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课时优化训练
一、单选题
1.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了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和上级国家机关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职责,规定了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民族自治地方内的民族关系。据此可知,该法的颁布( )
A.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确立 B.进一步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D.体现了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追求
2.16世纪,欧洲新建了许多大学:在德国,路德派建立了马尔堡大学、耶拿大学、柯尼斯堡大学等;在瑞士, 加尔文派创建了日内瓦学院等。这些大学以国内学生和本民族语言为主。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当时欧洲( )
A.教育摆脱宗教束缚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民族国家的兴起 D.封建王权的强化
3.胡锦涛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实行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层民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
4.《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各少数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区,得划成民族区,组织民族自治政权,在不与省宪抵触原则下,得订立自治法规。”由此可知( )
A.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
B.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区域自治的设想
C.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是《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D.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实行的
5.1952年,中国民族自治区的类型有如下三种:以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自治区;以一个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并包括个别人口很少的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区所建立的自治区;以两个或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联合建立的自治区。这表明,当时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A.作为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已正式确立
B.体现出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相结合
C.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专政全新局面
6.2014年9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各民族群众过上好日子,这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这是因为经济发展能够( )
A.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
B.确立党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领导地位
C.铸造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共识
D.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创新思维
7.这一制度不是“飞来峰”,而是根据我国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民族关系和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作出的制度安排,体现了多元一体的历史传统,是历史传统与现实条件的有机结合。这一制度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民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8.如表为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进程。这主要反映了新中国( )
时间 发展进程
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使民族区域自治成为一项国家制度
1952年8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为民族区域自治的全面实施提供了具体的制度依据
1954年9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固定下来
A.政治协商会议的覆盖面广 B.民主政治建设的法制化
C.开创民族区域自治新模式 D.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9.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规定:“各民族自治区自治机关须保障自治区内的一切人民,不问民族成份如何,均享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思想、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讯、人身、居住迁徙、宗教信仰及示威游行的自由权。”这表明,我国( )
A.正式实施民族区域自治 B.提倡民主协商的精神
C.从法律上保障公民权利 D.奉行民族平等的原则
10.200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根据宪法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时,特别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修改为“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修改( )
A.说明各个民族自治区域依据法律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B.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
C.使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此有了明确的法律保障
D.突出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国家政治体制中的定位
11.毛泽东在1949年11月发表的《关于大量吸收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指示》中说:“在目前时期应一律组织联合政府,即统一战线政府。在这种合作中大批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此外,青海、甘肃、新疆、宁夏、陕西各省省委及一切有少数民族存在地方的地委,都应开办少数民族干部训练班,或干部训练学校。……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动派,没有大批从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该指示( )
A.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有利于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C.推动我国首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建立
D.是新时期基层民主发展的有力保障
12.2021年8月19日,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2万多人欢聚在布达拉宫广场,热烈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70年来,西藏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人民的安居乐业充分说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区域自治
③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依据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13.中国和苏联都是多民族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上,周恩来说:“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新中国成立后,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 )
A.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民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派出的西南民族访问团在当地开办民族干部训练班,召开民族代表座谈会,帮助少数民族筹备自治区。《人民日报》对此发表社论:“各民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发展各民族人民大众的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该团旨在( )
①清除国民党政权在边疆地区的军事存在
②落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制定的相关民族政策
③消除历史形成的国内各民族之间的隔阂
④检查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机构的设置情况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15.习近平指出:“我国历史演进的这个特点,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民族问题而实施的基本政策是( )
A.建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和自治机关
B.允许少数民族划定特定地方进行自治
C.各民族完全自洽,不受中央政府领导
D.各民族可以组建自己的军队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 )
A.贯彻“一国两制” B.民族平等团结
C.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D.规范政府行为
二、材料题
17.新中国成立后,外交工作逐步展开,中国在国际社会、国际关系体系中赢得了应有的一席之地,为以后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重大、更积极的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建国初期,新政权从国民党政权手中接管经济已到崩溃边缘的烂摊子:从人口、国土面积看是个大国,从国力看是名副其实的弱国。在两极对峙的国际形势下,不加入某个阵营是不现实的。
——杨泽喜《建国初期中国现实主义外交战略选择》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受到国际形势的客观限制和新中国外交经验缺乏的制约,新中国的外交实践较多地体现为社会主义国家与周边国家的双边外交。由于国际形势的发展,中国又成功地进行了多边外交实践,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打开了中国的外交局面。
——摘编自陈玲《建国初期多边外交的实践及解题思路——以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为例》
