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5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高分攻略】高考地理一轮考点突破学案(原卷+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15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高分攻略】高考地理一轮考点突破学案(原卷+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0-18 11:48:2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5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高分攻略】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精讲精练原卷版
1.本节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2.学科素养要求
人地协调观:结合具体案例,正确认识构造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明确构造地貌与人类活动之间是密不可分的,人类活动应立足于地貌环境,梳理正确的人地观。
区域认知:能根据区域位置和区域特征,辨别营造区域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作用,如辨析地质作用的类型和发生的位置。
综合思维:能根据所呈现的地表形态、地质剖面图,综合分析其对应的地质构造及其内力作用原理,逆推地质构造的时空演化过程。
地理实践力:能够通过野外观察、景观图、地层剖面图等,判读常见地质构造类型以及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
3.3年真题考点分布
题型 选择题
高考考点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新高考 2024 广西卷第8题、广东卷第19题、北京卷第9题
2023 全国甲卷第8题、浙江卷13-14题、广东卷18题
2022 北京卷第5题、海南卷第9题、江苏卷第12题
命题规律及备考建议:
1.命题分析
①一般从微观区域为情境切入,以微观区域示意图和地质剖面图、地貌景观图为载体,主要考查板块运动对地貌的影响、地质构造对构造地貌的影响等内容;
②考查方式:以选择题为主,题目比较灵活,考查频率较高。
③新趋势:纵观近三年高考考题分布频率来看,考查频率有所降低。
2.备考建议
加强地形图、地质剖面图的读图训练,提升图像判读能力,如背斜、向斜、断层构造的判读等;注意根据图文资料,确定板块边界位置,综合判读板块运动对地貌的影响等问题。复习备考时,注重复习地表形态成因与形成过程等内容,加强信息提取和解读能力。
知识点一:内力作用表现
(1)能量来源:主要是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
(2)表现形式
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定义 岩石圈因受内力作用而发生的变位或变形,也称构造运动 岩石圈破裂,岩浆沿破裂带上升,侵入岩石圈或喷出地表的过程 岩石受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其成分、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举例 大陆漂移、地面抬升和沉降、地震等 火山地貌,如富士山、夏威夷群岛
例题:
(24-25高二上·甘肃张掖·阶段练习)地球内部作用力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化学能、重力能、地球转动能等。由地球内部这些力所产生的作用,称内力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内力作用( )
A.地表形态都是由内力作用塑造而成 B.总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C.都能瞬间改变地表形态 D.塑造地形的主要方式是岩浆活动
2.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不包括( )
A.地壳运动 B.变质作用 C.岩浆活动 D.溶蚀
3. 一般来说,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是( )
A.地壳水平运动 B.变质作用 C.岩浆活动 D.地壳垂直运动
【答案】1.B 2.D 3.B
【解析】1.地表形态是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塑造而成,A错误。内力作用能量大,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较大,总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B正确。内力作用包括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能瞬间改变地表形态,变质作用不能改变地表形态,C错误。塑造地形的内力作用主要是地壳运动,D错误。故选B。
2.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ABC错误;溶蚀作用属于外力作用,D正确。故选D。
3.地壳水平运动可以塑造高大的山脉,可以直接塑造地表形态,A错误。变质作用通过高温、高压作用使岩石性质发生变化,但是不直接塑造地表形态,B正确。岩浆喷发活动可以形成火山锥,可以直接塑造地表形态,C错误。地壳垂直运动可以形成块状山地、谷地等地形,可以直接塑造地表形态,D错误。故选B。
知识点二:地质构造与地貌
1.地质构造
岩层的变形和变位,称为地质构造。主要有褶皱和断层
褶皱: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波状弯曲。
断层:当岩层受到的压力、张力等超出所能承受的程度,岩层就会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有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两种。
2.构造地貌
地质构造 褶皱 断层
背斜 向斜 地垒 地堑
判 断 方 法 从岩层形态上判断 岩层一般向上拱起 岩层一般向下弯曲 中间岩块相对上升,两边岩块相对下降 中间岩块相对下降,两边岩块相对上升
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判断 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 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图示
