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义务教育教科书(沪粤)八年级物理上册找找看,是什么物体在发声呢?海浪琴弦 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中。你们能不能创造出尽量多种不重复又悦耳的声音呢?吉他琴弦小提琴弦这些发声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一、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1、用手摸颈前喉头的位置,说话和不说话,感受一下吧。做一做,试一试2、教师演示:把用绳悬挂着的乒乓球去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3、当你听到声音时,吉他弦发生了什么?把手放上去感觉一下。 一、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说话时,声带在振动,不说话,则声带不振动。
正在发声的音叉,把乒乓球弹起
吉他发声时,弦在振动,用手按住弦,声音停止。
……
正在发声的鼓,所纸片弹起正在发声的音叉激起的水花学生体验用小锤轻敲音叉再用手握住音叉,又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声源:正在振动发声的物体。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做声源。一、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能传播声音液体能传播声音真空罩中的闹钟,声音大小有变化吗?
声音的大小变了,说明了什么问题?气体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介质:用来作为媒介的物质,
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3、真空不能传声三、在介质中,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动画演示: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传播需要时间,声音的速度称为声速四、声速四.声音的传播有多快
1、声速:声音每秒传播的距离
2、不同物质,声速一般不同.
3、同种物质,声速跟温度有关
4、一般情况下,v固体>v液体>v气体
5、15 oC空气中声速是340m/s
五、回声
1、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
回来,再传入人耳,就形成回声。
2、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秒以上,
人耳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
如果不到0.1秒,原声和回声混在一起,
使原声加强。
3、回声的应用:回声测距
(1)知道声音的传播速度
(2)测出从发出声音到听到回声的时间
(3)利用公式 计算。与水波相似,音叉振动使得它周围的空气也象水似的,产生波动,并向四周传播六、人感知声音的过程物体
振动发出
声音传到
鼓膜鼓膜
振动
听觉
神经
耳蜗内的
听觉感受器
传到
听小骨大脑处理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 2、声音必须靠 传播。3、15 o C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4、铁路工人为了听见远处的火车,将耳朵贴在铁轨上,这是因为 。练一练振动介质340m/s固体能够传声5、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古法以牛皮为天服(即箭袋),卧则为枕,取其中虚,附地振之,数里内有人马声,则皆闻之,盖虚能纳声也。”意思是: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时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段记载蕴涵了什么科学道理? 固体可以传声,并且固体的传声能力比气体强 ?练一练6、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30m/s,为了开辟新航道,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如图11所示,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0.6s后被探测仪器接收.(1)为了有更好的回收效果,探测船最好采用什么
声波?为什么?(2)这种方法能不能用来测量月
亮到地球的距离?为什么?(3)通过计算说明海底障碍物到
探测船舱底的距离是多少?
练一练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
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
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结束语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掌握初步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3.学会用物理知识来描述生活中声现象。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
【导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媒体播放:海涛声、砂轮与工件的摩擦声、优美的歌声、琴声、锣鼓声、神奇的超声波等。
引导提问: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千差万别的声音呢?
导入课题:我们听到的如此优美的乐曲及大千世界里如此丰富多彩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自主预习案】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振动停止,发声也________。
2.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声音可以在固体、________和________中传播,但真空________传声。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_________。不同介质中的声速________,一般情况下,。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m/s。当温度不同时,声音在同一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也发生变化。不同频率的声音在同一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
4.回声是声音的________现象,对着山崖、高墙喊话,声音会被山崖、墙壁反射回来,再传入耳朵,就听到了回声。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________s以上,人耳就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________m。
【课堂探究案】
知识点(一) 声的产生
活动1:观察课本图,播放有关声的视频。
思考各是什么物体在发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们具有什么共同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2:怎样利用桌上的器材,让它们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谁的发声方法更有创意?
你是如何让物体发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触摸发声的物体时,有什么感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发生的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3:共同体验:(1)摸着自己的声带,说一句话。体会手上的感觉,说出感受。
(2)击鼓。鼓面在振动吗?如果在振动,你如何证明,能否让看的人感受到它的振动?说出你的方法。?
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上述事例中你能否总结出一种“验证难以觉察的物体运动”的方法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二) 声音的传播
想一想:老师讲课声是怎样传到耳朵的?
探究1: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桌子一端,另一个同学轻敲桌子另一端,能听到声音吗?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2:在一个玻璃缸内盛有水,手拿两块石头在水中撞击,在外面也能听到撞击声。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都能传播声音,他们都是能够传声的介质。
议一议:声怎样向外传播的?
声音向外传播时以_______的形式传播(与水波相似)
探究3:真空也能传播声音吗?
让学生观看真空罩实验的录像。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交流: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如何进行交流呢?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三) 声速
看一看:阅读课本 “声速”中的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①声传播的快慢用_________描述,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____。
②声速大小跟_________有关,还跟_________有关,一般情况下, _________中的声速最大(填固体、液体、气体)
③同种介质中,温度升高,声速变_________(填大、小)
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声现象,通过探究,我们知道了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_____停止,其发声也就停止。
2、声音靠_______传播的,______、______、______都是能传播声音的介质,由于_______中什么都没有,所以它不能传声。
3、声音在空气中(15℃)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声音在气体中的速度小于_______中的速度,更小于_______中的速度。
【当堂训练案】
1. 鸟鸣是靠其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鸣膜的_______发声的,清脆的蟋蟀叫声是靠左右翅摩擦引起的__________发声的,笛子和萧都是依靠其_____________发声的。
2. 在冬天风大的日子里,电线杆上架设的电线会嗡嗡的响,这种声音是由于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
3. 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击鼓时,会看到碎纸屑在鼓面上不断地跳动,在此实验中,小纸片的作用是(??? )
?a 使鼓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 把鼓面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 使鼓的振动时间延长????? d 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4、“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分别是由??????????? 、???????????? 、? ???????的振动而发出声音的。
?5、坐在教室里说话,听不到回声是因为(??? ??)
a 教室不能产生回声
b 教室产生的回声从门窗缝隙中跑掉了
c 教室反射产生的回声正好抵消
d 教室太小,四周反射来的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无法分辨
6、 一辆停在山崖前某处的汽车某时刻鸣笛后,经过1.2s后听到了回声,若声音在空气中
传播速度是340m/s, 则汽车中的人距山崖的距离是(????? )
a 170m??? b 408m? c 204m?? d 34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