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课时优化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课时优化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6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7 09:51: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课时优化训练
一、单选题
1.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在艰苦的条件下改善当地恶劣的生存环境,结束了当地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这可以用来反映我国( )
A.农村经济工作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B.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C.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D.人民勇于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气质
2.1956年后,国内高校和党校广泛开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科学社会主义课程;1960年,中央编译局组建了国际共运史资料室;中国人民大学编写了我国最早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教材;许多西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活动家的著作也得以出版。这些举措旨在( )
A.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 B.声援欧美的工人运动
C.巩固新型国家意识形态 D.践行“一边倒”外交方针
3.1982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此后几经修订。2011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加大对食品安全犯罪的处罚力度,并明确规定了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判处死刑。这反映了当今我国( )
A.依法治国原则得到贯彻 B.食品安全备受关注
C.人民诉求推动法制建设 D.卫生立法程序严密
4.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断。1962-1964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试拟稿)》,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以上只是表面原因,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材料认为民法典起草工作中断的关键原因是( )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
C.各个时期政治运动的阻碍 D.商品经济仍尚未产生
5.2017年,中央纪委宣传部联合中央电视台制作了电视专题片《巡视利剑》。中央纪委此举意在( )
A.营造监督警示的舆论氛围 B.进一步完善政治协商制度
C.加强基层民主政治的建设 D.突出依法治国的方针政策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等一系列重要法律。1954年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基本法律。这表明,这一时期( )
A.首要任务是巩固新生政权 B.突出落实“依法治国”理念
C.初步形成了法律法规体系 D.法治建设适应了工业化步伐
7.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永坦入选“时代楷模”。他在九十年代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长期带领团队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建成中国第一个新体制雷达站。刘永坦院士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苦干实干心系群众 B.科技报国治学严谨
C.冲锋在前舍己救人 D.淡泊名利乐观自信
8.1978年~1992年中国迎来立法高峰,在这期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并通过1982年宪法、《刑法》、《民法通则》等重要法律达230部之多。这一立法高峰的出现( )
A.保障三大改造的实施 B.奠定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基础
C.确立依法治国的方针 D.建立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9.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我国在有关国家组织和国家制度建设、刑事、经济、军事和国防等方面制定了大量法律,其中商标法、会计法、审计法、保险法、计量法、公司法、外资企业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的制定引发了社会强烈反响,得到国内外各方的积极评价。这表明当时我国( )
A.已具备依法治国的制度基础 B.科学立法的水平不断提高
C.已形成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D.法治建设回应了时代需求
10.下图是1958年吴少云绘制的年画——《晒干拣净卖给国家》。此画( )
A.说明当时我国已经解决温饱问题
B.体现崇尚劳动热爱集体时代风尚
C.反映出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积极性
D.再现了“大跃进”时期农业现代化成就
11.新中国成立初,法制建设具有代表性的成就为1950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前者是人的解放,后者是土地的解放。这说明新中国初期( )
A.学习借鉴苏联的法制建设 B.建构中国特色法治体系
C.巩固新民主主义革命成果 D.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
12.下表为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摘录,该法的实施( )
第一章原则第一条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女子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 第二条禁止重婚、纳妾、禁止童养媳。禁止干涉寡妇婚姻自由。禁止任何人藉婚姻关系问题索取财物。
A.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B.顺应土地改革的时代需求
C.根除了封建婚姻观念 D.移风易俗塑造时代新风尚
13.上世纪80年代中期,邓小平同志指出,“现在立法的工作量很大,人力很不够,因此,法律条文开始可以粗一点,逐步完善。有的法规地方可以先试搞,然后经过总结提高,制定全国通行的法律。”这反映出当时立法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
A.探索立法工作的程序 B.建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C.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 D.奠定我国宪法发展基石
