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课时优化训练
一、单选题
1.宋代诉讼判词《名公书判清明集》有一案例:马圭因不孝被其母起诉,法官对马圭处以刑罚时,马母又忆起丈夫遗嘱中思儿之情而悲痛流泪,于是法官决定免除马圭的不孝罪责,责令其邻里和亲戚对他进行劝导。该案例说明宋代( )
A.司法诉讼程序缺少法定规制 B.司法实践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C.亲族力量更加容易调解纠纷 D.社会治理重视教化优于法律
2.下图中西周遂公盨(xǔ)铭文说:“天命禹敷土,掘山浚川。乃奉方执征,降民监德;乃自作配飨(xiǎng),民成(称:称其为)父母。生我王,作臣久,贶(kuàng,赏赐)唯德,民好明德。”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大禹治水是确实存在过的历史事实
B.禹建立夏朝的权力来源是君权神授
C.中华传统文化基因有着德治的色彩
D.夏王朝时的礼乐仪式文化已经成熟
3.《汉书》记载“开国承家,有法有制”,认为国家应关注礼制和法律。唐代有士人说:“礼法二事,皆王教之端。”宋代以后,儒学士人以乡约教化乡里。到了明清,乡约与法律逐渐合流。这些治理方式旨在( )
A.推诚辅君,效功百姓 B.灭私徇公,坚守直道
C.守道与德,思退刑罚 D.威制天下,以案刑狱
4.《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表明( )
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
5.根据如表,可知中国古代法制( )
“律法断罪,皆当以法律令正文,若无正文,依附名例断之” 《晋书·刑法志》
“诸曹决事,皆令其写律文断之” 《隋书·刑法志》
“诸断狱,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违者笞三十” 《唐律疏议·断狱》
A.形成了援礼入法传统 B.杜绝了司法舞弊现象
C.确立了罪刑法定原则 D.维护了专制统治权威
6.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发现的秦墓中,出土了大量竹简,其中有一篇名为《为吏之道》的文书,指出为官者应当具备“五善”:“一日中(忠)信敬上,二日精(清)廉毋谤,三曰举事审当,四日喜为善行,五日龚(恭)敬多让。”这一文书( )
A.适应了贵族政治的需要 B.彰显了秦朝的治国思想
C.保障了中央政令的贯彻执行 D.折射了历史悠久的廉洁文化
7.乾隆元年(1736年)上谕:“前代儒者,虽有《书仪》《家礼》等书,而仪节繁委……难施于黎庶。”故朝廷重编简易版的礼仪范本《大清通礼》,还推动识字读物在基层流通,帮助民众通读范本。据此可知( )
A.上层意志与民间思想趋向一致 B.朝廷加强基层教化以巩固统治
C.统治者对思想文化的控制严密 D.民众的道德修养得以迅速提升
8.秦朝在南郡(今湖北江陵)统一律令以“去其淫僻,除其恶俗”。后来,郡守滕上任后,发现律令没有被认真执行,便重申:今后县官对违法行为若不能及时发现处理,就是“不胜任”,要受到严厉处罚。这反映出秦朝( )
A.远交近攻策略影响深远 B.县官腐败影响了行政效率
C.恪守韩非以法治国理念 D.统一法律的实施效果有限
9.明代《折狱新语》记载了>一则案例,邵阳人李朝华状告侄子李正风盗窃自己的东西。地方官审判时首先批评李朝华“忘其侄所自出其兄,亲亲之义安在哉”,后涉事双方和解,地方官仍判决当庭杖责李正风,为了让其“知有尊卑”。该案例说明明代( )
A.司法审判渗透社会教化功能 B.儒家思想保证了审判公正
C.官员随意支配刑事案件判决 D.乡约与法律冲突日趋明显
10.元代律学家柳赟说:“所谓十二篇云者,裁正于唐,而长孙无忌等十九人承诏制疏,勒成一代之典,防范甚详,节目甚简,虽总归之唐可也。”以下内容与柳赟所评价的法典相符的是( )
A.自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
B.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
C.宋代《天圣令》条目与其基本相同
D.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
11.两汉时期萧何作《九章律》,叔孙通作《傍律》、张汤作《越宫律》等;魏晋时期,陈群、韩逊、荀洗等人制定《魏律》,贾充、郑冲、荀勖、王业等制定《晋律》。这些法律( )
A.巩固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B.强调了社会教化的功能
C.反映出国家礼仪的深化 D.有利于规范和维护秩序