构 造 地 貌 未侵蚀 地貌 常形成山岭 常形成谷地或盆地 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形成泉、湖泊
侵蚀后 地貌 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
图示
例题:
(24-25高三上·河北·阶段练习)地质构造影响地势起伏和地表形态。图示意某地等高线及地层分界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示地质构造为( )
A.断层构造 B.背斜构造
C.褶皱构造 D.地垒构造
5.甲、乙两地的构造地貌分别为( )
A.地垒谷、地堑山 B.地垒山、地堑谷
C.背斜山、向斜谷 D.向斜山、背斜谷
【答案】4.C 5.D
【解析】4.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中岩层发生波状弯曲而未丧失其连续性,为褶皱构造,C正确;岩层没有发生断裂,A错误;图中既有背斜又有向斜,B错误;图中无地垒,D错误。故选C。
5.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处等高线由高值凸向低值,为山地,岩层两翼老中间新,为向斜,所以为向斜山;乙地等高线由低值凸向高值,为谷地,岩层两翼新中间老,为背斜,所以为背斜谷,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知识点三:板块运动与地貌
1.六大板块
名称:A为亚欧板块、B为太平洋板块、C为印度洋板块、D为美洲板块、E为非洲板块、F为南极洲板块。
(1)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虽然在亚欧大陆,但属于印度洋板块。
(2)同为科迪勒拉山系的海岸山脉,落基山脉由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而形成,而安第斯山脉则是由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而形成。
2.板块构造学说
(1)地球岩石圈是刚性的,破碎成为多个不规则的块体,即板块。
(2)板块上覆于熔融的软流层之上,一直处于缓慢的、不断的运动之中。
(3)板块内部相对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3.板块运动与地貌
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地貌。如下表所示:
板块运动 张裂 碰撞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边界类型
对地球面貌的影响 形成裂谷或海洋 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 在大洋板块上形成海沟;在大陆板块上形成岛弧、海岸山脉
举例 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 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 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岛弧、美洲西岸山脉
图示
例题:
(24-25高三上·山西晋城·阶段练习)在不同板块交界处会形成不同的板块边界类型。下图示意两种板块边界类型。据此完成以下小题。
6.上左图板块边界形成的地貌为( )
A.海洋、裂谷 B.深大海沟 C.褶皱山系 D.断块山地
7.上右图板块边界类型两侧的①②板块可能为( )
A.①—亚欧板块②—太平洋板块 B.①—南极洲板块②—美洲板块
C.①—印度洋板块②—太平洋板块 D.①—南极洲板块②—非洲板块
【答案】6.A 7.B
【解析】6.读左图,图中大陆地壳与大陆地壳之间存在软流层上升形成的海洋地壳,是由于板块张裂、发源于软流层的岩浆侵入形成,属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形成的地貌为海洋和裂谷,A正确;深大海沟、褶皱山系是由于板块挤压形成,BC错误;板块边界形成的地貌是宏观地貌,断块山地是微观地貌,由地壳断裂抬升形成,D错误。故选A。
7.读右图,图中海洋地壳向大陆地壳俯冲,属于板块的消亡边界,位于大洋的东部。①亚欧板块与②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位于太平洋的西部,A错;①南极洲板块和②美洲板块的交界处属于板块消亡边界,且位于太平洋的东部,B正确;①印度洋板块和②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位于太平洋的西部,C错误;①南极洲板块和②非洲板块的交界处位于非洲南部海域,D错误。故选B。
地形特点顺口溜:
背上拱,成山岭,中间老,两翼新。向下弯,成谷地,两翼老,中间新。
背斜顶,受张力,易侵蚀,成谷地。向斜槽,物质密,抗侵蚀,成山岭。
【基础】
(24-25高三上·黑龙江绥化·阶段练习)下图示意某区域地质剖面,其中①指断层,据测定该地玄武岩的硬度远高于各类沉积岩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①②③④地理现象或事物形成的先后顺序为( )
A.④③②① B.④①②③ C.③②④① D.①②③④
N处岩石可能具有的特征是( )
A.含有化石 B.纯净如玉 C.气孔构造 D.层理分明
(22-23高二上·河北邯郸·阶段练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③中的岛屿形成的原因是( )
A.两侧的海峡断裂扩张
B.海底火山喷发
C.大洋板块俯冲,使大陆板块受挤隆起而成
D.洋中脊抬升而成
4.全球六大板块中,①~④图中都占有一定面积的是( )
A.太平洋板块 B.亚欧板块
C.非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
5.①~④中,临世界最大火山地震带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4-25高二·全国·随堂练习)读某地质作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的地质作用为( )
A.岩浆活动 B.变质作用 C.地壳运动 D.外力作用
7.图示地质作用最可能形成( )
A.喜马拉雅山脉 B.海沟 C.华北平原 D.四川盆地
(24-25高三上·贵州黔东南·开学考试)在地层中整合接触是指新老地层平行且年代连续分布,假整合接触是指新老地层平行但年代不连续分布。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形成褶皱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东北一西南方向挤压 B.西北-东南方向拉伸
C.东北-西南方向拉伸 D.西北一东南方向挤压
9.图中假整合接触位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10.图中的天然气井最可能打到天然气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提升】
