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课时优化训练
一、单选题
1.春秋时期,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周襄王等人送来了祭肉,同时让桓公“免去下拜受赐的仪节”。但齐桓公仍按照礼仪下拜。会盟后,诸侯们订下“无有封而不告(分封要报告盟主)”等盟约。对此认识准确的是( )
A.周代礼乐秩序得到维护 B.周襄王重建绝对权威
C.桓公霸业得到诸侯认同 D.宗法分封制得以巩固
2.中国古代的一级行政区多有变动,如秦汉为郡,汉末魏晋南北朝为州,唐末为道,宋代为路,元明清为省。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治理能力的强化 B.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C.历代国土面积的变化 D.国家人口数量的激增
3.公元前634年,齐国攻打鲁国,鲁国派使臣见齐君说,鲁国的祖上周公与齐国的祖上姜太公,共同协助周王安天下,有世世子孙无相害的盟誓,你打鲁国怎么对得住先祖?于是,齐君下令退兵。这说明( )
A.盟约对诸侯具有政治约束 B.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分封体制
C.荣辱与共的宗法宗族观念 D.文化认同、“天下共主”的思想
4.中国古代与家谱相关的制度是(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内外服制 D.井田制
5.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 )
A.有利于政局稳定 B.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
C.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 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
6.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最早体现“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是( )
A.通判 B.御史大夫 C.太尉 D.监察御史
7.洪武九年(1376年),明朝宣布改革行省领导体制,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号称“三司”。“三司”各司其职,每遇“大事”,布政使须“会都、按议”,再申报中央有关部门批准。特别是遇到地方“民变”或动乱,布、按二司无权调动军队,须向朝廷申报,再由都司出兵。据此可知,明初“三司”体制( )
A.增强了地方行政机构的自主权 B.形成纵横交错的地方治理体系
C.对地方行政运作带来双重影响 D.有效提高中央机构的行政效率
8.(2204佘泽龙)春秋时期,现任官员可以依据才能和品行向朝廷输送人才,“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这体现了( )
A.选官制不断瓦解 B.百家争鸣下人才辈出
C.诸侯争霸的需要 D.尊贤重士的社会风气
9.春秋时期,周恒王、周顷王曾先后派人向鲁国“求车”、“求金”、“告饥”,天子不仅经济上有求于诸侯,政治上也往往受诸侯国的摆布,周襄王也曾低声下气地向郑国“请盟”,这反映出当时( )
A.等级制度名存实亡 B.尊卑观念土崩瓦解
C.权力秩序受到冲击 D.礼乐制度难以为继
10.下图是史籍中记载的东汉至隋中使(代表皇帝敦促、慰问、给大臣送医药、赏赐、宣谕、咨询大臣、奉迎等礼仪性事务,东汉至隋以宦官为主)的出使情况。这一时期的中使出使( )
A.体现了公平开放的人才选拔趋势 B.使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进一步尖锐
C.与各代专制皇权的强弱基本一致 D.加强了对地方机构的制约与监察
11.宋初设立通判,州长官不得单独签署文件,需要通判的连署,文件才能生效。至于通判的数目,“大郡置二员,余置一人,州不及万户不置”;至于武臣驻地,则“小郡亦特置矣”。通判的设置体现宋代( )
A.官吏协作行政效率提高 B.制度僵化导致因循守旧
C.行省长官掌握军政大权 D.地方官员间的相互牵制
12.宋朝在地方管理上创建了路制,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设置原则。一路之下同时存在三个平级的管理机构,它们之间采取互不相属、分化事权、相互牵制的原则。这一建制( )
A.旨在扩大宋朝疆域 B.体现了文武分权的特点
C.打破了市坊的界限 D.有利于解决藩镇割据问题
13.如表反映的是北周至隋的地方行政区划层级变化。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时间 州 郡 县
北周宣帝大象二年(580年) 211 508 1124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 211 538 1011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 190 — 903
A.“户不满千,二郡分领” B.“罢废诸郡,以州统县”
C.“存要去闲,省并州县” D.“户口滋多,析置州县”
14.1972年,中国考古界在西北居延地区发掘出汉简2万余枚。有木简记载了一个有经验的官吏孝里大夫到居延管理屯田。在西域屯田的小吏,按照要求必须“能书会计、治官民、颇知律令”。这可以推断出,汉代( )
