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课件+教案(1)

文档属性

名称 1.2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课件+教案(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2-27 21:57:00

文档简介

课件49张PPT。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2如何画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列表:由于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所有非零实数,因此,
让x取一些负数值和一些正数值,并且计算出相
应的函数值,列成下表:描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以x取的值为横坐标,
相应的函数值y为纵坐标,描出相应的点.
如下图所示. 观察左图,y轴右边的
各点,当横坐标x逐渐增大
时,纵坐标y如何变化?
y轴左边的各点是否也
有相同的规律?当x>0时,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减小;当x<0时,也有这一规律.我们可以证明:对于反比例函数 ,
连线: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把y轴右边各点和左边
各点,分别用一条光滑曲线顺次连接起来. 从 看出,x取任意非零实数,都有y≠0,因此这两支曲线与x轴都不相交.由于x不能取0 ,
因此这两支曲线与y轴也都不相交.

这样就画出了 的图象,如下图所示. 在下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内,画出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
(2)在每一象限内,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变化如
何变化?(1)每个函数的图象分别位于哪些象限?观察画出的 , 的图象,思考下列问题:
可以发现这两个函数的图象均由两支曲线组成,且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 对于y轴右边的点,当自变量
x逐渐增大时,函数值y反而减小;
对于y轴左边的点也有这一性质. 一般地,当k > 0时,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
由分别在第一、三象限内的两支曲线组成,它们
与x轴、y轴都不相交,在每个象限内,函数值y随
自变量x 的增大而减小.1. 画出下列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解 的图象与 的图象有什么关系? 如何画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 当x=3时, 的函数值为-2,而 的
函数值为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A(3,-2)与B(3,2)关于x轴对称,如下图所示: 类似地,当x取任一非零实数a时, 的函数值
为 ,而 的函数值为 ,从而都有点P(a, )与点Q(a, )关于x轴对称,因此 的图象与 的图象关于x轴对称. 于是只要把 的图象沿着x轴翻折并将图象“复制”出来,就得到 的图象,如下图中的红色曲线所示. 从图中看出: 的图象由分别在第二、四
象限的两支曲线组成,它们与x轴、y轴都不相交,
在每个象限内,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增大. 类似地,当k< 0时,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与
的图象关于x 轴对称.从而当k<0时,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由分别在第二、四象限内的两支曲线组成,它们与x轴、y轴都不相交,在每个象限内,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增大. 由于我们已经知道了当k< 0时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的性质,因此今后画反比例函数 (k< 0)的图象时,只要“列表、描点、连线”三个步骤就可以了.举
例例1

画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列表:让x取一些非零实数,并计算出相应的函数值y,
列成下表.
描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以x取的值为横坐标,
相应的函数值y为纵坐标,描出相应的点.连线:把y 轴左边各点和右边各点分别用一条
光滑曲线顺次连接起来,就得到了函数
的图象,如下图所示.
●●●●●●●●●●综上所述,我们得到: 反比例函数 (k为常数,k≠0)的图象是由两支曲线组成的,这两支曲线称为
双曲线.
画出下列反比例函数的图象:(1)(2)(1) 解 (1) 求k 的值, 并写出该函数的表达式; (2) 判断点A(-2,-4),B(3,5)是否在这个函数
的图象上;(3) 这个函数的图象位于哪些象限? 在每个象限内,
函数值y 随自变量x 的增大如何变化?
已知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经过点P (2,4).(1) 求k 的值, 并写出该函数的表达式; 解 因为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经过点 P(2,4),
即点P 的坐标满足这一函数表达式,
因而 ,
解得 k = 8.
因此,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 (2) 判断点A(-2,-4),B(3,5)是否在这个函数
的图象上;解 把点A,B 的坐标分别代入 ,可知点A 的坐
标满足函数表达式,点B的坐标不满足函数表达
式,所以点A 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点B 不在这
个函数的图象上.
解 因为k>0,所以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位于第 一、
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
而减小.
(3) 这个函数的图象位于哪些象限? 在每个象限内,
函数值y 随自变量x 的增大如何变化?
例2
下图是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k 的取值范围是k > 0还是k < 0?说明理由;
(2)如果点A(-3, ),B(-2 , )是该函数图象
上的两点,试比较 , 的大小.(1)k 的取值范围是k > 0还是k < 0?说明理由;解 因为点A(-3, ),B(-2, )是该图象上的两点,
且-3 < 0,-2 < 0,所以点A,B 都位于第三象限.
又因为-3 < -2,由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可知:
> .

