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2 陈涉世家课件(4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2 陈涉世家课件(4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18 07:56: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第六单元
22 陈涉世家

语文
01
课内文言文阅读
02
课内外比较阅读

课内文言文阅读
志向
怎么

如果
去、往
曾经
 陈胜是阳城县人,表字叫涉。吴广是阳夏县人,表字叫叔。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同别人一道受雇佣耕作。(有一天,)他停止耕作去到田埂上(休息),惆怅叹息了好长时间以后,对同伴们说:“有朝一日如果有谁富贵了,可别忘记咱穷哥儿们。”同伴们笑着回答他:“你给人家耕地当牛马,哪里谈得上富贵啊!”陈胜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带领
屡次
指立为国君
同样
逃跑
误期
推测,估计
适逢、恰巧遇到
停驻
考虑、思索
正确
应当
同“倡”,倡导、发起
有人
哀怜,怜悯
有人
士兵
私下
同“已”

秦二世皇帝元年七月,征发贫苦的人民去驻守渔阳,九百人临时停驻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并担任小队长。适逢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期。误了期限,按秦王朝的军法,就要杀头。陈胜、吴广在一起商量,说:“如今逃跑(抓了回来)也是死,起义也是死,同样都是死,倒不如为国事而死,这样好吧 ”陈胜说:“全国人民苦于秦(的统治)已经很久了。我听说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该立为国君,该立的是长子扶苏。扶苏因为屡次谏劝始皇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最近有人传闻说,并不为什么罪名,二世就将他杀害。
老百姓大多听说他很贤明,却不知道他已经死了。项燕担任楚国将领的时候,(曾)多次立功,又爱护士卒,楚国人很哀怜他,有人认为他战死了,有人认为逃走了。如今如果我们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倡导,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吴广认为(这个见解)很正确。(二人)就去占卜。那占卜的人知道他俩的意图,说:“你们的事都能办成,能建功立业。不过你们还是把事情向鬼神卜问一下吧!”陈胜、吴广很高兴,(又)考虑卜鬼的事,终于悟出:“这是教我们先震慑众人、使他们畏惧服从啊。”
就用丹砂在丝帛上写“陈胜王”,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士兵买鱼回来烹食,发现了鱼肚子里的丝帛,本来已经对这件事感到奇怪了。(陈胜)又私下派吴广前往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天黑以后用篝火装作“鬼火”,模仿狐狸嗥叫的声音,向(士兵们)喊道:“大楚复兴,陈胜为王。”士兵们一整夜既惊且怕。第二天,大家到处谈论这件事,都对陈胜有所注意。
难道
本来
即使、假若
一齐
果然
恼怒。这里是“使……恼怒”的意思
故意
平时
等到
带领
攻下,攻克
发誓、起誓
依从
指武器
紧握着
同“披”
吴广平时很关心周围的人,(所以)戍卒多愿听吴广的差遣。(那天)(两个)押送(戍卒)的军官喝醉了,吴广故意再三地提出要逃走,使他们恼怒,使(将尉)责辱他,借此来激怒士兵。那军官果然鞭打了吴广。(众士兵愤愤不平,)军官(刚)拔剑出鞘来威吓(士兵),吴广一跃而起,夺过剑来杀死了他。陈胜协助吴广,一齐杀了两个军官。陈胜召集并号令所属的人,说:“各位(在这里)遇到大雨,都超过了规定到达渔阳的期限。过期就要杀头。即使能免于斩刑,而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
再说,大丈夫不死则已,死就要成就尊崇的名号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众戍卒齐声应道:“一定听从(你的)号令。”于是冒充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为的是顺从百姓的愿望。大家露出右臂(作为起义的标志),打出大楚旗号。又(用土)筑台并(在台上)起誓,用两尉的头作祭品。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任都尉。起义军(首先)进攻大泽乡,招收大泽乡的军队,攻打蕲县。攻克蕲县后,就派符离人葛婴带兵招抚蕲县以东的地方。(陈胜自率主力)攻打铚、酂、苦、柘、谯等县,都拿下来了。
行军中沿途招收士兵,等到打至陈县的时候,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马一千多匹,士卒几万人。进攻陈县时,郡守、县令都不在,只有守丞带兵在谯门中应战。起义军(一时)不能战胜,(不久)守丞被人杀死,大军才进入陈县。几天后,陈胜召集掌管教化的乡官和当地有势力有地位的人一起来集会议事。这些人异口同声地说:“将军您亲自作战,讨伐残暴无道的秦国,恢复楚国的社稷,论功应当称王。”于是陈胜被拥戴称王,对外宣称要复兴楚国。这时,各郡县受秦朝官吏压迫的人都纷纷起事,惩处当地郡县长官,把他们杀死,来响应陈胜的号召。
同“披”,穿着
同“已”,已经
同“旨”
同“倡”,倡导、发起
同“谪”
 十六或十七,表整数的约数 
 十分之六七 
 常常,经常 
 到处 
 等候,等待 
 同样 
 管理财务的人 
 集会商议 
 多指死亡 
 逃跑 
 借给 
 即使,假若,表假设关系的连词 
“篝火”装作“鬼火”
名词用作动词,用竹笼罩着火,文中的意思是用
名词用作动词,用鞭、杖或竹板打
名词用作动词,称王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词,武器
形容词用作名词,铠甲;形容词用作名
名词用作动词,用网捕
5.一词多义
(1)之






















































