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吕梁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7 08:19:36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试题(卷)
九年级历史(统编版)113课
满分75分,时间0分钟··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
项涂黑。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图中的成果出现在约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的亚非地区,其主题归纳为()
米今
象形文字
楔形文字
图画文字
甲骨文
A.人类早期文明
B.克里特文明C.人类西方文明
D.迈锡尼文明
2.作为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文明有其独特的魅力,下列与印度文明有关且对其他地区文明
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有(.).”女:
①佛教②阿拉伯数字③种姓制度④:《汉谟拉比法典》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③
3.印度电影《阿育王》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阿育王在印度家喻户晓,他在位时,孔
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正国。按照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属于-()
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
·D.首陀罗
4.欧洲文明长期以来吸引着世界的眼球,欧洲人强烈的反省精神打造了哲学的深度,不断
追寻的精神开创了民主的先河,在与蒙蛛和野蛮的交战中,逐渐形成了复杂而独特的“欧洲模
式”,在世界其他文化中都可以找到欧洲文明的影子。上述材料中提及的“欧洲文明”的源头
是()·
A,古希腊文明B古巴比伦文明C.古埃及文明D古印度文明
5:据不完全统计,古希腊的城邦总数达到300多个。这些城邦都是土地和人口十分有限的
弹丸小国。这反映古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
A种姓制度森严:,B.法律完备:
C.庄园经济发达·D.小国寡民
6,有学者写道:亚历山大征服埃及,打败波斯,重修巴比伦,试图实现希腊和波斯的完全
统一。.他比过去许多征服者有远见,知道光凭武力帝国是无法长久维特下去的。于是,他的士··
九年级历史第1页,(共6页:

灏巴石全任
兵变成了学校的老师,希腊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像洪水一样涌来。这说明亚历山大治理国家
时特别重视()
、.
A.文化和精神的力量
,B。民主和法制的影响
C,商业和贸易的作用
D.礼仪和服饰的规范
7.早在罗马共和国末年,中国就有大宗丝绸运往罗马,执政官凯撒曾向罗马人展示了一大
批丝绸织物。此时中华文明的发展正处于()
A,汉朝
B.西晋
C.-隋朝
D.唐朝
8.下面是一次初三历史知识竞赛题中对某个国家的描述。判断这个国家应该是
①地跨欧亚非三洲②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③文化渗入到官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罗马帝国
9,据统计英语中大概有一千多个词来自希腊罗马神话,在被英语词汇吸收、同化和转化过
程中成为了意义丰富的各种词汇。材料强调希腊罗马神话()
A,造就了西方文明
B,是了解古希腊的重要资料
C.影响了西方文化
D.加深了人们对神权的恐惧
10,在中世纪的欧洲,国王或皇帝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他们通过封君封臣制度与各级
封建主联系,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白领地内行使权力。这一·情形在政治上导致了()
A,基督教的兴起B,不同程度割据的形成C.自由城市出现D.大学自治权利的加强
11.中世纪欧洲大学可以主办学术讲座,控制人员编制,有权审查并发放各种证书和学位,
甚至享有赋税、司法等方面的特权。这说明中世纪欧洲大学()
A。具备政府管理职能
B.享有充分言论自由
C,受到世俗力支配
D,拥有较大的自治权
12.12一14世纪,西欧许多城市在城堡外增加了新市场,之后逐渐拆除旧城端,建造新城
墙,把郊区变为城区。这反映出当时西欧()
A.近代科技兴起B.城市工商业发展C.庄园经济繁荣D.生产效率的提高
13.西欧大学的兴起,曾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有“最美好的花朵”。以下对欧洲中世纪
大学兴起的描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拥有一定的自治地位
B.课程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
C.得到牧皇和国王的支持
D.草有一定的司j法特权
14.因为阿拉伯人,处于黑暗之中的西方亚新找回了自己失落已久的古老文明,点燃起文
艺复兴的熊熊烈焰,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时代,材料主要说明阿拉伯人()
九年级历史第2页(共6页)
器巴扫描全能王
签人M有的<相E2024-2025 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答案
九年级历史(统编版)1--13 课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
黑。本大题有 1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A 2.C 3.B 4.A 5.D 6.A 7.A 8.D 9.C 10.B
11.D 12.B 13.B 14.B 15.D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45 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10 分)
16.(1)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
结晶;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任答一点得一分,共 2 分)
(2)罗马谚语:说明罗马城在罗马共和国以及帝国时代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反映了罗马帝国
强盛时期,许多国家都与罗马有往来等。(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得 1 分,共 2 分)
(3)不同点:东方封建城市被统治者控制,无自治权,体现了中央集权。西欧封建城市有自
治权,市民有自由权利。(东方与西方需各写出一点共 2分)影响:孕育早期资产阶级;推动
资本主义发展,瓦解封建制度;推动了大学的产生,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城市与王权结合,
有利于统一。(任意一点得 1分,共 2分)
(4)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由抽签产生的主席团召集公民大会,具有立法、司法等多
种职能。(1 分)元老院:掌握国家统治的决策权,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事务。(1
分)
17.(1)纽带:土地的封赐。(1分)特点: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
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任答一点得 1 分)