(23-24高二上·青海西宁·阶段练习)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G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为变质岩。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1.图中各类岩石形成的顺序由早到晚正确的是( )
A.A→D→G→B→F B.B→E→D→A→F
C.G→F→B→D→A D.G→B→A→E→D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处可能会找到化石
B.如果在该地区修一条东西走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在F处施工
C.如果该地区有石油,则应该在①地向下打井开采
D.若C层为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区可能常年盛行南风
(24-25高三上·江苏泰州·阶段练习)天山西部的巴音布鲁克地区亿万年前曾是一片汪洋,后来逐渐形成了以砾岩为主的石林景观。图左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图右为“云雾环绕的天山石林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天山石林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过程依次是( )
A.沉积作用——地壳运动——沉积作用——地壳运动——风力侵蚀
B.沉积作用——地壳运动——沉积作用——地壳运动——冰川侵蚀
C.地壳运动——沉积作用——地壳运动——物理风化——溶解侵蚀
D.地壳运动——沉积作用——地壳运动——物理风化——流水侵蚀
14.图中河流主要补给类型及对应河流特征正确的是( )
A.湖泊水补给——水系呈放射状 B.大气降水补给——参与内陆水循环
C.冰川融水补给——流量年际变化小 D.积雪融水补给——河水含沙量小
(24-25高二上·湖北宜昌·阶段练习)下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指断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①②③④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④① D.④①②③
16.砂砾石层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阔的面。该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能( )
A.地壳持续抬升,遭受侵蚀 B.地壳持续下降,接受沉积
C.地壳运动稳定,遭受侵蚀 D.地壳运动稳定,接受沉积
(23-24高三上·四川南充·阶段练习)湖南省道县庄村是古时商贸重镇。建在山谷冲积扇上的沼泽地,地面以下2米就能挖到水,村庄周围没有地表水源,古人以大量松木为地基铺在沼泽上,然后在上面建造房屋。庄村所在的南岭经过多次的造山运动和外力作用,变得支离破碎,成峰不成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下列不是庄村于沼泽地选址的原因( )
A.地形平坦 B.交通要道 C.土壤肥沃 D.易于建设
18.南岭“成峰不成脉”的形成过程是( )
A.成岩作用-地壳运动-岩层断裂-外力侵蚀-独立山岭
B.地壳运动-成岩作用-岩层断裂-外力侵蚀-独立山岭
C.地壳运动-成岩作用-外力侵蚀-岩层断裂-独立山岭
D.成岩作用-地壳运动-外力侵蚀-岩层断裂-独立山岭
(24-25高三上·湖南·阶段练习)下图示意雪峰山中段某区域地质构造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图示岩层形成时间最早的是( )
A.a B.i C.j D.k
20.在图示区域进行的人类活动合理的是( )
A.沿①②线规划地下隧道穿过点 B.在③④⑤处重点勘探油气资源
C.否决在⑥位置建蓄水库的方案 D.在k岩层搜寻化石,研究古环境
【真题】
(2024·北京·高考真题)如图为某地野外地质剖面素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图中( )
A.①岩石晚于安山岩形成 B.②处谷地的形成受向斜影响
C.③岩石早于侵蚀面形成 D.断层在水平张力作用下形成
22.在石灰岩中发掘出完整的三叶虫化石,可推测( )
A.①岩石形成于古生代海洋环境 B.②处石灰岩中有被子植物化石
C.③岩石中可以发掘出恐龙化石 D.④岩石形成于新生代陆地环境
(2022·江苏·高考真题)布兰德山位于非洲纳米比亚北部,是典型的花岗岩山体。下图为“布兰德山及周边区域地质地貌遥感影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布兰德山花岗岩岩体的成因是( )
A.火山喷发 B.沉积作用 C.变质作用 D.岩浆侵入
24.布兰德山山体高耸的主要原因是( )
A.差异侵蚀 B.化学溶蚀 C.河流侵蚀 D.风力侵蚀
25.与布兰德山花岗岩岩体年龄最接近的是( )
A.花岗岩区 B.变质岩区 C.沉积岩区 D.接触变质岩区
(2023·全国·高考真题)新西兰南岛上的南阿尔卑斯山脉(约42°S-45°S)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呈东北—西南走向,其形态受板块运动和以流水为主的外力作用共同影响。某科研团队对该山脉东西向剖面形态进行研究,观测到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模拟研究表明未来该山脉升高速度逐渐放缓,高度将趋于稳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推测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是由于( )
A.板块挤压 B.火山不断喷发 C.板块张裂 D.岩浆持续侵入
27.假设不受内力作用,在外力作用下,该山脉( )
A.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东移 B.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
C.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西移 D.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
28.未来该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是由于随山体升高( )
A.板块运动逐渐加强 B.板块运动逐渐减弱
C.外力作用逐渐加强 D.外力作用逐渐减弱
(2023·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某地地质图,完成下面小题
29.图中岩浆岩( )
