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通州潞河中学高二9月月考物理(选考)(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北京通州潞河中学高二9月月考物理(选考)(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0-17 09:34: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班级: 姓名:
2024-2025 学年度 高二物理选考测试题 2024.9.23
一、 单选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下一页的表格中。
1. 如右图所示,一对用绝缘柱支撑的导体 A 和 B 彼此接触。起初它们不带电,手握绝缘棒,
把带正电荷的带电体 C 移近导体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 A 的电势等于导体 B 的电势
B.导体 A 带正电,导体 B 带负电
C.导体 A 的电荷量大于导体 B 的电荷量
D.导体 A 内部的电场强度大于导体 B 内部的电场强度
2. 图 1 中实线表示某静电场的电场线,虚线表示该电场的等势面。A、B 两点处电场强度大
小分别为 EA、EB,电势分别为 φA、φ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电场可能是正点电荷产生的
B.同一点电荷放在 A 点受到的静电力比放在 B 点时受到的静电力大 A B
C.一点电荷在 A 点的电势能小于 B 点
D.正电荷在 A 点由静止释放,将始终沿 A 点所在的那条电场线运动 图 1
3. 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只将电容器 板向左平移,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小
B. 实验中,只将电容器 板向上平移,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
C. 实验中,只在极板间插入有机玻璃板,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
D. 实验中,只增加极板带电荷量,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表明电容增大 图 2
4 . 如图 4 甲所示是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A、B 是这条电场线上的两点,
一带正电的粒子只在静电力作用下,沿电场线从 A 运动到 B。
v
在这过程中,粒子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 7 乙所示,比较 A、B vB
两点电场强度大小和电势的高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vA
A. EA=EB,φA>φB B.EA
C.EA=EB,φA<φB D.EA>EB,φA<φ 乙 B 图 4
5. 元电荷 的数值最早是由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两块金属板水平
放置,间距为 ,电压为 ,质量为 的油滴悬浮在两板间保持静止。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两板间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悬浮油滴带正电 B. 悬浮油滴的带电荷量为


