
⑤组织活动——组织学会:强学会三、公车上书和强学会﹡强学会:维新派政治团体(康有为等先后在北京、上海两地发起)﹡公车上书:(1895)使维新思潮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公车上书 1895年春,《马关条约》草案电传回北京,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闻讯,立即发动各省
举人联名上书,要求拒签和约。18省举人群集在宣武
门外达智桥松筠庵谏草堂,康有为主动请缨,代各省
举人起草了一篇万言书,这就是“公车上书”。1.公车上书:政治运动 “下诏鼓天下之气,
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
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
治。” --康有为标志着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你怎样看待康有为领导下的“公车上书”?2.《中外纪闻》:舆论宣传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1895年,强学会成立。当时有名的官员翁同龢 、孙家鼐、李鸿藻都列了名,刘坤一、张之洞、王文韶等都捐了5000两银子入会。李鸿章得知强学会成立后,表示赞赏,自愿捐3000两银子入会,但康有为拒绝。维新变法思想进一步扩大,包括地主阶级在内的很多阶层都受其影响。3.强学会——政治团体时间、地点:1895年8月,北京→上海分会宗旨:研习西学,交流变法思想。阅读教材,回答强学会成立时间、地点、宗旨及参与者?四、梁启超与《时务报》1896年在上海创办梁启超材料:西方之言曰:人人有自主之权。何谓自立之权?各尽其所当为之事。各得其所应有之利,公莫大焉,如此则天下平矣。
----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时务报》第9期
材料: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实行君主立宪制;变法,学西方教育文化,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 以上材料所说的“变官制”是什么意思?以上材料反映了维新派的什么思想主张?⑴担任《时务报》主笔,发表《变法通议》
⑵主张中国要变法图强需学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改革科举制度;大力发展近代工业。
⑶大大推动了变法维新思想的传播。 思考:为什么说梁启超是维新运动时期最重要的宣传家之一?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 材料一 梁启超说:“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 材料二 谭嗣同说:“二千年来君臣一伦,尤为黑暗否塞,无复人理,沿及今兹,方愈剧矣!”……“冲决君主制罗网。” 材料三 严复认为:“人类社会同样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天然法则的支配,不能及时进步的民族会被别的民族灭绝。但是,‘世道必进,后胜于今’,弱国只要肯发愤图强,奋起直追,就能够在种族与种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中,由弱变强。”试说明三人的思想主张及其共同点?上海1.变法图强 2.伸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 3.改革科举制度,培养人才4.发展近代工业反对君主专制、批判“君为臣纲”、反对封建思想观念,体现民主革命思想用进化论理论阐述维新变法主张 反对封建君主专制,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提倡新学。 湖南天津《天演论》《仁学》《变法
通议》《国闻报》《时务报》共同
主张严复谭嗣
同梁启
超观察下列图片:(1)结合图片及所学知识,归纳维新派宣传变法的主要方式。
(2)维新派的维新变法活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 康、梁维新思想传播的方式?①创办报刊:②办学堂:③组织学会:《中外纪闻》《国闻报》《时务报》万木草堂 时务学堂强学会④上 书: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⑤著书立说:《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变法通议》康、梁维新思想传播的影响:1.启发明智——为维新运动奠定一定社会基础。2.组织力量——为维新运动奠定领导基础。3.制造舆论——为维新运动作了舆论准备,
减少改革阻力。4.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1.中国近代早期维新派的形成是在 ( )
A.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后
B.洋务运动开始之时
C.洋务运动开展过程中
D.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
2.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批评洋务派学习西方是“遗其体而求其用”,其用意是 ( )
A.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B.反对洋务运动
C.进行政治改革,实行君主立宪
D.挽救清朝统治危机BC3.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康有为主张“我朝变法,但采鉴日本”,是指要在政治上实行( )
A.君主专制???
B.联邦制???
C.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 D材料一 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摘自《戊戌变法》)
材料二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工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黄遵宪也难以接受,帝党领袖翁同龢也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也”。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等)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三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摘自《梦蕉亭杂记》)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希望“变法三年可以自立”的历史背景。
(2)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失误之处。西方和日本变革取得成功;甲午战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希望通过变法,独立自强,尽快摆脱被瓜分的命运。 变法过程中急于求成;变法内容上贪大求全;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太多;变法理论有偏激之处,内部意见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