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月考
地理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据腾讯新闻报道,最新研究表明,类似地球最简单、最远古的微生物,可幸存于火星极端稀薄的大气层中。当前火星表面干燥寒冷,但是大量证据显示,数十亿年前河流、湖泊和海洋覆盖在火星表面,由于地球液态水存在的区域就有生命,科学家猜测当火星处于潮湿气候状态下,生命体可以进化形成。据此完成1-2题。
1.有关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火星与木星、金星和地球一起被称为类地行星
B.火星属于行星,是气体球,自身不发光,围绕恒星(太阳)转
C.目前火星气候潮湿,可以进化形成生命体
D.火星和木星之间有小行星带,火星公转方向与地球公转方向一致
2.火星生命体可以形成的条件必须要有( )
①充足的液态水 ②适宜的温度 ③适宜的大气环境 ④肥沃的土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
B.太阳辐射能量中只有一小部分到达地球,成为地球表面自然环境变化的主要动力
C.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加
D.太阳辐射能是目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主要能源
2022年6月26日,科考人员在加拿大一金矿区发现了一只冰封了距今3万多年新生代的小猛犸象木乃伊。这是北美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个几近完好的猛犸象木乃伊,令所有专家都激动不已。据此完成4-5题。
4.猛犸象繁盛时期( )
A.裸子植物繁盛 B.海洋蓝藻开始出现 C.被子植物繁盛 D.陆地低等植物出现
5.在发现猛犸象木乃伊的地层中,科考人员还可能发现( )
A.三叶虫化石 B.可开采的铁矿 C.恐龙化石 D.哺乳动物化石
下图为“地理模式图”,完成6-8题。
6.若该模式图表示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④为那颗行星的公转轨道( ) A.地球 B.海王星 C.火星 D.土星 7.若该模式图表示地层结构,曲线①②③④为各地层界线,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大量裸子植物化石,其最有可能的地质年代是( )
A.新生代 B.中生代 C.古生代 D.前寒武纪
8.若该模式图表示地球的内部圈层,阴影部分表示地幔,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 )
A.地壳 B.岩石圈 C.内核 D.外核
2023年10月28日1时56分,甘肃甘南州夏河县(35.10°N,102.69°E)发生5.7级地震,震源深度10km。完成9-10题。
9.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软流层
10.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据此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
A.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 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
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大气各成分的含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类活动会改变大气的成分和含量。读“干洁空气的体积和质量构成(高度25千米以下) ”。据此完成11-13题。
干洁空气 氮气 氧气 氩气 二氧化碳 臭氧等其他气体
体积(%) 78.09 20.95 0.93 0.03 极少
质量(%) 75.52 23.15 1.28 0.05 极少
11.干洁空气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成分是( )
A.氩气 B.臭氧 C.氧气 D.氮气
12.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与日俱增的原因主要是( )
①臭氧的大量减少 ②变暖越来越严重 ③大量使用煤炭、石油 ④森林被大肆破坏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13.臭氧总量的减少,带来的后果有( )
①大气对流层出现逆温现象 ②太阳辐射增强,利于林木生长 ③患白内障和皮肤癌的人数增加 ④对生态环境和农业造成破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4年9月6日2时30分,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吉利星座03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下图示意大气的垂直分层。完成14-16题。
14.卫星在升空过程中,气温的垂直变化规律是( ) A.不断上升 B.不断下降 C.先降—再升—再降—再升 D.先升—再降—再升—再降 15.卫星穿过的对流层大气的特点是( ) A.气流垂直运动不明显 B.有极光现象发生 C.大气层比较稳定 D.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16.对流层大气的能量根源是( )
A.地面辐射 B.地热能 C.核能 D.太阳辐射
第II卷
二、综合题:3小题,共52分。
17.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八大行星中,距太阳最近的是 ,体积和质量最大的是E ;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 轨道和 轨道之间。(写出行星名称)(4分)
(2)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即公转方向都是自 向 。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特征还有 、 。(4分)
