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课时优化训练
一、单选题
1.科举考试对我国的历史产生极大影响,下列有关科举制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说明考进士科之艰难
②进士科始于唐朝贞观年间
③通过读书考试的方式做官,对士族会更有利
④“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指的是唐太宗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2.唐朝时大理寺是全国最高审判机关,但关乎死刑判决等重大问题需由御史中丞(中央监察机关负责人)与刑部侍郎、大理寺卿一起,组成“三司推事”,类似近代的特别法庭,并把会审的结果报皇帝审批。这说明唐朝( )
A.司法与监察有机结合 B.大理寺权力已经旁落
C.监察机构丧失独立性 D.司法制度已经近代化
3.《宋史》记载:职官七事包括“一曰举官当否,二曰劝课农桑、增垦田畴,三曰户口增损,四曰兴利除害,五曰事失按察,六曰较正刑狱,七曰盗贼多寡。”并且把这分为“四善、三最”进行考核,每年一考,三年为一任期。“四善、三最”的考核( )
A.提升了基层社会的治理效能 B.确立了完善的官员选拔标准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有效控制 D.弥补了政府监察体系的不足
4.1367年,朱元璋承袭宋元旧制设给事中,洪武六年(1373)设置了六科给事中,下表内容为六科给事中的具体职权。据表可知,明朝六科给事中的设置( )
吏科 监督文官的选拔、任命、考核等事项
户科 监督国家钱粮收支、仓储等
礼科 监督各项祭祀、封赠等
兵科 监督军事方略的制定、实施以及武官的考选、任命、赏功罚罪
刑科 对审判等进行监督
工科 监督各项建筑、水利工程的建造
A.沿袭了唐朝三省六部制度 B.确立了直属六部的监察机关
C.利于维护封建秩序的稳定 D.改变了当时的行政决策方式
5.隋唐时期“工商不得入仕”;992年,宋太宗下诏“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此后,参加科举的工商业子弟比比皆是。这表明( )
A.工商皆本已经成为时代主流 B.参加科举需由州郡长官推荐
C.门第成为选官入仕重要条件 D.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科举变革
6.东汉时,察举制逐渐形成了由本乡名士主导的乡闾品评的传统;曹魏时由政府委任中正,把私人品评变作官家品评。此变化( )
A.受佛教不断传播的影响 B.反映世家大族不断衰落
C.是推行科举考试的结果 D.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7.春秋时期,齐之管仲、鲍叔牙,晋之狐偃、先轸,秦之百里奚、由余,楚之令尹子文、孙叔敖等,出身低下却因才能而位居卿相等高位。这些做法( )
A.维护了家国一体的宗法制度 B.巩固了世卿世禄的分封制
C.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 D.导致了周天子权威的衰落
8.明初,政府规定由吏部和都察院对布、按二司进行考核;1466年,吏部却规定巡按御史有权考核布、按二司;1493年,进一步确立了巡按御史参与地方官吏考核的制度;到1495年,又规定如无巡抚,巡按御史即可对布、按二司自行考察。上述变化( )
A.有利于强化中央权威 B.保证了地方监察效能
C.易导致地方士风衰败 D.拓宽了行政治理渠道
9.朱元璋要求选拔官吏“以德行为本,而文艺次之”。康熙帝说:“朕观人必先心术,次才学。心术不善,纵有才学何用?”但科举制下的分科考试只能检验士人的才学,并不能考察出其品性。这一矛盾要求统治者( )
A.完善科举考试程序 B.提倡“以德治国”的思想
C.加强对官员的监察 D.实地考察士人的品格性情
10.唐代对御史的考核,除了有流内官通用的德、慎、公、勤的“四善”标准外,还有针对御史的职责性质界定的特殊要求,即“访查精审,弹举必当,为纠正之最”。这表明唐代( )
A.监察制度已基本完备 B.对监察官的考核严格
C.御史的地位有所下降 D.政府行政日益理性化
11.宋朝苏洵在《嘉祐集》中说“夫有官必有课,有课必有赏罚。有官而无课,是无官也;有课而无赏罚,是无课也。”他强调的是( )
A.官员选拔依据考试成绩 B.对官员进行严密的监察
C.削弱官员权力加强皇权 D.对官员要有考核和奖惩
12.中国古代对官员的定期考核,称为“考课”。《汉书·严助传》记载“旧法,专使丞奉计岁”,这些审计人员还可以由郡国长官推荐;《唐六典》则规定,国家官员的考绩由吏部下设的考功司专门负责。这种变化反映了唐代( )
A.中央集权得到强化 B.行政效率提高
C.官员管理的制度化 D.官员腐败严重
