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以评解诗 应答有术
——高考古诗词诗评类主观题解答技巧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题★★
目录
考情纵览
一
学情分析
二
教学目标
三
教学过程
四
备考建议
五
一
考情纵览
年份 卷别 篇名及作者 朝代 体裁 题材 题型及分值
2024 新课标Ⅰ卷 《宿千岁庵听泉》刘克庄 南宋 七言律诗 即事抒怀诗 客观题(3分)+主观题(6分)
新课标Ⅱ卷 《雨后为山亭独卧》叶梦得 南宋 七言律诗 即景抒怀诗 客观题(3分)+主观题(6分)
全国甲卷 《次韵钱逊叔泛舟虹桥》吕本中 南宋 七言律诗 酬和赠答诗 客观题(3分)+主观题(6分)
2023 新课标Ⅰ卷 《答友人论学》林希逸 南宋 七言律诗 酬和赠答诗 客观题(3分)+主观题(6分)
新课标Ⅱ卷 《湖上晚归》林逋 北宋 七言律诗 即景抒怀诗 客观题(3分)+主观题(6分)
全国甲卷 《临江仙》晁补之 北宋 词 送别怀人诗 客观题(3分)+主观题(6分)
全国乙卷 《破阵子》陆游 南宋 词 即景抒怀诗 客观题(3分)+主观题(6分)
2022 新高考Ⅰ卷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魏了翁 南宋 词 即事抒怀诗 客观题(3分)+主观题(6分)
新高考Ⅱ卷 《送别》李白 唐 古体诗 送别怀人诗 客观题(3分)+主观题(6分)
全国甲卷 《画眉鸟》欧阳修、《画眉禽》文同 北宋 七言绝句 咏物言志诗 客观题(3分)+主观题(6分)
全国乙卷 《白下驿饯唐少府》王勃 唐 五言律诗 送别怀人诗 客观题(3分)+主观题(6分)
近三年高考古诗词选材一览表
1. 选材的一致性
2. 题型的稳定性
一
考情纵览
卷别 主观题考点 考查内容
2024年新课标Ⅱ卷 如何理解诗人的“白头心事”?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2023年新课标Ⅰ卷 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3年新课标Ⅱ卷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
2022年新高考Ⅰ卷 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2024年新课标Ⅰ卷 诗中以对比的方式,对泉声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赏析。 表达技巧
2023年全国乙卷 这首词是如何表现人闲适心情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022年新高考Ⅱ卷 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2024年全国甲卷 请赏析颈联“野桥柳线斜风软,曲槛花光夕照低”中“软”“低”二字的艺术效果。 语言
2023年全国甲卷 词的结尾两句被后代评论家称赞为“绝妙”,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2022年全国甲卷 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形象 对比阅读
2022年全国乙卷 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表达技巧
近三年高考诗歌鉴赏主观题考查内容一览表
3. 考查内容常规化
二
学情分析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16.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论“太白山水诗亦带仙气。”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这句话德理解。
武昌松风阁(节选)
黄庭坚
依山筑阁见平川,夜阑箕插屋椽。
老松魁梧数百年,斧斤所赦今参天。
风鸣娲皇五十弦,洗耳不须菩萨泉。
嘉二三子甚好贤,力贫买酒醉此筵。
夜雨鸣廊到晓悬,相看不归卧僧毡。
东坡道人已沉泉,张侯何时到眼前。
钓台惊涛可昼眠,怡亭看篆蛟龙缠。
安得此身脱拘挛,舟载诸友长周旋。
16.本诗与《登快阁》都表达了归隐之志,但触发归隐之思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评价观点态度
比较诗歌内容
二
学情分析
篇目 考查方向 题号 分值 平均分 难度 区分度 得分率 答对人数 正确率 答错人数 错选率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评价观点态度 16 6 1.98 0.33 0.14 32.96% 0 0% [0,2):110 20.3%
[2,4):427 78.78%
[4,6):5 0.92%
武昌松风阁(节选) 比较诗歌内容 16 6 2.32 0.39 0.18 38.7% 0 0% [0,2):114 19.62%
[2,4):392 67.47%
[4,6):75 12.91%
1.评价观点态度类题目对学生来说难度大,得高分人数少
二
学情分析
2.不能紧扣题干语进行分析
二
学情分析
3.答案表述不规范
三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分析诗歌的写作思路及语句的逻辑关系,全面准确地把握诗歌内容。
思维发展与提升:能灵活调动知识储备与考查问题对接,迅速进行思维建模。
审美鉴赏与创造:能从多角度鉴赏诗句,并能在复杂情境中展示有创造性的个性化的鉴赏成果。
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建立起对民族文化的高度自信。
四
教学过程
命题人
答题人
阅卷人
一道试题从“孕育”到“完成”,起码有哪些人参与?
问题导入
四
教学过程
假如你是命题人,你觉得下列哪一组题更适合作为高三月考试题,说说你的理由。
第一组 第二组
《筹笔驿》的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清代王文濡评价《筹笔驿》:“通用故事,操纵自如,而意亦曲折尽达。”请结合颈联简要分析。
《野菊》一诗表达了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 清吴郡《唐诗贯珠》评《野菊》曰:“此虽咏野菊。细绎通篇词意,多寓言伤感。”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活动一:命题人
四
教学过程
2023年新高考I卷 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2023年新高考II卷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6分)
命题趋势
活动一:命题人
评语+分析/理解/印证
四
教学过程
作为答题人,你将如何应答诗评类试题?
