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课时优化训练
一、单选题
1.据统计,我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3.6元快速增长到1985年的397.6元,8年增长到原来的近3倍,城乡收入差距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有显著下降。下列选项中,与上述变化直接相关的是( )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1949年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出境多限于公务。80年代中国出境旅游兴起,旅游目的地逐步由东南亚扩大到世界各地,据统计2017年出境游超过1亿人次。这一变化主要反映的是我国( )
A.进出口贸易增长 B.改革开放成效显著
C.公务出境人数减少 D.人民文化水平提高
3.赵宋时期,不少“以天下为己任”的大臣,如宋祁、包拯、富弼、欧阳修等,纷纷上书朝廷,要求革新政治。范仲淹综合了各种变法主张写成了一份系统的改革方案: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由、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这一措施从从侧面反映出( )
A.文人士大夫普遍具有强烈参政意识 B.严重的社会危机
C.经世致用思潮影响较大 D.商品经济发展
4.王安石在变法中推行募役法,其原则是“计产赋钱,募民代役”,政府宣布老百姓交纳免役钱后即免除充当差役的负担。同时规定原来不必承担差役的官户等,都要按照免役钱定额的半数交纳“助役钱”。推行募役法意在( )
A.增加财政收入,均平赋役 B.强化人身控制,稳固统治
C.抑制土地兼并,发展生产 D.限制高利借贷,缓和矛盾
5.宋仁宗时,各地时有官吏逢迎民变武装之举。如王伦之变,淮南官吏“率民金帛献送”;张海之变,顺阳县令留其众饮宴,“鼓乐送出城外”。王安石变法以后,此类现象大为减少。这主要是因为( )
A.变法有效缓和社会矛盾 B.执政理念发生根本变化
C.理学发展提升教化水平 D.基层治理能力得以加强
6.有学者提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在于变法内容的超前性和社会现实的落后形成鲜明的反差,其变法没有合适的土壤。最能体现“变法内容的超前性”的是( )
A.实施青苗法,大力推广无抵押的农业贷款
B.推行保甲法,给基层管理打上征兵制色彩
C.整顿太学,在官办学校中引入竞争性机制
D.重释儒经,为科举考试提供权威答题标准
7.明朝成化年间,湖广按察司佥事尚褫说:“凡钱粮军储等项,洪武、宣德间,应本色者征本色,应折色者征钱钞。顷来凡遇征输,动辄折收银两。然乡里小民,何由得银?不免临时展转易换,以免逋责。”材料反映了明代( )
A.多数人反对赋役征银制度 B.农村赋役征银加重了百姓负担
C.商品经济不发达,农民常以物易物 D.官银量少给民众带来不便
8.1910年,曾坚定支持科举制改革的梁启超发出言论:“所恶乎畴昔之科举者,徒以其所试之科不足致用耳。……自此法行,我国民不待劝而竞于学,此法之造于我国也大矣。……我乃惩末流之弊,因噎以废食,其不智抑甚矣。”此种言论与当时士人多有契合。以上材料可用于探讨( )
A.清政府立宪运动的局限性 B.维新变法运动的后续影响
C.科举制对时代潮流的迎合 D.清末教育体制改革的局限
9.1897年,一位改革家从广东跑到北京,上书皇帝说:“昔者安南之役,十年乃有东事;割台之后,两年遂有胶州……波兰之宰割均分,而举其国土;马达加斯加以挑水起衅而国灭……蚁穴溃堤,衅不在大……职恐自尔之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下列主张最有可能是该改革家提出的是( )
A.三民主义 B.东南互保 C.君主立宪 D.扶清灭洋
10.对于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司马光认为“今介甫(王安石字)为政 …… 士吏兵农工商 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而梁启超则认为“其所施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度。”由此可见( )
A.司马光认为王安石变法导致天下动乱
B.梁启超认为王安石变法符合时代潮流,具有进步意义
C.对历史事件的认识会受到时代和立场的影响
D.后人评价较当时更具有正确性
11.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允许更多领域实行独资经营,同时要扩大进出口贸易,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这表明中国( )
A.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对外开放
C.引进外资推动建立外向型经济 D.发挥公有制经济市场主导作用
12.商鞅改革的政治路线图是“尊君”和“平民”。“尊君”,是以君主为至高无上的权威,构建一个不容挑战的政治秩序。“平民”,就是推行平民化的社会结构,王权之外的一切政治权力、经济利益、社会荣誉,对所有的民众开放。下列措施属于后者的是( )
A.相地而衰征 B.焚烧诗书 C.统一度量衡 D.按军功授爵
13.维新变法时期,以倭仁为代表的保守派,顽固坚持传统,反对变法。以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也不赞成国家制度转变为西洋模式。各省督抚大多采取消极观望态度。这反映了( )
A.缙绅士大夫观念都很保守 B.维新变法缺乏有力的政治支持
C.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软弱 D.制度变革不符合各方利益
