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课时优化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课时优化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7 09:52: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课时优化训练
一、单选题
1.北宋庆历四年(1044),宋与西夏“置榷场于保安军及高平砦”,进行互市。嘉祐二年(1057),李元吴的儿子李谅祚扰边,宋朝警告说:“要以违约则罢和市。”后来因其待宋不恭敬,宋朝停止榷场互市。这表明宋朝( )
A.在处理民族关系上的软弱性 B.对外贸易政策的灵活多变
C.利用经济手段处理民族关系 D.政治统一促进了边境贸易
2.中国古代的寰宇图将王朝直接控制的区域,尤其是“九州”,绘制在地图中间,且不成比例放大,同时将“夷”不成比例缩小,置于地图图幅四周。与“华”有密切交往的朝鲜、交趾等通常被绘制得也较大、较为详细,而那些几乎只是有所听闻的“夷”,如欧洲、非洲诸国,则通常被绘制得非常小、极为简略。这可以用于说明古代中国( )
A.地图的绘制技术较为先进 B.儒家思想得到传播
C.通过华夷观构建世界秩序 D.对外文化交流繁盛
3.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5900多万人,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这表明,当时( )
A.废除了郡国并行制 B.加强了思想控制
C.消除了地区间的隔阂 D.增强了民族共同体意识
4.汉代外交“临西海而望大秦”,使节出使各国,“远人宾服”。唐代时,要求选派的对外使节,“到彼宜阐扬经典,使知大国儒教之盛”。明初,朝廷四处宣谕,“有贡必封”。清初,顺治曾诏谕,“南海诸国,有能倾心向化、称臣入贡者,朝廷一矢不加,与朝鲜一体优待。”材料说明中国古代外交( )
A.注重思想文化影响 B.以利抚远为特征
C.旨在推广儒家思想 D.局限于周边国家
5.阅读下表,该表史实可以证明明朝( )
1514年 葡萄牙海盗商船直接侵占“电门”(今香港新界)
1521年 屯门葡萄牙人被明军驱逐,此后,所有朝贡国一概被禁止来广州通贡
1543年 葡萄牙人和一些中国海商在闽浙沿海骚扰,明将测捕,反遭败绩
A.海禁政策是外患的根源 B.海禁政策阻止了殖民扩张
C.实行海禁有一定合理性 D.海禁禁止外国人来华贸易
6.乾隆时规定:喇嘛补放营官均由达赖喇嘛之近待随从充任,但因不能到职,总系派人代办,难免会有代办者敲诈百姓,贪赃受贿的情况。嗣后凡需委派代办,均由驻藏大臣选妥干者前去充任,升补事宜,统归驻藏大臣会同达赖喇嘛遴选。这一变化( )
A.改变了因俗而治的政策 B.开启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C.强化了西藏的社会治理 D.加强了西藏与内地的交流
7.《史记·蒙恬列传》记载:“始皇……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下列事件中与此记载有关的是( )
A.北击匈奴 B.征服越族 C.平“西南夷” D.修建长城
8.考古发掘证实,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丝绸之路古道荒漠中发现了大片西汉时期屯田(军人以军事建制垦荒种地)及官署遗址群,遗存包括民居、水渠和防御性建筑。这一发现蕴含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
A.西汉政府着力保护丝绸之路畅通 B.汉代先进生产技术传入西域
C.西域与内地的交往源远流长 D.西汉政府对西域实行有效管辖
9.清同治十年(1871),清政府与日本明治政府签订了《中日修好条规》,并附有《中日通商章程》。谈判的主动权一直掌握在清政府手中,并且中方代表李鸿章将“条约”改成“条规”以将对日关系和对西关系区别开来。条规中规定,双方共同享有领事裁判权、协定关税权,规定中日两国互不侵犯。这体现了中国( )
A.近代外交意识有待提高 B.力争维护自己的独立主权
C.促进了外交实现平等化 D.得益于洋务运动增强国力
10.据史料记载,在西藏实行政教合一后,大力提倡喇嘛教发展,康雍乾时期,达赖喇嘛所辖的寺庙有3050座,有喇嘛余人,班禅所辖寺庙有327座,有喇嘛13700余人。清政府的这一做法( )
A.实现了权力的相互制衡 B.奉行了因俗而治的原则
C.加大了中央的管理力度 D.加强了佛教文化的交流
11.明朝前期,在北方设立九边重镇防范蒙古,但蒙古军队仍多次南下掳掠,甚至俘虏皇帝,威逼北京。明朝后期,明王朝与蒙古达成协议,恢复通贡,边镇开设互市,任边民自行贸易,从此蒙古对边境的威胁减弱。这一变化反映出
A.中原经济是蒙古生存的重要基础 B.诸王守边削弱了边地的防御力量
C.明朝对蒙古采取堵疏并用的政策 D.经贸往来利于民族之间亲善和睦
12.通西域后,汉武帝“拜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马各二匹,牛羊以万数……金、币、帛等价值数千亿铜钱,出使乌孙及葱岭以西诸国,期能‘断匈奴右臂’。”返回时“乌孙发导译送赛还”“其国乃益重汉”。据此可知西汉中期( )
A.外交政策发生根本转变 B.匈奴威胁彻底解除
C.中原文明向周边扩展 D.西域归附汉朝版图
13.“朝贡体系,是从公元前3世纪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期,存在于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原帝国为主要核心的等级制度。明朝时期,朝贡制度以‘朝贡贸易’的形式出现。它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并称,是世界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上述材料表明了明朝( )
