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 回顾与思考 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 回顾与思考 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10-18 09:00: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数据的分析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并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2.能说出中位数、众数的定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体会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三者的差别;
3.了解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三个量度——极差、方差、标准差;能借助计算器求出相应的数值,并在具体问题情境中加以应用。
4.能从各类统计图中获取数据,初步选取恰当的数据代表作为自己的判断,通过实例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学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
1.刻画数据“平均水平”的统计量有哪些?
2.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各有什么特点?举出生活中与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有关的几个例子。
3.举出生活中与加权平均数有关的几个例子,并说明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区别和联系。
4.刻画数据波动的统计量有哪些?举例说明。
5.如何从统计图上直观地估计出相应的统计量,举例说明。
6.用适当的方式整理并呈现本章有关知识,并进行班级交流。
二、典型例析
1.某校八年级(6)班分甲、乙两组各10名学生进行数学抢答,共有10道选择题,答对8道题(包含8道题)以上为优秀,各组选手答对题数统计如下表:
答对题数 5 6 7 8 9 10 平均数 众数 中位数 方差 优秀率
甲组选手 1 0 1 5 2 1 8 8 8 1.6 80%
乙组选手 0 0 4 3 2 1
(1)补全上表;
(2)根据所学的统计知识,评价甲、乙两组选手的成绩。
2.(1)三个小组,每组有20人,关于一道满分为4分的题目,三个小组的得分情况如下表。通过估计,比较三个小组得分的平均数和方差的大小。
(2)具体算一算,看看自己的估计结果是否正确。
(3)小明发现,这三个图中“柱子的高度”总是1.2.3.6.8,只是排列的顺序不同,导致了平均数和方差发生了变化。请你尝试将这些“柱子”重新排列,通过不断尝试,你觉得“柱子”怎样排列,可以使平均数最大?怎样排列,可以使方差最小?
3.(1)计算下面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5,4,4,3,4.
(2)若将上述数据均加上2,得到一组新的数据:7,6,6,5,6,求这组新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
(3)若将原数据均减去3,得到一组新的数据:2,1,1,0,1,求这组新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
(4)比较上述各组数据的变化和对应的平均数、方差,你得出什么结论?
4.在学习中,运用过这样的结论解决过什么问题吗?举例说明,并与同伴交流。
三、自主反馈
1.甲、乙两位同学本学年每个单元的测验成绩如下(单位:分):
甲:98,100,100,90,96,91,89,99,100,100,93
乙:98,99,96,94,95,92,92,98,96,99,97
(1)他们的平均成绩分别是多少?
(2)甲、乙的11次单元测验成绩的标准差分别是多少?
(3)这两位同学的成绩各有什么特点?
(4)现要从中选出一人参加“希望杯”竞赛,历届比赛成绩表明,平时成绩达到98分以上才可能进入决赛,你认为应选谁参加这项竞赛,为什么?
【教学反思】
自主反馈参考答案
解:(1)甲=×(98+100+100+90+96+91+89+99+100+100+93)=96
乙=×(98+99+96+94+95+92+92+98+96+99+97)=96
(2)s2甲=×[(98-96)2+(100-96)2+…+(93-96)2]=17.82
∴s甲=4.221
s2乙=×[(98-96)2+(99-96)2+…+(97-96)2]=5.817
∴s乙=2.412
(3)乙较甲稳定,甲虽然状态不稳定,但发挥好时成绩比乙优秀。
(4)选甲去,甲比乙更有可能达到98分。
实际问题
数据收集与表示
数据处理
解决实际问题、作出决策
数据“平均水平”的度量
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极差
方差
标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