14.1978年,邓小平说:“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在此,邓小平强调的是( )
A.法律至上原则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依法治国原则 D.人民主权原则
15.图是《人民日报》“五一”社论部分年份关于劳动者使命担当的内容统计。这一统计( )
A.显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 B.旨在赞扬工人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
C.重在鼓励人民参与到改革开放潮流 D.突出了劳动者是国家建设者的形象
16.如图是李可染以1950年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畅游北海公园为素材创作的画。该画作弘扬了( )
A.尊重劳动的风尚 B.严谨治学的态度 C.开天辟地的精神 D.敢闯敢试的勇气
二、材料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农业起源问题是一个史前现代化的问题……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最晚到青铜时代,中国所有的文化生态区都有了农业。相对于狩猎采集生计,农业生产的优势是明显的,它能够在更少的土地上生产出更多的食物,养活更多的人口。这就在提高食物供给安全保障的同时,使得专业化的劳动分工成为可能,从而出现了工匠、战士、祭祀、官吏等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社会复杂性明显提高。狩猎采集者在和农业群体对抗时明显处于下风,不仅仅因为人口的数量,也因为社会组织的严密性,还因为粮食的供给,狩猎采集者无法支持长期的争战。
——陈胜前《史前的现代化:从狩猎采集到农业起源》
材料二 20世纪中叶以后,传统的东亚共同体逐步蜕变为现代的新兴工业化共同体。在战后新技术革命和世界性经济高涨带动下,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逐步走向“出口导向”,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极力开拓国际市场。同时,东亚发展的成就是市场、社会和国家交互作用的产物,其中国家起了重要的桥梁性作用。……在西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一个经典命题。既然中世纪保守的基督教可以经过改革而与现代西方发展耦合,东亚的传统学说自然也可以经过改革转换功能,使之适应于东亚现代发展的需要。
——摘编自董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材料三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要保障与支撑。不同于西方国家单向的过于追求物质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注重物质层面上的现代化,还强调精神上的现代化,注重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改革开放以来,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我国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强化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创造了精神文明发展的丰硕成果。
——摘编自蔡昉等《中国式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指出“农业生产的优势”。结合所学,阐明“农业起源问题是一个史前现代化的问题”所体现的实质内涵。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二战后东亚“蜕变为现代的新兴工业化共同体”的有利条件。以韩国为例,结合所学,简要阐释东亚国家是如何发展传统学说“使之适应于东亚现代发展的需要”的。
(3)根据材料三,扼要说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结合所学,列举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精神文明发展的丰硕成果”。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相比较,1954年宪法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国家制度向社会主义类型的国家制度的新的飞跃。1949年10月至1954年9月,我国中央一级制定的法律法规只有48件,而1954年9月下半月至1957年则达430多件。
——摘编自《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法制建设研究述评》等
材料二:改革开放30年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中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1999年,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2004年,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包括公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及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基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和宗教信仰自由,在立法、执法、司法等各个环节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保障。在现行宪法基础上,制定并完善了一大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法律体系日趋完备,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同时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坚持宪法和法律至上,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摘编自2008年《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法治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法治建设的新发展。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并无现代意义的民法,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1902年光绪帝下诏“参酌西洋法制”,起草民刑各法典。1908年民法典起草正式开始。1910年底,“大清民律草案”完成,共1569条。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在“大清民律草案”基础上继续主持起草民刑法典,称为“第二次民律草案”。1930年,国民政府在此基础上修订的《中华民国民法》颁布实施。此前,在清政府、国民政府和列强续签商约时,提出废除领事裁判权,列强均以颁布民商法典、法治完善为放弃该权的条件。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序言
材料二