13.明清时期,科举制发展为四级考试,即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参试者需逐级参考,考过低级别才有资格参加更高级别的考试。考试内容固定为四书五经程朱理学,形式主要为八股文。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
A.官员考核制度严格 B.科举制度具有随意性
C.政权统治基础扩大 D.选官机制的活力衰退
14.唐代以前,官印刻字一般是“左丞相印”“西安丞印”等官名,而到了唐代,官印都改成了“尚书兵部之印”“安西都护府之印”等官署名称,官印也不再由官员个人佩戴,而是由监印官保管。这一变化体现出唐代( )
A.官僚制度的日益成熟 B.用人政策不断改变
C.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 D.机构设置更加科学
15.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大体可归荐举之列。从理论上说,荐举制是一种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但是,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不约而同地走向了其初衷的反面。其中的原因是它们( )
A.都对荐举者缺乏有效的约束 B.都将选官范围定为世家子弟
C.都把才德作为选官标准 D.都始终把门第作为选官标准
16.宋朝职官考核的能力业绩内容有“四最”:生齿之最、治事之最、劝课之最、养葬之最;还有“七事”:劝课农桑、增垦田畴、户口增损、兴利除害、较正刑狱、盗贼多寡。这些考核标准( )
A.推动了民本思想政治化 B.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要求
C.实践了积极入世的理念 D.有助于探索地方治理模式
二、材料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监察制度相比唐代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宋代谏官不仅在谏诤对象上由皇帝转向大臣,而且也拥有对百官的监察之权。北宋初年,宰相有推荐和任用台谏官的权力,后来逐渐改为台谏官由皇帝亲自任命,而且就连宰相推荐台谏官的权力也被剥夺。宋代设置谏院,成为独立的中央谏官机构。在路一级设置监司,并辅之以通判和安抚使等。并让他们互相监察。利用台谏官监察监司官,又利用台谏官监察宰执大臣和京师百官,利用尚书省牵制台官。……凡宰相每有作为,台谏便议论纷纷,以致很多有所作为的宰相“志未伸,行未果,谋未定,而位已离矣”。
——摘编自吴敏《宋代监察制度初探》
材料二 关于监察制,孙中山认为,虽然欧美各国的议会对政府都有监督和弹劾的权限,但是这种权力总不独立,不仅因国家不同有强弱之分,而且还因此生出无数弊病,如议院专制、总统无权等。鉴于此,他主张监察机关独立。他认为,监察制度在中国历史悠久,自古以来便有“御史台主持风宪”,历史上的御史,“官品虽小而权重内外,上自君相,下及微职,儆惕惶恐,不敢犯法”。因此,为了更好的监督政府,他主张以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为参照,实行监察权独立,指出:“如我中国,本历史习惯弹劾鼎立为五权之监察院,代表人民国家之正气,此数千年制度可为世界进化之先觉。”
——摘编自张卫波《孙中山的五权宪法》
材料三 自1926年起,中共中央颁布了一系列惩罚贪污腐败的法纪法规。同时,中共也注意把党内监察与自我教育结合起来。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在所辖的各省县区逐步设置了相应的监察机构,苏区专设了控告局,并组织突击队及时清查群众举报的问题。而此时共产党内仍有自己的监察机构——中央审查委员会。中共党内监察不仅包括党风党纪,还涉及到经济、财务、会计等方面。……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为此中共监察机关开展了反腐倡廉和反奸反特等工作,认真监督每位党员严格遵守党纪法规,为共产主义事业英勇奋斗。
——摘编自徐行、周巍《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党内监察机制述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朝监察制度的新发展。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题思路孙中山主张监察权独立的原因。你认为怎样才能做到监察“独立”而又不“独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题思路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监察机制的特点及作用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汉代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选官制度,主要有察举、征召、辟除等方式。两汉的察举,以孝康最多。察举贤良,一般还要进行对策考试。这种考试方式在南北朝时期越来越被重视,开了隋唐科举制的先声。