(2)基本手段:处以罚金。(1 分)认识: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既维护领主
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领主的特权。(任答一点得 1 分,共 2 分)
(3)方式:金钱赎买和武装斗争。标志: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3 分)
(4)特征:兼收并蓄。(1分)影响: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
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1分)
18.(1)阿拉伯半岛:四分五裂,部落间矛盾重重,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并遭受外族入侵。
(1 分)应对: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以宗教为纽带将阿拉伯半岛的各部落统一起来。(1
分)
(2)大化改新(1 分)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
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
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 6 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2 分)
(3)原因:处于东西方交汇的地理位置;广泛吸纳各民族先进的文化成果,发挥创新精神。
(答出任意一点得 1 分,共 2 分)举例说明:改造了古印度人的计数法,形成了“阿拉伯数字”,
并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
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答出任意一点即可,1 分)
(4)理解: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是日本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1 分)统一后的阿拉伯半岛不断扩张,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阿拉伯帝
国。(言之有理即可得分)(1分)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 15 分)
19.(1)示例:第一组选择孔子。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
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仁”,提出“仁者爱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
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孔子创办私学,主张“有
教无类”,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2 分)
第二组选择查理大帝。他继位后四处征讨,版图扩展,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继续实行鼓
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征收什一税。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
帝”。查理被称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2 分)
(2)内容:①《法学汇纂》;(1分)②目的: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
力;(1 分)③评价: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后来成为欧洲许多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影响
深远。(1分)局限性:承认奴隶制(1 分)
(3)观点一:不同的文明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贡献。
论述: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对后来的文字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古巴比伦文明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对后
世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古代印度文明的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对亚洲和世界的文
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古代中国文明的甲骨文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对中国文化的传
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古希腊的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建筑的杰出代表,体现了古希腊的建
筑艺术和文化成就;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对后世的法律制度产
生了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不同的文明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贡献,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各种文明,促进不同文
明之间的交流和互鉴。
观点二:四大文明古国都属于大河文明的代表
论述:古埃及兴起于尼罗河流域,古巴比伦兴起于两河流域,古印度兴起于印度河、恒河流域,
中国兴起于长江黄河流域,都依托于河流发展,都属于大河文明。大河流域地势平坦,气候温
暖湿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适宜人类生存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孕育了辉煌的农耕文化,如
埃及金字塔、象形文字,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古代印度的佛教和古代中国的甲骨文等。
四大文明古国都起源于大江大河附近,说明人类社会的繁荣离不开大自然的无私馈赠,我们要
保护自然,爱护环境。
观点三:人类文明的起源具有多源性。(提出观点)(1 分)
论述:世界文明的起源是多源的,有来自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文明,有来自印度河流域的印度
文明,也有来自爱琴海的希腊文明。不同地区的文明创造了不同的文明成果,中国的甲骨文使
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追溯到商朝;古印度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后来传播至世界各地,
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古希腊的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建筑的典型代表,对现代欧洲的建筑风
格影响至今。世界的文明起源不同,各有特色,我们承认差异,尊重多样的文明,相互学习,
加强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互鉴。(史论结合)(6 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