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科学研究同_________紧密结合。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______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人类社会进入“_________”。
3.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是_______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__________阶段过渡。
4.以_________为发动机的汽车、飞机等出现,给人类带来了便利。
工业生产
垄断
内燃机
电力
电气时代
帝国主义
前课回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
领先国
标志性成就
进入时代
主要发明
新能源
动力机器
相同点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19世纪60、70年代—20世纪初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德国、美国
英国
珍妮机、蒸汽机、火车、汽船
电灯、电话、内燃机、汽车、飞机
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应用
电力的广泛应用
煤
电力、石油
蒸汽机
电动机、内燃机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①都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存状态、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②本质上都是人们对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过程;
③都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④都带来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坚持科技创新;
②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趋利避害,造福人类;
③发展科技要注意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④我们要学习科学家们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启示: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两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
课程标准:初步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一、社会进步:
1、人口增长:
工业革命的发展使社会具备了提倡个人的自由发展和独立生存权利的经济基础,人口增长出现了明显变化。在工业革命时期后的50年人口更是加速增长,几乎增长了一倍。威廉姆斯用“人口爆炸”来形容19世纪英国人口的增长。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引起死亡的疾病、瘟疫、饥荒、地方性战争有所减少,人口增长至少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作用的结果。
——舒小昀著《欧洲的历史与文明》
(1)表现:
①19世纪前50年,英国人口从900万增加到1800万;
②19世纪20年代,美国的人口约为1000万,到1914年人口已超过1亿。
(2)原因:
①工业革命促进工农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
②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出生率上升和死亡率下降;
③政局稳定。
2、劳动力结构变化:
据统计表,说说工业革命带来了什么影响?
英国劳动力
构成示意图
更多人放弃
农业生产,
专门从事工
业和商业
①工业革命促使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②农业人口减少;从事工业和商业的人数增加。
一、社会进步:
恩格斯曾经提出:“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而这只有依靠现代大工业才能办到”。因为在工业革命前,家庭与经济是合为一体的,工业革命瓦解了家庭经济,将以前从未离开过家庭的妇女解脱了出来,从而使她们能够以自由、独立的身份进入到劳动力市场。--孙祁祥《经济社会变迁与女性价值》
一、社会进步:
3、妇女社会角色变化:
工业革命使妇女成为工业劳动者,他们的社会角色发生变化,这为妇女社会地位提高创造了条件。
1858年,新的《婚姻和离婚法》终于通过。新法中有4条都直接来自卡洛琳的经历。比如,第21条,被丈夫抛弃的妻子,她的收入不受丈夫的任何追索;第24条,法院可以直接向妻子或其受托人支付单独的赡养费(不用分给丈夫);第25条,妻子能像其他单身妇女一样继承财产;第26条,与丈夫分居的妻子有权订立合同,并在任何民事诉讼中提出起诉。
伊丽莎白·加勒特·安德森(1836~1917)英国女医生。第一个要求进入医学院学习的女生。遭到拒绝后自学成才,于1865年获得行医执照。在伦敦帮助创办了妇幼医院,并开办女子医学院。后医院以其名命名。1908年当选为奥尔德堡市第一任女市长。
(1882-1941)
第一所专收女生的医学院
英格兰于同年8月通过了《儿童监护法》,将7岁以下的儿童监护权赋予母亲,并确立了被剥夺监护权的父母接触子女的权利。这项法律打破了英格兰法律的父权制基础,被认为是英国女权运动在争取妇女平等权利的首次成功。
右图:卡洛琳·诺顿
【美】海伦·凯勒
从1975年开始,联合国每年在3月8日庆祝国际妇女节。三八妇女节的设立,不仅说明工业革命后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也说明妇女地位的不断提高。这只是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之一。
(1)原因:
为了适应工业化的需要
(3)表现:
(4)作用:
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中等教育—1802年,法国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
免费义务教育—1870年,英国、法国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系统教育体系—19世纪初,德国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
一、社会进步:
4、大众教育:
“做某些工作,几乎包括工业中的一切工作在内,都需要有相当的文化程度……都需要一定的技能和常规性,而且达到这一点就要求工人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为此,只有给工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以满足大机器生产的需要。
近代法国课堂
近代英国乡村学校
合作探究
从1833年起,英国政府开始为初等教育拨款,之后,款项逐年增加。1880年,英国正式规定初等教育为免费教育。正是依靠工业革命积累的财富,英国的教育发展获得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阅读材料,谈谈”工业革命”与“教育”之间的关系?
