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3课 辛亥革命 2015-2016学年能力提升检测试题(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3课 辛亥革命 2015-2016学年能力提升检测试题(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2-26 15:1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
1、近代中国某一报纸刊登过如下文章:《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族的国民》、《驳新民丛报最近之非革命论》、《驳革命可以召瓜分说》、《告非难民生主义者》,该报纸是(  )
A.《时务报》 B.《国闻报》 C.《申报》 D.《民报》
2、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 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他主要肯 定辛亥革命
A.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B.推翻了封建帝制
C.增强了民族民主意识 D.实现了民族独立
3、海峡两岸共庆辛亥革命100周年。以下对于辛亥革命历史作用的评价,正确的是( )
A. 弘扬民主意识 B. 实现民族独立 C. 结束专制独裁 D. 确立民主宪政
4、在孙中山先生奉安南京中山陵80周年纪念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的前后,中山、南京、广州、上海、武汉、北京6个城市同时举办专题图片展。几个同学看到该报后有如下讨论,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A.之所以在南京举办是因为孙中山在此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革命党—中国同盟会
B.之所以在广州举办是因为孙中山在此参加了黄花岗起义
C.之所以在上海举办是因为孙中山在此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
D.之所以在武汉举办是因为辛亥革命首先在此爆发
5、辛亥革命老人吴玉章曾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说:“丧权辱国震人心,铁路风潮鼎沸腾,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武汉义旗”是指下列的什么历史事件:(  )
A.兴中会成立 B.同盟会成立 C.保路运动 D.武昌起义
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1787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国宪法》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两部文献都 ①颁布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②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③是该国首部资产阶级宪法;④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7、孙中山在逝世前曾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的未竟事业,这主要表现在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C.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农民
D.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公有制
8、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他主要肯定辛亥革命
A.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B.推翻了封建帝制
C.增强了民族民主意识 D.实现了民族独立

9、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解正 ( http: / / www.21cnjy.com )确和全面的是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性质的临时大法 ②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③革命派想以此限制袁世凯的独裁 ④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 “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 B.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 D.民族主义思潮已影响到民众
11、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下列关于其历史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①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②是20世纪中国革命历程中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
③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宣告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最终胜利
B.宣布了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D.标志着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诞生
13、 “亚东开发中华早, ( http: / / www.21cnjy.com )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上述歌词反映了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这次巨变是指
A.国民革命运动 B.辛亥革命 C.抗战胜利 D.新中国成立
14、《辛丑条约》条款中最能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
A.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B.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
C.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D.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15、武昌起义后黎元洪被推举为湖北军政府都督,导致这种局面的根源在于 ( )
A、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B、起义士兵的幼稚无知
C、革命党人认为有“资历”的人才能号召群众 D、在特定条件下,革命党人群龙无首
二、非选择题
16、(18分)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其革命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时的清政府, ( http: / / www.21cnjy.com )正如孙中山所形容的那样,像“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彻底的腐朽了”,“全国革命的时机,现已成熟”。可见,辛亥革命的发生,是客观情势使然,而不是什么“激进主义思潮”的产物。因此,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事件,“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飞跃,它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了在中国绵延几千年并被奉若神明的君主专制制度,破天荒地宣布了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从而扫清了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障碍,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其政治意义是决不能低估的。
——陈其泰《近代史上有关重大是非的两个问题的评价》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某人翻译一本书名 ( http: / / www.21cnjy.com )叫《平民政治》,但现在却准备易名为《共和政治》后再出版。《国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
——摘编自徐兆玮《棣秋馆日记》
革命后地方不同了一点,绿营制度没有改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少……守兵当值的,到时照常上衙门听候差遣。马兵仍照旧把马养在家中。衙门前钟鼓楼每到晚上仍有三五个吹鼓手奏乐……
——沈从文《辛亥革命的一课》
材料三 若夫革命主义为吾侪所昌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万国所同喻,前此虽屡起屡踬,外人无不鉴其用心,八月以来,义旗飚发,诸友邦对之抱和平之望,持中立之态,而报纸及舆论,尤每表其同情,邻谊之笃,良足深谢。临时政府成立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