新中国建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我国曾两度着手起草《民法典草案》,但均因“左”倾政治运动,起草工作被迫中断。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20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民法典编纂过程的特点,简析其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以来编纂民法典的基本历程,并解题思路改革开放后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意义。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新生的人民政权需要由新法制予以确认和巩固,社会经济文化、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的活动和社会关系都需要规范和调整,这就向执掌国家政权的中国共产党提出了领导国家法制建设的任务。这一任务是以巩固和建设新政权为中心,以建设新社会和实现国家法制现代化为价值取向。对于建国后的法制建设任务,中国共产党从整体上有一定的认识,对新国家、新政权进行过设计规划,勾画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蓝图。但是对法制建设工作的艰巨性、重要性却缺乏足够的重视。为了实现社会制度的革命性变迁,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剧烈的阶级斗争和大规模群众运动的方式,虽起到了巩固政权的目的,但对法制建设产生了消极影响。
——摘编自韩威《1949—1956:中国法制建设的回顾与反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初期进行法制建设的目的,评析新中国初期法制建设运动的影响。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我国曾两度起草民法典,但均因政治运动而中断。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从1979年开始……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至2002年12月,法制工作委员会又将现行《合同法》《婚姻法》《收养法》和《继承法》编入,形成“汇编式”民法典草案。期间几易其稿,历时近十年的修订、补充和完善。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实施。
——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民法典编纂历程的特点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编撰的意义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图片信息反映的是,20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在艰苦的条件下改善当地恶劣的生存环境,结束了当地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这反映的是我国人民艰苦奋斗建设社会主义,创造美好生活的史实,体现了我国人民勇于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气质,D项正确;农村经济工作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与材料反映内容无直接关系,排除ABC项。故选D项。
2.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主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空是:建国初期。从材料可以看出,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编译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资料、编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教材以及出版革命家的著作,其目的在于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理论教育,从而巩固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故选C项;这些举措与苏联模式及欧美工人运动无关,故排除A、B两项;“一边[”外交方针是巩固新政权的手段,不是这些举措的目的,故排除D项。故选C项。
3.答案:B
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现代(中国)。我国从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到修订,同时加大对食品安全的处罚力度,这充分说明我国政府重视食品安全,B项正确;依法治国原则的贯彻和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反映出人民诉求和法制建设之间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内容主旨是对食品安全惩处的力度在上升,而非卫生立法的程序严密,排除D项。故选B项。
4.答案:A
解析:《民法典》是指在采用成文法的国家中,用以规范平等主体之间司法关系的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市民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法官裁判民商事案件的基本依据,新中国成立后《民法典》迟迟难以出台,除了当时的政治运动等表面原因外,根源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即当时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一体制下,《民法典》起草工作难以持续进行,A正确;工业化进程的推动有助于民法典的起草,排除B;C是表面现象,而非关键原因,排除;D不符合史实,排除。
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中央纪委开展巡视,制作专题片,加大监察力度,营造监督警示的舆论氛围,A项正确:中央纪委不属于政治协商制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排除C项:材料与依法治国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6.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且涉及领域广泛,说明当时我国初步形成了法律法规体系,C项正确:根据题干所给信息不能得出国家的首要任务是巩固新生政权,A项错误;“依法治国”理念是在中共十五大上提出的,B项错误;题干中的法律法规并未具体涉及法治建设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关系,D项错误。
7.答案:B
解析:
8.答案:D
解析:改革开放后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在立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故答案为D项。三大改造的实施是1953—1956年,排除A项;B项说法是1954年宪法颁布的意义,排除;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排除C项。
9.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我国制定了大量法律,其中经济方面的立法工作引发了社会强烈反响,得到国内外各方的积极评价,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健全和完善经济方面的法律成了时代的要求,而材料中我国在经济方面的立法工作回应了这一时代需求,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我国已具备依法治国的制度基础,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我国的科学立法水平,排除B项;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我国尚未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排除C项。
