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用1课时讲授,本节的内容主要是: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基地和重工业基地的重要作用。从本章开始,逐步学习分析区域的具体方法,把区域分析深入到各个方面。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东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和人口城市的分布状况,对东北地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需要更深入的了解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通过中国地域差异的学习,学生已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具备一定知识方法的迁移能力,通过直观图片进行知识的传递与讲解,也可以根据分析材料适当拓展、探究。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分布”、“东北地区主要经济作物分布”的总结,归纳东北地区的农产品生产结构。
2.观察“全国和东北地区部分农产品产量”表,说出东北地区农产品布局特点。
3.运用“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与主要工业中心分布“图,”说出东北地区工业结构与布局特点。
4.分析材料,知道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面临的问题并理解产业转型的必要性。
5.通过分析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培养学生珍惜矿产资源,减轻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东北地区的主要农产品的分布;主要矿产资源、工业中心的分布。
2.教学难点:东北地区的农业、工业的发展条件。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读图法、分组活动法、讲授法
六、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媒体展示 (课本地图) 授课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谚 语 导 入 北大荒北大荒又是兔子又是狼 光长野草不打粮2.捏把黑土冒油花 插双筷子冒油花 老百姓善于用朴实语言来描述生活环境,这两句谚语能够说明什么 发表自己的看法: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人们对环境的理解不同,对土地利用的方式不同…… 谚语引入新课,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时代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观念。
新 课 设 置 学习目标 知道东北地区的农产品生产结构与布局特点2.说出东北地区工业结构与布局特点3.理解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现状与发展 展示并解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知识点。
第 一 环 节 板书:一、农产品生产基地 1.图片展示餐桌上食品或水果 2.课本地图:东北地区的粮食和经济作物的分布图 3.东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及其集中分布区 4.展示2010年全国和东北地区部分农产品产量分析表、 5.中国主要商品粮基地的分布图 1.哪些食物的食材是来自东北地区的? 2.过渡:除此之外,东北地区还有哪些农作物? 3.教师引导学生参照地图,圈划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4.引领学生对比分析,表格中的数据能说明什么问题? 5.东北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有哪些农业发展条件?(地形、气候、土壤、经济条件角度分析) 1.通过视觉感受选择东北地区的农产品 2.东北地区还有小麦、亚麻以及各种谷物。 3.【活动一】两人小组,归纳总结东北地区主要作物及其集中分布区,并记录在活动单。 4.对比数据,归纳信息:东北地区农产品产量高,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5.【活动二】四人小组活动讨论,分析地图与阅读资料,归纳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教师总结 1.对东北地区农作物有初步的确定性印象。 2.对东北地区的农产品情况有初步了解 。 3.对东北地区的农产品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4. 达成目标,突出重点。对东北地区的农产品有了深入理解。 5.突破难点,并理解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当地农业产生的影响。
过 渡 展示中国航母的时事材料 (微视频) 中国拥有航母,充分说明国家实力在增强。为什么中国两艘航母都是从大连造船厂下水?教师引导分析并归纳。 学生发表不同看法:大连造船厂的海域宽阔,海深充足……大连造船厂有先进的造船技术和造船历史……,东北地区有丰富的资源…… 通过分析材料,增强学生爱国意识,了解东北地区工业的发展方向。
第 二 环 节 板书二、重工业基地 1(1)东北地区有哪些矿产资源?(2)哈尔滨、长春、沈阳有哪些工业部门?(3)这些工业部门的形成和资源分布有什么关联? 课本地图 2辽中南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有哪些? 1.东北重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借助课本地图材料,说说东北地区有哪些资源,有哪些部门? 2.依托东北地区丰富的资源与工业部门,辽中南工业基地逐渐壮大。从地理位置、交通、资源、经济基础分析辽中南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 学生读38页图6-36归纳总结:(1)东北地区有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2)哈尔滨—电机设备 沈阳—重型矿山机械 长春-运输机械制造(3)工业部门的形成与当地丰富的资源密不可分。 2【活动三】通过四人小组活动讨论归纳---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东北亚核心,依边疆临海。交通便利:铁路、公路、海运发达。资源丰富:鸡西鹤岗的煤炭资源,鞍山本溪的钢铁资源,大庆辽河的石油资源。独特的发展历程为辽中南工业基地奠定基础。 达成目标,突出重点,对东北东工业基地的形成与资源的关系有一定认识。
过 渡 材料分析 材料中反映出什么问题?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的工业发展非常大,但六十年以后的现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例如,资源短缺、人口减少、环境污染等 引领学生分析材料,知道东北经济发展的现状并引导学生理解产业转型的必要性。
第 三 环 节 东北地区工业发展面临哪些问题?有怎样的调整策略? (表格整理归纳) 东北地区是中国工业发展的先行区。东北地区工业发展面临哪些问题?有怎样的调整策略? 【活动四】以石嘴山市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现状为例,教师给于适当引导,四人小组活动讨论,补充表格。 对比家乡工业发展现状,让学生感受到工业发展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同时激发学生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
课 内 延 伸 你对家乡未来的发展有何提议? 石嘴山市曾经因为丰富的煤炭资源而有“煤城”之称,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工业发展非常缓慢,针对家乡的经济发展现状,你有何提议? 学生发表自己看法
板 书 总 结 农产品及其分布 一、农产品生产基地 商品粮基地 农业发展条件 工业发展条件 二、重工业基地 辽中南工业基地 东北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课 后 反 思 1.教学中的情境设计、案例分析以及知识迁移部分都源于日常,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2.学生活动是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因此活动设计必须贴合学生的经验水平,才能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参与欲望,使其有实质性的思维活动。 3.学生的主动性没有被充分的挖掘出,课堂教学后期略显紧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