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课时优化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课时优化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7 09:50: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课时优化训练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为1894年到1947年,通过日本行政管理高级公务员考试并被授予官职的人员总数和其中东京大学(东京帝国大学)的毕业生占比情况。这说明此时的日本( )
A.将考试作为官员选拔的主渠道
B.强调政治精英的新式教育背景
C.官僚的文化素质普遍提高
D.教育功利化影响政治中立
2.“资产阶级议会制的国家的全部历史表明,资产阶级立宪国家的历史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表明,更换部长的意义极小,因为实际管理工作掌握在一支庞大的官吏队伍手中。”文官制度“能让政府在交替过程中产生的脱节减到最小并保持最高的效率。”这表明,西方国家实行的文官制度( )
A.实现了政治和管理分离 B.推动国家管理职能转型
C.导致机构臃肿效率低下 D.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录用
3.20世纪初,美国政治学家古德诺指出,“必须把分别承担这两种功能(政治和行政)的机构在法律上分开”,使政治官员的职位随政治选举或政治任命而更换,而行政官员的职位则保持相对稳定。据此判断,古德诺主张( )
A.权力的分立与制衡 B.文官保持政治中立
C.建立中央集权政治 D.约束政党政治行为
4.自20世纪80年代初到1987年,白金汉宫中的40位常任次官和135位副常任次官,大多数是由撒切尔夫人与其大臣根据他们的政治倾向而任命;美国总统为了推进行政改革的进程,往往利用政治任命官员,从而加强对文官系统的控制。这些表明,文官制度( )
A.面临现实的挑战 B.已成为政客夺权的工具
C.已失去传统优势 D.摒弃了“政治中立”原则
5.1968年,英国开始对文官制度进行改革。改革后,政府机关中专家和技术人员的数目大大增加,到1978年英国文官队伍中的专家人员已达45000人,比1968年增加了一倍。据此可知,这次改革( )
A.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B.反映了英国高等教育的领先
C.确立了政治中立的原则 D.受到了技术革命发展的影响
6.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提到:英国文官制度的这种纯粹的职业性还是非常有理由值得其他实行不同制度的国家妒忌的——它能让政府在交替过程中产生的脱节减少到最小并保持最高的效率。“产生的脱节减少到最小”主要是基于( )
A.公开考试,择优录取 B.政治中立,职务常任
C.工作隐名,分权制衡 D.严格考核,晋升唯功
7.列宁曾说:“对上司毕恭毕敬的习气和某些‘公’务特权把他们拴住了,通过股票和银行,这支队伍的上层分子完全成了金融资本的奴才,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它的代理人,它的利益的代表者和影响的传播者。”由此可知,列宁( )
A.主张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B.指出了资本主义公务员制度的实质
C.意在揭露文官制的弊端 D.全面否定西方的文官制度
8.二战后,联邦德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应置身于政党的纷争之外,在政治活动方面应采取克制与保留的态度,在履行职责时应考虑普遍性利益”。这一规定强调了公务员要做到( )
A.廉洁奉公 B.尽心尽职 C.政治中立 D.为民服务
9.在1868年日本新成立的政府中,领导倒幕运动的下级武士改革派,占据多半,如萨摩藩士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土佐藩士后藤象二郎、福冈孝弟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变革,这些下级武士改革派出身的维新官僚,不再是封建领主的下级家臣,而演变成为新兴地主资产阶级效劳的官吏。这( )
A.表明日本完成了社会转型 B.导致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
C.为文官制度建立创造条件 D.彻底推翻了国内封建势力
10.1883年的《彭德尔顿法》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把联邦政府官员分成两个集团,即职业文官与政治官员集团。前者是通过竞争考试被选用的,并被划入“职位分类”系统中,不与总统共进退;后者是由总统提名和国会参议院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批准任命,与总统共进退。该法案( )
A.导致了文官人数急剧膨胀 B.消除了政党分肥制的弊端
C.保证了政府工作的稳定性 D.完善了三权分立政治体制
11.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美国文官法》。根据这个法案,美国政府形成了“两官分途”,政府官员分为具有党派立场的政治官员和不受党派力量控制的中立事务性官员,后者在美国政府中所占比例一开始只占10%,1930年占80%,1970年达到85%,此后一直在85%上下徘徊。美国政府“两官分途”的形成( )
A.保证了政府公共行政的稳定性 B.缓和了美国两党之间的矛盾冲突
C.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工作效率 D.有效加强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12.英国曾于1855年、1870年两次颁布法令,规定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文官委员会主持文官考选,文官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盈利性经济活动。1883年的《美国文官法》也规定:任何公务人员都没有权力利用职权或个人影响去强迫别人或别的团体采取政治行动。由此可知,当时英美文官制度改革的相同目的是( )
A.保证公共权力运行的稳定 B.完善欧美国家的政党政治
C.杜绝官员权力滥用与腐败 D.彰显选拔公正与社会公平
13.下表为1870年英国颁布第二个文官制度改革法令后的文官人数变化情况。这一变化( )
年份 1881 1891 1901 1914 1922 1939 1943
文官人数 50839 79241 280900 387400
A.解决了严峻的青年就业问题 B.契合了社会管理复杂化趋向
C.造成了国家治理水平的下降 D.增加了政府行政不稳定因素
14.19世纪70年代以来,在英国发生政府危机之时,或在内阁换届执政之际,“从不更迭幕后的政府”,使得政府公务照常进行,持续有效地治理社会。这一状况主要得益于( )
A.政党政治的发展 B.阶级矛盾的缓和
C.议会权力的扩张 D.文官制度的推行
