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一六一中高三10月月考历史(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北京一六一中高三10月月考历史(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1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7 10:5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京一六一中学2024一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阶段测试
高三历史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1.本试卷共5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

2.试题答案一律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非选择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试卷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
王国维认为,夏商“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而西周初
期“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导致以上变化的原因是
A.宗法分封制度的实施
B.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
C.敬天保民观念的形成
D.礼乐制度的逐渐废驰
2.
古代玉器为礼之重器,孔子用玉比喻理想人格: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坚硬),知(智)
也;廉(棱角)而不刿(割),义也;垂之如队(坠),礼也。这一比喻寄托了
A.隆礼重法的精神
B.无为而治的理想
C.修身明德的追求
D.选贤任能的理念
3.秦统一后,围绕郡县制的问题,在朝堂上发生了“师今”和“师古”的争论。丞相李斯认为,
“三代之事,何足法也?…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应加以禁止。
李斯的主张
①有利于巩固统一局面
②反映了专制统治的强化
③体现了进化的历史观
④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矛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西汉官员朱邑,少时为舒桐乡啬夫,为政“廉平不苛”“存问耆老孤寡”“所部吏民爱敬焉”,
后“举贤良为大司农丞…以治行第一入为大司农”。上述材料可以印证西汉时期
①社会基层组织开始建立
②中正官负贵官员的考核
③政府通过察举选拔人才
④官吏为政注重优抚老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判”是古时官员断决狱讼的文本,也是唐代铨选官吏的考试科目之一。唐代的《龙筋凤髓判》
是我国完整传世的一部判例集,通过模拟判例的形式陈述案例缘由,给出判决意见,并进行解
释,为应试者提供了“判”的写作程式和方法。这说明唐代
高三历史第
A.以法为教,轻视了道德礼义
B.重视家训,教化渗透至基层
C.注重判例解读,提升官员司法素养
D.
强调司法实践,开创律例合编体例
6.
以下考古成果与历史解释对应准确的是
考古成果
历史解释
A
四川西昌发现王莽时期的一处窖藏,出土铜锭4个和铸造
汉代西南地区商品经
货币的钱范5块
济发达
湖北荆州西汉墓出士“南郡簿”记载,南都“免老”(对老
汉代推行轻徭薄赋政
人免征税役)人数共2966人,平均每县174人

C
敦煌出土的部分唐代借贷文书上有担保物和保人的记载
唐朝时开始出现实物
借贷
D
中国新疆和中亚地区考古发现一批6一8世纪粟特(西域
丝绸之路推动中原文
古政权)铸造的圆形方孔钱币,上有“开元通宝”等汉字化传播
7.
元朝秉承“因其俗而柔其人”的治边思想,实现了对边疆地区长时问、比较稳定的统治。符合
上述治边思想的元朝史实是
A.突厥“控弦百万”设羁摩府州,贡赋“不上户部”
B.“契丹之初,草居野次,靡有定所”实行捺钵制
C.“命三百户为谋克,十谋克为猛安,一如郡县置吏之法”
D.西藏“民俗尚武…惟事佛为谨”故设宣政院管辖
8.《永乐大典》辑录了先秦到明初的书籍8000多种,明成祖撰序:“昔者圣王之治天下也,尽开
物成务之道,极裁成辅相之宜,修礼乐而明教化,阐理至而宣人文…惟有大混一之时,必有
一统之制作,所以齐政治而同风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总结性类书
②明成祖标榜“文治”强调了图书的教化作用
③国家统一为《永乐大典》的编纂提供了条件
④《永乐大典》被明政府确定为儒学基础读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
明朝后期,一批儒生开始关注“奇器”的制作,包括工具的机械原理、农业水力工具图解等,
出现了《泰西水法》《远洋西器图说》《诸器图说》等著作。徐光启推崇西洋大炮的威力,建
议“尽用其术”,“必造我器尽如彼器,精我法尽如彼法”。从这一现象中可以看出
A,明代理学倡导“致良知”
B.“西学东渐”传播西方科技
C.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兴起
D.学习西方文化成为社会思潮
第1页共5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