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张纸同步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半张纸同步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2-25 09:40: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半张纸同步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时间45分钟,满分45分)
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嘀咕(dī)  徘徊(huái)  遗漏(yí)   间谍(jiàn)
B.腼腆(diǎn) 诽谤(bàng) 溺死(nì) 和蔼(ǎi)
C.焦虑(lǜ) 脚踝(guǒ) 载重(zài) 骄傲(jiāo)
D.装饰(shì) 赐予(cì) 曾经(céng) 潦草(liáo)
解析:A项,“嘀”读dí;B项,“腆”读tiǎn;C项,“踝”读huái。
答案:D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遗漏   赐与  罗曼史   飞黄滕达
B.辩认 沉醉 家俱行 垂头丧气
C.倒闭 附录 歌剧院 过眼烟云
D.订婚 部置 壁炉架 容华富贵
解析:A项,“滕”应为“腾”;B项,“辩”应为“辨”,“俱”应为“具”;D项,“部”应为“布”,“容”应为“荣”。
答案:C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原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益因涉嫌受贿1700万元而被起诉,检察院正认真收集相关证据,以防有任何的________。
(2)许多拍卖的土地以几十亿至几百亿的身价________“地王”行列,好像都很有前景,这却恰恰是中国楼市最大的骗局。
(3)2010年2月2日,明星梁静茹与赵元同喜结连理,他们在菲律宾长滩岛________了一生中最美好的一天。
A.遗失  跻身  渡过
B.遗漏  跻身  度过
C.遗失  跃居  渡过
D.遗漏  跃居  度过
解析:“遗漏”指应该列入或提到的因疏忽而没有列入或提到。“遗失”指由于疏忽而失掉(东西)。“跻身”指自己上升到,所带宾语常为“行列”之类。“跃居”是跳跃式地上升到,所带宾语多为“名次、位置”之类。“渡过”指通过(水面),由此岸到彼岸,对象多为空间。“度过”指经过,经历,多用于时间。
答案:B
4.下列各句中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个学生屡教不改,刚受到通报批评,就又和同学打架,看来是无可救药了。
B.这些人垂头丧气,连眼皮也不敢抬,个个噤若寒蝉,都挤到角落去找遮掩的座位,正襟危坐,就像待审的犯人。
C.《半张纸》所写之事,纷繁复杂,可以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一部长篇小说。但作者选择一张记录电话的小纸片作为“容器”,让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全都以电话号码的姿态凝固下来。
D.互联网上有关斯特林堡的信息竟然有四万多条。信息之多,使许多当红作家都望其项背。
解析:“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此处应改为“望尘莫及”。
答案:D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此时的屈原,如同一朵生长在杂草丛里的玫瑰,绚烂而不合时宜。他以奇异的美丽让周围的一切感到自惭形秽,却同样以高洁的光芒刺得自己鲜血淋漓。
B.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否得到光大,不是取决于它吸收了多少外来的精华,而是决定于这个民族优秀的文化能够得到很好的传承。
C.蒙总统顾问包勒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说,政府承担部分大学生的学费,不仅可以提高蒙古国高等教育的竞争力,还可以减轻老百姓的家庭经济负担。
D.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姜瑜针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方在钓鱼岛海域对中国渔政执法船干扰追踪”表态称,中方希望日方停止对中方渔政执法船的干扰跟踪行动。
解析:A.重复累赘。“自惭形秽”的意思是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与前面的“感到”重复。B.一面对两面。应在“而是决定于这个民族优秀的文化能够得到很好的传承”中的“能够”前加“是否”。C.语序不当。应改为“不仅可以减轻老百姓的家庭经济负担,还可以提高蒙古国高等教育的竞争力”。
答案:D
二、类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痼 疾
“大夫,我头疼,体温不太高,却一直低烧。天气不好的时候全身关节疼痛。”
“睡眠正常吗?”
“也不太正常。”
“有没有这种情况,一喝咖啡就睡不着觉?”
“对,就是这样。”
“特别是喝了那种巴西咖啡?”
“哪种都一样。”
“您可别这么说,巴西产的咖啡最好。我本人只喝巴西咖啡,但现在巴西咖啡很难搞到,而其他的咖啡我不喝。”
“大夫,我体温不太高,却一直低烧。”
“多喝点茶吧。昨天我去商店买茶了。那家商店卖印度茶。但昨天印度茶卖完了,别的茶我都不喜欢。真不知道哪儿还能买到这种印度茶!”
“大夫,每次变天前,我全身的关节都酸痛。这是怎么回事?”
“这是季节变化引起的。这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况常有。有的人季节一变化,关节就酸痛。对了,现在这个季节该吃螃蟹了。以前有个病人经常送给我,后来他就不来了。也许是治好了,也许是找别的医生去了。不对,他绝对不会那么快就治好的。他是一家食品厂的负责人,这样的人不管遇到哪个医生,都得多病一段时间。看来,他是找别的医生了,或者是去外地治疗了。总之,不管找谁,他肯定治不好。”
“大夫,我头疼得厉害。”
“恶心吗?”
“恶心。”
“吃鱼子酱时恶心吗?”
“不恶心。这我敢肯定。”
“吃鱼子酱我也不恶心,特别是吃黑鱼子酱。吃红鱼子酱我也不恶心,但我不是特别喜欢红鱼子酱。我有一个病人……”
“他怎么了?”
“他给我弄来了黑鱼子酱。”
“我是问他到底怎么了?”