(3)图中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共包括 级天体系统,其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 ,其中心天体是 。(3分)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反映的有利的宇宙环境是 。(2分)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的是 。(2分)
18、(22分)读“太阳外部大气结构图”(甲图》、“太阳系局部模式图”(乙图)和“地球昼夜分布图”(丙图),回答下列问题。
(1)《汉书 ·五行志》中记载:“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文中记载的太阳活动现象 ,该现象主要发生在图甲中的 层(填字母),图甲中的 层(填数字序号)产生的耀斑现象,会抛出高能带电粒子冲进地球两极地区 的高空大气,摩擦产生 现象。
(2)将图乙中数字序号表示的天体名称填在下列横线上:② ③
太阳系中各行星绕公转的共同特点有:① ② ③
(3)若地球在①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有( )
A. 变为寒冷的“冰球” B. 体积将会变小
C. 变为炽热的“火球” D. 大气层将会消失
(4)该图显示出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是
19.下图是某地高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A、B两地中受热的是 ,空气 上升/下沉);冷却的是 ,空气 (上升/下沉)。(4分)
(2)图中①~⑤点,气压最高的是 ,气压最低的是 。(2分)
(3)图中热力环流方向为 (顺/逆)时针。(1分)
(4)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A、B两地中代表城区的是 。(2分)
(5)若图中A处为海洋,B处为陆地,则该热力环流出现在 (白天/夜间)。(2分)
(6)若该图为北半球示意图,则近地面风向为 风,高空风向为 风。(4分)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C C D A B A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D D C D D
1.火星与水星、金星和地球一起被称为类地行星,A错误;火星属于行星,是固体球,自身不发光,围绕恒星(太阳)转,B错误;目前火星气候干燥,不能进化形成生命体,C错误;火星和木星之间有小行星带,火星公转方向与地球公转方向一致,具有同向性,D正确。故选D。
2.结合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可以推知火星生命体可以形成的必须条件有:有充足的液态水、适宜的温度、稳定的太阳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①②③正确;肥沃的土壤不是火星生命体存在的必须条件,④错误。故选A。
3.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动力,A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太阳辐射到达地表需经过地球大气层的削弱作用,且地球体积小,只有一小部分到达地表,成为地球表面自然环境变化的主要动力,B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目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能源,如石油、煤炭、天然气、水能、风能等都来自太阳辐射,D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是不均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C描述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
4.结合材料信息可知,猛犸象繁盛时期为新生代,此时期被子植物繁盛,C正确;裸子植物繁盛于中生代,A错误;海洋蓝藻出现于古生代的寒武纪,B错误;陆地低等植物出现于早古生代,D错误。故选C。
5.结合所学知识,新生代以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的高度繁盛为特征,由于生物界逐渐呈现了现代的面貌,故名新生代,即现代生物的时代。根据上题可知,猛犸象繁盛时期为新生代,因此,哺乳动物化石较多,D正确;三叶虫化石在古生代地层中,恐龙化石主要存在于中生代地层中,AC错误;前寒武纪是金属矿的重要成矿期,可开采的铁矿可能位于前寒武纪地层中,B错误。故选D。
6.据所学知识可知,小行星其运行轨道基本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根据该图示意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根据八大行星由内而外的排布规律可知曲线③为火星轨道,曲线②为木星轨道,则曲线④为地球的公转轨道,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生代是裸子植物繁盛的时期,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大量裸子植物化石,其最有可能的地质年代是中生代,B正确;新生代是被子植物繁盛的时期,A错误;古生代中晚古生代是蕨类植物繁盛的时期,早古生代是海洋无脊椎动物的时代,C错误;前寒武纪是重要的成矿期,还没有裸子植物分布,D错误。故选B。
8.若阴影部分表示地幔,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曲线①②之间为地壳,③④之间为地核,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地壳的平均厚度约33千米,结合材料可知,此次地震震源深度为10km,因此震源应位于地壳,A正确,BCD错。故选A。