①沿断层F侵入②切穿背斜轴部③切穿向斜轴部④早于寒武纪形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0.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是( )
A.褶皱隆升—固结成岩—断层错位 B.固结成岩—断层错位—褶皱隆升
C.固结成岩—褶皱隆升—断层错位 D.褶皱隆升—断层错位—固结成岩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5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高分攻略】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精讲精练解析版
1.本节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2.学科素养要求
人地协调观:结合具体案例,正确认识构造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明确构造地貌与人类活动之间是密不可分的,人类活动应立足于地貌环境,梳理正确的人地观。
区域认知:能根据区域位置和区域特征,辨别营造区域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作用,如辨析地质作用的类型和发生的位置。
综合思维:能根据所呈现的地表形态、地质剖面图,综合分析其对应的地质构造及其内力作用原理,逆推地质构造的时空演化过程。
地理实践力:能够通过野外观察、景观图、地层剖面图等,判读常见地质构造类型以及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
3.3年真题考点分布
题型 选择题
高考考点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新高考 2024 广西卷第8题、广东卷第19题、北京卷第9题
2023 全国甲卷第8题、浙江卷13-14题、广东卷18题
2022 北京卷第5题、海南卷第9题、江苏卷第12题
命题规律及备考建议:
1.命题分析
①一般从微观区域为情境切入,以微观区域示意图和地质剖面图、地貌景观图为载体,主要考查板块运动对地貌的影响、地质构造对构造地貌的影响等内容;
②考查方式:以选择题为主,题目比较灵活,考查频率较高。
③新趋势:纵观近三年高考考题分布频率来看,考查频率有所降低。
2.备考建议
加强地形图、地质剖面图的读图训练,提升图像判读能力,如背斜、向斜、断层构造的判读等;注意根据图文资料,确定板块边界位置,综合判读板块运动对地貌的影响等问题。复习备考时,注重复习地表形态成因与形成过程等内容,加强信息提取和解读能力。
知识点一:内力作用表现
(1)能量来源:主要是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
(2)表现形式
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定义 岩石圈因受内力作用而发生的变位或变形,也称构造运动 岩石圈破裂,岩浆沿破裂带上升,侵入岩石圈或喷出地表的过程 岩石受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其成分、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举例 大陆漂移、地面抬升和沉降、地震等 火山地貌,如富士山、夏威夷群岛
例题:
(24-25高二上·甘肃张掖·阶段练习)地球内部作用力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化学能、重力能、地球转动能等。由地球内部这些力所产生的作用,称内力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内力作用( )
A.地表形态都是由内力作用塑造而成 B.总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C.都能瞬间改变地表形态 D.塑造地形的主要方式是岩浆活动
2.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不包括( )
A.地壳运动 B.变质作用 C.岩浆活动 D.溶蚀
3. 一般来说,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是( )
A.地壳水平运动 B.变质作用 C.岩浆活动 D.地壳垂直运动
【答案】1.B 2.D 3.B
【解析】1.地表形态是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塑造而成,A错误。内力作用能量大,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较大,总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B正确。内力作用包括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能瞬间改变地表形态,变质作用不能改变地表形态,C错误。塑造地形的内力作用主要是地壳运动,D错误。故选B。
2.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ABC错误;溶蚀作用属于外力作用,D正确。故选D。
3.地壳水平运动可以塑造高大的山脉,可以直接塑造地表形态,A错误。变质作用通过高温、高压作用使岩石性质发生变化,但是不直接塑造地表形态,B正确。岩浆喷发活动可以形成火山锥,可以直接塑造地表形态,C错误。地壳垂直运动可以形成块状山地、谷地等地形,可以直接塑造地表形态,D错误。故选B。
知识点二:地质构造与地貌
1.地质构造
岩层的变形和变位,称为地质构造。主要有褶皱和断层
褶皱: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波状弯曲。
断层:当岩层受到的压力、张力等超出所能承受的程度,岩层就会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有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两种。
2.构造地貌
地质构造 褶皱 断层
背斜 向斜 地垒 地堑
判 断 方 法 从岩层形态上判断 岩层一般向上拱起 岩层一般向下弯曲 中间岩块相对上升,两边岩块相对下降 中间岩块相对下降,两边岩块相对上升
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判断 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 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图示
构 造 地 貌 未侵蚀 地貌 常形成山岭 常形成谷地或盆地 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形成泉、湖泊
侵蚀后 地貌 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