——孙中山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故辛亥之役,吾人虽能推倒满洲政府,曾不须 ( http: / / www.21cnjy.com )臾,帝国主义者已勾结军阀,以与国民革命为敌,务有以阻止国民革命目的之进行。十三年来,军阀本身有新陈代谢,而其性质作用,则自袁世凯以于至曹锟、吴佩孚,如出一辙。……北伐之目的,不仅在推倒军阀,尤在推倒军阀所赖以生存之帝国主义。
——孙中山1924年《北上宣言》
(1)材料一是从什么角度评价辛亥革命的?据此指出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3分)
(2)归纳材料二两段材料关于辛亥革命影响的不同看法,对此应如何理解?你认为在研究历史时应该注意什么?(7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孙中山对西方列强认识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孙中山认识发生变化的因素。(8分)
17、(8分)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伟大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和优秀品格永远值得我们颂扬。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中国同盟会纲领
材料二 新旧三民主义内容比较简表
名称 三民主义内容 新三民主义内容
民族主义 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的政府,国民一律平等。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1)孙中山将材料一中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什么?其核心内容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三民主义“新”在哪里?(3分)
(3)先进理论引领社会前进。指出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分别引领了哪一革命运动?(2分)
(4)从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体现了孙中山怎样的优秀品格?(1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辛亥革命以后:“就是民主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成了正统。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侵犯了就要杀头。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个神圣固然未必就要杀头,但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
——选自林伯渠在纪念孙中山诞辰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林伯渠《荏苒三十年》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一中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许多青年低估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的理由。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来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材料二 江泽民在“十五大”的报告指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材料三 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材料四 胡绳在《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中指出: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
(1)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推翻专制政体所进行的艰苦卓绝斗争的事例。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材料二说“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3)依据材料三分析说明,为什么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4)材料四与材料二的评价是否矛盾?你如何理解材料四对中华民国成立的评价?
参考答案
1、【考点】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同盟会的成立(《民报》)
【解析】通过文章名称《民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民》、《驳新民丛报最近之非革命论》、《驳革命可以召瓜分说》、《告非难民生主义者》,可以判定为革命派办的报纸,《时务报》与《国闻报》都属于维新派办的报纸,不符合题意,故A、B项错误;《申报》是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商业报纸,不会刊登这么多革命性的文章,故C项错误;《民报》是革命派办的报纸,宣扬革命思想,故D项正确。
【答案】D
2、C
3、A
4、D
5、D
6、C
7、A
8、C
9、D
10、D
11、C
12、D
13、B
14、A
15、A
16、(18分)答案:
(1)角度:政治意义(或民主政治)。(1分)
功绩:结束了在中国绵延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扫清了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障碍,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2分)
(2)不同看法:第一段材料反映出民国初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共和观念风行,反映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城市里的知识分子中;第二段材料反映出辛亥革命并未带来什么变化,反映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偏远县城的普通民众中。(4分)
理解:辛亥革命具有不彻底性,其影响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中是不一样的,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一个缓慢而渐进的过程。(2分)
注意:全方位占有和分析材料,不能以偏概全。(1分)
(3)变化:孙中山在《大总统宣言书》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称帝国主义为“友邦”,对其抱有幻想;在《北上宣言》中孙中山认识到“帝国主义者已勾结军阀,以与国民革命为敌”,主张推倒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4分)
因素:吸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一再受挫的教训 ( http: / / www.21cnjy.com );目睹帝国主义勾结军阀与国民革命为敌;得到中共和苏联的帮助;自身不懈追求真理坚持革命与时俱进的精神。(4分,任答两点即可)
17、 (1)三民主义(1分) 核心内容:民权主义(1分。或创立民国)
(2)明确反对帝国主义、主张民族平等、增加“节制资本”、强调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等(3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3)辛亥革命,国民革命(或大革命)(2分。每点1分)
(4)与时俱进(1分。或顺应时代潮流,只要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18、 (1)给封建主义致命的一击;使中国人民在思想上得到一次大解放,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根本改变;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民主共和之路十分艰难。
19、 (1)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民主革命思想——三民主义;发动武装起义——武昌起义;建立革命政权——中华民国。
(2)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
(3)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思想,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思想基础;辛亥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无产阶级力量壮大,为五四运动爆发提供阶级基础。
(4)不矛盾。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政变,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