14.据研究,北朝《地令》的实施是双轨制:在鲜卑拓跋族为主体的聚居区,实行的是普遍授田制,有实际的授田与土地还受;而在以汉人为主体的地区,各户的原有土地未被触动,也未见实际授田与土地还受,只是实行限田制和户籍登记。由此可见( )
A.均田制缺乏实施的社会基础 B.土地所有权的变更频繁
C.土地私有观念影响制度实践 D.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15.下表是关于清末新政的相关史实。据此可推知,清末新政的主要目的是( )
光绪三十一年(1905) 慈禧太后诏定五位大臣出使西洋考察,研究各国宪政,给宪政改革提供咨询
光绪三十二年(1906) 清政府颁布“仿行立宪”的谕旨,预备立宪,原则为“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
光绪三十四年(1908) 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大纲共23条,其中“君上大权”14条,“臣民权利义务”9条,通篇除涵括“议院不许干涉君主”等各势力妥协之产物,,亦具备了臣民需在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的先进理念
宣统三年(1911) 载沣任命庆亲王奕動为内阁总理大臣,筹组新内阁
A.学习西方的政治体制 B.维护清朝的专制统治
C.打破中西之间的藩篱 D.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16.明太祖时期,赋税主要是征收实物,由于棉布征收颇受地方官员的喜爱,导致棉花种植普遍。1581年,张居正改革后“无论田赋或力役一律折银缴纳”,棉花大量涌入市场,江南地区商品经济也因此更为活跃。材料说明了明朝时期( )
A.政府固守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B.赋税政策变革利于商业的发展
C.农产品商品化减轻了农民负担 D.江南商品经济水平超过了北方
二、材料题
17.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走上了强国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初期,秦国虽有一定的地缘政治优势,却是华夏体系中的落后国家,当时地处中原的国家都以“戎翟”这个贬义词来称呼秦国。
材料二 商鞅确定的改革方略是:首先,只有国家强大,才能在战争中有立足之地;其次,只有改革落后的制度,秦国才能强大:再次。只有摧毁落后和保守的秦国宗氏制度,改革才能进行。为此,商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农耕、军功、法治、集权四大方略。具体而言就是以重农主义为取向的农耕政策,以国家主义为取向的集权政策,以平民主义为取向的军功政策,以法治主义为取向的以法治国方略。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在“农耕、军功、法治、集权”四个方面所推行的具体举措。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朝中叶,官僚集团内部“纪纲不肃,法度不行”,人浮于事,玩忽职守,王朝政局陷入危险境地。1573年,张居正提出了“考成法”,其内容如下:一是六部和都察院把所属官员应办的事情定立期限,并分别登记在三本账簿上,一本由六部和都察院留作底册,另一本送六科,最后一本呈内阁。二是六部和都察院按账簿登记,逐月进行检查。对所属官员承办的事情,每完成一件就销号一件,反之必须如实中报,否则以违罪处罚。三是六科亦可根据账簿登记,要求六部每半年上报一次执行情况,违者限事例进行议处。四是最后内阁同样依账簿登记,对六科的稽查工作进行查实。“考成法”在具体实施中,主要考核官员解征钱粮、积谷备赈和消弭盗贼以及整顿驿递等方面的政绩,并随之兑现赏罚。经过近十年的推行,明朝“百官惕息”“一切不敢饰非”,朝廷号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据张居正《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等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张居正考成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张居正考成法实施后的成效。
19.潘桂山是湖北省大冶市木栏村(现属铁山区)村民,在他家里,保存着从1982年到2018年的8本家庭账本。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81年之前一直过的是集体生活,每年靠工分分点粮食,家庭账本上能记的主要是工分。1981年分田到户后,潘桂山和妻子才有了第一笔真正意义上的收入,这笔收入还是靠卖菜所得。到了1984年,潘桂山一家每个月都有进账:1月份农副业收入71.72元、2月份收入92.43元、3月份收入88.79元。一年下来,收入达到952.17元。1987年账本记录支出更详细:2月14号付早餐款0.80元、3月28号付肉一斤1.8元、3月29号付火柴10盒0.26元、3月31号付白酒一斤0.96元。
1993年,潘桂山当选为村委会主任。他发展蔬菜生产,修建村级公路,带头创办企业,带领村民致富,木栏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在1998年的家庭账本里,除了日常饮食开销外,还记有煤气一坛50元、大哥大费用63.36元、电话费151.59元……。这一年,潘桂山的家庭年收入超过了7万元。到2012年时,潘桂山全家总收入超过了12万元。
——摘编自汪涛《36年家庭账本记录时代变迁》
(1)根据材料,概括1982年以来潘桂山家庭收支的变化。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潘桂山及其家庭账本反映的中国时代变迁。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代税制改革有“积累莫返”之害,有“所税非所出”之害……。以一条鞭法为例,“条鞭并夏税、秋粮、均徭、里甲、土贡……。未几而里甲之值年者,杂役仍复纷然。……岂知其为重出之差乎?此所谓积累莫返之害。有明自漕粮而外,尽数折银。天下之银既竭,凶年田之所出不足以上供;丰年田之所出足以上供,折而为银,则仍不足以上供也,无乃使民岁岁皆凶年乎?此所谓所税非所出之害”。……故条鞭之利于一时者少,而害於后世者大矣。
