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生物学一轮复习收官模拟湖北卷(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届高考生物学一轮复习收官模拟湖北卷(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10-17 15:3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届高考生物学一轮复习收官模拟湖北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是常见的乳酸菌,可用于乳制品的发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光镜下可观察到乳酸菌都含有细胞壁和核糖体
B.乳酸菌是厌氧细菌,在无氧的情况下能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
C.乳酸菌还可用于泡菜的腌制
D.乳酸菌的细胞壁与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相同
2.紫杉醇可与微管(纺锤体由微管构成)结合,使微管稳定不解聚,从而抑制细胞分裂。科学研究发现,使用适量的紫杉醇对治疗癌症有一定的效果。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动物细胞中微管的形成与中心体有关
B.微管不能形成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无法加倍
C.若微管不解聚,则染色体无法正常移向细胞两极
D.紫杉醇可能使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在分裂期
3.GTP(鸟苷三磷酸)是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的一种能量载体,可以和ATP相互转换,参与许多生化反应,如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B.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等吸能反应可与GTP的水解相联系
C.GTP与ATP之间的相互转换只和特殊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有关
D.GTP水解断裂两个磷酸基团后可为转录过程提供原料
4.酱油在我国食品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利用米曲霉酿制酱油的工艺流程为大豆浸泡→蒸料→接种→通风制曲→盐水发酵→沉淀→灭菌。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蒸料”可防止杂菌污染
B.“制曲”是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
C.盐水既能防止杂菌污染,又能增加酱油的风味
D.发酵工程正渗透到几乎所有的工农业领域
5.人类9号染色体三体(T9)分为嵌合型T9和完全型T9,前者部分体细胞为9号染色体三体,后者所有体细胞均为9号染色体三体。嵌合型T9的形成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三体自救型,即完全型T9的部分细胞丢失第三条染色体,形成正常细胞;一种是分裂错误型,即由于正常早期胚胎的部分细胞分裂过程中9号染色体分离异常(着丝粒已分裂),形成只含一条9号染色体的细胞和9号染色体三体细胞,其中只有三体细胞能存活。以一对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为研究对象,发现某嵌合型T9胎儿的父母体细胞中9号染色体均正常,且基因型均为Aa。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互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该胎儿为三体自救型,则其体内可能存在基因型为aaa和Aa的两种体细胞
B.若该胎儿为分裂错误型,则其体内可能存在基因型为AAa和aa的两种体细胞
C.该嵌合型T9胎儿的体内可能同时存在三种基因型的体细胞
D.该胎儿胚胎发育早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6.如图1、2、3是某男性精原细胞减数分裂的模式图(只画出部分染色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前期,23对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23个四分体,含有46条染色单体
B.图2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时,非等位基因也都发生自由组合
C.图3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含有2条Y染色体
D.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发生在图1、2细胞所处的时期
7.为研究硫酸铜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硫酸铜浓度(mg/L) 观察细胞数 分裂细胞数 有丝分裂指数(%) 微核细胞数 微概率(%)
蚕豆 大蒜 蚕豆 大蒜 蚕豆 大蒜 蚕豆 大蒜 蚕豆 大蒜
0 1040 1017 91 105 8.75 1032 0 0 0 0
0.2 1019 1025 109 120 1070 11.71 8 14 7.85 13.66
0.5 1076 1044 119 164 11.06 15.71 1 4 0.93 3.83
1 1032 1011 230 124 22.29 12.27 4 1 3.88 0.99
5 1029 1032 126 123 12.24 11.92 2 1 1.94 0.97
A.硫酸铜对大蒜和蚕豆根尖有丝分裂有促进作用,其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强
B.仅根据表中数据,硫酸铜浓度为0.2mg/L时,蚕豆和大蒜的根尖细胞微核率最高