A.朝贡贸易以经济效益为核心 B.通过朝贡贸易发展对外关系
C.朝贡制度使得对外贸易空前繁荣 D.朝贡制度体现出双方地位的平等
14.唐代的民族政策,除了朝贡、和亲外,在边区还设立羁縻都护府,任命当地部族领袖为都护府长官,都护府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唐代的这一“羁摩政策”
A.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 B.导致“藩镇割据”局面出现
C.冲击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D.固化了“夷夏之辨”的观念
15.下表是宋代对广州市舶司官员的奖励统计表(部分)。这体现出宋代 ( )
有贡献的广州市舶司官员 奖励及殊荣
杨克让 诏升殿慰劳,面赐金紫
萧汝谐 被荐升台谏
华中师、陈颖 列名县志和府志中
A.加大了国家对市场的监管力度 B.完善了市舶司的管理职能
C.尽力营造良好的对外贸易环境 D.拓展了市舶司官员的升迁途径
16.如图是中国古代史一次著名的对外战争,战后签订的条约的最重要的意义是( )
A.造就了长期的中俄和平共处 B.是清朝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C.用法律手段维护了国家主权 D.奠定了现代中国疆域版图
二、材料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历代统治者为巩固统治都重视边疆的治理。两汉时期,在边疆设立了众多郡县和属国,在辽阔的西北边疆地区设立西域都护府,管理民政、军政等事务。为了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大的军镇兵力多则数万,少则数千。唐朝政府安排典书籍颁赐给边疆民族。元代,在边疆设立了宣慰司,“有招讨、安抚、宣慰等使,品秩员数,各有差等”;任用大量土官,因俗而治;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清代,雍正皇帝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乾隆皇帝表示:“蒙古、汉人,同属臣民。”清政府对蒙古等少数民族的上层采用封爵、给俸,实施年班朝觐和联姻政策。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二:
内容 出处
“辽之先,出自炎帝……奇首(过先祖名)生都菴山,徙潢河之滨。” 《辽史》
“受命之君,当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联欲祀之,何先?”“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 《辽史》
“诏设御史大夫、御史中丞、翰林学士院、大宗正府、殿前都点检…地方设路、州、府、县。” 《金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所蕴含的政治智慧。
(2)根据材料二,概括少数民族政权华夏认同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历史作用。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表1唐太宗与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唐太宗 唐玄宗
政治 勤于政事,善长用人、虚心纳谏 征用贤能,整顿吏治
经济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文化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 注重文教,编修经典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材料二
唐朝时期往来于丝绸之路的人们不再仅仅是商人和士兵,还有为寻求信仰理念和文化交流的使者、学者、僧侣等人员,每年都有大批外国客人前往长安。当时有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唐朝友好交往,中国大量先进的技术通过各种方式传播到其他国家,并接纳相当数量的遣唐使及留学生,让他们学习中国文化。同时,佛教、景教各自迎来了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机会,中外交流达到鼎盛。
——摘编自胡柏翠《兴盛的唐朝旅游活动及其历史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与唐玄宗前期出现盛世局面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
19.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主义”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有具体的表现形式和内涵,在不断丰富发展的同时又有贯通其中的历史文化脉系和文化认同。
材料一 所谓“大一统”观念,就是主张华夏族和四方的“五方之民”在一个统一的政权下共同生活,共同发展。战国时还未实现大一统,但战国时期的许多著作都讨论集权专制治理,并借用周代许多“设官分职”的成法制定出统一集权的官僚体制。认识到中国、蛮、夷、戎、狄五方之民各自都有其居、住、吃、穿、用使用器物的特点,这是不同的经济、文化、习俗造成的,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摘编自《礼记》