唐代沿用并发展了隋代的科举之法,考试内容也有所变化,有经学基础知识、文采辞章、经学理论、政论见解等,还有一些专门知识,如律令、算学等。
宋代对科举制度进行了多次调整,定制为三年一次,分州试、省试(中央考试)、殿试(皇帝亲试)三级进行。宋代考试内容一直有变化。在宋代废止了行卷和公荐,实现了“一切以程文为去留”。宋代考卷实行糊名弥封制和誊录制。
明清时期的科举,采用八股取士,三年一次,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和会试的主考、同考由皇帝钦定派遣。考试有严密实战练程序,考官入院,立即封锁内外门户。考生入院时要逐人搜检。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特点。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看法。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其创始的用意在谨慎选才……但未流所及,仍为权门所把持……权贵子弟依恃家庭地位、经济势力及社会关系,本易获取声名,膺列上品;而若干不肖中正更逢迎权贵,徇私舞弊……这制度演变到最后,终于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邹纪万《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史》
材料二:随着南北朝以来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多,他们要求打破门阀士族的限制,在政治上得到发展。这一要求与隋朝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是相符合的。因此,魏晋以来为豪强地主所操纵的选拔官僚的“九品中正制”,就在隋文帝时废除了。代之而起的是以考试选士的科举制度。自隋文帝罢九品中正制,始立科举。炀帝时设进士等科,并命按十科举人,科举制度形成。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纵观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的发展趋势,其选拔范围在不断地走向扩大和开放,逐渐由统治阶级内部选拔发展到向全社会开放。隋唐时期,中国再度实现了大一统,创立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宫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
——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1)指出材料一实行的选官制度名称及其选拔标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题思路科举制的积极影响。概括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
20.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时,董仲舒建议,“臣愚以为使者诸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其中要求地方郡国每年推举二人。
材料二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或以货贿自通,或以计协登进。……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慢主惘时,实为乱源。
材料三 此种制度较广泛地向地方各阶层的地主们打开了通过考试入仕的途径。因而各地地主特别是过去的寒门,商人地主等……也取得了高官厚禄,参与政权。
(1)材料一反映的是历史上选拔人才的什么制度?在此前的奴隶制时代我国主要采用的选官制度是什么?
(2)材料二描述的又是哪种选官制度?它主要盛行于哪一历史时期?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制度?它产生于什么时期?有什么影响?