“我不是说了吗?他有黑鱼子酱,经常送给我。后来他也不来了。真遗憾!”
“他也走了?”
“彻底走了。”
“去国外了?”
“去更远的地方了。”
“那是哪儿?”
“那个地方没有鱼子酱,没有螃蟹,也不需要病假证明。”
“我也不需要病假证明。我只要身体感觉舒服一点就行了。”
“头疼,低烧,关节疼……这能舒服吗?”
“大夫,这病治得好吗?”
“当然治得好。您是干什么的?”
“工程师。”
“嗯,要是一个普通工程师的话,那就难治了。您没有螃蟹,没有鱼子酱,没有咖啡,也没有茶。”
“我没有这些东西也行。”
“您倒是行了,别人可就未必了。”
“别人行不行我就管不了那么多了。我现在全身都疼,这儿疼,那儿也疼……”
“我觉得您最主要的还是脑袋不正常。”
“真的吗,大夫?”
“真的。您应该先去检查检查脑袋。您现在就去看脑神经医生吧。等脑袋治好了,您再来找我看其他的病吧。”
“好的,大夫。我现在就去。我包里的东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些咖啡、螃蟹、鱼子酱,是不是得给脑神经医生带去啊?再见,大夫!”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6.这篇小说为什么要以“痼疾”为标题?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通过它我们能够窥见文章的思想内容或写作特点,尤其是这篇小说,标题极具内涵,它既能表达主题,同时又是小说的线索。考生只要找准了这两个角度,就能够全面作答。
答案:以“痼疾”为标题有助于更深刻地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达主题。首先,“痼疾”是病人(工程师)身体的疾病,也是大夫向病人索要贿赂的思想疾病,而后者的危害性更大,急需根治。(2分)其次,“痼疾”是小说的线索,它贯穿了病人看病和大夫索贿的始终,并且使其交织在一起。(2分)
7.小说是如何塑造大夫这一人物形象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首先要了解描写人物形象的一般手法,然后结合文本,具体分析。语言描写很容易找到,这也是本文使用的最主要的方法;讽刺的手法要结合小说的情节、内容理解;最后需要考虑大夫前后态度的变化所构成的对比及其作用。
答案:①语言描写。整篇小说是通过大夫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病人的对话表现大夫的贪图贿赂的。②讽刺的手法。小说对大夫进行了极大的讽刺,大夫极尽索贿之能事,最终却一无所获。③对比手法。小说描述的大夫前后态度的变化构成了对比,表现了他见风使舵的性格特征。(每点2分)
8.文章末段画线的句子在小说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节和内容上各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作答时要注意审题,从情节和内容两个角度来回答。从情节上看,这句话处于小说的结尾,它使情节发生了逆转,产生了出人意料的效果;从内容上看,要结合文本,重点理解“痼疾”的双重内涵。
答案:在情节上,出人意料,原来大夫一再 ( http: / / www.21cnjy.com )索要的东西就在病人的包里,极具讽刺效果。(2分)在内容上,揭露了医生的丑恶嘴脸,更好地表达了主题。“再见”表明我们要铲除这种“痼疾”。(2分)
9.你认为本文的主要人物是哪一个?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作者创作意图,进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性化阅读的能力。作答时应结合文本,找出文章的主要人物。可以从大夫的角度来回答,也可以从病人的角度来回答。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回答,都要能自圆其说。
答案:(示例1)大夫。(2分)小说对大夫着墨最多,其形象被刻画得栩栩如生,他的思想“痼疾”正是小说所挖掘的主题所在。(4分)
(示例2)病人。(2分)病人的“痼疾”引出了大夫的“痼疾”,病人无情地揭露了大夫的丑恶嘴脸,直接揭示了主题。(4分)
三、语言表达(10分)
10.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6分)
材料1:某著名高校计算机系的贫困生小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入学的第二个月,意外发现自己的就餐卡上多了一笔钱。原来,学校采用“校园一卡通”网络技术,对学生的就餐情况进行监控,若学生在食堂月均用餐60次以上,消费总额却在180元以下,则无需申请,其就餐卡上就会多出一笔由学校“隐形”提供的补助。
材料2:“这房子能住吗?”“饭能吃吗?”30多名小学生寒假期间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山区慰问贫困生,当他们走进学生关鹤琳的家里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现场捐助的860元爱心款能解决关鹤琳半个学期的费用,但是参观式的慰问却让关鹤琳的内心难以平静。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两则材料所呈现的现象。(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上述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对贫困学生的扶助存在两种不同的观念和做法。
(2)示例一:对贫困学生的扶 ( http: / / www.21cnjy.com )助要考虑其自尊心。如果在给贫困学生帮助的同时却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这样的扶助会给贫困学生的内心留下阴影。高校的做法不仅是一种关爱,更体现了一种尊重。
示例二:贫困学生应该有一颗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常心。作为受助学生,经济上的贫困不等于地位上的低贱。面对他人善意的关怀与捐助,应该有一颗平常心,坦然地接受,而不应有自卑心理。
11.请仿照画线的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4分)
人生就像一条河流,快乐和悲伤是河流的两岸;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生犹如一幅画卷,冷色和暖色的交织才成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痛苦并快乐着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完美人生。
答案:人生如同一支乐曲,高音与低音交错弹奏才涤荡出震撼人心的音符 人生好像一片森林,高树与矮草交杂才构成了森林的幽深。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