材料三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外交以传统外交为主,偏重于政治和安全领域,外交决策权高度集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适应全球化、区域化和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形势,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和整体性外交的模式。
——摘自杨洁勉《新中国外交60年:实践特点和理念演变》
(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方针确立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解题思路其出发点及原则。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例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双边外交和多边外交取得的成就并解题思路其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与新时期相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的突出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外交为世界外交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
18.有学者认为新中国建国以来的外交经过了立国外交(1949-1978年)、建国外交(1978-2012年)和强国外交(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后)三个阶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立国外交的主要目标是确保新中国能够站得稳,国家不被颠覆,政权不改变颜色。为了维护国家安全,需要在具体外交战略和方式上采取相应的形式,体现得比较明显的是结盟外交、斗争外交、革命外交。
材料二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对外战略和外交实务转变为为经济建设服务。建国外交为中国利用和平稳定的战略机遇期,赢得经济发展的空间和时间,迅速增强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过于强调经济发展利益和抢抓和平稳定的战略机遇期,有可能会影响领土问题、历史问题和其他政治安全问题的解决和利益的捍卫。
材料三 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后,中国对国家利益的诉求更加全面,往往将发展、安全、主权利益并列提出。未来的外交关键词将会是责任外交、全球外交、强国外交。所谓责任外交,是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更多地履行相应的国际义务,扮演更为积极的国际角色,并展开相应的国际行为。所谓全球外交,就是随着中国国家利益分布的全球化,中国有必要从全局着眼,展开全球性外交行动。强国外交,就是拓展中国国家利益光谱,确定并扩大重要和核心的国家利益,使之服务于中国日益强大并保持居于世界前列的外交行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我国与社会主义国家结盟外交的主要表现。20世纪70年代,中国和美国、日本关系正常化,列举主要史实。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与联合国合作开展责任外交的主要表现。21世纪以来,为加强国际合作,中国组织了哪些重要会议以推动全球外交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在三个外交阶段的主要着眼点有何变化。
19.外交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总理在同印度政府代表团就关于两国在中国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举行谈判时,首次完整地提出了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在亚非会议上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在中印、中缅联合声明中改为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并得到印方的赞同。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先后访问印度和缅甸,访问中周恩来总理分别同印度总理尼赫鲁、 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确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导两国关系的原则,并共同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一般国际关系的原则。1955年在印尼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引申和发展,并被吸纳进会议通过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之中。
——摘编自王贵勤《国际法导论》
材料二 2015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发表《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在联合国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他强调: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他还呼吁: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国与国的命运共同体,到区域内的命运共同体,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阐述着“中国主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目的和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相通之处。解题思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现实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谈淡你对当前中国外交活动的认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以降国家曾试图对乡村社会进行直接管理,主要依靠乡官及律令与儒家纲常,组织原则是地缘优于血缘,基层社会已经存在早期自治组织。中国乡村治理方式的转变是传统国家以最小成本维持社会运转的必然。自郡县制建立以来,帝国人口不断增加,县级区划的数目却维持了相对稳定;秦汉地方政府职役多至数百人。与此同时,乡村治理的难度却在增加,魏晋南北朝时期存在大量的财产隐匿和人口隐匿的现象。因此,各朝代不得不以最低行政配置来应对扩大的人口,政府效率下降、基层行政职能缩减,县以下交给各种社会组织进行自治就是不可避免的。唐宋时期,自治组织进一步发展,中央政府愈来愈多地借助它们来稳固统治。国家通过乡绅、乡约、宗族等各种形式和力量对乡村实行间接控制。
——摘编自蒋楠《历史视野下的中国乡村治理》
材料二 在历史的长河中,宗族及其领袖——乡绅是发展地方自治,推动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明清以降,宗族组织不仅遍布中国乡村,而且迅速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承担者。国家政权仅到县一级,县以下则主要依靠乡绅领导的宗族组织的自治。国家在县以下虽然也设立保长、里长之类,但人数极少,且只负责赋税以及兵役、劳役等重大的国家事务。其他诸如和谐稳定、文化教育、扶贫济困等,则完全依赖宗族等社会组织。
——摘编自韩海浪《宗族与古代基层社会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宋时期乡官制度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乡村地方自治的作用。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材料表明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进一步明确了民族自治地方的权利、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等,进一步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B项正确;早在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就确定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A项错误;材料主要涉及国家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以及自治地区内的民族关系,C项材料不能体现,排除;从材料中不能得出“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追求”的信息,D项排除。
2.答案:C
解析:通过题干可知,16世纪欧洲新建的许多大学如马尔堡大学、耶拿大学、日内瓦学院等是由宗教改革新教派建立的,并且“这些大学以国内学生和本民族语言为主”,由此可推断出,宗教改革推动民族国家兴起,从而推动本国大学的建立,故选C项;题干中没有述及新成立大学的教学内容,不能推断出欧洲教育摆脱了宗教的束缚,排除A项;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诸多新大学的成立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B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3.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故D项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实行,故A项排除。我国的基层民主制度不包括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B项排除。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故C项排除。
4.答案:B
解析: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1955年成立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实行的,排除A、C、D。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可得出,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区域自治的设想,故B正确。
5.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通过采取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方式把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结合起来,目的是在维护国家统一前提下,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故B项正确。
6.答案:A
解析:材料“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各民族群众过上好日子”体现的是党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这有利于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A项正确。
7.答案:B
解析:材料“根据我国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民族关系和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作出的制度安排”,说明该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处理民族关系的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B符合题意。
8.答案:B
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经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法律制度不断确认形成的,说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的特点,B项正确;A项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民族区域自治的新模式,排除C项;人民民主原则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体现的,排除D项。故选B项。