C.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硫酸铜浓度和植物细胞类型
D.分裂细胞数只占观察细胞数的一小部分,原因是细胞周期中大部分时间都属于分裂间期
8.如图是某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下列有关该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细菌线虫的存在说明能量可以被重复利用
B.食草虫粪便中的能量属于其同化量的一部分
C.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可以作为消费者促进物质循环
D.植食性线虫与沼蟹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20%
9.植物激素矮化突变体的类型有很多种,有的是激素合成缺陷型,有的是激素受体缺陷型,现对一矮化夹竹桃品种进行检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矮化夹竹桃的类型可能是生长素受体缺陷型
B.在促进夹竹桃茎生长方面,生长素和赤霉素具有协同作用
C.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裂进而促进夹竹桃茎伸长
D.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生长素既能促进茎的生长,也能抑制茎的生长
10.科学家将外源生长激素基因导入鲤鱼的受精卵中,培育出生长迅速的鲤鱼。自然界中农杆菌的部分基因插入番薯导致其根部膨大,被人类选育并种植。关于基因的结构和功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外源生长激素基因可控制鲤鱼生长,说明基因只能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碱基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基因并不是碱基随机排列形成的
C.农杆菌的部分基因插入番薯说明基因可在自然条件下跨物种转移
D.真核生物的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一个DNA上有若干基因
11.喀拉喀托火山爆发时,喷出大量石英安山岩质浮石及火山灰,直接崩毁周围2/3的岛屿,同时引起了强烈的地震和海啸,摧毁了许多城镇和村庄以及部分森林。在残余的岛屿之上覆盖了厚达100米的火山灰及浮石层。在经历了很长时间后,岛屿上逐渐出现了草本、灌木、乔木等植物,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小动物等生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草本植物阶段和灌木阶段相同动物的生产有关
B.灌木阶段群落的垂直结构比草本植物阶段复杂
C.发生在该过程中的演替速度受密度制约因素的影响
D.处于森林阶段的群落属于顶极群落,其中生物种类和数量将不再变化
12.手术去除支配小鼠脾脏的神经后,给小鼠注射病原体,发现对照组小鼠产生了大量针对该病原体的浆细胞,而实验组小鼠体内的相应浆细胞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设计运用了“减法原理”和“加法原理”
B.脾脏能通过清除衰老血细胞参与免疫自稳
C.病原体和辅助性T细胞都参与了B细胞的活化
D.实验表明神经系统对小鼠的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
13.“恐惧生态学”认为恐惧能影响捕食者的捕食行为。某岛屿上中型肉食动物浣熊的天敌——大型肉食动物被人类捕杀殆尽后,浣量捕食红黄道蟹和线鳚,导致该岛屿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为探究恢复该岛屿生态平衡的对策,研究者在观测区分别播放浣熊的捕食者(大型肉食动物)和非捕食者的叫声,一段时间后调查统计观测区相关数据,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大型肉食动物的存在不会导致该岛屿的物种多样性降低
B.恐惧使浣熊躲避或离开观测区,并减少了捕食时间
C.该研究说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D.播放浣熊捕食者的叫声对策不利于恢复该岛屿的生态平衡
14.人类(2n=46)2号与5号染色体可发生平衡易位,平衡易位携带者保留了原有基因,不会影响基因的作用和正常的生殖、发育,但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不考虑互换)中,会形成“十字架型”的联会复合物(如图)。下列有关平衡易位携带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平衡易位携带者的细胞中均可观察到该联会复合物
B.女性平衡易位携带者的卵细胞可含23种形态的染色体
C.平衡易位携带者的生殖细胞可能会影响受精卵的发育
D.平衡易位携带者与正常个体所生子女正常的概率为1/18
15.现代神经递质学说认为交感神经一血管结合处存在三种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神经肽Y(NPY)和腺昔三磷酸(ATP),它们共同储存在交感神经中,并从交感神经末梢共同释放到平滑肌周围,其中NE作为交感神经释放的血管活性介质,它可以激活血管平滑肌表面的αl肾上腺素能受体,引起平滑肌细胞:和肺血管的收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交感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中的传入神经
B.NE、NPY和ATP的释放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性
C.NE、NPY和ATP通过突触间隙扩散到平滑肌表面的受体附近
D.交感神经调控血管、内脏等活动受意识支配