C. 悬浮油滴的比荷为 D. 油滴的带电荷量不一定是电子电荷量的整数倍

1 / 6
班级: 姓名:
6. 一带电油滴在匀强电场 中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若不计空
气阻力,则此带电油滴从 运动到 的过程中,能量变化情况为( )
A. 动能减小 B. 电势能增加
C. 重力势能和电势能之和减小 D. 动能和电势能之和增加
7. 如图所示的平面内,有静止的等量异号点电荷, 、 两点关于两电荷连线对称, 、
两点关于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对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点的场强比 点的场强大
B. 点的电势比 点的电势高
C. 点的场强与 点的场强相同
D. 电子在 点的电势能比在 点的电势能大
8. 真空中静止的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 、 为同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已知
点的场强为 , 点的场强为 , 、 两点之间距离为 ,电荷量为+ 的试探电荷
在 点的电势能为 p ,在 点的电势能为 p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试探电荷在 点受到的静电力较小 B. 该试探电荷在 点的电势能较大
+
C. 、 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 p p ( ) D. 、 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
2
9.如图所示,两个固定的等量正点电荷,其连线中点为 O,a、b、c、d 四个点位于以 O 为圆
心的同一个圆周上,bd⊥a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a、c 两点的场强大小和方向均相同
B.若一电子从 b 点由静止释放,以后将在 b、d 之间沿直线往复运动 a
O c
C.从 O 点开始,沿 Ob 向上各处场强大小越来越小 Q Q
D.从 O 点开始,沿 Ob 向上各处电势越来越高 d
10. 图中虚线是某电场中的一簇等势线。两个带电粒子从 点均沿等势线的切线方向射入电
场,粒子运动的部分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若粒子仅受静电力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2 / 6
班级: 姓名:
A. 两粒子的电性相同
B. 点的电势高于 点的电势
C. 粒子从 运动到 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大
D. 粒子从 运动到 的过程中,动能增大
第二部分 计算题(11、12、13 为必做题,14 题为选做题)。
-9
11. 在匀强电场中把电荷量为 2.0 10 C的点电荷从 A 点移动到 B 点,静电力做的功为
1.6 10-7 J -7。再把这个电荷从 B 点移动到 C 点,静电力做的功为 -4.0 10 J。
(1)A、B 间,B、C 间,A、C 间的电势差各是多大?A、B、C 三点中,哪点电势最高?
哪点电势最低?
(2)把电荷量为 -1.5 10
-9 C的点电荷从 A 点移动到 C 点,静电力做的功是多少?
(3)根据以上结果,定性画出电场分布示意图,标出 A、B、C 三点可能的位置。
3 / 6
班级: 姓名:
12.如图所示,真空中平行金属板 M、N 之间距离为 d,两板所加的电压为 U。一质量为m、电
荷量为 q 的带正电粒子从 M 板由静止释放。不计带电粒子的重力。
(1) 求带电粒子所受的静电力的大小 F;
(2)求带电粒子到达 N 板时的速度大小 v;
(3)若在带电粒子运动 d/2 距离时撤去所加电压,求该粒子从 M 板运动到 N 板经历的时间 t。
4 / 6
班级: 姓名:
13. 如图 16 所示,在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有一长度
O
l=0.5m 的绝缘轻绳上端固定在 O 点,下端系一质量 m=1.0×10- α
2 l kg、带电量 q=2.0×10-8C 的小球(小球的大小可以忽略)在位
置 B 点处于静止状态,此时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α=37 ,空
B m
气阻力不计,sin37 =0.6,cos 37 =0.8,g=10m/s2。
A C
(1)求该电场场强大小;
图 16
(2)在始终垂直于 l 的外力作用下将小球从 B 位置缓慢拉动
到细绳竖直位置的 A 点,求外力对带电小球做的功;
(3)过 B 点做一等势面交电场线于 C 点,论证沿电场线方向电势 φA>φC。
5 / 6
班级: 姓名:
14. 如图所示为示波管的结构原理图,加热的阴极K 发出的电子(初速度可忽略不计)经
电压为 0 的 、 两金属板间的加速电场加速后,从一对水平放置的平行正对带电金属板
的左端中心 ′ 点沿中心轴线 ′ 射入金属板间( ′ 垂直于荧光屏 ),两金属板间偏转
电场的电压为 ,电子经偏转电场偏转后打在右侧竖直的荧光屏 上。整个装置处在真空
中,加速电场与偏转电场均视为匀强电场,忽略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考虑相对论效应。
已知电子的质量为 ,电荷量为 ;金属板 、 间的距离为 0 ;偏转电场的金属板长为
1 ,板间距离为 ,其右端到荧光屏 的水平距离为 2 。
(1) 电子所受重力可忽略不计,求:
① 电子从加速电场射入偏转电场时的速度大小 0 ;
② 电子打在荧光屏上的位置与 点的竖直距离 ;
③ 在偏转电场中,若单位电压引起的偏转距离称为示波管的灵敏度,该值越大表示示波管
的灵敏度越高。在示波管结构确定的情况下,为了提高示波管的灵敏度,请分析说明可采取
的措施。
(2) 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为了简化问题,常忽略一些影响相对较小的量,这对最终的
计算结果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因此这种处理是合理的。如计算电子在加速电场中的末速度 0
时,可以忽略电子所受的重力。请利用下列数据分析说明为什么这样处理是合理的。已知
0 = 125 V , = 2.0 × 10
2
0 m , = 9.0 × 10
31 kg , = 1.6 × 10 19 C ,重力加速度
= 10 m/s2 。
6 / 6
班级: 姓名:
2024-2025 学年度 高二物理选考测试题 2024.9.23
一、 单选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下一页的表格中。
1. 如右图所示,一对用绝缘柱支撑的导体 A 和 B 彼此接触。起初它们不带电,手握绝缘棒,
把带正电荷的带电体 C 移近导体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 A 的电势等于导体 B 的电势
B.导体 A 带正电,导体 B 带负电
C.导体 A 的电荷量大于导体 B 的电荷量
D.导体 A 内部的电场强度大于导体 B 内部的电场强度
2. 图 1 中实线表示某静电场的电场线,虚线表示该电场的等势面。A、B 两点处电场强度大
小分别为 EA、EB,电势分别为 φA、φ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电场可能是正点电荷产生的
B.同一点电荷放在 A 点受到的静电力比放在 B 点时受到的静电力大 A B
C.一点电荷在 A 点的电势能小于 B 点
D.正电荷在 A 点由静止释放,将始终沿 A 点所在的那条电场线运动 图 1
3. 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只将电容器 板向左平移,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小
B. 实验中,只将电容器 板向上平移,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
C. 实验中,只在极板间插入有机玻璃板,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
D. 实验中,只增加极板带电荷量,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表明电容增大 图 2
4 . 如图 4 甲所示是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A、B 是这条电场线上的两点,
一带正电的粒子只在静电力作用下,沿电场线从 A 运动到 B。
v
在这过程中,粒子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 7 乙所示,比较 A、B vB
两点电场强度大小和电势的高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vA
A. EA=EB,φA>φB B.EA
C.EA=EB,φA<φB D.EA>EB,φA<φ 乙 B 图 4
5. 元电荷 的数值最早是由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两块金属板水平
放置,间距为 ,电压为 ,质量为 的油滴悬浮在两板间保持静止。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两板间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悬浮油滴带正电 B. 悬浮油滴的带电荷量为