图示
例题:
(24-25高三上·河北·阶段练习)地质构造影响地势起伏和地表形态。图示意某地等高线及地层分界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示地质构造为( )
A.断层构造 B.背斜构造
C.褶皱构造 D.地垒构造
5.甲、乙两地的构造地貌分别为( )
A.地垒谷、地堑山 B.地垒山、地堑谷
C.背斜山、向斜谷 D.向斜山、背斜谷
【答案】4.C 5.D
【解析】4.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中岩层发生波状弯曲而未丧失其连续性,为褶皱构造,C正确;岩层没有发生断裂,A错误;图中既有背斜又有向斜,B错误;图中无地垒,D错误。故选C。
5.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处等高线由高值凸向低值,为山地,岩层两翼老中间新,为向斜,所以为向斜山;乙地等高线由低值凸向高值,为谷地,岩层两翼新中间老,为背斜,所以为背斜谷,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知识点三:板块运动与地貌
1.六大板块
名称:A为亚欧板块、B为太平洋板块、C为印度洋板块、D为美洲板块、E为非洲板块、F为南极洲板块。
(1)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虽然在亚欧大陆,但属于印度洋板块。
(2)同为科迪勒拉山系的海岸山脉,落基山脉由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而形成,而安第斯山脉则是由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而形成。
2.板块构造学说
(1)地球岩石圈是刚性的,破碎成为多个不规则的块体,即板块。
(2)板块上覆于熔融的软流层之上,一直处于缓慢的、不断的运动之中。
(3)板块内部相对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3.板块运动与地貌
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地貌。如下表所示:
板块运动 张裂 碰撞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边界类型
对地球面貌的影响 形成裂谷或海洋 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 在大洋板块上形成海沟;在大陆板块上形成岛弧、海岸山脉
举例 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 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 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岛弧、美洲西岸山脉
图示
例题:
(24-25高三上·山西晋城·阶段练习)在不同板块交界处会形成不同的板块边界类型。下图示意两种板块边界类型。据此完成以下小题。
6.上左图板块边界形成的地貌为( )
A.海洋、裂谷 B.深大海沟 C.褶皱山系 D.断块山地
7.上右图板块边界类型两侧的①②板块可能为( )
A.①—亚欧板块②—太平洋板块 B.①—南极洲板块②—美洲板块
C.①—印度洋板块②—太平洋板块 D.①—南极洲板块②—非洲板块
【答案】6.A 7.B
【解析】6.读左图,图中大陆地壳与大陆地壳之间存在软流层上升形成的海洋地壳,是由于板块张裂、发源于软流层的岩浆侵入形成,属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形成的地貌为海洋和裂谷,A正确;深大海沟、褶皱山系是由于板块挤压形成,BC错误;板块边界形成的地貌是宏观地貌,断块山地是微观地貌,由地壳断裂抬升形成,D错误。故选A。
7.读右图,图中海洋地壳向大陆地壳俯冲,属于板块的消亡边界,位于大洋的东部。①亚欧板块与②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位于太平洋的西部,A错;①南极洲板块和②美洲板块的交界处属于板块消亡边界,且位于太平洋的东部,B正确;①印度洋板块和②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位于太平洋的西部,C错误;①南极洲板块和②非洲板块的交界处位于非洲南部海域,D错误。故选B。
地形特点顺口溜:
背上拱,成山岭,中间老,两翼新。向下弯,成谷地,两翼老,中间新。
背斜顶,受张力,易侵蚀,成谷地。向斜槽,物质密,抗侵蚀,成山岭。
【基础】
(24-25高三上·黑龙江绥化·阶段练习)下图示意某区域地质剖面,其中①指断层,据测定该地玄武岩的硬度远高于各类沉积岩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①②③④地理现象或事物形成的先后顺序为( )
A.④③②① B.④①②③ C.③②④① D.①②③④
N处岩石可能具有的特征是( )
A.含有化石 B.纯净如玉 C.气孔构造 D.层理分明
【答案】1.B 2.B
【解析】1.根据图中岩层和地质构造的特征分析,该地最先发生沉积岩层的挤压,产生褶皱④;后岩层受力作用,出现断层①;随地壳抬升,岩层受到外力侵蚀形成侵蚀面,后随地壳下沉,在侵蚀面上堆积形成砂砾石层②;最后岩浆喷发,熔穿沉积岩和砂砾石层,喷出地面在砂砾石层上冷凝形成玄武岩台地③,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N处岩层位于玄武岩两侧,是早先的石灰岩在岩浆高温高压下出现变质,形成的变质岩,可能具有的特征是纯净如玉,B正确。含有化石、层理分明是沉积岩的特征,有气孔构造是玄武岩的特征,ACD错误。故选B。
(22-23高二上·河北邯郸·阶段练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③中的岛屿形成的原因是( )
A.两侧的海峡断裂扩张
B.海底火山喷发
C.大洋板块俯冲,使大陆板块受挤隆起而成
D.洋中脊抬升而成
4.全球六大板块中,①~④图中都占有一定面积的是( )
A.太平洋板块 B.亚欧板块
C.非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
5.①~④中,临世界最大火山地震带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3.C 4.B 5.C
【分析】3.根据图中信息,图③中的岛屿为台湾岛,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互挤压处,太平洋板块俯冲,使亚欧板块受挤压隆起而形成,选项C正确;图③中的岛屿台湾岛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互挤压处,不是张裂处,选项A错误;该处是由板块相互挤压隆起抬升形成,不是海底火山喷发形成,选项B错误;该岛屿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相互挤压,不是洋中脊抬升形成,选项D错误。故选C。