16.含MPR片段的cDNA和质粒载体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位点如图所示,为成功构建表达载体,将MPR片段以正确的方向插入载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每一个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只能被同一种限制酶切割
B.应选用EcoRⅠ和BglⅠ酶切割含MPR片段的cDNA,并选用EcoRⅠ和BamHⅠ酶切割载体
C.应选用EcoRⅠ和BglⅠ酶切割含MPR片段的cDNA,并选用EcoRⅠ和BglⅠ酶切割载体
D.应选用EcoRⅠ和Sau3AⅠ酶切割含MPR片段的cDNA,并选用EcoRⅠ和BamHⅠ酶切割载体
17.GAL4基因的表达产物能识别启动子中的UAS序列,进而驱动UAS序列下游基因的表达。野生型雌雄果蝇均为无色翅,且基因组中无GAL4基因和含UAS序列的启动子。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在雄果蝇的一条Ⅲ号染色体上插入GAL4基因,雌果蝇的某条染色体上插入基因M(含有UAS序列启动子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利用杂交实验对雌果蝇中基因M插入的位置进行判断:将上述雌雄果蝇杂交得到F1,让F1中绿色翅雌雄果蝇随机交配,观察并统计F2的表型和比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同时含有GAL4基因和基因M的果蝇才能表现出绿色性状
B.若F1中绿色翅:无色翅=3:1,则基因M插入Ⅲ号染色体上
C.若F2中绿色翅:无色翅=9:7,则基因M可能插入Ⅲ号以外的其他任何染色体上
D.若F2中绿色翅雌:无色翅雌:绿色翅雄:无色翅雄=6:2:3:5,则基因M插入X染色体上
18.科研人员将野生型个体(YSn/YSn)与焦刚毛黄体(ysn/ysn)杂交,其子代基因型为YSn/ysn,正常情况下,应只表现出野生型的正常刚手灰体,但在实验结果中发现有的子代个体身上出现了部分黄体组织,并且这部分黄体组织的刚毛为焦刚毛,更为巧合的是二者出现的范围大小相当一致。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是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互换造成的,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染色体发生“体细胞联会交换”时,其他染色体也同时在联会
B.杂合子(YSn/ysn)有丝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不同
C.这种身体部分出现黄体焦刚毛的个体后代不一定会出现这种性状
D.这种现象属于基因重组,会偶然发生在杂合子有丝分裂过程中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4分。
19.(14分)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受光照、CO2浓度和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利用叶圆片上浮法通过对比所有叶圆片上浮所需的时间,就能比较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弱。如图甲是利用适宜强度的碘钨灯和绿萝成熟叶片探究CO2浓度在适宜的温度下对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装置,1号烧杯加入蒸馏水,27号烧杯加入浓度依次增大的CO2缓冲液,实验结果如图乙。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CO2浓度主要是通过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阶段来影响光合作用速率,该阶段需要前一阶段产生的______提供能量和还原剂。
(2)1号烧杯加入蒸馏水的作用是______,2~7号烧杯加入浓度依次增大的CO2缓冲液的目的是______。
(3)适宜强度的碘钨灯要置于圆心上,7只烧杯置于圆周上,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请在图丙中绘出叶片上浮过程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情况。
(4)根据实验结果(图乙)可知,CO2缓冲液浓度过高时,叶片上浮至液面的时间反而延长,分析其中的原因是_______,这一现象对农业生产的启示是若要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应________。
20.(14分)某昆虫为XY型性别决定,翅型有卷翅和正常翅两种,由基因B、b控制;眼色有紫眼和赤眼两种,由基因E、e控制。研究发现,卷翅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存在隐性致死基因(d),且卷翅品系1和卷翅品系2所含隐性致死基因不同(分别用d1和d2表示),它们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d1d1和d2d2致死,d1d2不致死。取紫眼卷翅品系1的雌性昆虫和紫眼卷翅品系2的雄性昆虫彼此交配,F1雌性昆虫中紫眼卷翅:紫眼正常翅=3:1,雄性昆虫中紫眼卷翅:紫眼正常翅:赤眼卷翅:赤眼正常翅=3:1:3:1,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和染色体互换。
(1)该昆虫的翅型和眼色的遗传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基因E、e位于______(填“常”或“X”)染色体上。
(2)亲本雌雄昆虫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其杂交子代紫眼卷翅雌性昆虫中眼色和翅型基因为纯合子的比例为______。
(3)取F1紫眼卷翅的雌雄昆虫彼此交配,后代卷翅昆虫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4)d1和d2不是等位基因,原因是______。为研究d1和d2基因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者分别从卷翅品系1、卷翅品系2和杂合子d1d2的相关细胞中获取DNA和cDNA(先提取mRNA,再逆转录得到cDNA)进行检测,结果如表(条带代表有相应的扩增产物),比较实验结果说明d1和d2基因间的相互作用是_____。