1.教育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高素质
的劳动者和良好的社会秩序;
2.工业革命为教育的发展和普及提供了
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城市化动力是什么?
一、社会进步:
5、城市化:
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人口增加、城市的扩大是其主要特点。
英国的曼彻斯特从一个乡下小镇演变成工业重地,得益于运河和蒸汽机驱动的棉纺厂……,到1830年达到99家,……除了很多纺织厂以外,还建立了煤气厂和印刷厂等工厂,大批农民来到这里寻找机会……,后来曼彻斯特逐渐成长为大型的工业城市,成为了英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个缩影。
——摘编自《曼彻斯特科学博物馆说明书》
工业革命的推动、
交通运输和工厂的发展、
农民大量进入城市、
工商业的繁荣,就业岗位的增加……
01
02
原因:
概况:
(1)
城市发展:
(2)
城市完善:
19世纪后期大部分英国人已经生活在城市之中;
缺乏规划、环境很差→改善、基础设施建立。
英国城市人口比例的变化
一、社会进步:
5、城市化:
①工业革命开始后,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
②工业革命推动农业机械化,农村劳动力需求大大降低。
工业化
城市化
推动
促进
19世纪中期,英国街道狭窄而拥挤,卫生条件极差,孩子们子啊垃圾堆里玩耍。
规划后的城市
一些城市富人的卫生间开始有了抽水马桶
材料:随着工厂制度的建立,大量人口涌入新的工业中心。由于能够从世界各地获得粮食,这些新增城市人口,也就得以生存下来。与此同时,技术和医学上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也能够消除以前曾经大批害死城市居民的瘟疫,甚至使城市生活变得更可忍受,更令人满意。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史料实证
城市交通工具
给路灯加油
宽阔街道布局
城市公共交通
建筑与下水道布局合理
史料实证
规划+管理+科技
+提高市民素质
一、社会进步:
6、社会生活: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①现代工业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商品,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善;
②休闲娱乐和群众性体育运动逐渐兴起;
③报刊书籍发行量大增,人们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
工厂排放大量的废气和废水,严重污染了大气和河流,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材料1:巴黎景象:雄鸡的报晓深长悠远,刺穿了清晨的烟霾,高楼沐浴在雾海,人们在工作间里忍受着痛苦,在卑微的渴望中呼出垂死的气息。 ——查尔斯·波德莱尔
材料2:附近的酿酒作坊、硝皮作坊、洗染作坊和其他工厂污染了河水,使空气中浓烈的人畜便溺气味之外又增加了污染的气味。市区烟囱林立,吐出带硫磺味的农浊黑烟。人们疾病丛生。
二、社会问题
1、环境污染:
19世纪后期,英国的有钱人以乘坐汽船游览泰晤士河为时尚。但这些巨大的蒸汽轮船,在河中冒着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也使河水变得污浊不堪。
史料实证
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同时……工人……生活愈加贫困。例如工人每天要劳动15到16个小时……尽管终年劳累,没有星期天等节假日,工资却少得可怜,难以维持一日三餐……不少工人只能睡在机器下面,或露宿在街头巷尾。工人子女的生活同样悲惨,他们没有幸福的童年……甚至六七岁就被迫给资本家当童工,任其宰割。超负荷的劳动使这些童工面黄肌瘦,一些人不到十岁就被折磨死了。——纪录片《马克思主义诞生》
二、社会问题
2、贫富分化:
资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强烈。
早期工人破坏机器,表达自己的愤怒,后来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强烈
“卢德分子”破坏机器的场景漫画
二、社会问题
3.社会矛盾激化:
工人运动
19 世纪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过一段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结合材料理解狄更斯描述的那个时代,并对照现实生活的感受,分享通过本课学习认识了什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
认识:工业革命具有双重性,是把双刃剑,既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使物质生活更丰富。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环境污染、社会贫富分化的不公平现象。
启示:我们应该在大力发展科技、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趋利避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知识拓展
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排出纯金的潮流。在这里,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 ——【英】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材 料 研 读
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认为“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
一方面,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工业化国家的人口快速增长,大众文化水平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
另一方面,工业革命后,环境问题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给自然界和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加快了殖民掠夺的步伐,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去了灾难。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①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生态环境;
②加强城市管理,合理规划城市建设;
③注意均衡发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要学会趋利避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启示:
工业革命
人口变化
城市化
社会问题
大众教育普及
改变人类生活方式
推动
带来
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
带来
促进
促进
促进
本
课
小
结
两次工业革命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促进
人口增长
大众教育
劳动力结构变化
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城市化
出现问题
贫富分化
环境污染
课堂小结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P27 课后活动
1.以下对工业化影响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在正确选项后的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工业化使人口越来越集中于城市 ( √ )
工业化导致人民文化水平下降 ( × ) 工业化带来了环境的变化 ( √ )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
2.结合课文,想一想:大众教育的发展对西方国家产生了哪些影响?
