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菱形的定义以及从菱形的“边、角、线、性”四方面来描述菱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索菱形的性质和基本概念的过程,在操作、观察、分析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意识;21cnjy.com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和主动归纳总结的意识。
2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邮亭圩中学八年级96、97班的数学老师,每个班将近60个人,学生的基础较差,又由于我经验不足,只有在教学上下功夫才能保证课堂上得以继续。现在两个班就是截然不同的状态,96班比较均匀,成绩一般,上课状态较好,对数学有一点兴趣,97班的成绩比较极端,对数学不感兴趣。部分同学的学习习惯还是很好,能自觉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但有一部分的同学还是有点小懒,大部分学生不懂得怎么掌握学习方法。再加上这一章节是几何问题,一部分女学生空间意识不强,想象力不够,老师上起课来就比较吃力。但我会尽量让所有的学生学到他感兴趣的,我就是上课放慢速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给学生听,再用一些方法吸引学生的眼球,慢慢地,学生就会积极地学习,但这还是不够的,我以后还会不断地学习,思考钻研,做到上课能让学生都听明白。21·cn·jy·com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菱形的“边、角、线、性 ”四方面的性质并运用其解决相关的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对菱形的性质的记忆,不与其他图形的性质搞混;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合作交流
请用2个全等的等腰三角形(不等边)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多媒体展示
活动2【导入】新课引入
一、菱形概念:
菱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菱形具有工整,匀称,美观等许多优点,常被人们用在图案设计上.
(多媒体展示)
活动3【活动】探究性质,尝试证明
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由于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邻角互补,而菱形的邻边相等,所以:
菱形的性质1(边):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菱形的性质2(角):菱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例1:已知: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求证:
(1)AC垂直于BD
(2)AC平分∠BAD和∠BCD
BD平分∠ABC和∠ADC
结论:
性质3:
(对角线)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角平分线的性质)。
菱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各几条?
性质4:(对称性)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有两条,分别为两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
菱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它的两条对角线交点是对称中心.
活动4【讲授】课堂小结
菱形:性质:
1、(边)菱形的对边平行,四条边相等;
2、(角)菱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邻角互补。
3、(线)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4、(性)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
活动5【练习】轻松过关
菱形具有而矩形不一定有的性质是 ( )
(A) 对角线互相平分 (B) 四条边都相等
(C) 对角相等 (D) 邻角互补
活动6【练习】运用性质,提高能力
例1.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BAC=30°,BD=6.求菱形的边长和对角线AC的长.21教育网
活动7【作业】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