实验方法 扩增对象 卷翅品系1 卷翅品系2 杂合子d1d2
根据d1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 DNA
cDNA
根据d2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 DNA
cDNA
21.(16分)我国部分成年人因乳糖酶分泌少,不能完全消化牛奶中的乳糖,食用牛奶后会出现腹泻等不适症状。为解决这一乳糖不耐受问题,科学家将肠乳糖酶基因导入奶牛基因组,使获得的转基因牛分泌的乳汁中乳糖含量大大降低,而其他营养成分不受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常用PCR特异性快速扩增肠乳糖酶基因,而PCR产物一般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来鉴定,在凝胶中DNA分子的迁移速率与_____(答出两点)等有关。
(2)基因表达载体中,除肠乳糖酶基因、标记基因、终止子、复制原点外,还必须有_____(填“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或“乳糖酶基因的启动子”);选择该启动子的原因是_____。为获得符合生产要求的转基因牛,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_____法将肠乳糖酶基因导入牛的_____中。
(3)在牛胚胎移植前,可用分割针取样囊胚的_____进行性别鉴定,筛选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的受精卵进行培养,将检验合格的胚胎移植到经_____处理的受体母牛子宫内,受体_____(填“会”或“不会”)对来自供体的胚胎发生免疫排斥。
22.(20分)某养殖专业户承包大片鱼塘养鱼、养蟹,如图一是鱼塘中部分生物形成的食物网示意图,图二是该鱼塘中部分能量流动图解,其中字母表示能量值。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纹沼螺和河蟹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若河蟹数量大量减少,鳜鱼的数量短时间内将_______。
(2)乌鱼性寒、味甘,具有祛湿利尿、消浮肿等功效,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价值。该鱼塘需要不断添加饲料才能维持正常功能,原因可能是_______。
(3)图二中水草固定的能量除图示去向外,还有_______。草食性鱼类等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_______(用字母表示),水草固定的能量中流向分解者的有_______(用字母表示)。
(4)若该鱼塘的环境条件不变,则青鱼经过捕捞后,其环境容纳量一般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可能是_____。
(5)该养殖专业户有时将生活污水排放到鱼塘中,但没有造成生物数量的明显变化,原因可能是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光镜能观察到细胞壁,但不能观察到核糖体,A错误;乳酸菌是厌氧细菌,在无氧的情况下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B错误;乳酸菌可用于乳制品的发酵、泡菜的腌制等,C正确;乳酸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D错误。
2.答案:B
解析:据题意可知,纺锤体由微管构成,而动物细胞中的纺锤体是由中心粒之间的星射线形成的,即动物细胞中微管的形成与中心体有关,A正确;微管不能形成的细胞中染色体无法移动,而染色体数目是否加倍取决于着丝粒是否分裂,与微管的形成无直接关系,B错误;微管的组装与解聚和纺锤体的形成有关,紫杉醇可与微管结合,使微管稳定不解聚,影响了纺锤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可能导致星射线无法牵引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进而可能使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在分裂期,C、D正确。
3.答案:C
解析: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正确;由题意可知,GTP可为许多生化反应提供能量,如G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蛋白质的合成等吸能反应,B正确; GTP与ATP的主要区别为组成二者的碱基不同,故GTP与ATP之间的相互转换需要替换相应碱基(鸟嘌呤或腺嘌呤),不是只和特殊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有关,C错误;GTP中的G代表鸟苷,由鸟嘌呤和核糖组成,GTP水解断裂两个磷酸基团后形成的是鸟嘌呤核糖核苷酸,可为转录过程提供原料,D正确。
4.答案:B
解析:“蒸料”可高温杀菌,防止杂菌污染,A正确;发酵罐内发酵是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B错误;盐水既能防止杂菌污染(使杂菌失水死亡),又能增加酱油的风味,C正确;发酵工程正渗透到几乎所有的工农业领域,D正确。
5.答案:C
解析:若该胎儿为三体自救型,则是完全型T9细胞在分裂时部分细胞丢失第三条染色体形成的,当该胎儿基因型为aaa并丢失第三条染色体时,形成的正常细胞基因型应为aa,而不是Aa,A错误;若该胎儿为分裂错误型,当该胎儿正常细胞基因型为aa时,其体内会形成基因型为aaa的二体细胞,B错误;若该嵌合型T9胎儿为分裂错误型,当该胎儿正常细胞基因型为Aa时,其体内可能产生基因型为AAa和Aaa的三体细胞,C正确;有丝分裂过程不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D错误。