15.为了使政府在政党轮替时工作保持稳定,19世纪初,英国在政府各部设立“常务次官”及其下属的“文职服务员”,按规定他们不得参加政党活动,也不与内阁共进退。这说明了( )
A.存在着政党分赃现象 B.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
C.英国民主政治的深入 D.应关注官员道德品质
16.1870年,英国枢密院关于文官制度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
A.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 B.适应了政府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
C.推动英国建立责任内阁制 D.标志着英国过渡到近代工业社会
二、材料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察举制与唐代科举制之比较
察举制 科举制
内容 地方长官选拔,送到中央,后汉中叶有考试形式;以地方均衡为原则;重德行(孝),重事功(廉)。 个人自由向地方政府报名,送中央考试录取;全凭个人才学自由竞争;重才学,尤重诗文。
影响 人才分布四方,地方政治优良;官与吏之仕途不分,行政经验丰富;经学(自有家法)法学能世家,终形成门阀社会。 人才群趋中央,增加对中央之向心力;加重官与吏分为两途之趋势,形成吏员政治;文学靠天才性灵,不能世家,不致形成固定阶级。
——摘编自严耕望《中国政治制度史纲》
材料二 英国是最早形成文官系统的西方国家(文官指事务官,即脱离政治争斗影响,担任实际行政事务的可永久任职的工作人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官吏任用制度仍深受封建恩赐制影响,任用私人和卖官鬻爵现象依然严重存在。工业革命后的英国蒸蒸日上的态势与人才奇缺、效率超低的政府工作职能的矛盾不断升级,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1853年英国的《麦克莱报告》指出:职员任用须经公司竞争考试,考试及格后再受训二年,期满按成绩分配工作。这一报告影响至深,英国行政部门流行的“通才教育”传统即追溯于此。
——摘编自陈小锦《从英国文官考选制度看清末科举制的衰亡》
材料三 英国借鉴科举并非生搬硬套,而是吸取了科举制度的合理内核,取考试的平等竞争原则和择优录用方法,舍弃了科举考试空疏无用的古代经典内容,因而后来能被其他欧美国家和日本等国仿效。
——摘编自李兵、刘海峰《科举:不只是考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题思路科举制延续一千三百多年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及其主要特征。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制度发展的认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周时期家族组织与国家政权组织合而为一、形成宗法等级制国家。古希腊罗马的家族组织被打碎,建立了纯粹的地域国家。这影响了东西方治国模式的不同。西周崇尚礼制,礼涵括了典章制度、礼节仪式、道德规范三个方面,以制度层面为主,成为治理国家的重要规范。西周的礼制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使人们开始突破狭小的部族组织的局限,通过共同的语言文字、道德伦理和风俗习惯,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它使一个来源多样、由不同族群组成的王朝具有了心理上与文化上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罗马法的发展反映了罗马人依法治国的观念和罗马人崇尚法治的意识。罗马法在治理国家和协调社会关系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摘编自王和《历史的轨迹:基于夏商周三代的考察》等
材料二:中世纪早期的西欧,封臣要效忠封君,要尽一定的义务,主要的义务是服兵役,要宣誓“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贵族居住的城堡和高耸入云的教堂成为典型建筑。贵族都有庄园法庭的司法权,这在西欧是普遍的状况;由地主贵族、俗人或僧侣,男爵或基督教主教在一定的范围内,对那里的居民办理行政、征收赋税的制度,而国王被缩成一个阴影而已。
材料三:19世纪中期以后,英、美等国已完成了工业革命,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迫使政府必须增加管理社会事务的职能,需要增设一些新的社会管理机构和一大批有较高知识水平和技能的管理人员参与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旧有的人事任用制度造成了结党营私、任人唯亲、贪污腐化、效率低下等弊端,不利于迅速发展起来的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西方各国在借鉴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基础上,确立了文官考试录用制度。
——摘编自姚琦《略论西方主要国家文官考试制度》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古代中国和古代欧洲不同的治国模式,解题思路这两种治国模式在各自历史发展中的积极意义。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早期西欧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社会特征。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括指出近代英美国家确立文官考试制度的原因。
19.对自由主义的追求、反思、再反思,是近代西方思想界永恒的话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启蒙思想家一致认为贵族政治是扼杀人权的,封建特权以门第和地位为依据,某一权贵的意见在其辖地内决定权力分配,君主则在全国有决定权,因此封建特权总是以居特权者的人作为标志,即人治。而人的自由只能靠法律来保障,一切按法律办事,从中扬弃人治的因素。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1776年,被誉为“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出版了《国富论》,创立了第一个系统的政治经济学体系。斯密最早提出劳动决定价值的理论,区分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明确提出了创造交换价值的是社会劳动。古典经济学家盛赞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秩序”,他奠基于人的利己主义本性……要让“看不见的手”所造成的“自然秩序”不受干扰的存在,不要用人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卷》(下册)