12.明朝在奴儿干都司地区除设立专门管理机构、修驿路、建船厂、派员巡视外,“朝廷尤虑未善,更命造寺,使柔化之”。永乐年间,朝廷兴建永宁寺,寺旁立有《敕建永宁寺记》石碑,用汉、蒙、女真、西藏文体书写,记录了经营该地事迹。这体现了明政府( )
A.“政教兼举,教化为先”思想 B.“外儒内法,儒法兼施”思想
C.“制国有常,利民为本”思想 D.“以夷制夷,因俗而治”思想
13.湖北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年律令·贼律》中规定:“其子有罪当城旦舂、鬼薪白粲(刑罚名)以上,及为人奴婢者,父母告不孝,勿听。”按律,父母告不孝当处弃市罪,但若被告是正在服劳役之人或奴婢,国家不支持家长诉讼。这条规定反映了当时( )
A.家庭伦理的维护未受重视 B.以孝入法尚未真正实现
C.法律更注重为统治者服务 D.国家对民众控制力增强
14.下图为清朝举行乡约仪式的场景。这说明,清朝( )
A.社会主流价值的弱化 B.官方意识形态的强化
C.基层管理方式的变化 D.儒学教化功能的异化
15.汉代有这样一个司法案例:某甲窝藏了犯有杀人罪的养子某乙而被判无罪。董仲舒解释道:某乙虽然不是某甲的亲生儿子,但是这种父子关系是应该承认的,《春秋》也认为,父亲天经地义地要为儿子的过错遮掩,因此某甲无罪。以上材料表明汉代( )
A.亲子与养子有相同的法律地位 B.审判案件缺乏明确的量刑标准
C.刑罚的裁量受到社会舆论影响 D.司法实践凸显社会主流价值观
16.据史料记载,汉代任命品行高尚的人担任三老并颁布“乡约”。明初,朱元璋颁布了“六条圣谕”,要求民众“孝敬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清顺治九年,在明“六条圣谕”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充实。这表明,封建王朝( )
A.注重道德教化 B.重视基层政权建设
C.加强中央集权 D.强化儒学正统地位
二、材料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乡甲约》 吕坤(1536—1618年),河南归德府宁陵县人,以理学著当世。随着当时社会风气的物质化趋向逐渐浓厚,传统社会的伦理秩序面临着冲击。他任官期间,创设并推行《乡甲约》。
材料一 劝善惩恶,法本相因,而乡约保甲原非两事。乡约之所约者此民,保甲之所保者亦此民。但约主劝善,以化导为先。保主惩恶,以究诘为重。……一凡讲约之日,遇大雨雪改于次日,不向甲长给假而不到者,记过一次。无假三次不到约者,禀官。……乡甲之约,良民分理于下,有司总理于上。日考月,奸弊自革。若掌印官视为虚文,如醉如梦,则约正副以为齐货通贿通情,是良法反为弊政。
——吕坤《乡甲约》
材料二
《乡甲约》中会规简图
——牛铭实《中国历代乡规民约》
(1)概括《乡甲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乡甲约》会规的设计理念,并加以阐释。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学处于时兴时废、若有若无的状态。虽然封建统治者既需要利用学校这个工具,也还需要经学来装饰政治和统治人民;但士族不愿意庶族地主通过学校往上爬,夺取其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同时士族有做官特权,不一定要经过学校,他们又崇尚玄学反对儒家的礼法和繁琐的经学,因此士族既不愿意多办学校,也没有兴趣去办儒家式的学校。
——摘编自毛礼锐、瞿菊农、邵鹤亭《中国古代教育史》
材料二 《颜氏家训》部分篇目主要内容
卷名 主题 主要内容
第一篇 《序致》 说明他撰写此书的目的是“整齐门内,提撕子孙”。
第二篇 《教子》 以古代圣王的教子之法和当时因宠爱失教导致败亡的事例,说明对子弟不能爱而无教。
第五篇 《治家》 讲了治家诸多的要素,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以及恭俭节用、诚信待人等美德。
第八篇 《勉学》 作者对当时的士族子弟不务学业,凭借门第猎取高位的现状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教育子弟们“人生在世,会当有业”,不学无术终会导致身败家亡。
第十四篇 《诫兵》 要求子孙不以兵武取达、而要以儒雅为业。
第十九篇 《杂艺》 论及书法、绘画、射箭、卜筮、算术、医方、琴瑟、博弈、投壶等。
——摘编自徐梓、许少玲《颜氏家训何以被尊为“家训之祖”》
材料三 《颜氏家训》之所以被尊为“家训之祖”。它内容广博,涉及一个人一生的各个阶段、一个家族的世世代代各个方面;它分篇撰写、各有专门、分别标题的形式,不仅是对过去家训的总结和升华,而且对此后家训的发展,具有规范、约束乃至宰制性的意义。
