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师一优课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课件:2.3 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 宁都县第三中学(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师一优课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课件:2.3 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 宁都县第三中学(共39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2-25 13:31: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预习提纲: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
1、本课讲了三个人物,哪三个?他们分别是哪个行业的先进人物?
2、阅读课文,分别了解三个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简单阐述下他们的事迹和荣誉
3、 三个先进人物被称作是民族脊梁,我们可以从三个人物中学到他们哪些难能可贵的品质?你认为什么养的人才能称作是民族脊梁
4、除了本课中的三个人物,你能列举其他民族脊梁式的人物吗?举例说明下?
他们是谁?分别从事什么行业?
王进喜
邓稼先
焦裕禄
石油工人
科学家
县委书记
阅读课文,讲讲他们有哪些先进事迹?
王进喜
邓稼先
焦裕禄
醉心作品
王进喜
一、“铁人”王进喜
王进喜
( 1923—1970年)
1960年3月,王进喜来到大庆参加石油会战。他率领的1205钻井队打出大庆第一口油井,在他和石油工人艰苦奋斗下,大庆油田的原油产量大幅度上升,油田建设规模比原来扩大一倍以上。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石油状况如何?
主要依赖进口
大庆油田
大庆油田的钻机
1959年9月26日,黑龙江省肇州县大同镇境内的一口探井喷出了工业油流,根据地质勘探资料推测,这里很可能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当时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庆典前夕,因此取名为“大庆油田”。
大庆油田
大庆油田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中部,介于哈尔滨市和齐齐哈尔市之间。
参加大会战的石油工人
王进喜率领工人用人力运输安装钻机
恶劣的气候、生活条件
王进喜和他的队友用身体搅拌泥浆
1960年,大庆工人欢呼第一口油井试喷成功
1960年初大庆油田的开发迈开了我
国自力更生发展石油工业的第一步
1963年,我国基本实现了石油自给
北风当电扇,大雪是炒面。
山南海北来会战,誓夺头号大油田。
干!干!干!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都不怕。
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领导的压力我们要分担,这像打仗一样,只能进,只能上,不能等。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醉心作品
邓稼先
二、“两弹元勋”邓稼先
邓稼先
(1924.6.25-1986.7.29)
安徽省怀宁人,中共党员,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长期从事核物理、中子物理等方面的研究,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核试验在技术上的主要组织领导者之一。他去世前,中国进行的32次核试验中,在现场指挥试验工作达15次之多。
邓稼先于1950年夏天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后,完全可以留在那里并拥有良好的工作条件和优厚的待遇。但他毅然回来建设仍一穷二白的祖国。同年国庆节,在北京外事部门的招待会上,有人问他带了什么回来?他说:“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核的知识。”
中国研制原子弹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尖端领域的科研人员虽有较高的粮食定量,却因缺乏油水,仍经常饥肠响如鼓。邓稼先从岳父那里能多少得到一点粮票的支援,却都用来买饼干之类,在工作紧张时与同事们分享。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日夜加班。
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邓稼先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结果发现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被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随后,邓稼先仍坚持回核试验基地。在步履艰难之时,他坚持要自己去装雷管,并首次以院长的权威向周围的人下命令:“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
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对氢弹的研究。按照“邓-于方案”,最后终于制成了氢弹,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八个月试验成功。这同法国用8年、美国用7年、苏联用4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72年,邓稼先担任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1979年又任院长。1984年,他在大漠深处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去世。他临终前留下的话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并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10月16日
  
从首次爆炸原子弹到氢弹,美国用
了七年零四个月,前苏联用了四年,
法国用了八年零六个月,英国用了
四年零七个月。
2年零8个月
醉心作品
焦裕禄
三、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焦裕禄(1922.8.16~1964.5.14)山东淄博人,幼年家贫,仅接受过4年小学教育。1962年12月,焦裕禄开始任中共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当时,兰考县遭受干旱、风沙、盐碱三害,粮食产量降到历史最低水平。焦裕禄带领兰考全县干部和群众,同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使兰考贫困面貌大为改观。焦裕禄同志身患癌症,仍然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
  焦裕禄发现花生适合在沙地生长,是兰考又一宝,十分重视种植花生。焦裕禄下乡随时与群众一起劳动,并听取群众的建议。
焦裕禄在花生地里拔草
焦裕禄在锄草
干旱、风沙、盐碱
治水、封沙、改地
兰考昔日盐碱地今日已变大粮仓
焦裕禄烈士纪念碑
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焦裕禄临终诀别
焦裕禄生前办公室
他们获得了什么荣誉?
王进喜
邓稼先
焦裕禄
铁人
两弹元勋
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除了以上三位人物,
你还知道哪些民族脊梁?
一位伟大而平凡的共产主义战士
雷锋
钱学森
1955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力学所所长,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七机部副部长,国防科委副主任,原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1956年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最先为中国火箭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此后长期担任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并以他在总体、动力、制导、气动力、结构、材料、计算机、质量控制和科技管理等领域的丰富知识,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欧阳海
“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
1963年11月18日清晨,部队野营训练沿铁路行军,行至湖南省衡山车站南峡谷时,满载旅客北上的288次列车迎面急驶而来,驮着炮架的一匹军马猛然受惊,窜上铁道,横立双轨之间。就在火车与惊马将要相撞的危急时刻,欧阳海奋不顾身,跃上铁路,拼尽全力将军马推出轨道,避免了一场列车脱轨的严重事故,保住了旅客的生命和人民财产的安全,自己却被卷入列车下壮烈牺牲,年仅23岁。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这句响亮而振奋人心的口号出自英雄王杰的日记。1965年7月14日,在江苏省邳县张楼公社(今邳州市张楼乡),王杰为保护在场的其他人,在即将爆炸的炸药包前纵身一扑。王杰的事迹在神州大地广为传颂,成为中国人民心中一座永恒的丰碑。
王杰
李四光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以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运动现象,探索地质运动与矿产分布规律,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特点,分析了中国的地质条件,说明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
1956年,他亲自主持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在很短时间里,先后发现了大庆、胜利、大港、华北、江汉等油田,为中国石油工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从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勘探部门相继找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在国家建设急需能源的时候,使滚滚石油冒了出来。这样,不仅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也使李四光独创的地质力学理论得到了最有力的证明。
李四光
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作是民族脊梁?
“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
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
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
他们身上共同的精神、品质
从这些民族脊梁人物的学习,我们当代人要怎么做?
课堂小结
“铁人”王进喜
“两弹元勋”
邓稼先
党的好干部
焦裕禄
1.国家在大庆开展石油大会战
2.王进喜率领钻井队打出第一口油井
3.王进喜被誉为“铁人”
1.邓稼先主持完成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
 理论设计方案
2.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
3.邓稼先参加氢弹的研制工作
4.邓稼先被誉为“两弹元勋”
1.党的好干部代表——焦裕禄
2.焦裕禄带领群众与兰考“三害”作斗争
3.焦裕禄为改变兰考面貌献出生命
1.标志中国结束了靠“洋油”时代的重大事
件 ( )
A.第一个飞机制造厂建成
B.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C.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
D.大庆油田建成
D
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
2.列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模范人物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