材料三:欧文在自己的工厂里实行改革,提供免费教育,为工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并鼓吹以合作为基础对社会进行普遍重组,社团应根据工人实际劳动时间付给报酬。
——(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著、赵丰译:《世界文明史》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启蒙思想家为规避“人治”,对未来“理性社会”所提出的一些基本政治思想。自由主义体现了对工业文明和现行社会体制的辩护,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的经济主张并阐释其主张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2)工业革命后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引起空想社会主义者们对资本主义自由制度的反思与批判,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归纳欧文等“乌托邦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并阐释欧文等人为何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文官”一词在中国古已有之。《后汉书·志第五·礼仪中》中就有:“立春,遣使者赍束帛以赐文官。”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职业文官。秦统一中国后,建立了一整套管理政府官员的制度,这就是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在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中,中国的文官制度不断发展,日趋成热。隋唐以后,政府采取公开考试、择优授职的科举制度,形成了一整套关于文官的录取、任用、考核、回避、阶制、奖惩、抚恤、待遇、退休、保障及激励的规范与制度。……早在唐代,中国的典章制度即已倾倒日本朝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官制度绝不是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简单再现。
——摘编自戴小明《论中国古代文官制度》
材料二:1688年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为了克服政治上“政党分赃制”带来的政治混乱和提高官员行政素质,保证政党轮流执政背景下行政工作连续性和稳定性,英国实行了文官制度,逐渐成为英国民主政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在文官制度中,考试制度又是文官制度的核心和支柱,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就是以考试制度的建立为开端的。1870年,英国政府颁布枢密院令,规定“凡未经考试并持有合格证书的一律不得从事任何事务性官职”,标志着以考试任职为核心的英国文官制度的正式确立。
——摘编自吴湖《英国文官考试制度的演变》
材料三:早在16、17世纪,一些来自东方的传教士和旅行家就对中国的科举制度有所著述,到19世纪上半叶,大批有关中国科举制度的著作都认为“它是值得推崇并仿效的。”这对西方文官制度的改革起了不可无视的影响。中世纪的英国,官员主要由国王和权贵遴选,私人关系成为获取官职的关键因素,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1853年英国政府有关部门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并认为考试科目应包括古典文学,数学和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和法学等,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这些考试制度及原则与中国古老的科举制度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摘编自《西方文官制度起源》、《英国政治制度史》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题思路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主要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确立的原因方面解题思路说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官制度绝不是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简单再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题思路宋代科举制度与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在促进社会进步方面的相似之处。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通过日本行政管理高级公务员考试并被授予官职的人员总数和其中东京大学(东京帝国大学)的毕业生占比情况”可知,1894至1947年,通过日本行政管理高级公务员考试并被授予官职的人员总数中,东京大学(东京帝国大学)的毕业生人数占比超过一半以上,说明政府中出现了更多的高学历专业化人才,这表明日本强调政治精英的新式教育,B项正确;材料无法直接得出考试是日本官员选拔的主渠道,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东京大学(东京帝国大学)的毕业生在行政管理高级公务员中的比重情况,并不能据此得出官僚的文化素质普遍提高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教育功利化与政治中立的关系,排除D项。
2.答案:A
解析:
3.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必须把分别承担这两种功能(政治和行政)的机构在法律上分开”、“政治官员的职位随政治选举或政治任命而更换,行政官员的职位则保持相对稳定”可知,古德诺认为行政官员即事务官(文官)不因政治官员(政务官)的更换而更换,而是保持相对稳定,这说明古德诺主张文官在政治上保持中立,故B项正确;
材料中没有涉及权力的分立与制衡,故A项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文官保持政治中立,而非建立中央集权政治,故C项错误;
材料未提及对政党政治行为的约束,故D项错误。故选:B。
4.答案:A
解析:
5.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二战后(英国)。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二战后的新技术革命,使政府的专业化程度日益加强,科技人员的作用日益显著,这促使政府对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D项正确;材料只是提到了专家和技术人员数量的增多,但未体现整个文官队伍数量增减情况,因此也体现不出是否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对比,体现不出英国高等教育是否领先,排除B项;政治中立原则在英国早已确立,排除C项。故选D项。
6.答案:B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英国文官制度的史实可知,政治中立和职务常任原则使得英国文官不受政党更迭的影响,保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故选B。
7.答案:B
解析:根据“‘公’务特权”等可知列宁说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公务员制度,从“完全成了金融资本的奴才,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它的代理人,它的利益的代表者和影响的传播者”可知,资本主义社会的公务员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故B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列宁主张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排除A项;材料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公务员制度的实质,揭露弊端是表象,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全面否定”,D项错误。
8.答案:C
解析:由材料“公务员应置身于政党的纷争之外,在政治活动方面应采取克制与保留的态度”可知,这一规定强调公务员要做到政治中立,避免卷入政党斗争,故选C;材料并未强调公务员的贪污腐败问题,无法得出A项结论,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公务员对待政治活动的态度,而未说明对行政工作的态度,无法得出B项结论,排除;材料并未说明公务员工作的根本落脚点,无法得出为民服务的结论,排除D项。
9.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68年(日本)。领导倒幕运动的下级武士改革派在日本新成立的政府中占据多半,这显然为日本扫除旧的官制、开创新的选官制度即文官制度创造了有利条件,C项正确;仅凭改革派掌握实权与官制的变化,不能得出日本完成了社会转型这一结论,排除A项;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军国主义形成而不是复活,排除B项;日本明治维新保留大量封建残余,武士就来自封建阵营,排除D项。故选C项。
10.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83年(美国)。根据材料“前者是通过竞多考试被选用的,并被划入'职位分类’系统中,不与总统共进退;后者是由总统提名和国会参议院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批准任命,与总统共进退”和所学可知,职业文官在政治上保持政治中立,不与总统共进退,这有利于保证了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政策的连续性,C项正确;职业文官并不会导致文官人数急剧膨胀,排除A项;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政党分肥制度不可能消除,排除B项;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存在一定的缺陷,并不完善排除D项。故选C项。
11.答案:A
解析:
12.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英国两次颁布法令规定文官选考不受党派的影响,且文官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盈利性的经济活动,来保持文官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美国也规定任何公务人员都没有权力利用职权和个人影响去强迫别人或别的团体采取政治行动,以法律的方式限制了公务人员的权力。所以英美文官制度改革都是要约束文官权力,保证公共权力运行的稳定,故选A项;英美文官制度改革与政党政治无关,文官独立于政党之外,排除B项;对文官权力的限制有利于防止官员滥用权力,C项“杜绝”的说法过于绝对,且这也并非最终的目的,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对文官权力的约束而非如何选拔文官,排除D项。
13.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1881-1943年英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81-1943年英国文官人数不断增加且速度较快这一时期英国经历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国家管理职能急剧扩展,管理的事务也越来越复杂,文官人数增加契合了社会管理复杂化趋向,B 项正确;“解决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A 项;文官人数增加总体上有利于国家治理水平的提升,排除C项;文官制度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排除D项。故选B项。
14.答案:D
解析:
15.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19世纪初,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趋势已经出现,这适应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民主政治制度发展的需要,故C正确;题干没有关于政党分赃的内容,故A错误;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有一个过程,直到1870年的枢密院命令的颁布,标志着英国文官制度形成,故B说法错误;D题干没有体现,排除。
16.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得出近代文官制度让官员的选拔有据可循,考试形式公开公正,有利于选拔出真才实学之人,适应了工业革命后政府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故B项正确。
17.答案:(1)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选拔优秀人才;有利于社会阶层流动;有利于削弱门阀士族势力;有利于社会公平,后世不断发展完善。
(2)背景:传统选官存在弊端;工业革命的推动(或资本主义的发展);启蒙思想传播和教育的普及提高;对中国科举制度的借鉴。