(4)选官制度的变化呈现出什么样的趋势。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
2.答案:A
解析:“但关乎死刑判决等重大问题需由御史中丞(中央监察机关负责人)与刑部侍郎、大理寺卿一起”表明司法与监察有机结合,A项正确。“唐朝时大理寺是全国最高审判机关”表明,大理寺权力并未旁落,B项排除;题干无法体现C、D两项,排除。
3.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宋代。根据材料可知宋朝对官员的职责作了具体安排,这有利于提升官员对基层社会的治理效能,A项正确。B项概念混淆,材料主旨是对官员的考核,而非官员选拔,排除B项;C项概念混淆,加强了对官员而非对地方的控制,排除C项;D项概念混淆,职官七事是对官员的考核,不是对官员的监督。排除D项。故选A项。
4.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监督”说明六科给事中的具体职权是监督六部的工作,这有利于维护封建秩序的稳定,故选C项;唐朝三省六部行使行政权而不是监督权,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六科给事中直属皇帝,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监察权,不是行政决策方式,排除D项。
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从“隋唐时期‘工商不得入仕’”到宋朝以后“参加科举的工商业子弟比比皆是”可知,宋朝时期科举选官向工商业子弟开放,这说明随着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者的地位有所提高,推动了科举制的变革,故选D项。中国封建时代的主流经济思想是重农抑商,工商皆本只是个别人物的思想,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工商业者参加科举需要州郡长官推荐,排除B项。门第成为选官重要条件是指九品中正制,排除C项。
6.答案:D
解析:对被选举者的品评由私人变为官家进行,反映了官员选拔主导权的上移,这有利于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故选D项。材料与佛教无关,排除A项。九品中正制的推行反映的是世家大族实力的强大,排除B项。科举考试始于隋唐,排除C项。
7.答案:C
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作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据题意可知,春秋时期,许多出身低微的人才担任了高官,这就打破了之前的世卿世禄制,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C项正确,排除B项;这一做法是打破了贵族对权力的垄断,并不能体现维护家国一体和导致周天子权威衰落,排除AD项。故选C项。
8.答案:C
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1466年,吏部却规定巡按御史有权考核布、按二司;1493年,进一步确立了巡按御史参与地方官吏考核的制度;到1495年,又规定如无巡抚,巡按御史即可对布、按二司自行考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巡按御史是中央派出监察地方官员的,直接对中央负责,吏部却授权巡按御史对布、按二司考核,没有巡抚参与的情况下,巡按御史也可自行考察,即巡按御史拥有了地方官员人事升降权,上述变化容易形成按御史与地方官员勾结,导致地方士风腐败,C项正确;设置巡按御史初衷是为了强化中央权威,但材料中巡按御史参与地方言员考核制度化,并可自行考察,容易导致巡按史与地方言员勾结,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央权威,排除A项;巡按御史在地方上有了考核权,容易导致巡按御史与地方言员勾结,不利于保证地方监察效能,排除B项;虽然这种变化可以视为行政治理的一种调整,但“拓宽了行政治理渠道”这一说法过于宽泛,并未准确抓住题目中的核心变化——考核制度的调整,排除D项。故选C项。
9.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朱元璋和康熙都重视官员的德行,但科举制又不能考察出官员的品行,所以,为了更好地维护统治,统治者需要加强对官员的监察,故答案为C项。A项说法错误,科举考试程序的完善并不能检验出应试者的德行;“以德治国”是一种治理国家的理念,并不能影响官员的品性,排除B项;D项所述在实践中往往因工作量太大而无法进行,排除。
10.答案:B
解析:据题意可知,唐代对御史有普通官员之外的额外考核标准,说明对御史的考核更加严格,而御史属于监察官员,B项正确;材料仅体现了对监察官员的考核要求,并不能说明“监察制度已基本完备”,排除A项;根据对御史的考核标准并不能说明御史的地位下降和政府行政日益理性化,排除CD项。
11.答案:D
解析:材料大意是:有职官但是没有考绩等于没有官职;有考绩但是没有赏罚分明也是没有考绩。这里“课”有盘查、考问的意思,考课,就是古代对官员定期进行考核,并依考核的结果进行奖惩的制度。因此,材料反映苏洵强调对官员要有考核和奖惩,D项正确;材料反映对官员要有考核和奖惩,并非官员选拔,也不是对官员进行严密的监察,排除AB项;材料反映对官员要有考核和奖惩,与削弱官员权力加强皇权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2.答案:A
解析:材料中反映出官员考核权力由地方收归中央,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故A项正确;行政效率与行政机构的设置以及人员安排有关,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官员管理包括考核制度、权责分配、协调分工等方面的内容,仅凭考核官员的变化不能得出官员管理制度化,排除C项;D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3.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明清时期,科举制发展为四级考试,即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参试者需逐级参考,考过低级别才有资格参加更高级别的考试。考试内容固定为四书五经程朱理学,形式主要为八股文”,可知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固化,不利于培养和选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说明科举制度的活力衰退,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官员考核制度,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官员选拔机制更加细致和规范,并非随意,排除B项;材料并未显示明清时期政权统治基础扩大,排除C项。故选:D。