——摘编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田制三》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黄宗羲对一条鞭法的看法。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根据材料“我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3.6元快速增长到1985年的397.6元,8年增长到原来的近3倍,城乡收入差距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有显著下降。”可知,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农村主要的生产经营方式,是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进步,缩小了城乡差距,C项正确;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五十年代后期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的过程中的一次错误探索,排除A项;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且材料涉及的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容,排除B项;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排除D项。故选C项。
2.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出中国出境旅游的发展,与进出口贸易无关,故A项错误;中国出境旅游的发展,体现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对外开放的扩大,成效显著,故B项正确;据中国出境旅游的发展,不能推断出公务出境人数的减少,故C项错误;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只是中国出境旅游发展的原因之一,这一变化主要反映的是我国改革开放成效显著,故排除D项。
3.答案:B
解析:
4.答案:A
解析:
5.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中国)。据材料可知,王安石变法后,官吏逢迎民变的现象大为减少。结合所学,王安石变法实行保甲法,加强了对农村的统治,维护了社会治安,D项正确;变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弊端和不足,从而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不利于缓和矛盾,排除A项;执政理念发生根本变化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理学成为官方学说,是在南宋后期起,C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
6.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青苗法即青黄不接之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它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它最能体现“变法内容的超前性”,A项正确;保甲法把农民编为保甲,实行连坐法,该举措维护了地方秩序,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整顿太学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推动改革,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王安石变法改革科举制度,即废明经诸科,改革进士科,未体现“变法内容的超前性”,排除D项。故选A项。
7.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明代湖广按察司佥事尚褫关于农民以其所有换其所无以应对赋役征银的论述,材料“顷来凡遇征输,动辄折收银两。然乡里小民,何由得银?”体现了赋役征银制度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故选B项;A、D两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明代时期我国商品经济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排除C项。
8.答案:D
解析:材料说明在1905年停废科举后,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士人对废除科举制存有质疑,甚至主张恢复科举制,这说明清末教育体制改革成果有限,故选D项;废除科举制属于清末新政中教育体制革新的措施,与立宪运动无关,排除A项;维新变法时间为19世纪末,且其教育改革内容为废除八股文,而非废除科举制,排除B项;科举制不利于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违背历史潮流,排除C项。
