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四人谈 教学设计(2)

文档属性

名称 《雪》四人谈 教学设计(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2-25 10:46:0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雪》四人谈 教案
时间
地点

召集人

课题
第20课《雪》四人谈
课时
1 课时
(总第 课时)
科任教师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文学评论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读、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不同的文学作品有不同的理解,这是每个人个性不同所致。
重难点
重点:学习本文精练通俗、思想内涵丰富的语言。
难点:文学评论的写法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提示目标。
激情·导入
我们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一部作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与理解。对于《雪》这篇文章,四个作家有四种不同的理解与感受。今天,我们就来比较一下这四种看法与观点。
出示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文学评论的写法。
2.引导学生理解四位作家、学者谈鲁迅先生的《雪》,既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大一致的地方,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其间的异同。
3.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这句话的内涵,从而知道不同的文学作品有不同的理解,这是每个人个性不同所致。
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10分
(一)读《雪》需要联想(节选)——王蒙。
.思考讨论:1这篇文学评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本文说《雪》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3王蒙认为《雪》只有“兴”的前一半,却没有后一半,怎样理解?
(二)组织学生自读黄蓓佳的文学评论《灵魂的柔软和坚硬》
思考讨论:1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2这篇文学评论的语言有何特点?
3为什么说“故乡成了他心中无数凝缩的碎片”? 4“五脏六腑都被滋润得舒服”是什么意思?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15分钟左右)
明确两篇评论文的观点
(一)读《雪》需要联想(节选)——王蒙。
1.教师范读
2.思考讨论:这篇文学评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本文强调指出,鲁迅先生的《雪》本来就是联想的产物,因此读者不能满足于表面的感受,更不能作简单化的比附,而应当从作品提供的形象出发,通过活泼敏捷的联想去深刻地把握原作。
3.本文说《雪》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文章中认为《雪》主要是运用了“兴”的表现手法,兴就是联想。
?4教师小结:不错,联想是本文的主要表现手法。
(二)组织学生自读黄蓓佳的文学评论《灵魂的柔软和坚硬》 1.教师请学生自读这篇文章,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明确:这篇文章的作者主要通过雪表现出鲁迅先生性格的双重性——既有温柔与温情的一面,也有顽强和坚硬的一面。他的温柔与温情主要表现在他对童年世界的回味,对少年闰土的思念等但另一方面,文中所写的雪花又是那么的激情与疯狂,他的心志和做事之原则,无一契合着北方大雪的本质,咄咄逼人的闪烁,以压倒一切的气势来塑造一个洁净而纯美的辉煌。 2.老师启:这篇文学评论的语言有何特点?
明确:这篇文学评论语言精练,一针见血,语言很富有感染力量,饱含着情感。同时,作者的分析一分为二,很客观,角度较新,很有说服力量。?先请同学们朗读,然后逐段分析作者所写的内容: 3. 为什么说“故乡成了他心中无数凝缩的碎片”? 因为离开故乡到处漂泊后,只是在回忆中才会出现故乡的片段。 4、“五脏六腑都被滋润得舒服”是什么意思? 对故乡的回忆给鲁迅带来了些许温情和慰藉。
四、巩固新知,当堂训练(15分钟左右)
1、怎样理解鲁迅灵魂“顽强和坚硬”、和“温情”“柔软和童真”的两面性?
结合《雪》中对北方的雪的描写体会到鲁迅“灵魂的另一面是顽强和坚硬”。 结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去理解“柔软和童真”。
五、课外作业,拓展延伸。(3分钟左右)
谈谈你对雪的认识
六、教师小结(1分钟)
.小结:联想是本文的主要表现手法,联想有许多表达作用
我们课后可找资料了解一下。
教研活动记录
教研活动记录
自主备课记录

讨论补充记录
板书
设计
《雪》四人谈
灵魂的柔软和坚硬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