C. 悬浮油滴的比荷为 D. 油滴的带电荷量不一定是电子电荷量的整数倍

1 / 7
班级: 姓名:
6. 一带电油滴在匀强电场 中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若不计空
气阻力,则此带电油滴从 运动到 的过程中,能量变化情况为( )
A. 动能减小 B. 电势能增加
C. 重力势能和电势能之和减小 D. 动能和电势能之和增加
7. 如图所示的平面内,有静止的等量异号点电荷, 、 两点关于两电荷连线对称, 、
两点关于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对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点的场强比 点的场强大
B. 点的电势比 点的电势高
C. 点的场强与 点的场强相同
D. 电子在 点的电势能比在 点的电势能大
8. 真空中静止的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 、 为同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已知
点的场强为 , 点的场强为 , 、 两点之间距离为 ,电荷量为+ 的试探电荷
在 点的电势能为 p ,在 点的电势能为 p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试探电荷在 点受到的静电力较小 B. 该试探电荷在 点的电势能较大
+
C. 、 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 p p ( ) D. 、 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
2
9.如图所示,两个固定的等量正点电荷,其连线中点为 O,a、b、c、d 四个点位于以 O 为圆
心的同一个圆周上,bd⊥a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a、c 两点的场强大小和方向均相同
B.若一电子从 b 点由静止释放,以后将在 b、d 之间沿直线往复运动 a
O c
C.从 O 点开始,沿 Ob 向上各处场强大小越来越小 Q Q
D.从 O 点开始,沿 Ob 向上各处电势越来越高 d
10. 图中虚线是某电场中的一簇等势线。两个带电粒子从 点均沿等势线的切线方向射入电
场,粒子运动的部分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若粒子仅受静电力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2 / 7
班级: 姓名:
A. 两粒子的电性相同
B. 点的电势高于 点的电势
C. 粒子从 运动到 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大
D. 粒子从 运动到 的过程中,动能增大
选择题的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B A B C C D B D
第二部分 计算题(11、12、13 为必做题,14 题为选做题)。
-9
11. 在匀强电场中把电荷量为 2.0 10 C的点电荷从 A 点移动到 B 点,静电力做的功为
1.6 10-7 J -7。再把这个电荷从 B 点移动到 C 点,静电力做的功为 -4.0 10 J 。
(1)A、B 间,B、C 间,A、C 间的电势差各是多大?A、B、C 三点中,哪点电势最高?
哪点电势最低?
-9
(2)把电荷量为 -1.5 10 C的点电荷从 A 点移动到 C 点,静电力做的功是多少?
(3)根据以上结果,定性画出电场分布示意图,标出 A、B、C 三点可能的位置。
答案:教材 P32 例题
3 / 7
班级: 姓名:
12.如图所示,真空中平行金属板 M、N 之间距离为 d,两板所加的电压为 U。一质量为m、电
荷量为 q 的带正电粒子从 M 板由静止释放。不计带电粒子的重力。
(1) 求带电粒子所受的静电力的大小 F;
(2)求带电粒子到达 N 板时的速度大小 v;
(3)若在带电粒子运动 d/2 距离时撤去所加电压,求该粒子从 M 板运动到 N 板经历的时间
t。
参考答案:
4 / 7
班级: 姓名:
13. 如图 16 所示,在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有一长度
O
l=0.5m 的绝缘轻绳上端固定在 O 点,下端系一质量 m=1.0×10- α
2 l kg、带电量 q=2.0×10-8C 的小球(小球的大小可以忽略)在位
置 B 点处于静止状态,此时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α=37 ,空
B m
气阻力不计,sin37 =0.6,cos 37 =0.8,g=10m/s2。
A C
(1)求该电场场强大小;
图 16
(2)在始终垂直于 l 的外力作用下将小球从 B 位置缓慢拉动
到细绳竖直位置的 A 点,求外力对带电小球做的功;
(3)过 B 点做一等势面交电场线于 C 点,论证沿电场线方向电势 φA>φC。
14.(9分)
(1)带电小球静止,受到合力等于零,电场力与重力的关系是
Eq=mgtanα………………2 分