4.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①为直布罗陀海峡,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位于②为英吉利海峡,处于亚欧板块内部;③为台湾海峡,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④为马六甲海峡,位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其中①~④图中都占有一定面积的是亚欧板块,选项B正确,选项ACD错误。故选B。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最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①为直布罗陀海峡,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临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选项AD错误;②为英吉利海峡,处于亚欧板块内部,离火山地震带较远,选项B错误;③为台湾海峡,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临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④为马六甲海峡,位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临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选项C正确。故选C。
(24-25高二·全国·随堂练习)读某地质作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的地质作用为( )
A.岩浆活动 B.变质作用 C.地壳运动 D.外力作用
7.图示地质作用最可能形成( )
A.喜马拉雅山脉 B.海沟 C.华北平原 D.四川盆地
【答案】6.C 7.A
【解析】6.根据图示文字和箭头可知,图示地质作用为地壳运动。C正确,ABD错误。故选C。
7.图示地壳运动为地壳的水平碰撞挤压,地壳隆起,最可能形成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碰撞形成,A符合题意;海沟由大洋板块俯冲至大陆板块之下而形成,与图示地质作用不同,排除B;华北平原主要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排除C;图示地质作用形成山脉,而四川盆地为盆地地形,排除D。故选A。
(24-25高三上·贵州黔东南·开学考试)在地层中整合接触是指新老地层平行且年代连续分布,假整合接触是指新老地层平行但年代不连续分布。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形成褶皱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东北一西南方向挤压 B.西北-东南方向拉伸
C.东北-西南方向拉伸 D.西北一东南方向挤压
9.图中假整合接触位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10.图中的天然气井最可能打到天然气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8.A 9.C 10.C
【解析】8.由图可知,该地皱呈西北一东南方向延伸,可以判断其受到了东北-西南方向上的挤压力,使其形成褶皱,A正确D错误。褶皱不是拉伸形成的,BC错误。故选A。
9.由材料可知,假整合接触是指新老地层平行但年代不连续分布。③接触面两侧是泥盆纪和二叠纪地层,虽然地层平行,但中间缺少了石炭纪地层,属于假整合面,C正确。①、②、④属于整合面,ABD错误。故选C。
10.甲位于断层处,不利于天然气汇集;乙和丁位于向斜处,利于地下水汇集,但不利于油气汇集;丙为背斜顶部,利于油气汇集,C正确ABD错误。故选C。
【提升】
(23-24高二上·青海西宁·阶段练习)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G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为变质岩。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1.图中各类岩石形成的顺序由早到晚正确的是( )
A.A→D→G→B→F B.B→E→D→A→F
C.G→F→B→D→A D.G→B→A→E→D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处可能会找到化石
B.如果在该地区修一条东西走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在F处施工
C.如果该地区有石油,则应该在①地向下打井开采
D.若C层为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区可能常年盛行南风
【答案】11.D 12.C
【解析】11.岩层D切断了岩层A、E,说明A、E的形成早于D;变质岩E是岩浆岩A经变质作用形成的,故三者形成的早晚顺序为A→E→D;岩层A切断了岩层G、B,故G、B的形成比A早;沉积岩G较B位置偏下,故G的形成较B早。综上可知,图中各类岩石形成的顺序由早到晚正确的是G→B→A→E→D,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2.A是岩浆岩,在A处不可能找到化石,A错误;F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是良好的储水构造,不利于地下隧道施工,B错误;①地下方为背斜构造,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如果该地区有石油,则应该在①地向下打井开采,C正确;若C层为沙质沉积物,坡面较陡处应为背风坡,则该地区可能常年盛行北风,D错误。故选C。
(24-25高三上·江苏泰州·阶段练习)天山西部的巴音布鲁克地区亿万年前曾是一片汪洋,后来逐渐形成了以砾岩为主的石林景观。图左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图右为“云雾环绕的天山石林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天山石林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过程依次是( )
A.沉积作用——地壳运动——沉积作用——地壳运动——风力侵蚀
B.沉积作用——地壳运动——沉积作用——地壳运动——冰川侵蚀
C.地壳运动——沉积作用——地壳运动——物理风化——溶解侵蚀
D.地壳运动——沉积作用——地壳运动——物理风化——流水侵蚀
14.图中河流主要补给类型及对应河流特征正确的是( )
A.湖泊水补给——水系呈放射状 B.大气降水补给——参与内陆水循环
C.冰川融水补给——流量年际变化小 D.积雪融水补给——河水含沙量小