6.答案:D
解析:图1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前期,1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23对同源染色体共含有92条染色单体,A错误;图2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但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发生自由组合,B错误;图3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可能含有0条或2条Y染色体,C错误;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即基因重组,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海品的染色体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都发生了基因重组,这两个过程分别发生在图1所处的减数分裂Ⅰ前期和图2所处的减数分裂Ⅰ后期,D正确。
7.答案:A
解析:据题表分析可知,随若硫酸铜浓度的升高,大蒜和蚕豆的有丝分裂指数先增大后减小,对大蒜和蚕豆根尖有丝分裂的促进作用先增强后减弱,A错误;据题表可知,硫酸铜浓度为0.2mg/L时,蚕豆和大蒜的根尖细胞微核率分别为7.85%和13.66%,为实验最高值,B正确;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硫酸铜浓度和植物细胞类型,C正确;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所处时间较长,所以观察到的细胞中只有少数细胞处于分裂期,D正确。
8.答案:C
解析:能量只能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不可以被重复利用,A错误;食草虫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其同化量的一部分,B错误;由题图可知,细菌可以捕食藻类和大米草,作为生态系统消费者促进物质循环,C正确;能量在两个相邻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植食性线虫与沼蟹是两个种群,并不是两个营养级,它们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不一定是10%~20%,D错误。
9.答案:B
解析:与不加激素组相比,加生长素组茎伸长量明显增大,说明该矮化夹竹桃的类型可能是生长素合成缺陷型,A错误;与不加激素组相比,加生长素组的茎伸长量大,加生长素和赤霉素组的茎伸长量更大,说明在促进夹竹桃茎生长方面,生长素和赤霉素具有协同作用,B正确;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伸长进而促进夹竹桃茎伸长,C错误;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生长素能促进茎的生长,但不能得出其能抑制茎的生长,D错误。
10.答案:A
解析: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但对RNA病毒而言,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 A错误;碱基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但基因并不是碱基随机排列形成的,基因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B正确;由题可知,在自然界中农杆菌的部分基因插入番薯导致其根部膨大,说明基因可在自然条件下跨物种转移,C正确;真核生物的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少数位于叶绿体和线粒体中,一个DNA上有若干基因,D正确。
11.答案:D
解析:草本植物阶段和灌木阶段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有差异,则相同动物在两个阶段的生态位有差异,A正确;灌木阶段生物种类和数量多于草本植物阶段,则其垂直结构更复杂,B正确;该过程中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其演替速度受密度制约因素的影响,C正确;处于森林阶段的群落属于顶极群落,但其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也会发生变化,D错误。
1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特异性免疫及实验设计的相关知识。“加法原理”和“减法原理”是对照实验中控制自变量的方法,实验组手术去除支配脾脏的神经用到了减法原理,但给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都注射病原体不属于对自变量的控制,A错误;免疫自稳是指机体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进行自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功能,脾脏作为免疫器官,内含大量淋巴细胞,也参与制造新的血细胞和清除衰老的血细胞,B正确;病原体和B细胞接触,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一个信号,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C正确;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去除脾脏神经的小鼠体内相应浆细胞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可见神经系统对小鼠的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D正确。
13.答案:D
解析:浣熊捕食者的叫声可影响浣熊的捕食行为,这说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C正确。