——摘编自徐梓、许少玲《颜氏家训何以被尊为“家训之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题思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学没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颜氏家训》的主要教育思想,并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解题思路颜氏家训的影响。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杨志坚素为儒学,遍览九经,篇咏之间,风骚可搪。”杨志坚妻见他怀才不遇,告至官府欲与他解除婚姻。时任抚州刺史的颜真卿作出判决,判词曰:“(杨妻)污辱乡闾,败伤风俗,若无褒贬,侥幸者多。”最后,杨妻被判决“二十后任改嫁”。杨志坚秀才(则被)赠布绢各二十匹,米二十石,便署随军。仍令远近知悉。
—据唐代颜真卿所作判词《按杨志坚妻求别适判》编写
材料二 审得陈敏生呈控吕思义一案。本县研鞠数四,真相业已明白。此事吕思义实有不是:欠债不还,一罪也;图谋诬陷,二罪也。在吕思义意,以为欠债一事,尚在前朝,今国家已易大清,前朝所有之区区债事,何能再行索讨 自应销灭。在陈敏生意,欠债事虽在明代,而欠债者仍是吕姓之人物,不能因国家更易大清,即可置债事于不问。
按律:诬告人叛逆者,即以叛逆罪治之。姑念吕思义于大清入关时,首先归顺,转战两粤,持弓十年,应特予宽恩,免其一死。杖二百,流三千里;妻挚发配,家资入官。所欠陈敏生钱八十千,由公家在吕思义遗产中分出,拨归完案。除详报抚泉宪外,此判。注:以上据传为清初于成龙在广西任知县时对一起案件的判词。
—据《清朝名吏判牍选》
(1)根据材料一,指出颜真卿判词中所体现的思想观念,比较材料一、材料二,说明唐、清判词语言风格的差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该案发生的历史背景,并解题思路判词中所体现的法律思想。
20.善书,又称劝善书,多数由乡绅和士族阶层创作或辑录而成,主要内容是民众道德及有关事例、言论。作为一种通俗读物,善书“是一种不论贫贱贵富,儒、佛、道三教共通又混合了民间信仰的规劝人们实践道德的书”。由此可知,中国古代“善书”的撰辑和刊刻( )
A.发挥了一定的教化作用 B.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C.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D.丰富了乡约、族规的形态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题干“法官对马圭处以刑罚时,马母又忆起丈夫遗嘱中思儿之情而悲痛流泪于是法官决定免除马圭的不孝罪责,责令其邻里和亲戚对他进行劝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有法律《宋刑统》,沿用唐朝及以前的法律条文,法律儒家化继续发展,理学思想影响司法实践,因此,该案例表明宋朝司法实践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B项正确;宋朝的《宋刑统》有关于司法诉讼程序规定,排除A项;亲族力量更加容易调解纠纷说法太过夸大,排除项;教化与法律各有优势,不能绝对说社会治理重视教化优于法律,排除D项。故选B项。
2.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时期(中国)。据题干“乃奉方执征,降民监德”,“贶唯德,民好明德”可知西周遂公强调以德治民,中华传统文化基因有着德治的色彩,C项正确;大禹属于夏朝人物,而鼎文属于西周时期撰写,不属于证明大禹治水的一手文物,无法证明大禹治水是确实存在过的历史事实,排除A项;根据材料“天命禹敷土,掘山浚川”可知材料认为是上天让大禹治水,并未说明大禹的权力来源于神明,排除B项;材料中未提及夏王朝时的礼乐仪式,无法说明“夏王朝时的礼乐仪式文化已经成熟”,排除D项。故选C项。
3.答案:A
解析:据材料“开国承家,有法有制”“礼法二事,皆王教之端。”“宋代以后,儒学士人以乡约教化乡里。到了明清,乡约与法律逐渐合流”可知,这些治理方式都是礼法规范和乡约教化来顺从君王统治,同时通过乡约教化将儒家伦理道德与百姓日常生活及法律相结合,达到教化百姓、以维护统治的目的,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灭私徇公”,主要强调的是“礼、法、乡约教化”的相辅相成,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强调国家治理方式是强调“礼、法、教化”,而不是废除“刑罚”,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强调国家治理方式是强调“礼、法、教化”,而不是“法治威严”,排除D项。故选A项。
4.答案:D