14.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官印是政府权力的体现,唐代官署印文及管理的变化弱化了官员个人的作用,更重视机构、制度和体系的运作,体现了官僚制度日益成熟,A项正确;印文内容变化并非用人政策的变化,排除B项;古代并非法治社会,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官署印文及管理的变化并非新设了官署机构,排除D项。故选A项。
15.答案:A
解析:对荐举者缺乏有效的约束,使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走向了其初衷的反面,A选项符合题意。察举制的选官是面向全民的,后来弊端日益显露,B选项排除。把才德作为选官标准不会使察举制走向其初衷的反面,C选项排除。九品中正制选官的最初标准是才能和门第,后来才能被忽略,官员选拔被世家大族所垄断,D选项排除。
16.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宋代。根据材料“生齿之最、治事之最、劝课之最、养葬之最……劝课农桑、增垦田畴、户口增损、兴利除害、较正刑狱、盗贼多寡可知,宋朝职官考核的标准和内容,大多与地方基层治理和百姓日常生产生活相关内容,包括社会发展、政治稳定、司法廉洁、人口繁衍和道德教化等各个方面,是一个较为完善的考核体系,有利于探索地方治理模式,D项正确。民本思想本就是政治思想,不存在政治化问题,排除A项;材料提供的信息与商品经济无关,排除B项;积极入世的理念指个人应该积极参与社会,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并通过个人修养和追求仁爱之道,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材料信息为宋代职官考核标准与内容,与实践积极入世的理念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7.答案:(1)新发展:谏诤对象由皇帝转向大臣;皇帝亲自任命台谏官;设置谏院,成为独立的中央谏官机构;路一级设置监司和通判等,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察;监察官被置于皇权的严密控制之下,监察官本身也受监察;实行“台谏合一”。
(2)原因:反思美国近代监督制度的弊端;借鉴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经验;针对北洋军阀政府专制的现实(为了更好地监督政府)。措施:建立独立而健全的监察体制;重视立法、依法监察;拓宽行政监督渠道,加强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等。
(3)特点:重视法纪法规建设;党内监察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党内监察机构与政府监察机构分设;党内监察范围较广;发动群众,上下结合;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展开。作用:维护了党的团结和统—,保证了党的纯洁性和党的队伍健康发展,提高了党的威信和战斗力,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作出了贡献;为以后中共加强作风建设、组织建设特别是监察机制建设积累了经验。
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解题思路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宋代。根据材料“宋代谏官不仅在谏诤对象上由皇帝转向大臣,而且也拥有对百官的监察之权”得出谏诤对象由皇帝转向大臣。根据材料“宰相有推荐和任用台谏官的权力,后来逐渐改头台谏官由皇帝亲自任命,而且就连宰相推荐台谏官的权力也被剥夺”得出皇帝亲自任命台谏官。根据料“宋代设置谏院,成为独立的中央谏官机构”得出设置谏院,成为独立的中央谏官机构。根据材料“在路一级设置监司,并辅之以通判和安抚使等。并让他们互相监察”得出路一级设置监司和通判等,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察;监察官被置于皇权的严密控制之下,监察官本身也受监察。根据所学知识得出实行“台谏合一”。
(2)本题是原因类、特点类材料解题思路题,据材料时司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第一问,根据材料“虽然欧美各国的议会对政府都有监督和弹劾的权限,但是这种权力总不独立”得出反思美国近代监督制度的弊端。根据材料“监察制度在中国历史悠久”得出借鉴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经验。根据材料“为了更好的监督政府”得出针对北洋军阀政府专制的现实。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得出建立独立而健全的监察体制;重视立法、依法监察;拓宽行政监督渠道,加强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等。
(3)本题是特点类和影响类材料解题思路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第一问,根据材料“中共中央颁布了一系列惩罚贪污腐败的法纪法规。同时,中共也注意把党内监察与自我教育结合起来”得出重视法纪法规建设;党内监察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根据材料“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在所辖的各省县区逐步设置了相应的监察机构..而此时共产党内仍有自己的监察机构-中央审查委员会”得出党内监察机构与政府监察机构分设。根据材料“中共党内监察不仅包括党风党纪,还涉及到经济、财务、会计等方面”得出党内监察范围较广。根据材料“为此中共监察机关开展了反腐倡廉和反奸反特等工作,认真监督每位党员严格遵守党纪法规,为共产主义事业英勇奋斗”得出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展开。根据所学知识得出发动群众,上下结合。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得出维护了党的团结和统一,保证了党的纯洁性和党的队伍健康发展,提高了党的威信和战斗力,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做出了贡献;为以后中共加强作风建设、组织建设特别是监察机制建设积累了经验。