14.答案:BC
解析:2号和5号染色体发生平衡易位,属于染色体变异,观察该联会复合物,必须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细胞,A错误;根据题图可知,2号和5号染色体发生平衡易位,并没有影响染色体的数目,按照减数分裂的染色体变化规律,女性平衡易位携带者的卵细胞可含23种形态的染色体,B正确;平衡易位携带者保留了原有基因,不会影响基因的作用和正常的生殖、发育,但其产生的生殖细胞可能缺少或增加某些基因,可能会影响受精卵的发育,C正确;根据遗传规律分析,平衡易位携带者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同时含有2号和5号染色体的正常生殖细胞的概率是1/6,因此平衡易位携带者与正常个体所生子女正常的概率是1/6,D错误。
15.答案:C
解析:交感神经属于传出神经,A错误;NE、NPY和ATP的释放属于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性,B错误;NE、NPY和ATP通过突触间隙扩散到平滑肌表面的受体附近,C正确;交感神经调控血管、内脏等活动不受意识支配,D错误。
16.答案:B
解析:由题图可知,限制酶BamHⅠ和BglⅠ的识别序列中都含有GATC序列,所以都可以被限制酶Sau3AⅠ切割,A错误。MPR片段的转录方向是从左向右,所以其左侧要连接在质粒靠近启动子的方向,MPR片段的左侧有两种限制酶酶切位点EcoRⅠ和BglⅠ,右侧有Sau3AⅠ和BglⅠ酶切位点,如果选用Sau3AⅠ进行切割,则还会将MPR片段中的BamHⅠ酶切位点破坏,所以不能选用Sau3AⅠ切割含MPR片段的cDNA,故应该选用EcoRⅠ和BglⅠ酶切割含MPR片段的cDNA;质粒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有EcoRⅠ、BglⅠ和BamHⅠ3个酶切位点,如果选用BglⅠ会破坏标记基因,所以只能选用EcoRⅠ和BamHⅠ酶切割载体,B正确,C、D错误。
17.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GAL4基因的表达产物能识别启动子中的UAS序列,进而驱动UAS序列下游基因的表达,基因M是含有UAS序列启动子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因此同时含有GAL4基因和基因M的果蝇才能表现出绿色性状,A正确;假设用G、g分别表示插入GAL4基因和未插入GAL4基因,由题干信息可知,雄果蝇的一条Ⅲ号染色体上插入GAL4基因,若雌果蝇插入的基因M也位于Ⅲ号染色体上,则两只果蝇的Ⅲ号染色体上两对基因连锁,雄果蝇的基因型为Ggmm,雌果蝇的基因型为ggMm,雌雄果蝇杂交,F1中绿色翅:无色翅=1:3,若基因M插入Ⅲ号以外的其他染色体上,F1中绿色翅:无色翅=1:3,故仅根据F1的表型和比例无法判断基因M插入的位置,B错误;若基因M插入Ⅲ号以外的其他任何染色体上,以其他常染色体为例,则雄果蝇的基因型为Ggmm,雌果蝇的基因型为器Mm,两对基因独立遗传,F1中绿色翅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均为GgMm,将F1中绿色翅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中绿色翅:无色翅=9:7,C正确;若基因M插入X染色体上,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亲本中雄果蝇的基因型为GgXmY,雌果蝇的基因型为ggXMXm,F1中绿色翅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GgXMXm和GgXMY,将F1中绿色翅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中绿色翅雌(G_XMX-):无色翅雌(ggXMX-):绿色翅雄(G_XMY):无色翅雄(G_XmY、ggX-Y)=6:2:3:5,D正确。
18.答案:A
解析:一般情况下,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Ⅰ前期有联会行为,本题中体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个别染色体出现“体细胞联会交换”,这种情形极为少见,故此时其他染色体般不发生联会,A错误;由题图可知,杂合子(YSn/ysn)有丝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不同,B正确;此变异发生在体细胞中,不是生殖细胞中,因此一般不遗传,故这种身体部分出现黄体焦刚毛的个体后代不一定会出现这种性状,C正确;题图中的染色体互换属于基因重组,会偶然发生在杂合子有丝分裂过程中,D正确。
19.(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4分)
答案:(1)暗反应(1分);ATP和NADPH(1分)
(2)蒸馏水中无CO2,可以作为(空白)对照;为绿萝叶圆片光合作用提供不同浓度的CO2
(3)保证各组实验在相同的光照和温度下进行(排除光照和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如图丙所示
CO2缓冲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失水使细胞代谢速率降低;合理灌溉
解析:(1)CO2浓度主要是通过影响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CO2的固定)来影响光合作用速率:该阶段C3的还原需要前一阶段(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和NADPH提供能量和还原剂。
(2)蒸馏水是蒸馏后再冷却的水,其中无CO2,所以,1号烧杯加入蒸馏水的作用是蒸馏水中无CO2,可以作为(空白)对照;CO2缓冲液的浓度不同,在相同条件下分解释放的CO2量就不同,因此2~7号烧杯加入浓度依次增大的CO2缓冲液的目的是为绿萝叶圆片光合作用提供不同浓度的CO2。
(3)线粒体和叶绿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变换情况详见答案。