特征: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政治中立,忠实履职职务常任,论功晋升。
(3)制度发展应汲取古今之精华,兼收中西之优长,结合国情,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解析:(1)根据材料“个人自由向地方报名,送中央考试录取”得出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根据材料“增加对中央之向心力”得出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根据材料“重才学”得出有利于选拔优秀人才;根据材料“文学靠天才性灵,不能世家,不致形成固定阶级”得出有利于社会阶层流动;有利于削弱门阀士族势力;有利于社会公平;根据所学,还可从后世不断发展完善等解题思路总结。
(2)背景:根据材料“官吏任用制度仍深受封建恩赐制影响”概括得出传统选官存在弊端;根据材料“工业革命后的英国蒸蒸日上的态势与人才奇缺、效率超低的政府工作职能的矛盾不断升级”概括得出工业革命的推动;根据材料“吸取了科举制度的合理内核”得出对中国科举制度的借鉴;根据所学,还可从启蒙思想传播和教育的普及提高等角度总结回答。特征:根据材料“竞争考试”概括得出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根据材料“脱离政治争斗影响”概括得出政治中立,忠实履职;根据材料“可永久任职”概括得出职务常任,论功晋升。
(3)综合材料和所学,可从汲取古今中外精华,结合国情,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等角度解题思路总结。
18.答案:(1)模式:西周以礼治国;古代欧洲以法治国。
意义:西周的礼制有利于维护分封制形成的等级秩序,促成了人们的文化心理认同,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欧洲的罗马法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对近代西方国家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政治:形成封建等级制,其特征为国王权力有限,王国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土地被封建主层层分封,形成以土地为纽带的契约关系。经济:农奴劳动和地租剥削是西欧封建经济制度的主要特征。文化:基督教神学占统治地位,教育被基督教会垄断。
(3)原因:英美国家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法治社会;受资产阶级政党政治的影响;工业革命需要政府加强对社会经济的管理;建立廉洁高效行政管理体系的需要;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推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
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解题思路题,时空是古代(中西方)。第一小问模式:根据材料一“西周崇尚礼制,礼涵括了典章制度、礼节仪式、道德规范三个方面,以制度层面为主,成为治理国家的重要规范”可知西周以礼治国;根据材料一“罗马法的发展反映了罗马人依法治国的观念和罗马人崇尚法治的意识”可知古代欧洲以法治国。第二小问意义:根据材料一“西周的礼制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使人们开始突破狭小的部族组织的局限,通过共同的语言文字、道德伦理和风俗习惯,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的礼制有利于维护分封制形成的等级秩序,促成了人们的文化心理认同,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根据材料一“罗马法在治理国家和协调社会关系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和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法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对近代西方国家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解题思路题。时空是中世纪的西欧。根据材料“封臣要效忠封君,要尽一定的义务,主要的义务是服兵役,……男爵或基督教主教在一定的范围内,对那里的居民办理行政、征收赋税的制度,而国王被缩成一个阴影而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政治上形成封建等级制,其特征为国王权力有限,王国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土地被封建主层层分封,形成以土地为纽带的契约关系。经济上农奴劳动和地租剥削是西欧封建经济制度的主要特征。思想文化上基督教神学占统治地位,教育被基督教会垄断。
(3)本题是背景类材料解题思路题。时空是近代的英美国家。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美国家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法治社会;受资产阶级政党政治的影响;根据材料“英、美等国已完成了工业革命,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迫使政府必须增加管理社会事务的职能”可得出工业革命需要政府加强对社会经济的管理;根据材料“旧有的人事任用制度造成了结党营私、任人唯亲、贪污腐化、效率低下等弊端,不利于迅速发展起来的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可得出建立廉洁高效行政管理体系的需要;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推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
19.答案:(1)政治思想: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治、权力制衡。
主张: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劳动价值论);②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秩序”③主张自由放任,反对政府干预(反对重商主义)。
影响:①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来源之一;②“劳动价值论”为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论”奠定基础。
(2)思想主张: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弊端,反对自由放任的竞争;主张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