【答案】13.D 14.C
【解析】13.材料信息表明,天山西部的巴音布鲁克地区亿万年前曾是一片汪洋,后来经地壳运动,地壳抬升,当地大洋消失,山脉隆起,又因局部拉张作用出现了山间盆地,在山间盆地底部因沉积作用逐渐形成了较厚的以砾岩为主的岩层,随着地壳运动,当地再次抬升,并使沉积形成的砾岩岩层产生了褶皱及节理,突出的砾岩岩体在日温差大的环境中不断发生物理风化,并在雨水和流水作用下进行差异性侵蚀,最终形成石林,由此判断,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14.读图可知,当地附近的天山海拔较高,山顶往往冰雪覆盖,冰川广布,气温较高时,大量冰雪融化,冰川融水成为当地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由于气温的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相对小,因此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C正确;由图可知,巴音布鲁克四周地势高、中部地势低,水系呈向心状汇入湖泊,湖泊水补给河流少,河流补给湖泊多,A错误;当地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量较少,冬季的积雪量也不大,大气降水补给、积雪融水补给不是当地河流主要补给类型,BD错误。故选C。
(24-25高二上·湖北宜昌·阶段练习)下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指断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①②③④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④① D.④①②③
16.砂砾石层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阔的面。该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能( )
A.地壳持续抬升,遭受侵蚀 B.地壳持续下降,接受沉积
C.地壳运动稳定,遭受侵蚀 D.地壳运动稳定,接受沉积
【答案】15.D 16.C
【解析】15.读图可知,断层①将灰岩④断开,故灰岩④先形成,断层①后形成;断层①形成后,地表面被侵蚀,形成侵蚀面,之后地壳下沉,接受沉积,形成砂砾石层②;最后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③。综上所述,①②③④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④①②③,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6.读图可知,砂砾石层的下界存在侵蚀面,可知该面形成的时期遭受侵蚀,BD错误。侵蚀面相对平坦而广阔,说明地壳运动相对稳定,A错误,C正确。故选C。
(23-24高三上·四川南充·阶段练习)湖南省道县庄村是古时商贸重镇。建在山谷冲积扇上的沼泽地,地面以下2米就能挖到水,村庄周围没有地表水源,古人以大量松木为地基铺在沼泽上,然后在上面建造房屋。庄村所在的南岭经过多次的造山运动和外力作用,变得支离破碎,成峰不成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下列不是庄村于沼泽地选址的原因( )
A.地形平坦 B.交通要道 C.土壤肥沃 D.易于建设
18.南岭“成峰不成脉”的形成过程是( )
A.成岩作用-地壳运动-岩层断裂-外力侵蚀-独立山岭
B.地壳运动-成岩作用-岩层断裂-外力侵蚀-独立山岭
C.地壳运动-成岩作用-外力侵蚀-岩层断裂-独立山岭
D.成岩作用-地壳运动-外力侵蚀-岩层断裂-独立山岭
【答案】17.D 18.A
【解析】17.根据材料“建在山谷冲积扇上的沼泽地”可知,庄村于沼泽地选址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A、C不符合题意;“湖南省道县庄村是古时商贸重镇”说明此地是交通要道,B不符合题意;“古人以大量松木为地基铺在沼泽上,然后在上面建造房屋”说明沼泽地不利于建设,D符合题意。故选D。
18.根据材料“庄村所在的南岭经过多次的造山运动和外力作用”和所学知识可知,南岭先经历了成岩作用形成岩层,之后经历造山运动(地壳运动)使得岩层发生弯曲变形,甚至断裂,形成山脉,再经外力的侵蚀作用形成独立山岭,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4-25高三上·湖南·阶段练习)下图示意雪峰山中段某区域地质构造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图示岩层形成时间最早的是( )
A.a B.i C.j D.k
20.在图示区域进行的人类活动合理的是( )
A.沿①②线规划地下隧道穿过点 B.在③④⑤处重点勘探油气资源
C.否决在⑥位置建蓄水库的方案 D.在k岩层搜寻化石,研究古环境
【答案】19.A 20.C
【解析】19.图示岩层层理构造明显,为沉积岩,且从a到i岩层趋于年轻;后来沉积岩受内力作用形成褶皱 (和j岩层相邻的沉积岩岩层倾斜)和断层,岩浆侵入形成j岩层(没有层理构造);岩浆侵入过程中,高温高压环境使周边岩石变质形成k岩层,故岩层形成时间最早的是a。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②线为断层线,地质稳定性差,不适宜规划地下隧道穿过点,A错误;⑤处位于岩浆岩中,没有油气矿藏,B错误;⑥位置为背斜顶部,地表水易沿地层线渗漏,且附近有断层,地质不稳定,容易溃坝,C正确;k岩层为变质岩,没有化石,D错误。故选C。
【真题】
(2024·北京·高考真题)如图为某地野外地质剖面素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图中( )
A.①岩石晚于安山岩形成 B.②处谷地的形成受向斜影响
C.③岩石早于侵蚀面形成 D.断层在水平张力作用下形成
22.在石灰岩中发掘出完整的三叶虫化石,可推测( )
A.①岩石形成于古生代海洋环境 B.②处石灰岩中有被子植物化石
C.③岩石中可以发掘出恐龙化石 D.④岩石形成于新生代陆地环境
【答案】21.C 22.A
【解析】21.由图可知,①岩石所在岩层为石灰岩,其上覆岩层包括泥岩、砂岩等沉积岩,而安山岩位于侵蚀面之上的地表,故可推测①岩石早于安山岩形成,①错误;②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B错误;③岩石为花岗岩,且被断层错断,说明花岗岩早于断层形成,断层线两侧侵蚀面连续,说明断层发生之后地表受侵蚀形成了侵蚀面,故③岩石早于侵蚀面形成,C正确;断层两侧石灰岩、泥岩、砂岩等沉积岩层均倾斜,说明岩层受挤压发生了弯曲变形,局部岩层断裂错开形成了断层,且断层上盘上升,下盘下降,为逆断层,是水平挤压形成的,故断层是在挤压作用下形成,D错误。故选C。
22.由所学知识可知,三叶虫生长于古生代温暖的海水中,①岩石为石灰岩,故A正确;②处石灰岩与①岩石是同一地质年代,为古生代,而被子植物繁盛于新生代,B错误;③岩石为花岗岩,是侵入型岩浆岩,不可能含有化石,沉积岩中才可能发现化石,C错误;④岩石所在岩层位于①岩石所在岩层之下,新生代处于古生代之后,故④岩石不可能形成于新生代陆地环境,D错误。故选A。