A.西北小农经济发展迅速 B.重视官员行政技能培养
C.边疆治理措施严密规范 D.屯田制在全国广泛实行
15.秦汉时期,在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置县级地方政府,称为“道”。秦汉通过这种特殊的统治制度,使一些不太适宜或不太愿意接受郡县制的民族,一定程度上适应并接受了政府的统治。由此可知,秦汉的“道”制( )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权 B.防止了少数民族割据和叛乱
C.有利于民族交融与国家统一 D.发展为汉初的郡国并行制度
16.对于西藏地区,设立直属中央政府的机构宣政院进行管辖是在( )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二、材料题
17.我国自古便有着“文书御天下”的传统,随着朝代的发展,文书已经具有了多样化的形式载体和较为明显的政治性表达特性,为其广泛参与国家行政管理事务奠定了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的“文书政治”
材料一:魏晋以后初步形成了中书、门下、尚书三个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的文书机构。到了唐代,文书的撰制工作由草拟、审核、转发执行三个独立机构共同完成。皇帝的诏书,要经过最高议事机构“政事堂”开会议决,经皇帝划“敕”,再加盖政事堂的印章,方可生效。从唐太宗开始,专门选拔一批名儒学士,充当皇帝新的文书人员,他们直接受皇帝的管辖,有时就取代了中书、门下的职能。明清时期,皇帝私人的办公厅成为最高命令的撰制、发出、收受机构。
——摘编自何庄《从古代诏敕制度的演变看明清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
材料二:清代的官方文书图
先秦时期尚无明确的文种(文书种类)名称,秦汉以后,文书的文种体系日益庞大。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的文种是“谱牒”而非诏令。唐代正式公文达到了15种,更加规范,并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出现了特殊的“堂贴”。宋代公文文种全方位增多,地方官府间及中央与地方间文书往来远胜前朝。元朝皇帝专用文种诏令分为蒙诏和汉诏,以蒙诏为主体。明清新增了口谕、手谕、廷寄等文种,可以绕开文官政府直接下达,臣子上奏文种中,有一特殊的公文“奏折”,可直达御前。这种保密谕旨逐渐制度化。
——摘编自何庄《古代公文文种变迁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概括说明中国古代“文书政治”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题思路中国古代“文书政治”产生的影响。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宰相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的“三正”,商朝时出现了“三公”。西周中后期,实战练鉴于重要辅臣不断更换易造成政务混乱,开始设置专门的辅政机构。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辅政方式虽各不相同,但辅政大臣多为贵族集团的代表,可以自辟僚属,独立行使权力,可以说他们是在“主政”,与帝王分庭抗礼。秦汉以来,宰相的出身有名门望族的,有宗室的,也有寒门的。唐宋之后,科举入仕者居多。宰相辅政制度的沿革趋势体现了皇帝专制权力欲望的不断膨胀和驾驭百官能力的不断提升。该制度对古代政治的稳定、社会的发展甚至国家的兴衰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摘编自李现曾《我国古代宰相辅政制度述论》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图中现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宰相辅政制度的演变趋势,并简析古代宰相辅政制度的积极作用。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公文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殷商甲骨卜辞中已有“令”“告”“册”等公文雏形,西周出现“命”“诰”“誓”等王命文书,分别用于授官赐爵、发布政令或训诫臣僚、征伐誓师等重要活动。但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公文文种及数量还很有限,较为系统的行文关系尚未形成。
——摘编自何庄《古代公文文种变迁原因探析》
材料二 秦统一中国后,就推行了“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制度,至此,上至帝号、皇帝活动、王侯官员,下至百姓,都有了统一称谓,各异的文字书写也统一为更加简洁的、能够更好适应庞杂公务的隶书,由此,上下一致的文书话语体系开始形成。隋唐时期,文书制度依托于三省六部制,发展出了相对成熟的制作规程、审核机制和运行流程。无论是“三省”之间的权力分工,还是执论制度、避讳制度、平缺制度、贴黄制度等,都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唐六典》中规定:“凡文案既成,勾司行朱施讫,皆书其上端,记年、月、日,纳诸库”。任何诸如随意改动、漏发错发、弄虚作假、盗用泄密等行为,皆会依据法典被施以惩戒。