9.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当时警示“皇帝与诸臣”国灭危机的是维新派,其主张君主立宪,C项正确;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提出的,他是反对帝制的,排除A项;“东南互保”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扶清灭洋”是义和团运动的口号,由农民阶级提出,不符合材料中人物的身份,排除D项。
10.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 …… 士吏兵农工商 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并结合所学可知,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这是从他的利益集团的角度考虑的;根据材料“其所施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度”,并结合所学可知,梁启超肯定王安石变法,主要是为其变法服务的。由此可见对历史事件的认识会受到时代和立场的影响,C项正确;“司马光认为王安石变法导致天下动乱”和“梁启超认为王安石变法符合时代潮流,具有进步意义”都只符合材料部分主旨,排除A、B项;材料无法体现后人评价较当时更具有正确性,排除D项。故选C项。
11.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要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出口贸易,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是当今中国改革开放中放宽市场准入的具体表现,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永不止步,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全面开放,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1世纪初,中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引进外资”的表述与材料中“扩大进出口贸易,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不符,排除C项;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导是前提,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
12.答案:D
解析:按军功授爵就是按军功封赏士兵打破了贵族血缘政治,为普通平民进入统治阶层提供了途径,体现了“王权之外的一切政治权力、经济利益、社会荣誉,对所有的民众开放”,故选D项;相地而衰征是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的措施,实质上是承认土地私有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焚烧诗书是为了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没有体现“平民”,排除B项;统一度量衡是商鞅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属于经济制度建设,与“平民”无关,排除C项。
13.答案:B
解析:维新变法得不到保守派、洋务派和大多数地方督抚的支持,这说明维新变法缺乏有力的政治支持,故选B项;有些缙绅士大夫的观念比较进步,排除A项;材料主旨与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无关,排除C项;制度变革虽触动了保守势力的利益,但“不符合各方利益”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
14.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均田制在鲜卑族聚居区和汉人聚居区实行双轨制,在以汉人为主体的地区,各户的原有土地未被触动,也未见实际授田与土地还受,只是实行限田制和户籍登记,可见土地私有观念影响土地制度的实践,C项正确;均田制下在鲜卑族聚居区实行普遍授田制,排除A项;依据题干可知在汉人为主体的地区并没有触动土地所有权,排除B项;材料中未体现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强化,排除D项。
15.答案:B
解析:材料“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君上大权’14条”“议院不许干涉君主”体现清末新政的保守性,专制色彩浓厚,体现了维护清朝的专制统治,故B项正确;新政的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学习西方的政治体制,不是为了打破中西之间的藩篱,也不是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排除A、C、D三项。
16.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1581年,张居正改革后…更为活跃”可知,明朝赋税制度采用“折银缴纳”的办法,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活跃了商品经济,因此赋税政策的变革促进了商业的发展,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明朝赋税政策,而未涉及抑制商业的发展,未强调农产品商品化对农民的影响,也未强调南方的经济水平超过北方,排除A、C、D三项。
17.答案:(1)历史背景:战国时期的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诸侯争霸,战乱频繁,生产力发展,社会变革蓬勃兴起);秦国落后于东方诸国,渴望国家强大。