6.文言词汇选择题
(1)下列对加点词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解析:志:志向
A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解析:A.怎么/安身;B.逃跑/无,没有;C.有人/或许;D.应当。
D
7.重点句子翻译题
(1)苟富贵,无相忘。
(2)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适逢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期。
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有朝一日如果有谁富贵了,可别忘记咱穷哥儿们。
(4)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如今逃跑(抓了回来)也是死,起义也是死,同样都是死,倒不如为国事而死,这样好吧
(5)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扶苏因为屡次谏劝始皇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6)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第二天,大家到处谈论这件事,都对陈胜有所注意。
(7)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如今如果我们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倡导,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8)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吴广平时很关心周围的人,(所以)戍卒多愿听吴广的差遣。
(9)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吴广故意再三地提出要逃走,使他们恼怒,使(将尉)责辱他,借此来激怒士兵。
(10)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即使能免于斩刑,而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
(11)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再说,大丈夫不死则已,死就要成就尊崇的名号啊。
二、理解鉴赏
(一)填空题
陈胜年轻时“与人佣耕”,当时正值秦王朝残暴统治时期,底层民众受压迫极深。从“ ”可以看出,他是在痛苦中思考如何改变这种受压迫受奴役地位的,因此才对众佣者说:“ , 。”当众佣者表示不理解时,他又进一步说道:“ , !”说明他当时已有非凡的抱负。(用原文语句回答)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嗟乎
无相忘
苟富贵
怅恨久之
(二)简答题
1.基础问答
(1)陈胜的组织领导才干表现在哪里
陈胜的组织领导才干表现在斗争策略和口号的提出上(详见课文第二段内容);也表现在起义的准备和发动上(详见课文第三段内容)。
(2)陈胜认为起义能得到百姓支持的理由是哪些
二世杀死了公子扶苏,激起百姓的不满;楚国人怀念项燕,有强烈的复国愿望。
(3)陈胜、吴广为什么要鱼腹藏书、篝火狐鸣 对这种做法你是如何评价的
原因:制造舆论,鼓动人心,树立威信,让士卒相信“大楚兴,陈胜王”的必然趋势。评价:利用当时普遍存在的敬奉鬼神的习惯来制造舆论,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这样做显出了陈胜等组织起义的足智多谋。
2.教材母题
(1)熟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仿照示例,用四字短语概括文中所写事件的发展过程。
少有大志→谪戍渔阳→因雨失期→   →
   →   →   →
   →   →   →
  _.
 自号张楚
 起义收兵 
 召令徒属 
 并杀两尉 
 篝火狐鸣 
 置书鱼腹 
 行卜威众 
 共谋大计 
(2)读史要细,只有关注历史叙事的内在逻辑和精彩细节,才能品出历史的“滋味”。细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也可以再找一些你觉得有意思的问题,与同学交流。