18.答案:(1)特点:不断完善和发展;逐步体系化、规范化;程序日益严密。
(2)看法:有利于吸纳社会精英,形成高素质的官僚队伍;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体现了相对的社会公平,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文化教育的发展和繁荣;为后世的人才选拔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后期走向僵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转型。
解析:(1)根据材料“宋代对科举制度进行了多次调整,定制为三年一次,分州试、省试(中央考试)、殿试(皇帝亲试)三级进行”可知,中国选官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根据材料“明清时期的科举,采用八股取士,三年一次,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可得古代选官制度逐步体系化、规范化;根据材料“考试有严密程序,考官入院,立即封锁内外门户。考生入院时要逐人搜检”可得古代选官制度程序日益严密。
(2)应从积极与消极两个角度来阐述对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看法。积极方面,如吸纳社会精英、扩大统治基础、繁荣文化教育、为后世提供借鉴等;消极方面,如未能与时俱进、阻碍社会转型等。
19.答案:(1)名称:九品中正制;标准:门第。
(2)原因:九品中正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庶族地主地位的上升;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3)积极影响: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趋势:标准由家世、门第到才能;方式由推荐、评品到考试,程序日趋严密;逐渐公平、公正化。
解析:(1)名称:根据材料一中“上品”“中正”“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可知是九品中正制;标准:根据“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可知标准是门第。
(2)原因:根据材料二中“门阀士族的限制”可知,九品中正制的弊端日益暴露;根据“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多,他们要求打破门阀士族的限制,在政治上得到发展”可知,庶族地主地位的上升;根据“隋朝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可知,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3)积极影响:根据材料三中“选拔范围在不断地走向扩大和开放”可知,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根据“中国再度实现了大一统,创立科举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加强了中央集权;根据“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可知,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根据“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可知,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根据“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可知,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趋势: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选官标准经历了由家世、门第到才能;选官方式从推荐、评品到考试,选官程序日趋严密;逐渐公平、公正化。
20.答案:(1)察举制、世官制
(2)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
(3)科举制;隋唐时期;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给了平民考生一个翻身的机会
(4)从重视血缘到重视才学
解析:(1)第一小问的制度,依据材料一“汉武帝时”、“其中要求地方郡国每年推举二人”,结合所学可知,选官制度是察举制。第二小问的选官制度,结合所学可知,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世官制。
(2)第一小问的制度,依据材料二“今立中正,定九品”可以得出九品中正制。第二小问的时期,结合所学可知,九品中正制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3)第一小问的制度,依据材料三“此种制度较广泛地向地方各阶层的地主们打开了通过考试入仕的途径”,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的是科举制。第二小问的时间,结合所学可知,科举制产生于隋唐时期。第三小问的影响,结合科举制的意义可以得出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给了平民考生一个翻身的机会。
(4)本小问的趋势,依据材料,结合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的特点可以得出趋势是从重视血缘到重视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