——摘编自周光辉等《从文书行政到文件政治:破解我国规范治理难题的内生机制》
材料三 信息是历代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事关重大。宋代在信息的搜集和处理上,除章奏、面奏等历代类似的制度外,还有其独特之处。群臣面对、臣僚章奏、经筵议论乃至士民上书都是君主了解社情民意的途径。同时政府以行政、监察系统为主,财政、司法等专门机构为辅,建立起多层多途错落纵横的政绩考察途径来丰富信息搜集渠道。信息的搜集和处理强调时效,情报的最终汇聚点,是君主所在的“御前”。
——摘编自邓小南《宋代信息渠道举隅:以宋廷对地方政绩的考察为例》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文书制度特点并简析文书制度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题思路宋代信息搜集渠道丰富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皇帝让众多官员参与宰相事务的目的,并简评唐代三省六部制。
(2)根据材料二,概述明代洪武至正统年间中枢决策权的演变,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题思路演变的原因。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通过葵丘会盟,周襄王派人送来了祭肉,同时让桓公“免去下拜受赐的仪节”,表明了周天子承认齐桓公的霸主地位,会盟后,诸侯们订下“无有封而不告(分封要报告盟主)”等盟约,说明齐桓公的霸业得到诸侯认同,故选C项;葵丘会盟打破公侯伯子男秩序,以齐侯为盟主,破坏了周代礼乐秩序,排除A项;春秋时期,周襄王承认齐桓公的霸主地位,表明王室势力衰微,排除B项;葵丘会盟,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得到正式承认,标志着分封制崩溃,排除D项。
2.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中国古代的一级行政区多有变动,如秦汉为郡,汉末魏晋南北朝为州,唐末为道,宋代为路,元明清为省。”可知,地方容易产生与中央对抗的割据力量,行政区的变动本质上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也就是国家治理能力的强化,A项正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土面积的变化.人口数量的激增都是表面现象,而非主要原因,排除B项.C项和D项。故选A项。
3.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共同协助周王安天下,有世世子孙无相害的盟誓,你打鲁国怎么对得住先祖”可知,周天子是“天下共主”,齐国和鲁国都曾是协助周王安天下的臣子,齐王正是出于这种对周天子“天下共主”的文化认同,才认可了鲁国使者的说法,从而下令推兵,D项正确;齐王退兵并非是受盟约的约束,盟约对诸侯国并没有强制性,排除A项;齐王退兵并非是受分封体制的约束,公元前634年已是春秋时期,分封体制已经不能约束诸侯国,排除B项;齐国为姜姓异性诸侯国,而鲁国为姬姓诸侯国,两国并没有深刻的血缘宗族联系,排除C项。故选D项。
4.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宗法制强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这与家谱关系密切,A项正确;分封制、内外服制是地方行政制度,与家谱无关,排除BC项;D项是土地制度,与家谱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5.答案:A
解析:1875年宪法确立了法国的共和政体,当时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但却出现了政局不稳的状况。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后,法国政体发生了变化,总统权力增加,这一政体的变化有利于稳定政局,故选A项。1875年宪法已经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排除B项;议会的主要权力是立法权,戴高乐1958年修宪并没有剥夺议会的立法权,排除C项;法国为多党制国家,排除D项。
6.答案:B
解析:御史大夫是秦始皇统一之后就设置的官职,符合题干中“最早”的限定,B项正确;通判设置于宋代,排除A项;太尉负责军事,排除C项;监察御史设置于隋朝,排除D项。故选B项。
7.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朝洪武年间在地方设“三司”,“三司”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但当地方遇到紧急事务,须向中央报备,一方面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另一方面降低地方治理灵活性,即“三司”体制对地方行政运作带来积极和消极影响,C项正确;材料强调遇到“大事”需要报备中央,这弱化了地方行政机构自主权,排除A项;材料强调“三司”各司其职和“大事”上报中央,并未涉及地方治理体系“纵横交错”,排除B项;“三司”体制属于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不属于中央行政机构,排除D项。故选C项。
8.答案:C