10.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晒干拣净卖给国家》表现了棉农仔细挑拣,把精选棉花上交给国家的情景,体现了20世纪50年代崇尚劳动热爱集体时代风尚,B项正确;中国在改革开放后解决温饱问题,排除A项;年画反映了三大改造完成,公有制建立后的社会状况,而土地改革之后建立的是农民土地所有制,排除C项;农业现代化的主要体现是机械化,年画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
11.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新中国成立初中国。结合所学知识解题思路题干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废除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使得广大妇女从封建婚姻制度的束缚下得到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使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两者都是革除旧制度,推动人民解放的举措,有利于巩固新民主主义革命成果,C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主要是根据中国革命建设实际需要颁布的,具有中国特色,而不是借鉴苏联的产物,排除A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在改革开放后正式提出的,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人民群众参与法律制定,排除D项。故选C项。
12.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0年(中国)。据题干“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禁止重婚、纳妾、禁止童养媳、禁止干涉寡妇婚姻自由、禁止任何人藉婚姻关系问题索取财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法的实施旨在改变封建婚姻制度下的不良习俗,推动婚姻观念的变革,塑造了时代的新风尚,D项正确;社会主义原则主要体现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等方面,该法不能直接体现社会主义原则,排除A项;“根除了”表述过于绝对,封建婚姻观念的彻底消除是一个长期过程,排除B项;该法顺应了新中国社会变革的需求,而非仅仅是土地改革的需求,排除C项。故选D项。
13.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正向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此时的立法现实是工作量大,主要原因是刚刚改革开放,面临许多新问题,所以提出有些地方可以先搞试点,说明在面对新问题时可以先用实践来检测,逐步完善,都是为应对改革开放之后的新问题而进行的,C项正确;材料立法程序的变化不是为了程序的完善,而是为了更快的适应社会需求,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法律体系的构建,是提出依据实践不断完善法律内容,排除B项;材料未具体说明此法律的构建属于宪法范畴,排除D项。故选C项。
14.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可知,邓小平强调了法律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否定了人治,确立了法大于人,法高于权的原则,即依法治国原则,故C项正确。其余三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15.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955年至2016年,《人民日报》“五一”社论结合国家发展需要对劳动者的使命担当作出了相关统计,体现了劳动者在不同时期的是建设形象,D项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与题意无关,排除A项;材料并未强调工人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与主旨不符,排除B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6.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0年(中国)。据材料“1950年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可知,北海公园在北京,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齐聚北京,邀请他们在北海公园畅游,体现了新中国对各行各业模范人物的尊重,A项正确;严谨治学与劳动模范关系不大,排除B项;开天辟地是在中共一大时期,排除C项;敢闯敢试体现在改革开放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
17.答案:(1)优势:增加人类食物供应;加速人口的增长;促成专业化的劳动分工;增强社会组织的严密性。
实质内涵: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
(2)有利条件:新科技革命的推动;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带动;经济发展战略的引领。国家发挥桥梁性作用。
阐释:注意发扬儒家文化精华,同时又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努力创造一种现代的东方文化。
(3)关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
成果:“五讲四美三热爱”运动的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三大系列活动的创建;爱国主义教育的推进。
解析:......特点类材料解题思路题。时空是史前社会。优势:根据材料“它能够在更少的土地上生产出更多的食物,养活更多的人口。”可以得出增加人类食物供应;加速人口的增长;根据材料“使得专业化的劳动分工成为可能,从而出现了工匠、战士、祭祀、官吏等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社会复杂性明显提高。”可以得出促成专业化的劳动分工;根据材料“因为社会组织的严密性”可以得出,增强社会组织的严密性。实质内涵:根据材料“农业起源问题是个史前现代化的问题......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最晚到青铜时代,中国所有的文化生态区都有了农业。”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老转变为食物生产者。
(2)本题是背景类和特点类材料解题思路题。时空是二战后东亚。有利条件:根据材料“战后新技术革命和世界性经济高涨带动下”可以得出新科技革命的推动;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带动;根据材料“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逐步走向出口导向”,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极力开拓国际市场。可以得出,经济发展战略的引领;根据材料“其中国家起了重要的桥梁性作用。”可以得出,国家发挥桥梁性作用。阐释:根据材料“既然中世纪保守的基督教可以经过改革而与现代西方发展耦合,东亚的传统学说自然也可以经过改革转换功能,使之适应于东亚现代发展的需要。”可以得出注意发扬儒家文化的精华,同时又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努力创造一种现代的东方文化。