(1)依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大一统”观念的主要内容。
材料二
雍正年间 雍正帝对前代贬低夷狄不以为然,认为“蒙古及边诸部落,俱归版图,……乃中国臣民之大幸”;在西南先后改东川、乌蒙、镇雄土府为府、州,设流官并派兵镇守;青海蒙古正式编旗,共置蒙古28旗,由西宁办事大臣兼任盟长。
乾隆年间 颁布《理藩院则例》、《蒙古律例》、《回疆则例》、《西藏善后章程》、《钦定西藏章程》
——据《中国大通史·清(1644—1840)》整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朝治理民族事务的新举措。
材料三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是在空前的变局之下,因受外力刺激而迅速发展起来的。这一时期民族主义运动的主要精神武器是立足于民族国家的“主权”认同。民族主义运动的中心议题之一是“利权意识”,如收回路矿权利运动。梁启超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他在发表的《论民族竞争之大势》一文中,更加明确地指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
——摘编自王先明《传统民族主义与近代民族主义的历史界标》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题思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产生的原因。
材料四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核心是主张各民族在平等的基础上友好团结。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党在早期工作中就比较关注民族问题。早在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经过固原地区(今宁夏)时,就制定了严格纪律,要求尊重当地回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宣传民族平等,受到回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也播下了革命火种。1936年10月陕甘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成立,这是我党领导的第一个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政权。写下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史上光辉的一页,是我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和中国民族实际相结合,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伟大尝试。
——摘编自郑彦卿《改革开放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成就与经验》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题思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思想基础,并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落实民族政策的意义。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初,称明代瓦剌为“厄鲁特蒙古”,以后成为西蒙古诸部的统称。在厄鲁特蒙古诸部中,以噶尔丹为首领的准噶尔部先后征服南疆的回部,进兵青海笼络西藏,侵扰甘肃地区。公元1696年,康熙帝率军亲征,平定了噶尔丹发动的叛乱。公元1720年,康熙帝又派兵进入西藏,驱逐了准噶尔的势力。清朝统治者还与内外蒙古上层长期联姻,积极传播佛教,利用上层联络和文化影响的作用,促进了内外蒙古与内地的相互了解,解决了长期以来中原王朝受游牧民族势力南下威胁的问题。自贝加尔湖以东,外兴安岭以南的黑龙江流域,也归入清朝的版图。
——摘编自方铁《试论历代王朝的疆域与边疆》
材料二:且自古中国一统之世,幅员不能广远,其中有不向化者,则斥之为夷狄。……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
——雍正《大义觉迷录》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治理边疆的指导思想和民族政策。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上述指导思想和政策的意义。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由材料“要以违约则罢和市”“后来因其待宋不恭敬,宋朝停止榷场互市”可知宋朝抓住和西夏互市的现实,利用经济手段处理民族关系,故选C项;材料中停止互市的行为,表现了宋朝态度的强硬,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民族关系,而非对外贸易,排除B项;北宋并未实现政治统一,排除D项。
2.答案:C
解析:
材料突出的是中国古代地图绘制渗透华夷观念,而非绘图技术的领先,A项排除;儒家重视华夷观,但材料并没有强调思想的传播,B项误读材料,排除;材料虽然涉及中外交流,但这并非材料主旨,D项排除。
3.答案:D