提高了西方国家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1.1900年以后,机器导致的力量革命使男人相对于女人在生产领域的力量优势变得无足轻重,“女性与男性第一次平等地站在机器面前”。这可以说明( )
A.科学研究引领技术突破 B.男女平等基本实现
C.科技进步引起社会变化 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1816年,德国普鲁士共有20 345所小学,配备教师21 766人。220万适龄儿童中有116.7万人入学,入学率约占60%。到1846年,各类小学达到24 044所,教师增至27 770人,入学学生达243.3万人,相应增长率为18%、28%和108%。这一时期德国推广大众教育根本上是为了( )
A.提高人口增长率 B.适应工业化发展需要
C.适应城市化发展 D.增加劳动就业率
C
B
课
堂
练
习
3.如表是1880-1900年欧洲部分城市人口变化表(单位:万)。下列属于形成这一变化原因的是( )
A.贫富分化问题加剧 B.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
C.农村环境污染严重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D
B
年份 伦敦 巴黎 柏林
1880年 90 60 17
1900年 470 360 270
4.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
A.汽车工业快速发展 B.城市环境污染严重
C.人口膨胀贫富悬殊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5.《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是维多利亚时期(1837年至1901年)英国作家柯南·道尔写就的一系列侦探小说的合集。小说中福尔摩斯思维缜密、观察敏锐,甚至利用化学原理来验证犯罪行为。这一形象得到了同时期广大读者的喜爱。这体现了维多利亚时代( )
A.小说逐渐成为文学主要形式 B.城市化进程导致犯罪率提高
C.工业革命成果得到广泛应用 D.科学理性观念获得民众认同
6.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19世纪初,建立系统教育体系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D
D
7.下图是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图,促使在1801-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B.殖民扩张和掠夺
C.《权利法案》的颁布 D.工业革命的完成
8.平奇贝克在《女工与工业革命》中提及:工厂“使年轻妇女走出狭小的‘家’,这种家在场地、光线、空气、思想和同伴方面都非常有限”,“表现自己在交友和社会活动方面的才干”,“训练她具备自尊、自立和勇气”。这主要说明工业革命( )
A.促使女性走上企业领导岗位 B.提高女性的生产积极性
C.增强女性融入社会的能力 D.培养女性优良工作习惯
C
D
9.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厂体系的建立,大批的人涌入新的工业中心。世界各地的城市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到1930年,城市人口已达到415亿,占人类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材料强调了工业革命( )
A.引发了城市化 B.刺激了人口的增长
C.带动了财富的增加 D.加剧了贫富分化
10.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的根本原因是 ( )
A.人口出生率低 B .人口死亡率高
C.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D.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
A
D
11.1870年,英格兰的剧院数量差不多有200家,其中伦敦有44家、利物浦有9家、曼彻斯特3家。音乐厅的数量也迅猛增长。这反映出当时的英国( )
A.电力照明已经普及 B.城市化进展显著加快
C.贫富差距基本消除 D.工人生活条件迅速改善
12.下列有关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化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城市卫生条件得到改善
B.城市缺乏统一规划
C.城市供排水设施开始建设
D.大部分英国人已生活在城市
B
B
13.下图是创作于1858年的漫画《泰晤士老爹的子女》。该没画反映了 ( )
A. 工业革命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
B. 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C. 工业革命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D. 石油开采与石油化工飞速发展
14.“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流淌出纯金。”下列说法最能体现作者观点的是 ( )
A.工业化创造了人类文明的奇迹并使人逐渐变得野蛮
B.工业化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并提高了大众文化水平
C.工业化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并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
D.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并造成了贫富分化的加剧
C
C
15.在工业化进程中,西方国家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包括( )
①出现垄断组织 ②社会矛盾激化
③殖民掠夺 ④环境污染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6.阿萨·勃里格斯在《英国社会史》中写到:“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流淌出纯金。在这里,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以下各项对这段话的理解认识,正确的是( )
①工业革命改变了全球的贫困面貌
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③工业革命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
④工业革命加深了西方的殖民掠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