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造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的生字词。
2. 了解神话的特点,理解女娲造人的过程和原因。
3. 学习文中的想象和联想手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反复朗读,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体会女娲的形象。
2.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理解课文内容,分析女娲的性格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感受女娲为人类诞生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 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教学重点
1. 理解女娲造人的过程和原因,体会女娲的形象。
2. 学习神话的想象和联想手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
1. 理解神话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2.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尝试自己创作神话故事。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播放动画片《女娲补天》的片段,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的神话故事。
2. 提问学生还知道哪些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课文——《女娲造人》。
(二)作者简介
介绍作者袁珂的基本情况,包括他的生平、主要作品以及在神话研究领域的贡献。
(三)诵读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感受课文的内容。
2. 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读音错误,指导学生正确断句。
3. 全班齐读课文,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
(四)研读课文
1. 思考问题
- 女娲为什么要造人?
- 女娲是怎样造人的?
- 女娲造人之后,人类是如何繁衍的?
2. 小组讨论
-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上述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 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学生的讨论,适时给予指导和启发。
3. 全班交流
- 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言,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
- 教师引导学生对各小组的发言进行补充和完善,形成对课文内容较为全面的理解。
(五)分析女娲形象
1. 从文中找出描写女娲的语句,分析女娲的性格特点。
- 女娲感到孤独寂寞,决定创造人类,体现了她的善良和慈爱。
- 女娲不辞辛劳地用黄泥捏人,还为了让人类更快地繁衍,想出了用藤条挥洒泥浆的办法,表现了她的勤劳和智慧。
- 女娲在人类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和保护,反映了她的勇敢和责任感。
2. 引导学生思考女娲形象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 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创世神,她的形象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生命起源的探索和对人类自身价值的尊重。
- 女娲的善良、勤劳、智慧、勇敢和责任感等品质,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学习想象和联想手法
1. 引导学生找出文中运用想象和联想手法的语句,体会其作用。
- 例如:“想着,她顺手从河边抓起一把黄泥,掺了水,在手里揉着,捏着,不久,一个泥人就捏成了。”作者通过想象,生动地描绘了女娲造人的过程。
- 又如:“她把这些泥人放到地面上,泥人就活了起来,并且还会说话,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这是作者运用联想,赋予了泥人生命和灵魂。
2. 让学生思考如果自己是女娲,会如何造人,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大胆的想象和联想。
(七)拓展延伸
1. 让学生讲述自己知道的其他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如西方的《上帝创世》等,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起源神话的异同。
2.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尝试自己创作一个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要求运用想象和联想手法,体现一定的文化内涵。
(八)课堂小结
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女娲造人的过程和原因、女娲的形象、想象和联想手法等。
2. 强调神话故事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多读神话故事,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九)课后作业
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2. 以“女娲造人之后”为开头,续写一个神话故事,要求不少于300字。
五、板书设计
女娲造人
- 原因:孤独寂寞
- 过程:黄泥捏人、藤条洒浆
- 形象:善良、慈爱、勤劳、智慧、勇敢、责任感
- 手法:想象、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