(3)本题是特点类材料解题思路题。时空是现代中国。关系:根据材料“我国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并结合所学可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成果:结合所学可知,成果包括“五讲四美三热爱”运动的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三大系列活动的创建;爱国主义教育的推进。
18.答案:(1)1954年宪法奠定了法治建设的基础;加快了立法进程;推动了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促进了国家工业化进程。
(2)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尊重和保障人权;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解析:
19.答案:(1)特点:渐进性;继承性;政府重视;借鉴西方法律编纂;西方列强的施压。
背景:近代列强侵略的加剧;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成为时代潮流;清末新政等近代化政治运动的推动;西方文明的示范。
(2)历程:新中国建立至改革开放前夕,因政治运动两次起草两度中断;改革开放后第三次起草民法典;80年代改革开放深入,颁布民法通则;90年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制定相应的单行法;21世纪后,适应全球化需要,加快起草,2020年通过民法总则。
意义:逐渐摆脱阶级斗争和意识形态的理论桎梏;形成了理性的法学研究态度;提升国民的法律观念与权利意识;使社会主义法制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促进依法治国的方略的推进;规范平等的社会秩序,推进中国法制建设的现代化;进一步保障公民的人身和财产权利;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基本准则,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深化。(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内容可知,191 0年底“大清民律草案”完成,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在该草案基础上主持起草民刑法典,1930年国民政府又在此基础上颁布《中华民国民法》,由此体现近代中国民法典编纂过程的渐进性和继承性,说明政府重视;根据“参酌西洋法制”得出借鉴西方法律编纂;根据“在清政府、国民政府和列强续签商约时,提出废除领事裁判权,列强均以颁布民商法典、法治完善为放弃该权的条件”得出西方列强的施压。近代中国编纂民法典的背景结合所学内容可从列强侵略加剧、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成为时代潮流、近代化政治运动的推动和西方文明的示范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
(2)新中国成立以来编纂民法典的基本历程归纳材料信息进行作答即可,即新中国建立至改革开放前夕两次起草均因政治运动中断、改革开放后第三次起草、80年代颁布民法通则、90年代制定相应的单行法、21世纪后加快起草和2020年通过民法总则。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意义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可从摆脱阶级斗争和意识形态束缚、形成理性法学研究态度、提高国民法律意识、促进社会主义法治的恢复和发展、促进法治国方略的推进、规范平等社会秩序、保障公民人身和财产权利、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方面进行总结作答即可。
20.答案:(1)目的: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发展社会经济文化;调整社会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影响:奠定了后期法制建设的基础;描绘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蓝图;过度的阶级斗争和群众运动不利于法制建设。
(2)特点:国家重视民法典的编撰;反映了不同时期人民的诉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民法典的内容日趋完善;广聚民智科学立法。
意义:是全面依法治国的践行;推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法律保障。
解析:(1)本题是背景类、影响类材料解题思路题。时空是1949-1956年的新中国。目的:据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新生的人民政权需要由新法制予以确认和巩固”可得出,目的是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据“社会经济文化、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的活动和社会关系都需要规范和调整”可得出,目的是发展社会经济文化,调整社会关系,稳定社会秩序;据对新国家、新政权进行过设计规划,勾画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蓝图可得出,目的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影响: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法制建设的努力为后来的法制体系奠定了基础,描绘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初步蓝图;据材料“对法制建设产生了消极影响”可得出由于过度依赖阶级斗争和群众运动,法制建设受到了不利影响。
(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解题思路题。时空是1949年至2021年的中国。特点:据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我国曾两度起草民法典”、“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从1979年开始”、“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可得出,国家高度重视民法典的编撰工作,民法典的编撰具有连续性和时代性,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和人民需求;据法制工作委员会又将现行《合同法》《婚姻法》《收养法》和《继承法》编入,形成汇编式民法典草案。期间几易其稿,历时近十年的修订、补充和完善可得出,民法典的内容日趋完善,立法过程广聚民智,科学严谨。意义: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首先,它是全面依法治国的践行体现;其次,民法典的出台推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社会经济活动提供了更加系统、全面的法律依据;再次,民法典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回应人民的法治需求,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最后,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和完善提供了法律保障,促进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