解析:材料中“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说明唐代法律主张在治国方面德礼和刑罚相互配合,对政教皆不可缺,这实际上体现了在治国方面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皆有重要作用不可偏废,即“外儒内法”特征,D项正确;ABC三项表述与材料不相符合。故选D项。
5.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晋唐律法规定,司法判罪当以律令或名例为依据,违者受罚,确立了罪刑法定的原则,C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司法判罪当以律令或名例为依据,与礼无关,排除A项;“杜绝”说法绝对,排除B项;中国古代法治没有维护专制统治的权威,排除D项。故选C项。
6.答案:D
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据材料“为官者应当具备‘五善’:‘一日中(忠)……(恭)敬多让’”可知,《为吏之道》记载了秦代对官吏提出了“五善”标准,即忠信敬上、清廉毋谤、举事审当、喜为善行、龚敬多让,这些都是廉洁文化的重要内容,D项正确;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为吏之道》适应的是秦朝封建官僚政治的需要,排除A项;题干材料“五善”中的“忠”“善”等体现的是儒家的思想主张,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国,排除B项;在秦朝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中,文书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秦朝还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题干主要反映秦朝重视对官吏的为官道德的考核,没有涉及政令执行的相关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
7.答案:B
解析:“难施于黎庶”“推动识字读物在基层流通”等信息体现了当时朝廷通过加强基层教化来巩固统治,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民间思想,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统治者的思想控制政策,排除C项;仅从材料无法得知民众道德修养迅速提升,排除D项。
8.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秦朝推行实施秦律,但未获得地方官员和民众认可,实施效果有限,故答案选D项。远
交近攻是秦统一六国的政策,与在南郡统一律令无关,A项错误;律令贯彻不到位,不等于县官腐败,B项错误;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9.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得出主要结论:明代在司法审判过程中,以“亲亲之义”“知有尊卑”等儒家思想观念对当事人进行教化,说明明代司法审判渗透社会教化功能,A项正确;材料体现了明代司法审判渗透儒家思想的教化功能,儒家思想不能保证审判的公正,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明代审判官员以儒家思想进行教化,不能说明其随意判决,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乡约与法律的关系,排除D项。
10.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柳赟所评价的法典是《唐律疏议》,它是唐代的法典,由长孙无忌等人编纂是中华法系的重要代表,D项正确;自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描述的是《唐六典》,排除A项;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描述的是《法经》排除B,项;《天圣令》条目与其不相同,排除C项。故选D项。