解析:选官制不断瓦解,程度用词不符,排除A项。题干时间为春秋时期,百家争鸣表述不符,排除B项。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部分诸侯国企图争霸,急需人才,故"有能则举之",C项正确。题干仅涉及官员、朝廷、人才,未涉及社会风气,排除D项。
9.答案:C
解析:
10.答案:C
解析:考查汉至隋的政治。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这一时期中使总体出使次数不是很多遣出中使数量的多寡与各代专制皇权的强弱程度基本一致即皇权较强时遣出中使的次数较多皇权削弱时中使出使的次数较少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选才故排除A项;代表皇帝敦促、慰问、给大臣送医药、赏赐、宣谕、咨询大臣、奉迎等礼仪性事务对地方权力没有大的影响也不涉及对地方的制约与监察故排除B、D两项。
11.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大郡置二员,余置一人,州不及万户不置”“小郡亦特置矣”可知,宋初州长官不得单独签署文件,需要通判的连署,文件才能生效,体现了州长官与通判相互牵制,D项正确;
行政效率提高与“州长官不得单独签署文件,需要通判的连署,文件才能生效”不符,排除A项;
制度僵化指制度因循守旧指缺乏创新,材料不涉及,排除B项;
元朝开创行省制度,材料是宋代通判,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要求学生结合通判设置的目的来解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了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1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宋朝以创建路制的方式,来避免地方藩镇割据的出现,加强了中央集权,D选项符合题意。
13.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北周至隋(中国)。据材料可知,这一时期州县数量减少,郡被取消。结合所学可知,隋朝废郡,以州统县。B项正确;材料中隋朝废郡,排除A项;隋朝没有设立省制,元朝设立行省制,排除C项;户口增多,州县数量应该增多,但材料反映州县数量减少,排除D项。故选B项。
14.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汉朝时期。根据材料可知,汉朝时期,管理屯田的官吏必须“能书会计、治官民、颇知律令”,说明政府重视文书行政的管理模式,认为其有利于边疆治理,由此可知,国家重视官员的行政技能,B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西北地区小农经济发展迅速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边疆治理措施具有严密规范的特点,排除C项;屯田制是汉以后历代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利用士兵和无地农民垦种荒地的制度。材料仅涉及西北居延地区的屯田管理信息,无法得出屯田制在全国广泛实行的结论,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5.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时期(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秦汉的“道”制“使一些不太适宜或不太愿意接受郡县制的民族,一定程度上适应并接受了政府的统治”,这有利于缓和民族关系,促进民族交融和国家治理,C项正确;“道”属于地方行政制度,不属于监察体制,排除A项;“道”制有利于对少数民族进行管理,但防止少数民族割据和叛乱说法绝对,排除B项;汉初郡国并行制度延续的是郡县制和分封制,排除D项。故选C项。
16.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元朝建立后,对西藏行使行政管理权,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军民事务。设置地方机构,征收赋税,屯驻军队,实行充分而有效的管理。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B项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
17.答案:(1)特点:文书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重要体现;随着君主专制的加强,文书机构控制权逐渐掌握在皇帝手中;文书制度走向系统化、规范化、法制化;文书机构始终服务于皇权专制需要,数量繁多,分工细致明确;文种体系日益庞大,种类增多,不同朝代出现了符合自身政治特点的文种;文书出现以私代公趋势。
(2)影响: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规范了各部门的行政,提升了国家治理能力;加强了对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员的控制,防止结党营私;传递了政府决策,规范了百姓行为;维护了阶级社会的尊卑关系和等级制度;封建社会后期,文书种类过于繁琐、混乱,影响了政府行政效率。
解析:
18.答案:(1)现象:秦汉时期,设置丞相,成为百官之首,制约皇权魏晋时期,国家分裂,皇权衰弱;隋唐宋元时期,分相权于三省六部,皇权加强;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皇权达到顶峰。虽然图示中皇权有消长,但总体趋势是皇权逐渐强化。
(2)趋势:不断完善,逐步专门(职)化;辅臣构成由以出身贵族为主到出身多元化;辅臣的权力由可与君主抗衡到完全服从于君权。积极作用: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为后世提供借鉴;等等。
19.答案:(1)特点:历史悠久;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一致的文化话语体系;管理规范化。影响:有利于政令的传递和传播,强化了中央权威,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2)宋朝建立后鉴于五代十国时期武将专权的教训,对权力进行分割,形成众多的政府机构;宋代理学逐渐形成,士人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宋代社会稳定,经济繁荣。
解析:(1)本题是特点、影响类材料解题思路题,时空是古代中国。中国古代文书制度的特点:根据“中国古代公文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可知历史悠久;根据“这一时期的公文文种及数量还很有限,较为系统的行文关系尚未形成”、“上下一致的文书话语体系开始形成。隋唐时期,文书制度依托于三省六部制,发展出了相对成熟的制作规程、审核机制和运行流程“可知,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一致的文化话语体系;根据“还是执论制度、避讳制度、平缺制度、贴黄制度等,都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得出管理规范化。文书制度带来的影响: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文书制度的形成有助于国家政令的传播,这就强化了中央权威,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从而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2)本题是原因类材料解题思路题,时空是宋代(中国)。宋代信息搜集渠道丰富的原因:根据“群臣面对、臣僚章奏、经筵议论乃至士民上书都是君主了解社情民意的途径。同时政府以行政、监察系统为主,财政、司法等专门机构为辅,建立起多层多途错落纵横的政绩考察途径来丰富信息搜集渠道”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宋朝建立后鉴于五代十国时期武将专权的教训,对权力进行分割,形成众多的政府机构;结合所学宋代的文化特征可知宋代理学逐渐形成,士人的社会责任感增强;结合所学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可知得益于宋代社会稳定,经济繁荣。
20、
(1)答案:目的:防止宰相专权,加强皇权;集思广益。评价:唐代三省六部在职权上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互相牵制,互相监督,形成了比较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分散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提高了办事效率;但该制度实际上是君主专制的产物。
解析:第一小问“目的”,由材料一“凡涉及军国大事的重要事宜都需要经过三省的审批”得出防止宰相专权,加强皇权;由“给予一些资历比较浅的官员'参知政事'的名号,给予一些资格较老的官员'平章事'或'同三品'的名号,以参与宰相事务”得出集思广益。第二小问“评价”,由材料一“中书省进行诏书的起草,门下省负责批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得出三省六部在职权上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互相牵制,互相监督,形成了比较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结合三省六部制的目的得出分散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结合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得出提高了办事效率;结合三省六部制的实质得出该制度实际上是君主专制的产物。
(2)答案:演变:由皇帝独掌决策转向内阁辅佐决策,类宰相化。
表现(原因):废除宰相致使中枢决策协调机制缺失;决策权过分集中导致政务处理效率降低;后来的皇帝缺乏国政决策经验,且政事过量,皇帝个人精力有限。
解析:第一小问“演变”,由材料二“大量事务须由皇帝亲裁”“朱元璋先后设立了四辅官、殿阁大学士辅佐决策”“开始了内阁类宰相化的特殊决策模式”得出由皇帝独掌决策转向内阁辅佐决策,类宰相化。第二小问“原因”,由材料二“由于中枢缺乏协调”得出废除宰相致使中枢决策协调机制缺失;由“大量事务须由皇帝亲裁,导致政事拖延、决策失误”得出决策权过分集中导致政务处理效率降低;由“亲近重臣加大学士衔于大内当值,负责奏章的初步处理,为日后内阁的确立奠定了基础。正统初年,外廷委任三杨,内廷宠信王振,开始了内阁类宰相化的特殊决策模式”得出后来的皇帝缺乏国政决策经验,且政事过量,皇帝个人精力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