(4)根据实验结果(图乙)可知,CO2缓冲液浓度过高时,叶片上浮至液面的时间反而延长,分析其中的原因是CO2缓冲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失水使细胞代谢速率降低;这一现象对农业生产的启示是要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应合理灌溉(或合理施肥),保持外界土壤溶液的浓度低于细胞液的浓度,使细胞吸收充足的水分,细胞代谢才能有序进行。
20.(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4分)
答案:(1)遵循;X
(2)Bbd1XEXe、Bbd2XEY;1/6
(3)6/7
(4)d1和d2基因不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3分);d1和d2基因相互抑制基因表达(3分)
解析:(1)由F1表型及比例可知,雌性昆虫均为紫眼,雄性昆虫中紫眼:赤眼=1:1,表明眼色的遗传与性别有关,则基因E、e位于X染色体上;F1的雌雄昆虫均表现为卷翅:正常翅=3:1,表明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因此该昆虫的翅型和眼色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由(1)的解析再结合卷翅品系1和品系2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图可知,亲本紫眼卷翅雌性昆虫基因型为Bbd1XEXe、紫眼卷翅雄性昆虫基因型为Bbd2XEY;子代紫眼卷翅雌性昆虫中BB占1/3,XEXE占1/2,所以纯合子占1/6。
(3)让F1紫眼卷翅的雌雄昆虫彼此交配,只考虑翅型,根据基因在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图可写出F1卷翅的相关基因型为BBd1d2、Bbd2、Bbd1,则F1配子卷翅的相关基因型及比例为Bd1:Bd2:b=1:1:1,通过列棋盘的方式可得子代卷翅昆虫所占比例为6/7。
♂ ♀
Bd1 Bd2 b
Bd1 BBd1d1(致死) BBd1d2 Bbd1
Bd2 BBd1d2 BBd2d2(致死) Bbd2
b Bbd1 Bbd2 bb
(4)d1和d2基因不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所以不是等位基因;根据DNA的扩增产物可判断是否含有该基因,根据cDNA的扩增产物可判断该基因是否表达,杂合子中有DNA的扩增产物,说明含有d1和d2基因,但没有cDNA的扩增产物,说明两个基因都没有表达,进而说明两个基因之间相互抑制基因表达。
21.(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6分)
答案:(1)DNA分子的大小和构象、凝胶的浓度
(2)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该启动子在乳腺细胞中特异性启动目的基因的转录;显微注射(1分);受精卵(1分)
(3}滋养层细胞;XX;同期发情;不会
解析:(1)PCR产物一股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来鉴定,在凝胶中DNA分子的迁移速率与DNA分子的大小和构象、凝胶的浓度等有关。
(2)基因表达载体一般包括目的基因(肠乳糖酶基因)、标记基因、终止子、复制原点、启动子。由于启动子具有特异性,如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在乳腺细胞中特异性启动目的基因的转录,故该载体中应选用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为获得符合生产要求的转基因牛,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显微注射法将肠乳糖酶基因导入牛的受精卵中。
(3)在牛胚胎移植前,可用分割针取样囊胚的滋养层细胞进行性别鉴定。由于雌牛才能分泌乳汁,故筛选性染色体组成为XX的受精卵进行培养,将检验合格的胚胎移植到经同期发情处理的受体母牛子宫内,受体不会对来自供体的胚胎发生免疫排斥。
22.(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20分)
答案:(1)竞争、捕食;增加
(2)直接;捕捞造成鱼塘中物质和能量的输出大于输入
(3)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能量;c-e(或b-g-e);f、g
(4)不变;环境容纳量随环境条件变化而变化,环境条件不变,环境容纳量一般不变
(5)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解析:(1)由食物网可知,纹沼螺与河蟹都捕食水草,二者存在竞争关系,又因为河蟹捕食纹沼螺,二者存在捕食关系;鳜鱼和河蟹表现为竞争关系,故河蟹数量大量减少,鳜鱼短时间内将增多。
(2)乌鱼具有祛湿利尿、消浮肿等功效,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由于捕捞造成鱼塘中物质和能量的输出大于输入,所以需要不断向其中添加饲料才能维持正常功能。
(3)水草固定的太阳能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一部分流向下一营养级,一部分流向分解者;草食性鱼类同化的能量为c(或b-g),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e,则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c-e(或b-g-e);水草衰败死亡后能量流向分解者,草食性鱼类等第二营养级粪便中能量属于水草固定的能量,其流向分解者。
(4)由于环境容纳量随环境条件变化而变化,所以环境条件不变,青鱼的环境容纳量一般不变。
(5)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排放到鱼塘中的生活污水会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以及微生物分解处理掉,因此没有造成其中生物数量的明显变化。
同课章节目录