(2)举措:农耕: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法治:严刑峻法,推行法治;集权:废分封,行县制。
解析:(1)历史背景:根据材料一“战国初期,秦国虽有一定的地缘政治优势,却是华夏体系中的落后国家,当时地处中原的国家都以‘戎翟’这个贬义词来称呼秦国”,并结合所学可得出,秦国落后于东方诸国,渴望国家强大;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正处于社会,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诸侯争霸,战乱频繁,生产力发展,社会变革蓬勃兴起)。
(2)举措:农耕:根据材料二“……具体而言就是以重农主义为取向的农耕政策……”,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军功:根据材料二“……以平民主义为取向的军功政策……”,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法治:根据材料二“……以法治主义为取向的以法治国方略”,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严刑峻法,推行法治;集权:根据材料二“……以国家主义为取向的集权政策……”,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废分封,行县制。
18.答案:(1)特点:注重工作程序;考核内容明确;赏罚严明;考核结果实用权威。
(2)成效:提高了办事效率;较好地贯彻了朝廷政令;改善了明朝政治。
解析:
19.答案:(1)变化:家庭收入大幅增长;支出种类增加。
(2)1981年之前,由于长期受人民公社体制的影响,农业经营缺乏自主性,生产积极性低,农民收入低下。1981年,木栏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扩大了农民经营与管理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发展多种经营,增加了收入,走上了致富之路。20世纪9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深入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也如火如荼展开,从而促进了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这一时期潘桂山家庭账本记录的收支发生巨大变化,以及他当选为村委会主任,见证了该时期中国历史发生的巨变。而他发挥致富带头人的作用,带领村民共同致富,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农村的影响。潘桂山的家庭账本不仅反映了一个家庭的生活变迁,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见证。可以说,潘桂山的奋斗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农村经济改革的缩影。
解析:(1)根据材料“1984年……收入达到952.17元”“到2012年时,潘桂山全家总收入超过了12万元”可知家庭收入大幅增长;根据材料“在1998年的家庭账本里,除了日常饮食开销外,还记有煤气一坛50元、大哥大费用63.36元、电话费151,59元……”可知支出种类增加。
(2)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改革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解题的关键是首先依据材料提取信息,可从材料的内容及来源提取,然后根据提取的信息,与所学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改革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匹配,最后得出结论即可。
20.答案:看法:黄宗羲认为一条鞭法利小弊大。
评析:黄宗羲认识到一条鞭法并税后不断增加税种以及赋税征银会加重农民负担(进而认识到历代税制改革有“积累莫返”之害,有“所税非所出”之害)。体现了黄宗羲作为传统士大夫的民本精神、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但黄宗羲没有认识到明朝中后期土地兼并严重、财政危机和统治危机并存的背景下实行一条鞭法的必要性。没有认识到一条鞭法放松人身控制,顺应并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白银货币化和社会转型趋势。体现了黄宗羲的阶级和时代局限。
解析:.....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明末清初(中国)。首先,据材料“历代税制改革有·积累莫返’之害”、“有'所税非所出’之害”、“条鞭并夏税、秋粮、均徭、里甲、土贡.…此所谓积累莫返之害”、“天下之银既竭,凶年田之所出不足以上供.....此所谓所税非所出之害”归纳、概括,得出黄宗羲对一条鞭法的看法,即“黄宗羲认为一条鞭法利小弊大”其次,考生进行评析,据材料二“未几而里甲之值年者,杂役仍复纷然”、“天下之银既竭,凶年田之所出不足以上供;丰年田之所出足以上供,折而为银,则仍不足以上供也”并结合所学知识,注意从黄宗羲看法体现出他的民本精神、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值得肯定;但更要指出其看法没有认识到明朝实行一条鞭法的必要性以及没有认识到一条鞭法的积极作用--放松人身控制,适应社会转型趋势,最后,从整体上对黄宗羲的看法进行总结与升华如体现了黄宗羲的阶级和时代局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