E= tanα

带入数值计算得:E=3.75×106N/C………………1 分
(2)小球在外力作用下从 B 位置缓慢移动到 A 位置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
WF-Eqlsinα+mg(l-lcosα)=0………………1 分

WF= qlsinαtanα- mg(l-lcosα) ………………1 分

带入数值得:WF=1.25×10-2J ………………1 分
(3)方法 1:
如图,设一带电量为+q 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由 A 点移动到 C 点,电场力做功为 W (1 分)
W=qUAB=q(φA-φB) (1 分)
因为 W>0
所以 φA>φC(1 分)
方法 2:
设带电量为+q 电荷放入 A 点,其电势能为 EPA,此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从 A 点移到 C 点,
电势能为 EPC,……………………1 分
因为电场力做正功,所以 EPA>EPC……………………1 分

电场中 A 点的电势为 φ = PAA ,C 点的电势为 φ
PC
C=

所以,φA>φC,……………………1 分
说明:其他方法正确均得分。
5 / 7
班级: 姓名:
14. 如图所示为示波管的结构原理图,加热的阴极K 发出的电子(初速度可忽略不计)经
电压为 0 的 、 两金属板间的加速电场加速后,从一对水平放置的平行正对带电金属板
的左端中心 ′ 点沿中心轴线 ′ 射入金属板间( ′ 垂直于荧光屏 ),两金属板间偏转
电场的电压为 ,电子经偏转电场偏转后打在右侧竖直的荧光屏 上。整个装置处在真空
中,加速电场与偏转电场均视为匀强电场,忽略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考虑相对论效应。
已知电子的质量为 ,电荷量为 ;金属板 、 间的距离为 0 ;偏转电场的金属板长为
1 ,板间距离为 ,其右端到荧光屏 的水平距离为 2 。
(1) 电子所受重力可忽略不计,求:
① 电子从加速电场射入偏转电场时的速度大小 0 ;
② 电子打在荧光屏上的位置与 点的竖直距离 ;
③ 在偏转电场中,若单位电压引起的偏转距离称为示波管的灵敏度,该值越大表示示波管
的灵敏度越高。在示波管结构确定的情况下,为了提高示波管的灵敏度,请分析说明可采取
的措施。
(2) 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为了简化问题,常忽略一些影响相对较小的量,这对最终的
计算结果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因此这种处理是合理的。如计算电子在加速电场中的末速度 0
时,可以忽略电子所受的重力。请利用下列数据分析说明为什么这样处理是合理的。已知
= 125 V , = 2.0 × 10 20 0 m , = 9.0 × 10
31 kg , = 1.6 × 10 19 C ,重力加速度
= 10 m/s2 。
(1)①对于电子在加速电场中的加速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
1
0 =
2
0 2
2
解得 00 = √
②设电子在偏转电场中,飞行时间为 ,加速度为 ,则
1
水平方向有: 1 = 0 ;竖直方向有: 1 =
2 ,其中 =
2
2
联立可得: 1 =
1
4 0

设电子飞出偏转电场时的偏角为 ,竖直分速度为 ,则tan =
, =
0
根据几何关系有 = 1 + 2 tan
6 / 7
班级: 姓名:

联立以上几式可得: = 1 ( 1 + 2 2) 4 0
2
③示波管的灵敏度: 1 = 1
4 0
可见,减小加速电场电压 0 可以提高示波管的灵敏度
(2)法一:电子在加速电场中所受静电力 = 0/ = 1.0 × 10
15
0 N
电子所受重力 = = 9.0 × 10 30 N
由于 ,因此可以不考虑电子所受的重力影响。

法二:电子在加速电场中沿电场方向的加速度为 0 =
0
0
设电子在加速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0 ,因其在加速电场中做匀加速运动,所以有 0 =
1
2 9
2 0
0 ,解得 0 = 6 × 10 s 。
1
在此 0 时间内,电子沿竖直方向的位移 0 =
2 16
2 0
= 1.8 × 10 m 。
由于 0 0 ,所以电子在加速电场中的运动可视为沿电场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可以不
考虑电子所受的重力。
7 / 7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