11.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范围是两汉时期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题干中提到的两汉时期和魏晋时期的法律制定,如《九章律》、《魏律》、《晋律》等,都是为了规范社会秩序,确保国家政治稳定。这些法律条文的制定和完善有助于巩固了儒学的统治地位,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D项正确;题干中的法律制定并不直接体现儒学的统治地位而是侧重于法律条文的制定和秩序的维护,排除A项;题干中的法律制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化的功能,但其主要目的是规范社会秩序,而非强调教化,排除B项;题干中的法律制定与国家礼仪关系不大,更多是关于法律条文的完善和秩序的维护,排除C项。故选D项。
12.答案:D
解析:
13.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的中国。据材料“若被告是正在服劳役之人或奴婢,国家不支持家长诉讼”可知,当维护家庭伦理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统治者最先考虑的就不再是家长的利益,而是首先保证国家利益,突出了法律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阶级属性,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中“按律,父母告不孝当处弃市罪”可知,汉代法律已经注重对不孝行为量重罪,所以这一时期家庭伦理和政治文化的联系已经建立,排除A项;材料表明当维护家庭伦理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统治者最先考虑的就不再是家长的利益,而是首先保证国家利益,但不能得出以孝入法尚未真正实现,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国家对民众的控制力,排除D项。故选C项。
14.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相约仪式以圣谕牌上面写着康熙帝“圣谕十六条”,凸显君主权威,和事牌上面写着明纲纪法度,凸显儒学教化,可知官方意识形态的强化,B项正确;材料表明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不能说明社会主流价值的弱化,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基层管理方式的变化,排除C项;儒学的教化功能未异化,排除D项。故选B项。
15.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据本题材料可知,汉代在进行审判时考虑到了儒家伦理关系,即使是养父子之间同样适用,反映出当时司法实践对于儒家伦理的重视,D项正确;材料中仅涉及父子关系犯罪的处置方式,并未对亲子与养子的社会地位进行比较,无法得出亲子与养子有相同的法律地位,排除A项;司法审判引入儒家思想,仍然具有明确的量刑标准,排除B项;材料中未体现社会舆论对司法审判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16.答案:A
解析:
17.答案:(1)特点:官方推行与强制性;以教化为主;严厉的惩处措施;乡约与保甲综合治理;受儒家思想影响深刻。
(2)基层社会治理:将乡约、保甲纳入同一个综合治理体系中,通过设立约长、约副、约正等职位,明确职责,以组织单元为基础,构建基层社会治理结构;道德教化:强调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等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通过相约活动和教诲,促进乡民之间的和谐与互助;法治相结合:相约不仅强调道德教化,也注重法治建设,通过奖惩机制督促人户生产、生活,维护社会秩序;自我管理:鼓励乡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通过相约的活动和规定,引导乡民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
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解题思路题。时空是:明代(中国)。据材料“他任官期间,创设并推行《乡甲约》。”得出官方推行与强制性;据材料“但约主劝善,以化导为先。”得出以教化为主;据材料“保主……一凡讲约之日,遇大雨雪惩恶,以究诘为重。改于次日,不向甲长给假而不到者,记过一次。无假三次不到约者,禀官。”得出严厉的惩处措施;据材料“劝善惩恶,法本相因,而乡约保甲原非两事。”得出乡约与保甲综合治理:据材料“吕坤(1536-1618年),河南归德府宁陵县人,以理学著当世。”得出受儒家思想影响深刻。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解题思路题。时空是:明代(中国)。