解析:据材料“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再以‘齐人’‘燕人’‘楚人’相区别……逐渐都称为‘汉人’”说明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故选D项;中国的疆域基本确立是在康熙时期,排除A项;中央集权巩固发展应该提供的信息是制度的继承与创新,排除B项;政权分裂根源消除与后来历史发展相违背,排除C项。
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到彼宜阐扬经典,使知大国儒教之盛”“南海诸国,有能倾心向化、称臣入贡者,朝廷一矢不加,与朝鲜一体优待”可知,体现的是中国古代外交注重思想文化的影响,A项符合题意。B项“以利抚远为特征”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中国古代外交主要是为了构建朝贡体系,C项排除。由材料无法得出“局限于周边国家”的结论,D项排除。
5.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葡萄牙海盗商船侵占“屯门”以及葡萄牙人在沿海地区骚扰是明代实行海禁政策的重要原因,说明实行海禁政策有一定合理性,C项正确;A项颠倒因果关系,排除;B项不符合史实,海禁政策并未阻止殖民扩张,排除:海禁政策是严格限制而非禁止海外贸易,排除D项。
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乾隆时期起初喇嘛补放营官均由达赖喇嘛之近侍随从充任,后来均由驻藏大臣选妥干者前去充任,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代驻藏大臣对上直接受皇帝指挥,秉承中央政府政令办事,驻藏大臣位高权大,凡是包括达赖、班禅在内的西藏地方各级重要官员,都要遵其指示、受其挟制,故材料中的变化强化了西藏的社会治理,C项正确;清代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仍沿用因俗而治的政策,排除A项;从元朝开始,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排除B项;材料中的改变旨在加强中央对西藏的管理,而不是加强西藏与内地的交流,排除D项。
7.答案:A
解析:从材料“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可知,秦朝为了抗击北方匈奴,修建直道,故A项正确;越族是南方少数民族,与材料“九原”“甘泉”等地理位置不符,故B项错误;“西南夷”是秦汉时期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称呼,与材料所涉及的地理位置不符,故C项错误;修建长城与材料“乃使蒙恬通道”不符,故D项错误。
8.答案:D
解析:材料显示在新疆地区发现西汉屯田及官署遗址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屯田是汉朝加强边疆管理的重要举措,其目的不仅仅是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汉朝先进生产技术传入西域,也未体现西域与内地的交往,故B,C两项排除;通过材料中屯田、官署遗址群等信息可知,西汉时期政府已经对西域进行了有效的管辖,故D项正确。
9.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条规中规定,双方共同享有领事裁判权、协定关税权,规定中日两国互不侵犯”可知,清政府虽然在与日本的谈判中意识到了平等的交往原则,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然蕴含着落后因素,如刻意区分中日关系和中西关系,并且将不平等条约的内容照搬过来,因此其反映了清政府近代外交意识的淡薄,A项正确;清政府通过该条规,仍丧失了一定的主权,并未实现平等化,排除B、C两项:此时洋务运动刚刚开展不久,对于实现中日之间平等交往的关系不大,排除D项。
10.答案:B
解析:西藏政教合一制度,是利用西藏佛教盛行的地方特色发挥宗教的作用进行管理,体现了清政府因俗而治的原则,故选B项;权力制衡是通过权力的分配体现的,而材料中政教合一的制度并不能体现权力分配,排除A项;政教合一体现的是地方的自主管理,并非加大中央的管理力度,排除C项:材料仅提及喇嘛教的发展,D项“交流”一词无从体现,排除。
11.答案:D
解析:从明朝不同民族政策的结果可知,经贸往来利于民族之间亲善和睦,故D项正确;蒙古生存的重要基础是游牧经济,故A项错误;诸王守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明朝前期和后期对蒙古的政策不同,而这并非同一时期的堵疏并用,故C项错误。
1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张塞出使西域传播中原文明,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西汉外交政策发生根本转变,故A项排除;材料不能说明匈奴威胁彻底解除,而且“彻底”说法过于绝对,故B项排除;材料并没有反映西域归附汉朝版图,故D项排除。
13.答案:B
解析:朝贡贸易并不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朝贡贸易是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辅助政治上的威慑与统治,故B项正确;朝贡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但不会促使对外贸易“空前繁荣”,故C项错误;朝贡制度下中国以“天朝上国”自居,把朝贡国当作蕃邦,双方并不是平等的关系,故D项错误。
14.答案:A