空想:未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力量和正确途径(“现实力量”、“正确途径”各)。
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与影响类材料解题思路题。时空是近代的世界。第一小问政治思想,根据材料一“封建特权以门第和地位为依据”启蒙思想家反对等级和特权,追求“平等”;据材料一“人的自由只能靠法律来保障,一切按法律办事,从中扬弃人治的因素”可知启蒙思想家追求“自由、法治”;再结合所学,可知启蒙思想家还主张通过“权力制衡”来保障“自由人权”。
第二小问经济思想,据材料一“提出劳动决定价值的理论,区分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明确提出了创造交换价值的是社会劳动”可概括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劳动价值论);据材料一“古典经济学家盛赞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秩序”,他奠基于认得利己主义本性”可概括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秩序;据材料一“要让‘看不见的手’所造成的‘自然秩序’不受干扰的存在,不要用人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得出主张自由放任,反对政府干预。
第三小问影响,再结合教材可知,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来源之一,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为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论”奠定基础。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解题思路题。时空是近代的世界。第一小问主张,根据背景材料二“对自由主义的追求与反思”可知,启蒙思想家追求自由,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自由进行反思,可知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弊端,反对自由放任的竞争;据材料二“在自己的工厂里实行改革,提供免费教育,为工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并鼓吹以合作为基础对社会进行普遍重组,社团应根据工人实际劳动时间付给报酬”可知主张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
第二小问空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原因是未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力量和正确途径。
20.答案:(1)特点:起源早,不断发展;功能完备,制度翔实,自成系统;以官、绅、教三位一体为核心;充满了孤立性、保守性与专制性。
(2)英国确立的原因:“政党分赃制”带来的弊端;工业革命的发展要求提高官员行政素质;启蒙思想的影响;政党政治的确立和民主政治的成熟。
中国确立的原因:为了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保证封建经济发展和繁荣;巩固儒家思想的长期独尊地位。
(3)相似:有利于选拔人才(打破特权阶层的政治垄断),扩大统治基础;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提升行政水平;有利于增进社会公平、公正;推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等。
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解题思路题。时空是:古代中国。
特点:根据材料“‘文官’一词在中国古已有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职业文官。”可知,起源早,不断发展;根据材料“秦统一中国后,建立了一整套管理政府官员的制度,这就是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在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中,中国的文官制度不断发展,日趋成熟。”可知,功能完备,制度翔实,自成系统;根据材料“隋唐以后,政府采取公开考试、择优授职的科举制度,形成了一整套关于文官的录取、任用、考核、回避、阶制、奖惩、抚恤、待遇、退休、保障及激励的规范与制度。”可知,以官、绅、教三位一体为核心;根据材料“早在唐代,中国的典章制度即已倾倒日本朝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官制度绝不是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简单再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充满了孤立性、保守性与专制性。
(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解题思路题。时空是:近代英国、古代中国。
英国确立的原因:根据材料“为了克服政治上‘政党分赃制’带来的政治混乱和提高官员行政素质,保证政党轮流执政背景下行政工作连续性和稳定性,英国实行了文官制度,逐渐成为英国民主政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可知,“政党分赃制”带来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的发展要求提高官员行政素质,启蒙思想的影响,以及政党政治的确立和民主政治的成熟。
中国确立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以从为了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保证封建经济发展和繁荣;巩固儒家思想的长期独尊地位等角度说明。
(3)本题是对比类、影响类材料解题思路题。时空是:近代英国、古代中国。
相似:根据材料“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1853年英国政府有关部门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这些考试制度及原则与中国古老的科举制度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有利于选拔人才(打破特权阶层的政治垄断),扩大统治基础;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提升行政水平;有利于增进社会公平、公正;推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等角度进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