①起义的成功发动与陈胜、吴广的性格有怎样的关系
有直接关系。首先是陈胜少有大志,不甘心于田垄间辛苦劳作而受奴役;其次是二人都有反抗精神,苦于秦朝的统治而敢于斗争;再次是同情同命运的人。
②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策略有什么高明之处
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策略的高明之处,一是时机选择准确:谪戍渔阳九百人,途中遇雨,度已失期,按秦律,失期当斩,而此时天下苦秦久矣。二是懂得借助鬼神制造舆论,鼓动人心,以此树立威信,争取群众信任。
3.中考真题
(湖南常德中考)请以课文《陈涉世家》中陈胜、吴广起义为例,谈谈你对“生于忧患”的理解。
“生于忧患”的意思是说,忧患和磨难可以使一个人奋发有为,使一个国家兴旺发达。陈胜、吴广出身低微,在戍守渔阳途中遭逢大雨,困于大泽乡,在逃亡也是死、起义也是死的境遇中,选择了为国事而死,最后建立了张楚政权。如果不是“苦秦久矣”,如果不是身处绝境,就没有陈胜、吴广的揭竿而起。
(三)选择题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是一项是( )
A.“天下苦秦久矣”一句中“苦”“久”二字,抓住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点明了起义的必然性。
B.“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与孟子所主张的观点相似,用孟子的话来说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C.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是: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D.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根本原因是:失期,法皆斩。
解析:直接原因应是:失期,法皆斩,根本原因应是:天下苦秦久矣。
D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胜、吴广为起义所作舆论准备:篝火狐鸣,鱼腹置书。
B.在杀死两尉的过程中,吴广的智谋依次表现在抓住时机、故意使自己受辱、激怒众人。
C.文中写陈胜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是: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D.“将尉醉”的“醉”在该段的情节发展中起铺垫作用。
解析: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应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C
课内外比较阅读
(选自孙能传《益智编》)
【注释】①狄武襄青:狄青,北宋名将,谥号“武襄”。②侬智高:人名。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解析:亲自
C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胜 负 无 以 为 据 乃 取 百 钱 自 持 之 与 神 约 果 大 捷 则 投 此 期 尽 钱 面 也
胜 负 无 以 为 据 /乃 取 百 钱 自 持 之 /与 神 约 /果 大 捷 则 投 此 期 尽 钱 面 也
3.狄青是如何借助神灵来谋事的 目的是什么
狄青用两面一样的铜钱来占卜,祷告说如果撒下的钱全部正面朝上就能打胜仗,结果无疑都是正面。目的是振奋士气,提振信心。
【参考译文】宋朝大将狄青征讨侬智高,大兵出了桂林,就见路边有一座庙,人们说庙里的神很灵验。狄青就停下来,到庙里祷告说:胜负不可预测。(狄青)于是取出一百枚铜钱自己拿好,与神灵约定,如果能大胜,那么撒下这些铜钱,希望全都正面朝上。左右部下都劝谏狄青不要这样做,倘若不如意恐怕要影响军心。狄青不听。众人都敬畏地注视着狄青,只见他挥手一掷,百枚钢钱都是红色朝上。
全军欢呼,声震林野,狄青也大喜。(他)环顾左右,命令部下取来百钉, 把百枚铜钱依据疏密分布钉贴在地上,用青丝覆盖,亲自做了封记。说:“等到凯旋,定来感谢神灵取回铜钱。”后来狄青攻破昆仑关,打败了侬智高的军队,回来取钱拿给幕僚们一齐看,原来都是两字钱(此钱正反面都是一样)。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