解析:羁縻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习俗等,有利于中央对边疆的统治,推动边疆稳定发展,故A项正确;B项与史实不符,错误;这一政策有利于中央集权,故C项错误;这一政策体现了唐代的“华夷一家”的理念,并非强调“夷夏”的区别,故D项错误。
15.答案:C
解析:由宋代政府对有贡献的广州市舶司官员进行奖励,而市舶司专管海上对外贸易可知,宋代政府注重对外贸易的规范和管理,C项正确;宋代放松了对市场的控制,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市舶司管理职能的相关信息,B项排除;材料中并未列举之前市舶司官员的具体升迁途径,无法体现出市舶司官员升迁途径的“拓展”,排除D项。
16.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雅克萨之战后,中俄之间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该条约维护了中国国家主权,C项正确;《尼布楚条约》并没有造就长期的中俄和平共处,因为晚清时期,中俄之间仍有冲突,排除A项;《尼布楚条约》是平等条约,排除B项;清朝乾隆时期奠定了现代中国疆域版图,而该条约是康熙时期签订的,排除D项。故选C项。
17.答案:(1)措施:设立专门机构加强行政管辖:派驻军队,完善边疆防御体系;传播汉族文化,加强文化渗透;采用与内地相似的行政区划;任用当地首领,笼络和安抚少数民族上层;加强首都行政中枢对地方的有效管辖。政治智慧:对前代的继承创新;政策的灵活多变(因时因地因俗而变);尊重各民族历史传统:坚持大一统的原则,加强中央集权;构建边疆防御体系,形成治理模式。(2)主要表现:血缘认同;文化认同:制度认同。作用:为其政权的合法地位提供历史依据,有利于巩固政权,稳定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有利于学习借鉴汉文化,促进本民族的发展;有利于民族交融,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解析:(1)措施:根据材料一“在辽阔的西北边疆地区设立西域都护府,管理民政、军政等事务”可归纳出设立专门机构加强行政管辖:根据材料一“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大的军镇兵力多则数万,少则数千”可归纳出派驻军队,完善边疆防御体系:根据材料一“唐朝政府安排边疆民族子弟学习汉族文化,并将众多汉文经典书籍颁赐给边疆民族”可归纳出传播汉族文化,加强文化渗透;根据材料一“任用大量土官,因俗而治”可归纳出任用当地首领,笼络和安抚少数民族上层;根据材料一“清政府对蒙古等少数民族的上层采用封爵、给俸,实施年班朝觐和联姻政策”可归纳出加强首都行政中枢对地方的有效管辖。政治智慧:结合上述解题思路的措施可知,主要体现为对前代的继承创新:政策的灵活多变(因时因地因俗而变);尊重各民族历史传统;坚持大一统的原则,加强中央集权;构建边疆防御体系,形成治理模式。
(2)主要表现:
根据材料二“奇首(辽先祖名)生都苍山,徙潢河之滨”可归纳出血缘认同;根据材料二“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可归纳出文化认同:根据材料二“诏设御史大夫、御史中丞、翰林学士院、大宗正府、殿前都点检”可归纳出制度认同。作用:结合上述解题思路和所学知识,可从巩固政权、稳定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促进民族融合及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等角度进行解题思路。
18.答案:(1)共同原因:政治上,重视人才,善于用人,吏治清明;经济上,重视发展生产;文化上,重视科学与教育,尊崇儒学。
(2)特点:人员构成多元;交往频繁;交往的国家多;交流的人数多;对外交往具有双向性。
解析:(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解题思路题。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材料一“善于用人、虚心纳谏”、“重用贤能,整顿吏治”可以得出执政者都重视人才,善于用人,吏治清明;依据“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经济”可以得出统治者在经济上都非常重视发展生产;依据“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注重文教”可以得出统治者在文化上都非常重视科学与教育,尊崇儒学。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解题思路题。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材料二“唐朝时期往来于丝绸之路的人们不再仅仅是商人和士兵,还有为寻求信仰理念和文化交流的使者、学者、僧侣等人员”可知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人员构成多元,交往频繁;据材料“当时有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唐朝友好交往,中国大量先进的技术通过各种方式传播到其他国家,并接纳相当数量的遣唐使及留学生,让他们学习中国文化”可得出交往的国家多,交流的人数多,对外交往具有双向性。
19.答案:(1)内容:中央集权制度及官僚政治雏形出现;民族文化认同增强。
(2)新举措:在蒙古地区设盟旗制度;设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重视对边疆各民族的统治立法