10.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横波的速度比纵波慢,但破坏性强于纵波,故纵波先到达地面后不会导致建筑物马上倒塌,人们可以利用横波未到的12秒时间迅速逃生,即“黄金12秒”,A正确;而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和建筑物的抗震系数均与“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无关,BCD错误。故选A。
11.读表可知,氮气的体积、质量在干洁空气中所占比重都超过75%,是各种气体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成分,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2.大量使用煤炭、石油,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森林大肆破坏,森林光合作用减弱,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减弱,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③④正确;臭氧的大量减少,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多少无关,①错误;变暖越来越严重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结果,②错误,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3.臭氧的作用是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臭氧总量的减少,进入地球大气层的紫外线增多,带来的后果有患白内障和皮肤癌的人数增加 、对生态环境和农业造成破坏,③④正确;大气对流层出现逆温现象与臭氧无关,①错误;臭氧减少,不影响太阳辐射强度,但会造成进入地球大气的紫外线增多,不利于林木生长,②错误,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4.据图可知,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高层大气气温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再升高。由于高分五号卫星发射到高层大气中,故高分五号卫星在升空过程中,气温的垂直变化规律是先降—再升—再降—再升。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对流层“上冷下热”的温度结构,使得该层垂直对流运动显著,A错误。极光出现在高层大气中,B错误。对流层对流运动明显,大气并不稳定,C错误。对流层大气存在着风、云、雨等天气现象,天气现象复杂多变,D正确。故选D。
1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流层大气的能量直接来源于地面辐射,而地面辐射的能源来自太阳。故对流层大气的能量源泉是太阳辐射。D正确,ABC错。故选D。
综合题。
17.(1) 水星 木星 火星 木星
(2) 西 东 共面性 近圆性
(3) 二 太阳系 太阳
(4)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地球处于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5)日地距离适中,地球温度适宜
【详解】(1)读图可知,八大行星中,水星距太阳最近,体积和质量最大的是木星,体积是地球的1300多倍,质量是地球的318倍。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2)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具有同向性,都是自西向东;行星运动特征除了同向性,还有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的共面性、公转轨道都接近圆的近圆性的绕日公转运动特征。
(3)读图可知,图中包括太阳系和地月系两级天体系统,其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太阳系,太阳系中心天体是太阳,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反映的有利的宇宙环境是地球处于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的是日地距离适中,日地平均距离是1.5亿公里,太阳辐射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表面,地表温度适宜。
18、(22分)(1) 黑子 B A 极光
(2). 水星 金星 同向性 共面性 近圆性
(3) A
(4) 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大小行星各行其道,安全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太阳光照。
19.(1) B 上升 A 下沉
(2) ④ ⑤
(3) (逆时针方向)
(4) B (5)白天(6)东北 西
【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A地对应的⑤高空等压面下凹,B地对应的④高空等压面上凸,因此高空⑤为低压,④为高压。近地面气压状况与高空正好相反,因此A为高压,B为低压。这说明A地冷却,空气下沉,形成高压;B地受热,空气上升,形成低压。
(2)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因此气压①>⑤,④>③。①②③点位于同一等压面上,气压值相等。综上所述,图中①~⑤点,气压最高的是④,气压最低的是⑤。
(3)结合第一题题分析可知,A气流下沉,B空气上升,因此形成逆时针方向运动的热力环流,如图所示:
(4)城区气温较郊区高,近地面气流受热上升,形成低压,对应高空为高压,等压面应向上凸,因此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A、B两地中代表城区的是B。
(5)结合前面分析可知,A冷却气流下沉,B受热气流上升。若图中A处为海洋,B处为陆地,则说明陆地气温高于海洋,为白天。
(6)东北 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