9.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不问民族成份如何,均享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思想、言论……及示威游行的自由权”可知,这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贯彻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的民族平等原则,D项正确。
10.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修改为‘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可知,这一修改突出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国家政治体制中的定位,故D项正确。
1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大批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切有少数民族存在地方的地委,都应开办少数民族干部训练班,或干部训练学校”可知,中央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来彻底解决民族问题,有利于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故选B。
12.答案:A
解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指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①②表述错误,③④正确,符合史实。所以应选A。
1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新中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B项正确。
1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帮助少数民族筹备自治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落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关于民族问题的政策,因而派遣专员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②正确;在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原因,民族隔阂很深,因此该团旨在消除历史形成的国内各民族之间的隔阂,③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国民党政权在边疆地区的军事存在”,①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内容,④错误。综上②③正确,①④错误,因此A项正确,排除BCD项。
15.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针对我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情况,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A符合题意;B违背史实;根据所学可知,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是中央政府统一领导,C说法错误;D违背史实。
16.答案:B
解析: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答案为B项;“一国两制”是为实现国家统一实行的政策,排除A项;“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规范政府行为”主要是通过行政法的实施,排除D项。
17.答案:(1)背景:在国内,经济濒临崩溃;国际上,两极对峙格局。
出发点:维护国家利益。
原则:独立自主。
(2)成就
双边外交: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发展与周边国家友好关系。
多边外交:参加日内瓦会议,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参加万隆会议,加强同亚非各国友好关系。
影响:政治上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主权不受侵犯;经济上争取外援,争取和平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国际方面,促进地区和世界和平。
(3)特点:偏重于政治和安全领域。
贡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谅互让、以睦邻友好的方式解决边界问题;“求同存异”方针亦可)。
解析:(1)“背景”,据材料一“建国初期,新政权从国民党政权手中接管经济已到崩溃边缘的烂摊子……在两极对峙的国际形势下,不加入某个阵营是不现实的”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角度解题思路,如国内,经济濒临崩溃;国际,两极对峙格局。“出发点”,结合所学知识从维护国家利益的角度说明。“原则”,结合所学知识从独立自主的角度说明。
(2)“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双边外交是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发展与周边国家友好关系;多边外交是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万隆会议等。“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上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主权不受侵犯;经济上争取外援,争取和平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国际方面,促进地区和世界和平发展等角度解题思路。
(3)“特点”,据材料三“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外交以传统外交为主,偏重于政治和安全领域……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和整体性外交的模式”得出偏重于政治和安全领域。“巨大贡献”,结合所学知识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等角度解题思路。
18.答案:(1)表现:提出“一边倒”的外交方针;1950年中国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史实: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建交;1972年中日建交。
(2)表现: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开展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外交。会议: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
(3)变化:立国外交的着眼点是维护国家安全;建国外交的着眼点是为经济建设服务;强国外交的着眼点是发展、安全、主权利益并重。
解析:(1)表现:根据材料一“立国外交的主要目标是确保新中国能够站得稳,国家不被颠覆,政权不改变颜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国初期我国外交结盟主要表现为提出“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等。史实:根据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70年代中国为促进与美国、日本关系正常化所做的主要努力有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建交;1972年中日建交;等。
(2)表现:根据材料二“中国对外战略和外交实务转变为为经济建设服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开展责任外交的主要表现为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开展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外交。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1世纪以来中国组织的重要会议有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和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等。
(3)变化:综合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三个外交阶段的着眼点经历了从维护国家安全到为经济建设服务,到发展、安全、主权利益并重的变化历程。
19.答案:(1)目的:积极同周边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意义:突破了“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局限,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2)相通之处:以和平外交为核心;倡导互惠共赢;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而发展;体现了新型国际关系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现实意义:在为本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推动中国外交理念创新、改善中国国家形象等多方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体现了当前国际社会在发展问题上的重要共识,符合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各国增进互信、尊重及在合作共赢基础上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有利于维护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3)坚持走和平外交之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合作、共赢、发展;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本准则。
解析:(1)目的:根据材料一“周恩来总理在同印度政府代表团就关于两国在中国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举行谈判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积极同周边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意义: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即可,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2)相通之处:根据材料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以合作共赢为核心”“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并结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特点概括得出。现实意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对中国发展、世界的发展趋势、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地区及世界和平与稳定的意义等方面解题思路总结。
(3)综合材料信息,从坚持走和平外交之路、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合作、共赢、发展等方面总结回答。
20.答案:(1)原因:乡官制度存在困境;乡村自治组织的发展;官员多,财政负担加重;人口大量增加,政府难以实现直接控制。
(2)作用:弥补了国家行政职能在基层的不足;保证了国家赋税、兵役和劳役的征发;节约了国家的行政成本,稳定了基层社会秩序;导致了乡绅势力的膨胀。
解析:(1)据材料一中“直接管理”“人口不断增加”、治理难度增加、“自治组织进一步发展”等,结合所学知识,解题思路作答。
(2)据材料信息“唐宋……政府愈来愈多地借助它们来稳固统治”“负责赋税以及兵役、劳役等重大的国家事务”“宗族組织……迅速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承担者”等,结合所学知识,解题思路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