(3)原因:近代列强侵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传统民族观念的影响;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与壮大的推动;进步思想家的倡导;近代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
(4)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因俗而治”的历史传统。
意义: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中国民族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尝试;有利于赢得少数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壮大革命力量,夺取革命胜利;为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借鉴。
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解题思路题。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但战国时期的许多著作都讨论集权专制治理,并借用周代许多设官分职’的成法制定出统一集权的官僚体制"可得出中央集权制度及官僚政治雏形出现;根据材料“主张华夏族和四方的‘五方之民’在一个统一的政权下共同生活,共同发展”可得出民族文化认同增强。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解题思路题。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青海蒙古正式编旗,共置蒙古28旗,由西宁办事大臣兼任盟长”可知,在蒙古地区设盟旗制度;根据材料“《理藩院则例》”可知,设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根据材料“在西南先后改东川、乌蒙、镇雄土府为府、州,设流官井派兵镇守”可知,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根据材料"颁布《理藩院则例》、《蒙古律例》、《回疆则例》、《西藏善后章程》、《钦定西藏章程》”可知,重视对边疆各民族的统治立法。
(3)本题是背景类材料解题思路题。时空是近代(中国)。原因:可以从近代中国的时代背景、性质、传统观念等角度解题思路,具体可以阐述为近代列强侵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传统民族观念的影响;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与壮大的推动;进步思想家的倡导;近代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
(4)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解题思路题。时空是现代(中国)。第一小问思想基础:根据材料*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核心是主张各民族在平等的基础上友好团结。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党在早期工作中就比较关注民族问题。早在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经过固原地区 (今宁夏)时,就制定了严格纪律,要求尊重当地回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宣传民族平等"可以归纳为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因俗而治”的历史传统。第二小问意义:根据材料“是我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和中国民族实际相结合,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伟大尝试。”,可以归纳为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中国民族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尝试;根据材料"受到回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也播下了“革命火种。”,可以归纳为有利于赢得少数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壮大革命力量,夺取革命胜利;根据材料“这是我党领导的第一个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政权。虽然存在时间很短,却写下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史上光辉的一页,”,可以归纳为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借鉴。
20.答案:(1)指导思想:传统的大一统观念。民族政策:武力平叛、联姻、文化渗透、传播佛教、因地制宜。
(2)意义:加强了边疆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版图;继承汉族传统文化观念,有利于民族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