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湖北省巴东县茶店子镇民族中学
历史组 向奇陵 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我国曾出现违背经济规律、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了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局面。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那段令人难忘、教训沉痛的历史,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永远牢记“实事求是”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
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一 ·主要议题: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二.主要内容: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三.主要目的:
党和人民群众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的落后面貌
四.主要表现:
农业中: 浮夸风
工业中: 全民大办钢铁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土地潜力无穷尽,亩产多少在人为。
群众想移山,山走; 群众想移地,地动。福建花生亩产过万斤人有多大胆
地有多大产 谷子跃
过万斤卫星田”稻穗竟能托住一位小姑娘农业大跃进放卫星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小(高炉)、土(土法炼钢)、群(群众运动)居民将自家金属用品拿去炼钢想一想:“大跃进”运动给当时社会带来哪些影响?
1.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严重违背了经济规律,打乱了国民经济的正常秩序。
2.农田荒废,生产衰退,国家遭到重大损失。
3.片面强调发展钢铁工业,使轻工业减产,市场供应十分困难,人民生活受到极大影响。
公社社员出工之前点名
社员在公社饭堂吃饭(刮“共产风”)议一议: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一.“一大二公”
在所有制方面:即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二.“一平二调”
在分配制上面:即贫富拉平,平均调配物资,无偿调拨生产队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一.背景:
国民经济陷入困境
二.方针: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二.措施:
1.加强农业生产、减少粮食征购、
2.恢复人民自留地、
3.允许发展家庭副业等
三.成果;
1965年,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1961年开始党和国家对国民经济全面调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 1961年1月14~18日在北京举行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批准了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即“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以后,刘少奇、周恩来、陈云、邓小平主持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调整了农村的生产关系,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讨论交流:
我国胜利完成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说明了什么?
1.全党和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团结一致,共渡难关的结果.
2.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探索、敢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的党.
3.全面调整方针和措施的正确与得力.
4.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学习测评:1.“大跃进”运动的最大失误是( )
A.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B.没有正确处理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C.虚报增产数据
D.片面强调高指标,高速度
2.我国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出现在( )
A.1956年 B.1958年
C.1960年 D.1961年BB重点探究:“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历史教训“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苦战三年,彻底改变全国面貌”
“争取一两年内小麦亩产一千斤”
“两年赶上英国,十年赶上美国”
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并分析原因
认识:1、反映人们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迫切心情 和愿望
2、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3、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脱离实际
原因:对国情分析不够,经济建设没有经验,急于求成
拓展提升——课堂小结“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
运动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与发展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2.“大跃进”运动的表现、结果和影响
1.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2. 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原因及后果1.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的原因与表现
2.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与恢复发展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