据材料二《乡甲约》会规职官角度解题思路得出基层社会治理:将乡约、保甲纳入同一个综合治理体系中,通过设立约长、约副、约正等职位,明确职责,以组织单元为基础,构建基层社会治理结构;据《乡甲约》活动奖罚设置角度解题思路得出道德教化:强调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等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通过相约活动和教诲,促进乡民之间的和谐与互助:法治相结合:相约不仅强调道德教化,也注重法治建设,通过奖惩机制督促人户生产、生活,维护社会秩序;据《乡甲约》登记乡甲人户情况解题思路得出自我管理:鼓励乡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通过相约的活动和规定,引导乡民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
18.答案:(1)原因:社会混乱政局动荡,中央统治权威削弱;儒学陷入僵化,独尊地位遭到冲击;士族对于兴办官学并不重视。
(2)主要教育思想:重视家庭教育;提倡节俭、诚信、孝悌等传统美德,注重族人的道德修养;强调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育体系以儒学为核心,兼容佛道;教育内容广泛,注重对族人各方面素质的培养。
影响:传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了家庭教育的发展;开古代家训之先河,对后世重家教、重家风传统的形成影响深远。
解析:本题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为切入点,要求学生结合时代背景解题思路这一时期官学没落的原因,同时依据《颜氏家训》的内容概括家训的教育思想及其影响。主要考察学生归纳解读历史信息和解读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考察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学科素养。
19.答案:(1)思想观念:强调儒家伦理道德;妇女婚姻自主;维护社会公序良俗。
差异:唐代判词文辞优美'具有文学色彩;清代判词规范严谨、逻辑严密'法律色彩浓厚。
(2)背景:明朝灭亡'清军入关'政权更替。
法律思想:公正司法;宽严相济;以儒家思想解释律令;法律与教化并重(礼法并施);法律与情理结合;朝代更替不影响法律关系的延续等。
解析:(1)本题是特点、对比类材料解题思路题,时空是唐朝、清朝。第一问思想观念,由材料“(杨妻)污辱乡间,败伤风俗,若无褒贬,侥幸者多。”及所学可得出强调儒家伦理道德;维护社会公序良俗;由材料“最后,杨妻被判决‘二十后任改嫁’。杨志坚秀才(则被)赠布绢各二十匹,米二十石,便署随军。”可得出妇女婚姻自主。第二问差异,由材料“(杨妻)污辱乡间,败伤风俗,若无褒贬,侥幸者多。”可得出唐代判词文辞优美,具有文学色彩;由材料“欠债不还,一罪也;图谋诬陷,二罪也。……“诬告人叛逆者,即以叛逆罪治之。姑念吕思义于大清入关时,首先归顺,转战两粤,持弓十年,应特予宽恩,免其一死。杖二百,流三千里;妻发配,家资入官。”可得出清代判词规范严谨、逻辑严密,法律色彩浓厚。
(2)本题是背景、特点类材料解题思路题,时空是清朝时期。第一问背景,由材料“在吕思义意,以为欠债一事,尚在前朝,今国家已易大清,前朝所有之区区债事,何能再行索讨 …姑念吕思义于大清入关时,首先归顺,转战两粤,持弓十年,应特予宽恩,免其一死。”可得出明朝灭亡,清军入关,政权更替。第二问法律思想,由材料“在陈敏生意,欠债事虽在明代,而欠债者仍是吕姓之人物,不能因国家更易大清,即可置债事于不问。”可得出公正司法;由材料“在陈敏生意,欠债事虽在明代,而欠债者仍是吕姓之人物,不能因国家更易大清,即可置债事于不问。”可得出朝代更替不影响法律关系的延续;由材料“姑念吕思义于大清入关时,首先归顺,转战两粤,持弓十年,应特予宽恩,免其一死。”可得出宽严相济;法律与情理结合;由材料“杖二百,流三千里;妻學发配,家资入官。”可得出;法律与教化并重(礼法并施);结合所学可得出以儒家思想解释律令。
20.答案:A
解析:从“善书”的主要内容和受众群体看,其撰辑和大面积传播能够发挥一定的教化作用,故选A项;儒学伦理也是善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善书的流行有巩固儒学正统地位的作用,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政府在善书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故排除C项;善书的形式和功能与乡约、族规存在明显区别,故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