(2)如果点A(-3, ),B(-2 , )是该函数图象
上的两点,试比较 , 的大小.
例3
已知一个正比例函数与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P(-3,4).试求出它们的表达式,并在同一坐标系内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举
例× 由于这两个函数的图象交于点P(-3,4),则点P
(-3,4)是这两个函数图象上的点, 即点P的坐标
分别满足这两个表达式.因此因此,这两个函数表达式分别为 和 ,
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P 1.已知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经过点M(-2,2).
(1)求这个函数的表达式;
(2)判断点A(-4,1),B(1,4)是否在这个函数
的图象上;
(3)这个函数的图象位于哪些象限?函数值y随自
变量x 的增大如何变化?
(1)求这个函数的表达式;解 因为k < 0,所以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位于第
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函数值y随自变量
x的增大而增大.
(3)这个函数的图象位于哪些象限?函数值y随自
变量x 的增大如何变化?
由题意所以 m+3<0.所以 m<-3.所以所以当x = - 4时,反比例函数例1 已知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经过点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点(-4,2)在它的图象上
B.它的图象分布在一、三象限
C.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D.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C例2二、四 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在第 象限.结 束1教学目标
进一步熟悉作函数图象的主要步骤,会作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体会函数三种方式的相互转换,对函数进行认识上的整和;逐步提高从函数图象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探索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主要性质。
2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前面学习了一次函数之后,对函数有了一定的认识,虽然他们在小学已经接触了反比例,但都处于浅显的、肤浅的知识表面,这对于他们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没有多大的帮助,但由于本节课采用Z+Z智能教育平台进行教学,比较形象,便于学生接受。
3重点难点
重点:会作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探索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主要性质。 难点:探索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主要性质。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反比例函数图象与性质
一、忆一忆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学习一次函数时,是怎么作出一次函数图象的吗?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图形?
生:作一次函数的图象要采用以下几个步骤:(1)列表(2)描点(3)连线。
生乙: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师:大家说的很好,看来大家对过去的知识掌握的很牢固,那么同学们想一下,y=4/x 是什么函数?
生:反比例函数。
师:你们能作出它的图象吗?
生:可以。
点评:复习旧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新旧知识的联系,并为后面的作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做好准备。
二、作图象,试比较
师:请填写电脑上的表格,并开始在坐标纸上描点,连线。
师:再按照上述方法作y=-4/x的图象。
(学生动手操作)
师:下面大家分小组讨论:对照你们所作出的两个函数图象,找出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参与)
师:讨论结束,下面哪个小组的同学说说你们的看法?
生1:它们的图象都是由两支曲线组成的。
生2:y=4/x 的图象的两条曲线分布在一、三象限内,而y=-4/x 的图象的两支曲线分布在二、四象限内。
点评:这里让学生自己上台操作,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可以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
三、细观察,找规律
师:大家都说得很好,下面我们一起观察反比例函数 y=k/x的图象,当k的发值生变化时,函数的图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小组讨论有什么规律。
(展示图象,让学生观察y=k/x 的图象,按下动画按钮,在运动中观察 值的变化与函数的图象变化之间的关系,并与同学们充分讨论)
师:请同学们谈一谈刚才讨论的结果。
生:我发现函数图象的变化与k 的值有关:当 k>0 时,在每一象限内,y随 x的增大而减小,当 k<0 时,在每一象限内 ,y随x 的增大而增大。
师:看来大家都经过了认真的思考和讨论,对规律总结的也比较完整,下面我们一起把刚才两个环节的知识点一起总结一下。
(1)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是由两支曲线所组成的。
(2)当 k>0时,两支曲线分别在一、三象限;当k<0时,两支曲线分别在二、四象限。
(3)当k>0 时,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k<0时,在每一象限内 ,y随x 的增大而增大。
师:如果我们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绕原点旋转180后,你会发现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由学生在电脑上进行操作)
生:我发现旋转后的图象与原图象完全重合了,这说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一个中心对称图形。
师:大家做得很好。那么,如果我们在图象上任取A、B两点,经过这两点分别作 轴、 轴的垂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分别 为S1、S2,观察两个矩形面积的变化情况,并找出其中的变化规律。
题目:(1) 拖动k,使k变化,观察k不断变化过程中,矩形面积的变化情况,讨论得出结论。(2) 拖动函数上的点,观察矩形面积的变化情况,讨论得出结论。
生:我们发现,在同一个反比例函数中,不管k 值怎么变化,矩形的面积始终不变。
师:大家的观察很仔细,总结得也很正确。
点评:在这个环节中,既让学生动手操作,又让他们分组交流,这样既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又增强了他们的团结合作的意识。结论主要有学生来发现,体现了新课程理论的精神。
四、用规律,练一练
1、 课本137页随堂练习1
生:第一幅图是 y=-2/x的图象,因为在这里的 k<0,双曲线应在第二、四象限。
2、 下列函数中,其图象唯一、三象限的有哪几个?在其图象所在象限内, 的值随 的增大而增大的有哪几个?
(1) y=1/(2x)(2)y=0.3/x(3)y=10/x(4)y=-7/(100x)
生:其中(1)(2)(3)的图象在一、三象限;(4)的图象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五、想一想,谈收获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甲:我今天知道了怎样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生乙:我今天知道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由两支曲线所组成的。
生丙:我还懂得了:当k>0时,图象分布在一、三象限,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k<0时,图象分布在二、四象限,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生丁:我还能用反比例函数的相关性质解题。
师:看来大家今天学到了不少知识,只要大家能保持这种对数学的热情和勇于挑战的精神,在数学上一定会有所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