(2023年新高考II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试题。
湖上晚归 林逋
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
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
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袅似相迎。
依稀渐近诛茅地,鸡犬林萝隐隐声。
[注]诛茅地:诗中指人的居所。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6分)
活动二:答题人
四
教学过程
技法点拨
(一)读懂评论语,陈述诗评含义。
必修上册第七单元P124页
必修上册P68页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评论语:
用我的观点、立场方法看待或处理事物,所以万物都带有我的主观色彩。即将自己的情感赋予景物。
诗评含义:
活动二:答题人
关注教材中的经典诗评,借助工具书明晰诗评含义。
四
教学过程
技法点拨
(二)转化题干语,明确考查要点。
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
题干语:
手法技巧
景与情
景情关系之借景抒情
考查要点:
活动二:答题人
四
教学过程
技法点拨
(二)转化题干语,明确考查要点。
题干语 考查要点
南宋学者魏了翁评价张孝祥“有英姿奇气”。请结合下阙简要分析。
《唐宋诗举要》中赞赏本诗的颈联“吐”字,说“言水落而洲出也,吐字下得奇警”。“奇警”是指文字或言论含义新颖、深切,请结合诗句鉴赏“吐”字的“奇警”之处。
清人有言:“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请结合本词简要赏析。
有人说,韦庄诗中不乏“大我之悲”,亦有“小我之叹”。请结合本诗简要分析。
宋·刘克庄《后村诗话后集》云:“朱庆馀诗,清丽浅切,而巧思动人,字意清远。”请结合刘克庄的评价赏析这首诗。
针对诗歌形象的评析
针对诗歌语言的评析
针对写法技巧的评析
针对情感态度的评析
语言风格、结构、情感
新瓶装旧酒,以掌握诗歌考点为不变,应题型之万变。
活动二:答题人
四
教学过程
技法点拨
(三)寻找对应语,结合文本分析。
湖上晚归 林逋
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
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
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袅似相迎。
依稀渐近诛茅地,鸡犬林萝隐隐声。
情:
诗人心境澄清:首句以“归思清”三字点出归家途中诗人的内心状态,此时的他心如止水,平和静谧;
景:
心境投射出仙境:受心境影响,诗人眼中的桥、寺、翠羽、红蕖等,或宁静安详,或灵动明快,仿佛有了感情,令人如入“蓬瀛”。
活动二:答题人
四
教学过程
技法点拨
(四)生成答题语,规范答案表述。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6分)
①“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意指在创作过程中将自己的情感赋予景物,作者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实现了情与景的自然交融。
②诗人心境澄清:首句以“归思清”三字点出归家途中诗人的内心状态,此时的他心如止水,平和静谧。
③心境投射出仙境:受心境影响,诗人眼中的桥、寺、翠羽、红蕖等,或宁静安详,或灵动明快,仿佛有了感情,令人如入“蓬瀛”。
活动二:答题人
(一)读懂评论语,陈述诗评含义。
(二)转化题干语,明确考查要点。
(三)寻找对应语,结合文本分析。
(四)生成答题语,规范答案表述。
应答有术
四
教学过程
活动二:答题人
四
教学过程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牧童词 储光羲
不言牧田远,不道牧陂深。
所念牛驯扰,不乱牧童心。
圆笠覆我首,长蓑披我襟。
方将忧暑雨,亦以惧寒阴。
大牛隐层坂,小牛穿近林。
同类相鼓舞,触物成讴吟。
取乐须臾间,宁问声与音。
《唐诗别裁集》说此诗“总言牧童性情,归于忘机也”。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牧童性情”的理解。(6分)
学以致用
活动二:答题人
四
教学过程
参照参考答案,同桌之间相互进行阅卷判分。作为阅卷人,你给多少分?请说明理由。
①牧童率真自然,不虚假不掩饰,没有心机。
②牧童性情是通过其喜恶取舍来表现的。
③牧童喜的是:牛行时的驯服与吃草时的随意自在,圆圆的斗笠长长的蓑衣,放牛的同伴,美好的事物。恶的是:牛行时的不驯从,夏天的大雨和寒冷的天气。牧童取的是:自己内心片刻的快乐。舍的是:牧地的遥远与草坡的深陡,歌唱的声与音的准确。
活动三:阅卷人
四
教学过程
变式训练:请选择下列诗评之一,为《牧童词》命制一道新题目并给出参考答案。
储光羲之诗“格高调逸,趣远情深,削尽常言,挟《风》、《雅》之迹,浩然之气。”——殷璠《河岳英灵集》
储光羲之诗“源出陶潜,质朴之中,有古雅之味,位置于王维、孟浩然间,殆无愧色。”——《四库全书总目》
光羲的全部诗集的艺术,都具有率真朴质的本色。
——施章《唐代田园诗人储光羲之研究》
巩固练习
五
备考建议
必修上册《登高》 宋代罗大经曾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联含有八层意思(《鹤林玉露》),试就此联作一番品析。
必修下册《桂枝香·金陵怀古》 张炎在《词源·意趣》中说这首词“清空中有意趣”。反复诵读,说说这种“意趣”是什么?
选择性必修中册《李凭箜篌引》 诵读此诗,想一想它为何被称为“摹写声音至文”(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
选择性必修下册《登快阁》 诗歌每联上下两句恪守格律,意脉却不受影响,一气而下,被誉为“能移太白歌行于律诗”(清方东树《续昭昧詹言》),诵读时可以细细体会。
2.关注教材资源,整理涉及到的经典诗评,以点带面,分类重组。
1.经典真题反复训练,根据不同的诗评,进行多维鉴赏。
说课完毕 感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