(2022·江苏·高考真题)布兰德山位于非洲纳米比亚北部,是典型的花岗岩山体。下图为“布兰德山及周边区域地质地貌遥感影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布兰德山花岗岩岩体的成因是( )
A.火山喷发 B.沉积作用 C.变质作用 D.岩浆侵入
24.布兰德山山体高耸的主要原因是( )
A.差异侵蚀 B.化学溶蚀 C.河流侵蚀 D.风力侵蚀
25.与布兰德山花岗岩岩体年龄最接近的是( )
A.花岗岩区 B.变质岩区 C.沉积岩区 D.接触变质岩区
【答案】23.D 24.A 25.D
【解析】23.阅读材料可知,花岗岩是布兰德山的典型岩石,根据所学知识花岗岩属于深层岩浆侵入冷却凝固的岩石,故D正确;火山喷发冷却凝固形成的是玄武岩,故A错误;沉积作用形成的是沉积岩,故B错误;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有片麻岩、大理岩等,不会形成花岗岩,故C错误。答案选择D。
24.观察图中信息可知,布兰德山的山体海拔较高,四周的地势较低,主要是由于周围的岩层属于花岗岩区、变质岩区和沉积岩区,其岩石坚硬程度较弱,易被侵蚀,而花岗岩山体为主的布兰德山岩石较为坚硬,不易被侵蚀,从而山体高耸,因此主要原因是差异侵蚀,故A正确;溶蚀作用一般发生在石灰岩分布区域,故B错误;图示区域内的河流较少,河流侵蚀一般呈现的是峡谷等地形,故C错误;风力侵蚀作用强烈区域,地势越高,侵蚀越强,故D错误。答案选择A。
25.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布兰德山花岗岩属于岩浆侵入型岩石,花岗岩区地势较低,距离布兰德山有一定距离,形成的年龄相近,但与布兰德山最近接的接触变质岩区紧靠布兰德山花岗岩体,是在岩浆侵入时,高温作用形成的变质岩,因此时间最为接近,故A错误,D正确;变质岩区的变质作用于布兰德山花岗岩形成时间区别较大,原因是距离较远,其地势较低,故B错误;沉积岩的形成是通过时间逐渐推移形成的,不可能和布兰德山花岗岩形成时间接近,故C错误。答案选择D。
(2023·全国·高考真题)新西兰南岛上的南阿尔卑斯山脉(约42°S-45°S)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呈东北—西南走向,其形态受板块运动和以流水为主的外力作用共同影响。某科研团队对该山脉东西向剖面形态进行研究,观测到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模拟研究表明未来该山脉升高速度逐渐放缓,高度将趋于稳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推测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是由于( )
A.板块挤压 B.火山不断喷发 C.板块张裂 D.岩浆持续侵入
27.假设不受内力作用,在外力作用下,该山脉( )
A.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东移 B.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
C.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西移 D.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
28.未来该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是由于随山体升高( )
A.板块运动逐渐加强 B.板块运动逐渐减弱
C.外力作用逐渐加强 D.外力作用逐渐减弱
【答案】26.A 27.A 28.C
【解析】26.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山脉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受板块挤压影响,山脉高度会持续升高,A正确,C错误;从材料信息中为获取该山脉有火山持续喷发的相关信息,B错误;岩浆侵入不会对地表形态产生直接影响,D错误。所以选A。
27.根据该山脉的纬度范围可知,该地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西风挟带的来自海洋的水汽在西坡地形抬升影响下易形成降水,山脉西坡的侵蚀作用比东坡更强烈,如果不考虑内力作用,西坡遭受强烈侵蚀后,山脊线会向东移动,A正确,B错误;东坡为盛行西风背风坡,降水较少,侵蚀作用较弱,CD错误。所以选A。
28.地貌的演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使该地山脉持续隆升,地表起伏增大,地表受流水侵蚀作用增强。根据材料可知,目前山脉高度持续增加,说明内力作用强度大于外力作用,而未来该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是因为随着山体升高,高差增大,对盛行西风的阻挡加强,降水增多,流水作用逐渐加强,内外力作用趋于平衡,使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故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2023·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某地地质图,完成下面小题
29.图中岩浆岩( )
①沿断层F侵入②切穿背斜轴部③切穿向斜轴部④早于寒武纪形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0.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是( )
A.褶皱隆升—固结成岩—断层错位 B.固结成岩—断层错位—褶皱隆升
C.固结成岩—褶皱隆升—断层错位 D.褶皱隆升—断层错位—固结成岩
【答案】29.A 30.C
【解析】29.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岩浆岩位于断层F中,说明岩浆沿断层F侵入,形成岩浆岩,①正确;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中岩层两翼新中间老,为背斜,岩浆岩切穿背斜轴部,②正确,③错误;岩浆岩将寒武纪岩层切断,说明岩浆岩形成晚于寒武纪,④错误。所以选A。
30.该地先是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各种岩石,然后水平岩层受到挤压,弯曲变形,在进一步受到挤压作用的情况下,岩层断裂形成断层,发生岩浆活动,所以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是固结成岩—褶皱隆升—断层错位,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